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纵向约束体系多塔悬索桥行波效应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闫聚考
李建中
+1 位作者
彭天波
王军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4-880,共7页
为了研究行波效应对不同纵向约束体系大跨多塔连跨悬索桥地震响应的影响,本文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设计并制作1/40缩尺比例模型,进行了全桥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设计了3种纵向约束体系:无约束体系;弹性索体系和阻尼器体系,分别测...
为了研究行波效应对不同纵向约束体系大跨多塔连跨悬索桥地震响应的影响,本文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设计并制作1/40缩尺比例模型,进行了全桥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设计了3种纵向约束体系:无约束体系;弹性索体系和阻尼器体系,分别测试了行波效应下3种约束体系多塔悬索桥的地震响应。比较3条不同地震波下考虑行波效应的结构地震响应,发现chichi波考虑行波输入时会极大地增加结构的位移,泰州波输入增加程度次之,EI Centro波输入甚至会减小结构的位移。比较无约束、弹性索和阻尼器体系3种结构体系下行波效应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发现弹性索和阻尼器体系受行波效应影响的程度更大。试验结果表明,行波效应对结构响应的影响与结构自身特性以及地震波特性密切相关。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此数值模拟方法可用于大跨度桥梁行波效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塔悬索桥
行波效应
纵向约束体系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弹性索
阻尼器系统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跨度三塔斜拉桥纵向约束体系设计研究
被引量:
25
2
作者
王照伟
陈占力
+1 位作者
刘得运
李冲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48,共7页
针对三塔斜拉桥温度效应显著、整体刚度不足的特点,以黄茅海大桥[主桥为(100+280+720+720+280+100)m独柱塔双索面三塔斜拉桥,采用分体钢箱梁]为背景,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纵向约束体系下斜拉桥的静、动力响应。结果表明...
针对三塔斜拉桥温度效应显著、整体刚度不足的特点,以黄茅海大桥[主桥为(100+280+720+720+280+100)m独柱塔双索面三塔斜拉桥,采用分体钢箱梁]为背景,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纵向约束体系下斜拉桥的静、动力响应。结果表明:中塔通过设置弹性索实现弹性约束,单侧弹性约束刚度6.5×10^(5) kN/m,可起到塔梁固结的效果;在中塔采用弹性约束基础上,边塔采用纵向放松体系,每个边塔设置4个粘滞阻尼器[阻尼系数C为2500 kN/(m/s)α,速度指数α为0.3],明显改善了斜拉桥的静、动力响应;采用的中塔设置弹性约束-边塔设置阻尼器的组合结构体系,与全飘浮体系相比,梁端最大位移减小69%,边、中塔塔底弯矩分别减小40%、15%,与中塔固结体系相比,地震作用下组合结构体系梁端位移减小44%,中塔塔底弯矩减小51%,边塔塔底弯矩变化幅度较小,该组合结构体系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塔斜拉桥
纵向约束体系
组合结构
体系
弹性
约束
阻尼器
设计参数
静动力性能
非线性时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纵向约束体系研究
被引量:
22
3
作者
张鑫敏
徐源庆
+1 位作者
鲁立涛
李冲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2,共6页
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为主跨1 688m的双塔双跨悬索桥。为减小该桥在汽车活载、温度作用及风荷载下的梁端位移,提出一种在塔梁连接处设置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的纵向约束体系。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Nonlinear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该...
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为主跨1 688m的双塔双跨悬索桥。为减小该桥在汽车活载、温度作用及风荷载下的梁端位移,提出一种在塔梁连接处设置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的纵向约束体系。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Nonlinear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该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的限位间隙、限位刚度对梁端位移、塔梁相对位移、限位力的影响规律,确定限位装置的合理参数取值,分析设置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前、后加劲梁应力、桥塔纵向弯矩和梁端位移。结果表明:该桥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的限位刚度取200MN/m,广东侧和东莞侧限位间隙分别取0.82m和1.05m;采用静力限位-动力阻尼体系后,静力作用和地震作用下的梁端位移大幅降低,伸缩缝规模从2 758mm降到2 106mm,减小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纵向约束体系
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
限位间隙
限位刚度
梁端位移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大跨度钢桥纵向约束体系锚固结构设计与优化
4
作者
罗鹏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79,95,共4页
大跨度钢桥常采用弹性索体系作为大桥的纵向约束,其锚固结构的局部应力较大、传力路径复杂,设计中需要针对其进行专门的计算分析,以保证锚固结构的可靠性。对某大跨度异型拱桥的弹性索锚固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钢锚箱结构在最...
大跨度钢桥常采用弹性索体系作为大桥的纵向约束,其锚固结构的局部应力较大、传力路径复杂,设计中需要针对其进行专门的计算分析,以保证锚固结构的可靠性。对某大跨度异型拱桥的弹性索锚固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钢锚箱结构在最大索力作用下各板件的应力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钢锚箱在最大索力作用下各板件的各项应力值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同时,针对钢锚箱各板件的布置情况进行优化计算分析,得到合理的锚箱加劲板布置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
纵向约束体系
锚固结构
有限元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斜拉桥纵向约束体系设计研究
5
作者
林茂盛
《福建交通科技》
2017年第6期36-39,共4页
结构的约束体系包括竖、纵、横三个方向,其中纵向约束体系对桥梁整体结构受力行为影响很大,是结构约束体系的主要特征。本文以某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针对该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及静、动力性能目标,进行静力及非线性地震时程...
结构的约束体系包括竖、纵、横三个方向,其中纵向约束体系对桥梁整体结构受力行为影响很大,是结构约束体系的主要特征。本文以某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针对该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及静、动力性能目标,进行静力及非线性地震时程分析,对其结构的纵向约束体系进行研究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纵向约束体系
弹性
约束
阻尼
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山马鹿塘特大桥高墩组合梁斜拉桥约束体系研究
6
作者
付炳宁
宋松林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3,共7页
文山马鹿塘特大桥主桥为主跨480 m的双塔钢-混组合梁斜拉桥,桥面以下塔高分别为122.5 m和129.5 m。针对该桥纵向刚度偏弱的难题,采用有限元法分别对纵向无约束体系、纵向刚性约束体系、固结体系和纵向弹性约束体系下该桥的受力性能进行...
文山马鹿塘特大桥主桥为主跨480 m的双塔钢-混组合梁斜拉桥,桥面以下塔高分别为122.5 m和129.5 m。针对该桥纵向刚度偏弱的难题,采用有限元法分别对纵向无约束体系、纵向刚性约束体系、固结体系和纵向弹性约束体系下该桥的受力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纵向弹性约束体系在不同桥面以下塔高组合梁斜拉桥中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纵向无约束体系相比,纵向弹性约束体系静、动力作用下梁端位移分别降低37.2%和36.1%,塔柱底纵向弯矩分别降低19.5%和19.8%,结构第1阶纵飘周期缩短2.76 s;相较其它3种约束体系,频遇组合作用下,纵向弹性约束体系下辅助墩处混凝土桥面板抗裂应力储备增大1.13 MPa。经综合比选,该桥塔梁连接采用纵向弹性刚度为12 MN/m的纵向弹性约束体系。该桥随着桥面以下塔高的增大,结构纵向刚度逐步下降,当桥面以下塔高与桥塔高之比大于0.35时,结构纵向刚度呈非线性下降趋势,设置纵向弹性约束后对结构纵向刚度的提高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混组合梁
高墩
纵向
弹性
约束
体系
弹性刚度
结构响应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纵向限位约束体系荷载作用效应分析
被引量:
6
7
作者
郭日强
李宁
+1 位作者
唐绪
沈锐利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17,共5页
超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的控制荷载为纵向极限风荷载与温度荷载,而两者所需的约束体系是互相矛盾的。为寻找合理的纵向约束体系,以常泰过江通道工程主航道桥为背景,采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结合各体系及荷载的特点,提出在主梁上增设限位...
超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的控制荷载为纵向极限风荷载与温度荷载,而两者所需的约束体系是互相矛盾的。为寻找合理的纵向约束体系,以常泰过江通道工程主航道桥为背景,采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结合各体系及荷载的特点,提出在主梁上增设限位装置的纵向限位约束体系,分析不同结构体系在纵向极限风荷载、温度荷载、组合荷载及活载作用下的纵向位移及塔底反力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纵向限位约束体系较为合理,与半飘浮体系相比减小了纵向极限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纵向位移、塔底面内弯矩,与固结体系相比削弱了温度作用的影响,减小了塔底纵向剪力及面内弯矩。该桥合理的纵向限位间隙为0.206 m,恰好完全释放温度荷载作用下主梁纵向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桥梁
超大跨度
斜拉桥
纵向
限位
约束
体系
限位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结构体系及钢梁设计
被引量:
32
8
作者
徐伟
苑仁安
+2 位作者
王强
郑清刚
傅战工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共8页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176 m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上层为高速公路,下层为城际铁路与普通公路(采用非对称布置)。该桥首次采用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该体系采用塔梁分离、塔墩固结形式,塔梁之间设置支座和纵向阻尼器,有利于降...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176 m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上层为高速公路,下层为城际铁路与普通公路(采用非对称布置)。该桥首次采用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该体系采用塔梁分离、塔墩固结形式,塔梁之间设置支座和纵向阻尼器,有利于降低梁端位移和桥塔内力;辅助墩采用压重+锚索方案,以消除活载负反力。主梁采用N形桁式两主桁钢桁梁结构,桁宽35 m,有利于控制偏载对结构线形的影响,主桁及桥面系构件采用Q500qE、Q420qE、Q370qE钢;主桁上、下弦杆件采用箱形截面,腹杆采用箱形、H形或王字形截面;主桁节点处设置组合式横梁;上层桥面采用纵横梁体系正交异性桥面板,与主桁形成板桁组合结构;下层桥面采用整体钢箱桥面,与主桁形成箱桁组合结构;索梁锚固采用双腹拉板式钢锚箱结构。整体结构及桥面系局部分析结果表明,结构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泰长江大桥
斜拉桥
温度自适应塔梁
纵向约束体系
钢桁梁
组合式横梁
钢锚箱
结构分析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业视窗
9
《建筑施工》
2022年第4期873-873,共1页
世界在建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完成“肩膀”施工2022年3月19日,经过近46 h的连续浇筑,由在鄂央企中铁大桥局承建的世界在建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6号主塔下横梁首个“L”形区域浇筑完成,标志着大桥主塔下横梁浇筑施...
世界在建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完成“肩膀”施工2022年3月19日,经过近46 h的连续浇筑,由在鄂央企中铁大桥局承建的世界在建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6号主塔下横梁首个“L”形区域浇筑完成,标志着大桥主塔下横梁浇筑施工全面展开,这也意味着大桥开始了最为关键的“肩膀”施工。据悉,常泰长江大桥建设将在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方面实现“四个世界首创”:首创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TARS);首创台阶型减冲刷、减自重沉井基础;首创“钢箱-核心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首创“钢-混”混合结构空间钻石型桥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大桥
沉井基础
纵向约束体系
索塔锚固结构
主塔下横梁
连续浇筑
温度自适应
混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纵向约束体系多塔悬索桥行波效应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闫聚考
李建中
彭天波
王军文
机构
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大型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铁道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安全保障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4-880,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0363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8347)
+1 种基金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ZD2016021)
河北省大型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
文摘
为了研究行波效应对不同纵向约束体系大跨多塔连跨悬索桥地震响应的影响,本文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设计并制作1/40缩尺比例模型,进行了全桥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设计了3种纵向约束体系:无约束体系;弹性索体系和阻尼器体系,分别测试了行波效应下3种约束体系多塔悬索桥的地震响应。比较3条不同地震波下考虑行波效应的结构地震响应,发现chichi波考虑行波输入时会极大地增加结构的位移,泰州波输入增加程度次之,EI Centro波输入甚至会减小结构的位移。比较无约束、弹性索和阻尼器体系3种结构体系下行波效应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发现弹性索和阻尼器体系受行波效应影响的程度更大。试验结果表明,行波效应对结构响应的影响与结构自身特性以及地震波特性密切相关。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此数值模拟方法可用于大跨度桥梁行波效应分析。
关键词
多塔悬索桥
行波效应
纵向约束体系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弹性索
阻尼器系统
地震响应
Keywords
multi-tower suspension bridge
wave passage effect
longitudinal constraint system
shake table test
numerical analysis
elastic-cable
damper system
earthquake response
分类号
U448.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跨度三塔斜拉桥纵向约束体系设计研究
被引量:
25
2
作者
王照伟
陈占力
刘得运
李冲
机构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出处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48,共7页
基金
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2020-MS1-004)
广东省交通集团科技项目。
文摘
针对三塔斜拉桥温度效应显著、整体刚度不足的特点,以黄茅海大桥[主桥为(100+280+720+720+280+100)m独柱塔双索面三塔斜拉桥,采用分体钢箱梁]为背景,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纵向约束体系下斜拉桥的静、动力响应。结果表明:中塔通过设置弹性索实现弹性约束,单侧弹性约束刚度6.5×10^(5) kN/m,可起到塔梁固结的效果;在中塔采用弹性约束基础上,边塔采用纵向放松体系,每个边塔设置4个粘滞阻尼器[阻尼系数C为2500 kN/(m/s)α,速度指数α为0.3],明显改善了斜拉桥的静、动力响应;采用的中塔设置弹性约束-边塔设置阻尼器的组合结构体系,与全飘浮体系相比,梁端最大位移减小69%,边、中塔塔底弯矩分别减小40%、15%,与中塔固结体系相比,地震作用下组合结构体系梁端位移减小44%,中塔塔底弯矩减小51%,边塔塔底弯矩变化幅度较小,该组合结构体系合理。
关键词
三塔斜拉桥
纵向约束体系
组合结构
体系
弹性
约束
阻尼器
设计参数
静动力性能
非线性时程法
Keywords
triple-pylon cable-stayed bridge
longitudinal restraint system
composite structure system
elastic restraint
damper
design parameter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non-linear time history method
分类号
U448.2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纵向约束体系研究
被引量:
22
3
作者
张鑫敏
徐源庆
鲁立涛
李冲
机构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虎门二桥分公司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出处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2,共6页
基金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科技-2009-01-002)~~
文摘
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为主跨1 688m的双塔双跨悬索桥。为减小该桥在汽车活载、温度作用及风荷载下的梁端位移,提出一种在塔梁连接处设置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的纵向约束体系。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Nonlinear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该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的限位间隙、限位刚度对梁端位移、塔梁相对位移、限位力的影响规律,确定限位装置的合理参数取值,分析设置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前、后加劲梁应力、桥塔纵向弯矩和梁端位移。结果表明:该桥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的限位刚度取200MN/m,广东侧和东莞侧限位间隙分别取0.82m和1.05m;采用静力限位-动力阻尼体系后,静力作用和地震作用下的梁端位移大幅降低,伸缩缝规模从2 758mm降到2 106mm,减小23.6%。
关键词
悬索桥
纵向约束体系
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
限位间隙
限位刚度
梁端位移
有限元法
Keywords
suspension bridge
longitudinal restraint system
static limit-dynamic damping device
limit clearance
limit stiffness
beam-end displacement
finite element method
分类号
U448.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3.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大跨度钢桥纵向约束体系锚固结构设计与优化
4
作者
罗鹏军
机构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79,95,共4页
文摘
大跨度钢桥常采用弹性索体系作为大桥的纵向约束,其锚固结构的局部应力较大、传力路径复杂,设计中需要针对其进行专门的计算分析,以保证锚固结构的可靠性。对某大跨度异型拱桥的弹性索锚固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钢锚箱结构在最大索力作用下各板件的应力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钢锚箱在最大索力作用下各板件的各项应力值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同时,针对钢锚箱各板件的布置情况进行优化计算分析,得到合理的锚箱加劲板布置形式。
关键词
钢桥
纵向约束体系
锚固结构
有限元
优化设计
Keywords
Steel Bridge
Longitudinal restraint system
Anchorage structure
Finite element
Optimal Design
分类号
U448.36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斜拉桥纵向约束体系设计研究
5
作者
林茂盛
机构
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出处
《福建交通科技》
2017年第6期36-39,共4页
文摘
结构的约束体系包括竖、纵、横三个方向,其中纵向约束体系对桥梁整体结构受力行为影响很大,是结构约束体系的主要特征。本文以某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针对该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及静、动力性能目标,进行静力及非线性地震时程分析,对其结构的纵向约束体系进行研究与设计。
关键词
斜拉桥
纵向约束体系
弹性
约束
阻尼
约束
分类号
U448.2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山马鹿塘特大桥高墩组合梁斜拉桥约束体系研究
6
作者
付炳宁
宋松林
机构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3,共7页
基金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交通科研项目(22-30K)。
文摘
文山马鹿塘特大桥主桥为主跨480 m的双塔钢-混组合梁斜拉桥,桥面以下塔高分别为122.5 m和129.5 m。针对该桥纵向刚度偏弱的难题,采用有限元法分别对纵向无约束体系、纵向刚性约束体系、固结体系和纵向弹性约束体系下该桥的受力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纵向弹性约束体系在不同桥面以下塔高组合梁斜拉桥中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纵向无约束体系相比,纵向弹性约束体系静、动力作用下梁端位移分别降低37.2%和36.1%,塔柱底纵向弯矩分别降低19.5%和19.8%,结构第1阶纵飘周期缩短2.76 s;相较其它3种约束体系,频遇组合作用下,纵向弹性约束体系下辅助墩处混凝土桥面板抗裂应力储备增大1.13 MPa。经综合比选,该桥塔梁连接采用纵向弹性刚度为12 MN/m的纵向弹性约束体系。该桥随着桥面以下塔高的增大,结构纵向刚度逐步下降,当桥面以下塔高与桥塔高之比大于0.35时,结构纵向刚度呈非线性下降趋势,设置纵向弹性约束后对结构纵向刚度的提高效果显著。
关键词
斜拉桥
钢-混组合梁
高墩
纵向
弹性
约束
体系
弹性刚度
结构响应
有限元法
Keywords
cable-stayed bridg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girder
high-rise pier
longitudinal elastic restraint system
elastic stiffness
structural response
finite element method
分类号
U448.2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纵向限位约束体系荷载作用效应分析
被引量:
6
7
作者
郭日强
李宁
唐绪
沈锐利
机构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出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17,共5页
基金
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2019-MS1-011)。
文摘
超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的控制荷载为纵向极限风荷载与温度荷载,而两者所需的约束体系是互相矛盾的。为寻找合理的纵向约束体系,以常泰过江通道工程主航道桥为背景,采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结合各体系及荷载的特点,提出在主梁上增设限位装置的纵向限位约束体系,分析不同结构体系在纵向极限风荷载、温度荷载、组合荷载及活载作用下的纵向位移及塔底反力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纵向限位约束体系较为合理,与半飘浮体系相比减小了纵向极限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纵向位移、塔底面内弯矩,与固结体系相比削弱了温度作用的影响,减小了塔底纵向剪力及面内弯矩。该桥合理的纵向限位间隙为0.206 m,恰好完全释放温度荷载作用下主梁纵向变形。
关键词
公铁两用桥梁
超大跨度
斜拉桥
纵向
限位
约束
体系
限位间隙
Keywords
rail-cum-road bridge
super long span
cable-stayed bridge
longitudinal limit restraint system
limit clearance
分类号
U448.12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结构体系及钢梁设计
被引量:
32
8
作者
徐伟
苑仁安
王强
郑清刚
傅战工
机构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出处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共8页
基金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19-重点-07,2020-重点-10)。
文摘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176 m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上层为高速公路,下层为城际铁路与普通公路(采用非对称布置)。该桥首次采用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该体系采用塔梁分离、塔墩固结形式,塔梁之间设置支座和纵向阻尼器,有利于降低梁端位移和桥塔内力;辅助墩采用压重+锚索方案,以消除活载负反力。主梁采用N形桁式两主桁钢桁梁结构,桁宽35 m,有利于控制偏载对结构线形的影响,主桁及桥面系构件采用Q500qE、Q420qE、Q370qE钢;主桁上、下弦杆件采用箱形截面,腹杆采用箱形、H形或王字形截面;主桁节点处设置组合式横梁;上层桥面采用纵横梁体系正交异性桥面板,与主桁形成板桁组合结构;下层桥面采用整体钢箱桥面,与主桁形成箱桁组合结构;索梁锚固采用双腹拉板式钢锚箱结构。整体结构及桥面系局部分析结果表明,结构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关键词
常泰长江大桥
斜拉桥
温度自适应塔梁
纵向约束体系
钢桁梁
组合式横梁
钢锚箱
结构分析
结构设计
Keywords
Changtai Changjiang River Bridge
cable-stayed bridge
thermal-adaptive tower-deck restraint system
steel truss girder
composite cross beam
steel anchor box
structural analysis
structural design
分类号
U448.2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业视窗
9
出处
《建筑施工》
2022年第4期873-873,共1页
文摘
世界在建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完成“肩膀”施工2022年3月19日,经过近46 h的连续浇筑,由在鄂央企中铁大桥局承建的世界在建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6号主塔下横梁首个“L”形区域浇筑完成,标志着大桥主塔下横梁浇筑施工全面展开,这也意味着大桥开始了最为关键的“肩膀”施工。据悉,常泰长江大桥建设将在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方面实现“四个世界首创”:首创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TARS);首创台阶型减冲刷、减自重沉井基础;首创“钢箱-核心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首创“钢-混”混合结构空间钻石型桥塔。
关键词
长江大桥
沉井基础
纵向约束体系
索塔锚固结构
主塔下横梁
连续浇筑
温度自适应
混合结构
分类号
U45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纵向约束体系多塔悬索桥行波效应研究
闫聚考
李建中
彭天波
王军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跨度三塔斜拉桥纵向约束体系设计研究
王照伟
陈占力
刘得运
李冲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1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纵向约束体系研究
张鑫敏
徐源庆
鲁立涛
李冲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某大跨度钢桥纵向约束体系锚固结构设计与优化
罗鹏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某斜拉桥纵向约束体系设计研究
林茂盛
《福建交通科技》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文山马鹿塘特大桥高墩组合梁斜拉桥约束体系研究
付炳宁
宋松林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超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纵向限位约束体系荷载作用效应分析
郭日强
李宁
唐绪
沈锐利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结构体系及钢梁设计
徐伟
苑仁安
王强
郑清刚
傅战工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行业视窗
《建筑施工》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