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驱动、纵向嵌入和双轨并行:干部下沉的动力机制与运作逻辑
1
作者 李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8,共7页
干部下沉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事制度安排,也是落实国家干部培养政策、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机制。以往学术界关于干部下沉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国家-社会关系和组织行为学的分析框架,本文从国家纵向治理结构的中观视角考察干部下沉... 干部下沉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事制度安排,也是落实国家干部培养政策、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机制。以往学术界关于干部下沉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国家-社会关系和组织行为学的分析框架,本文从国家纵向治理结构的中观视角考察干部下沉的动力机制与运作逻辑。研究发现,中央应对“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矛盾的内在需要,地方消解科层惰性和优化层级治理结构的现实需求,以及基层应对治理结构挑战和完成上级部门任务的策略选择,为干部下沉的长期存在提供了结构性动因。基于党政体制的政治嵌入、科层规则的组织嵌入以及人事和情感的关系嵌入,形塑了干部下沉的运作逻辑。然而,干部下沉在实际运行中仍面临双轨并行的系统张力,未来需进一步优化国家纵向治理结构体系,加强干部下沉制度建设,以防干部下沉的无效或内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下沉 结构驱动 纵向嵌入 双轨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的纵向嵌入式治理机制研究——交易成本的视角 被引量:8
2
作者 邢华 邢普耀 姚洋涛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1,共9页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存在较高的代理成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和监督成本,导致地方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激励不足、参与协同治理的意愿不强、协同治理实施难度较大。纵向嵌入式治理机制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改变地方官员激励机制以降低内...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存在较高的代理成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和监督成本,导致地方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激励不足、参与协同治理的意愿不强、协同治理实施难度较大。纵向嵌入式治理机制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改变地方官员激励机制以降低内部代理成本,建立区域大气污染利益协商机制以降低外部代理成本,设定区域大气污染任务清单以降低信息成本,明确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任务分工以降低谈判成本,加强监测和巡查以降低监督成本等。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为例,指出攻坚行动计划具有纵向嵌入式治理机制的特征,但缺乏制度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需要通过制度、法律和组织机构等方面的改革对治理机制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协同治理 纵向嵌入式治理 交易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嵌入治理与绿洲生态空间生产:额济纳绿洲生态治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代兰海 薛东前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59-1470,共12页
绿洲是干旱内陆区的精华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地区,加强绿洲生态治理研究对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长期以来,绿洲生态治理研究强调通过技术手段、经济措施促进绿洲生态系统恢复,对行动主体在生态治理中... 绿洲是干旱内陆区的精华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地区,加强绿洲生态治理研究对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长期以来,绿洲生态治理研究强调通过技术手段、经济措施促进绿洲生态系统恢复,对行动主体在生态治理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影响了绿洲生态治理成效和可持续性。以额济纳绿洲为案例,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援引空间生产理论和区域治理理论,通过政策工具组合分析,探究纵向嵌入治理下绿洲生态空间生产过程。结果表明:(1)中央政府的机构嵌入打破了传统“以粮为纲”的水资源配置导向,流域用水制度从“粮食生产偏好”向“生态保护偏好”转变,绿洲被建构为国家生态保育空间,成为中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中央政府的行政嵌入重塑了流域用水关系和水权秩序,促成了黑河干流水量调度,实现了绿洲来水增多化,干涸多年的东居延海出现稳定水面被开辟为生态旅游景区,由戈壁沙漠湖泊湿地转变为生态观光旅游胜地,重构了黑河尾闾生态空间。(3)中央政府的规则嵌入解决了绿洲工程建设中资金短缺问题,通过对绿洲灌溉的人工化控制和绿洲生态保护区化治理,实现了绿洲河网渠系化与绿洲空间功能化,绿洲由边境牧业生产生活空间转变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嵌入治理 生态空间生产 生态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 额济纳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