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SiO_2-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芳 刘剑洪 +1 位作者 罗仲宽 陈敬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05期181-184,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纳米SiO2-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讨论了制备方法的特点,并综述了纳米SiO2-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应用。
关键词 纳米sio2-聚合物 制备 特点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HFP)-PMMA/CaCO3(SiO2)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国庆 马莉 +2 位作者 吴忠杰 张海燕 倪佩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5-560,共6页
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方法对由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以及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硅)制备的几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膜P(VDF-HFP)-PMMA/CaCO3(SiO2)的性能进行... 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方法对由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以及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硅)制备的几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膜P(VDF-HFP)-PMMA/CaCO3(SiO2)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MMA的加入能提高CPE的吸液率,从而增大其离子导电率.在P(VDF-HFP)与PMMA质量比为1∶1条件下制得的CPE性能最佳.用P(VDF-HFP)-PMMA为聚合物基体与纳米级SiO2、CaCO3进行复合制成的聚合物膜,无机粒子的加入没有破坏原来聚合物非晶结构;室温下CPE的电导率达到3.42 mS.cm-1;电化学稳定窗口为4.8 V.电池Li/CPE/GMS(石墨基材料)的测试证明,CPE与石墨负极有很好的相容性.聚合物电池Li/CPE(CaCO3)/LiCoO2比Li/CPE)(SiO2)/LiCoO2具有更优越的倍率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P(VDF-HFP)-PMMA 纳米CACO3 纳米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对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周立民 王冲 +3 位作者 李东林 殷吉强 张洪波 罗遥凌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7-232,共6页
将纳米SiO2掺入聚合物改性砂浆,测试其工作性、凝结时间及力学性能,利用微量热仪分析纳米SiO2对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水化放热特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其微观结构.研究表明,掺入纳米SiO2后,聚合物改性砂浆的流动度增大,水化速度加快... 将纳米SiO2掺入聚合物改性砂浆,测试其工作性、凝结时间及力学性能,利用微量热仪分析纳米SiO2对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水化放热特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其微观结构.研究表明,掺入纳米SiO2后,聚合物改性砂浆的流动度增大,水化速度加快,凝结时间缩短;界面结构和水泥石结构得到改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材料 纳米sio2 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 减水剂 反应活性 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对聚合物隔膜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白莹 吴川 +1 位作者 吴锋 王国庆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5-167,共3页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添加10%(质量比)纳米SiO2的复合聚合物隔膜和未加纳米材料的隔膜。通过XRD、DSC、FTIR和SEM等方法,对隔膜形貌和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隔膜孔结构形成的机理。与未加纳米材料的隔膜相比,复合隔膜具有较致密的结构,...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添加10%(质量比)纳米SiO2的复合聚合物隔膜和未加纳米材料的隔膜。通过XRD、DSC、FTIR和SEM等方法,对隔膜形貌和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隔膜孔结构形成的机理。与未加纳米材料的隔膜相比,复合隔膜具有较致密的结构,使机械性能有所改善,最大伸长率和断裂强度分别提高了16%和11%。在室温下,复合隔膜的离子电导率接近1×10-3S/cm,满足锂离子电池应用的要求。未加纳米材料的隔膜样组装的样品电池循环5次后发生短路;复合隔膜组装的样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性能良好,首次充放电效率为86.6%,循环20次后仍有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化法 复合聚合物隔膜 纳米sio2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合物接枝纳米SiO_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张菲菲 颜红侠 +2 位作者 王佩 叶帅 昝广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5-598,共4页
超支化聚合物对提高纳米粒子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及其界面结合强度具有优异的效果,在纳米粒子的改性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不同超支化聚合物对纳米SiO2改性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其改性后在聚合物中的应用效果,并指出了今后超支化聚合... 超支化聚合物对提高纳米粒子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及其界面结合强度具有优异的效果,在纳米粒子的改性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不同超支化聚合物对纳米SiO2改性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其改性后在聚合物中的应用效果,并指出了今后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纳米SiO2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合物 接枝 纳米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复合的梳状聚醚聚合物电解质的导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叶霖 赵玉美 +3 位作者 张晓雯 冯增国 白莹 吴锋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4,共6页
于含锂盐的梳状聚醚聚合物电解质添加纳米SiO2制备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并分别使用DSC和XRD研究SiO2对聚合物链段运动能力的影响.电导率测试表明,在相同的锂盐浓度下,加入5%的纳米SiO2后,聚合物电解质具有最高的离子电导率,30℃时为... 于含锂盐的梳状聚醚聚合物电解质添加纳米SiO2制备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并分别使用DSC和XRD研究SiO2对聚合物链段运动能力的影响.电导率测试表明,在相同的锂盐浓度下,加入5%的纳米SiO2后,聚合物电解质具有最高的离子电导率,30℃时为7.8×10^-5S/cm,80℃时达到4.5×10^-4/cm.与未添加SiO2的聚合物电解质相比,电导率提高了30%~60%.TGA测定给出该聚合物的热分解温度为300℃左右,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玻璃化温度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化纳米SiO_2/MMA乳液聚合物及其对PC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钱翼清 赵平 王卫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烷基化纳米SiO_2/MMA孔液聚合物,用TEM、FTIR分析研究了乳液聚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该乳液聚合物的粒子基本呈球形,由核、壳组成,中心为SiO_2核,外围为PMMA壳,核壳之间存在化学键。在适量第三组分配合下,炕基化纳... 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烷基化纳米SiO_2/MMA孔液聚合物,用TEM、FTIR分析研究了乳液聚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该乳液聚合物的粒子基本呈球形,由核、壳组成,中心为SiO_2核,外围为PMMA壳,核壳之间存在化学键。在适量第三组分配合下,炕基化纳米SiO_2/MMA乳液聚合物能大幅度提高PC的韧性、加工流动性及耐热性。同时对其增韧机理也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化 纳米sio2 MMA 乳液聚合物 PC 改性 研究 聚碳酸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结构表征 增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改性纳米SiO_2表面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杜施鑫 周国伟 王熙梁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7-632,共6页
纳米SiO2粒子被广泛用作填料来改性聚合物。但纳米SiO2粒子极易发生团聚,在有机介质中难以均匀分散,使其在许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受到限制。对纳米SiO2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可以使之较好地分散到有机介质中。纳米SiO2粒子有多种表面改... 纳米SiO2粒子被广泛用作填料来改性聚合物。但纳米SiO2粒子极易发生团聚,在有机介质中难以均匀分散,使其在许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受到限制。对纳米SiO2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可以使之较好地分散到有机介质中。纳米SiO2粒子有多种表面改性方法,其中以聚合物包覆的方法效果最好。本文综述了纳米SiO2表面聚合物改性的一般方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聚合物 硅烷偶联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氰酸酯/聚丙烯腈聚合物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亚斌 黄金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9-111,共3页
应用聚合物网络技术,通过制备氰酸酯(CE)/聚丙烯腈(PAN)网络聚合物,再以纳米Si O2改性,制得聚合物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表征了该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测定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三组分复合材料CE/PAN/3%Si ... 应用聚合物网络技术,通过制备氰酸酯(CE)/聚丙烯腈(PAN)网络聚合物,再以纳米Si O2改性,制得聚合物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表征了该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测定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三组分复合材料CE/PAN/3%Si O2,在CE/PAN为85/15时,其力学性能均达到最佳状态,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比纯CE分别提高了83.11%和12.84%;添加3%纳米Si O2的聚合物与未添加Si O2的相比,其冲击强度再次提高了30.31%,弯曲强度提高了17.16%;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组成网络的各复合材料组分之间未发生化学反应。互穿提高了复合材料承担载荷的能力,从而提高了CE的强度与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酯 聚丙烯腈 纳米sio2 聚合物网络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纤维和纳米SiO2对地聚合物砂浆断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鹏 亢洛宜 +1 位作者 魏华 杨永辉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6-992,共7页
针对72个尺寸为100mm×100mm×400mm的预切口小梁试件进行三点弯曲断裂试验,以临界有效裂缝长度、起裂断裂韧度、失稳断裂韧度和断裂能等参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纳米SiO2质量分数或聚乙烯醇(PVA)纤维体积分数对地聚合物砂浆断裂... 针对72个尺寸为100mm×100mm×400mm的预切口小梁试件进行三点弯曲断裂试验,以临界有效裂缝长度、起裂断裂韧度、失稳断裂韧度和断裂能等参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纳米SiO2质量分数或聚乙烯醇(PVA)纤维体积分数对地聚合物砂浆断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掺量范围内,纳米SiO2或PVA纤维的掺入可以提高地聚合物砂浆的断裂性能;PVA纤维或纳米SiO2掺入地聚合物砂浆后,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小梁试件的峰值荷载、临界有效裂缝长度、起裂断裂韧度、失稳断裂韧度和断裂能,这些断裂参数在纳米SiO2掺量或PVA纤维掺量逐渐增大时皆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且在PVA纤维体积分数为1.0%或纳米SiO2质量分数为1.5%的条件下达到最大值,此时小梁试件的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曲线最饱满,与坐标轴之间的包络面积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砂浆 聚乙烯醇纤维 纳米sio2 断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表面活性剂和纳米SiO2颗粒协同稳定的双重响应型O/W乳状液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佩 潘婷 +4 位作者 裴晓梅 宋冰蕾 蒋建中 崔正刚 Bernard P.Binks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合成了一种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智能表面活性剂,通过pH-响应可以在非离子型CH_(3)O(EO)_(5)-R_(11)-COOH(pHpKa)之间转换。单独使用时,非离子型和Bola型分别表现为不良乳化剂和优良乳化剂。与纳米SiO_(2)颗粒复配使用时,非离子型能与SiO... 合成了一种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智能表面活性剂,通过pH-响应可以在非离子型CH_(3)O(EO)_(5)-R_(11)-COOH(pHpKa)之间转换。单独使用时,非离子型和Bola型分别表现为不良乳化剂和优良乳化剂。与纳米SiO_(2)颗粒复配使用时,非离子型能与SiO_(2)颗粒协同稳定O/W(正癸烷)型Pickering乳状液,其中表面活性剂通过氢键作用吸附到颗粒表面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提高了颗粒的表面活性,并且这种Pickering乳状液具有pH-和温度-双重响应性,能够通过改变pH或者温度使乳状液在稳定和破乳之间实现多次转换。另一方面,Bola型CH_(3)O(EO)5-R_(11)-COONa能够与纳米SiO_(2)颗粒协同稳定分散液包油(oil-in-dispersion)乳状液,该乳状液具有良好的耐温性,但对调节pH时产生的盐较为敏感。然而与破乳后能完全返回水相便于回收再利用的同系物CH_(3)O(EO)7-R_(11)-COOH相比,具有较短EO链的CH_(3)O(EO)_(5)-R_(11)-COOH无论处于非离子型还是Bola型状态仍具有相当的油溶性,破乳后不能完全返回水相,表明EO数大小对这类新型智能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表面活性剂 纳米sio2颗粒 Pickering乳状液 pH-响应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2和PVA纤维增强地聚合物砂浆抗压强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鹏 杨永辉 +1 位作者 焦美菊 张天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1-85,共5页
为研究纳米SiO2和PVA纤维对地聚合物砂浆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地聚合物砂浆坍落扩展度和抗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掺量范围内,随着纳米SiO2掺量的增加,地聚合物砂浆的坍落扩展度、立方体抗压强度、折后抗压强度和轴心... 为研究纳米SiO2和PVA纤维对地聚合物砂浆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地聚合物砂浆坍落扩展度和抗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掺量范围内,随着纳米SiO2掺量的增加,地聚合物砂浆的坍落扩展度、立方体抗压强度、折后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在纳米SiO2掺量为1.5%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在试验PVA纤维掺量范围内,随着PVA纤维掺量的增加,地聚合物砂浆坍落扩展度逐渐减小,地聚合物砂浆各试件抗压强度也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PVA纤维掺量为0.6%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同时掺加纳米SiO2和PVA纤维地聚合物砂浆各试件抗压强度比单掺纳米SiO2或PVA纤维地聚合物砂浆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PVA纤维 聚合物砂浆 工作性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CE/PSt聚合物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祝保林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53-256,共4页
应用聚合物网络技术,通过异步合成法制备了氰酸酯(CE)/聚苯乙烯(PSt)网络聚合物,再以纳米(SiO2)改性,制得聚合物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表征了该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测定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三组分复合材料... 应用聚合物网络技术,通过异步合成法制备了氰酸酯(CE)/聚苯乙烯(PSt)网络聚合物,再以纳米(SiO2)改性,制得聚合物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表征了该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测定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三组分复合材料CE/PSt/3%SiO2,在CE/PSt为80/20时,其力学性能(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均达到最佳状态,分别比纯CE提高了82.58%和9.36%;添加3%纳米SiO2的聚合物比未添加SiO2的相比,其冲击强度再次提高了29.96%,弯曲强度提高了20.05%;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组成网络的各复合材料组分之间未发生化学反应。互穿提高了复合材料承担载荷的能力,从而提高了CE的强度与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酯 聚苯乙烯 纳米sio2 聚合物网络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2和PVA纤维增强地聚合物砂浆弹性模量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鹏 王万成 +1 位作者 焦美菊 杨永辉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3-208,共6页
为研究纳米SiO2和PVA纤维增强地聚合物砂浆的弹性模量,通过静压弹性模量试验,研究了纳米SiO2和PVA纤维单掺和复掺两种情况下,纳米SiO2用量和PVA纤维用量对地聚合物砂浆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纳米SiO2用量和PVA纤... 为研究纳米SiO2和PVA纤维增强地聚合物砂浆的弹性模量,通过静压弹性模量试验,研究了纳米SiO2和PVA纤维单掺和复掺两种情况下,纳米SiO2用量和PVA纤维用量对地聚合物砂浆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纳米SiO2用量和PVA纤维用量对地聚合物砂浆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有较大影响。地聚合物砂浆和纳米SiO2增强地聚合物砂浆中掺入PVA纤维后,随纤维掺量的增加,两者的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PVA纤维最佳体积掺量均为0.8%;地聚合物砂浆和PVA纤维增强地聚合物砂浆中掺入纳米SiO2后,随着纳米SiO2掺入量的增大,两者的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先逐渐增大,达到最大值后开始逐渐降低,纳米SiO2最佳掺量均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PVA纤维 聚合物砂浆 轴心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SiO2纳米球为载体的Pb(Ⅱ)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双莉 封扬 党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1-205,210,共6页
以壳聚糖为单体,介孔SiO2纳米球为载体,3-缩水甘油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为交联剂制得Pb(Ⅱ)印迹聚合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形态进行表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研究其吸附和洗脱等条件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 以壳聚糖为单体,介孔SiO2纳米球为载体,3-缩水甘油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为交联剂制得Pb(Ⅱ)印迹聚合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形态进行表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研究其吸附和洗脱等条件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吸附酸度为pH=5~6;最佳静置吸附时间为4~6h,最佳Pb2+初始浓度为160~240mg/L;吸附动力学结论表明吸附速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用2.0mol/L硝酸溶液进行洗脱,洗脱率达到99.60%;常见干扰离子基本不干扰吸附富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Ⅱ)印迹聚合物 介孔sio2纳米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聚合物纳米SiO_2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6
作者 贾正锋 周静芳 +1 位作者 张治军 党鸿辛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4期7-10,共4页
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N-甲基全氟辛基磺酰基胺基丙烯酸乙酯(MPSAE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然后利用原位复合技术引入纳米SiO2微粒,制备了均匀透明的SiO2纳米复合含氟聚合物材料。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 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N-甲基全氟辛基磺酰基胺基丙烯酸乙酯(MPSAE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然后利用原位复合技术引入纳米SiO2微粒,制备了均匀透明的SiO2纳米复合含氟聚合物材料。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电子衍射(ED)等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将聚合物用做涂层材料,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接触角测定仪和显微硬度仪测定了涂层的形貌、涂层表面的化学成分、涂层与水的接触角随时间的变化、涂层的硬度变化,结果表明纳米复合聚合物可在玻片表面形成均匀光滑的涂层,涂层表面纳米SiO2和含氟成分共同存在,纳米SiO2复合涂层在室外放置半年以后仍保持良好的疏水性,并且纳米复合聚合物涂层的硬度随含氟单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复合涂层 含氟聚合物 性能研究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制备 扫描电镜(SEM) X-射线光电子能谱 三甲氧基硅烷 原位复合技术 纳米复合 涂层表面 丙烯酸乙酯 聚合物材料 显微硬度仪 复合聚合物 聚合物涂层 N-甲基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4-乙烯基吡啶无规共聚物/SiO_2纳米杂化材料负载茂钛催化剂的制备及苯乙烯聚合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宁 唐涛 +2 位作者 崔冬梅 冯之榴 黄葆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117-2119,共3页
To obtain a novel support with practical value for metallocene catalyst(\%η\%\|C\-5H\-5)TiCl\-3(CpTiCl\-3), poly(styrene\|co\|4\|vinylpyridine)/SiO\-2 nanoscale hybrid material(SrP/SiO\-2) was firstly produced as sup... To obtain a novel support with practical value for metallocene catalyst(\%η\%\|C\-5H\-5)TiCl\-3(CpTiCl\-3), poly(styrene\|co\|4\|vinylpyridine)/SiO\-2 nanoscale hybrid material(SrP/SiO\-2) was firstly produced as support. After pretreatment by methylaluminoxane(MAO), the hybrid materials reacted with CpTiCl\-3. The results from SAXS, SEM and TEM indicated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materials, and the size of inorganic particle in hybrid was nanoscale. The results from IR and XP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two possible cationic active species in the hybrid\|supported catalyst, the polymerization results of styrene proved this poss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4-乙烯基吡啶无规共聚物 载体 纳米杂化材料 sio2 苯乙烯 负载型茂钛催化剂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伊阳 陶鑫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74,共4页
介绍纳米SiO2的特性、表面改性及分散技术,以及聚合物/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对近年来聚合物/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指出聚合物/纳米SiO2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尚存在许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纳米sio2 聚合物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SiO_2杂化乳液成果介绍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建华 李浩 李建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纳米杂化 纳米sio2 应用 聚合物 溶胶-凝胶 材料技术 乳液 产品质量 技术数据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TiO_2/SiO_2复合纳米微粒的合成及光催化降解NO_2^- 被引量:51
20
作者 金华峰 李文戈 +1 位作者 向纪明 唐吉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36-639,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 Ti O2 / Si O2 和不同浓度 Fe3+掺杂的 Fe3+ / Ti O2 / Si O2 复合纳米粉末 ,并利用XRD、BET、UV-vis等手段研究了 Ti O2 / Si O2 及掺铁形成的 Fe3+ / Ti O2 / Si O2 复合微粒的表面结构形态变化 ,以及对污染物...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 Ti O2 / Si O2 和不同浓度 Fe3+掺杂的 Fe3+ / Ti O2 / Si O2 复合纳米粉末 ,并利用XRD、BET、UV-vis等手段研究了 Ti O2 / Si O2 及掺铁形成的 Fe3+ / Ti O2 / Si O2 复合微粒的表面结构形态变化 ,以及对污染物 NO- 2 光催化降解的影响 .结果表明 ,Fe3+ / Ti O2 / Si O2 (ω( Fe3+ ) =1 .5 % ,m( Ti)∶ m( Si) =2∶ 1 )具有最佳活性 ,样品呈晶化度较低的锐钛矿结构 .Fe3+ 掺杂导致晶粒的增大 ,稳定性降低 ,大大提高了半导体的光催化活性 ,有利于对低浓度 NO-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TiO2/sio2 TIO2/sio2 复合微粒 光降解 NO2- 纳米粉末 催化活性 环境污染物 二氧化钛 二氧化硅 铁掺杂 亚硝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