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邻甲酚甲醛环氧树脂/线性酚醛树脂/改性纳米SiO_2耐高温胶粘剂的研制 被引量:3
1
作者 郑典模 温爱鹏 +2 位作者 徐建国 兰倩倩 许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研究以邻甲酚甲醛环氧树脂为基胶,用线性酚醛树脂、改性纳米SiO_2改性,并用硅微粉为增强填料,制备了一种用于金属与陶瓷粘结的新型耐高温胶粘剂。考察了线性酚醛树脂的加入量、改性纳米SiO_2加入量对胶粘剂体系的耐热性和胶结件力学性... 研究以邻甲酚甲醛环氧树脂为基胶,用线性酚醛树脂、改性纳米SiO_2改性,并用硅微粉为增强填料,制备了一种用于金属与陶瓷粘结的新型耐高温胶粘剂。考察了线性酚醛树脂的加入量、改性纳米SiO_2加入量对胶粘剂体系的耐热性和胶结件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较佳配方:100份邻甲酚甲醛环氧树脂,60份线性酚醛树脂,2份纳米SiO_2,90份硅微粉,在此配方下制备的耐高温胶粘剂可使陶瓷与钢件胶结件的压剪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12.45MPa和20.4GPa,胶粘剂热分解温度为396℃。经红外分析表明,固化后胶粘剂生成网状结构的固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甲酚甲醛环氧树脂 线性酚醛树脂 改性纳米sio2 耐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环氧树脂/纳米SiO_2复合材料中纳米粒子的分散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牟其伍 赵玉顺 林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209-211,共3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环氧树脂/纳米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在脱除溶剂以及反应副产物过程中温度、表面改性剂对纳米SiO2粒子的分散性、固化后样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纳米SiO2的引入对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的提高;随着体系溶剂脱...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环氧树脂/纳米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在脱除溶剂以及反应副产物过程中温度、表面改性剂对纳米SiO2粒子的分散性、固化后样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纳米SiO2的引入对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的提高;随着体系溶剂脱除温度的升高纳米粒子的团聚明显;加入表面改性剂能够阻止纳米粒子的团聚,硅烷偶联剂KH550比表面活性PEG剂能够更好地阻止纳米粒子的团聚;但是表面活性剂PEG的加入会使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纳米 sio2 环氧树脂 分散 脱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2改性环氧-聚三唑胶黏剂体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帅帅 万里强 +3 位作者 罗文梅 付超 韩心悦 黄发荣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6-744,共9页
为改善改性聚三唑胶黏剂(E PTA)高温粘接性能和耐湿热老化性能,将纳米SiO 2引入E PTA中制备E PTA SiO 2胶黏剂。研究纳米SiO 2含量对E PTA SiO 2粘接性能、高温性能和耐湿热老化性能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 IR)、激光粒度... 为改善改性聚三唑胶黏剂(E PTA)高温粘接性能和耐湿热老化性能,将纳米SiO 2引入E PTA中制备E PTA SiO 2胶黏剂。研究纳米SiO 2含量对E PTA SiO 2粘接性能、高温性能和耐湿热老化性能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 IR)、激光粒度分析、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动态力学热分析(DMA)和热质量分析仪(TGA)对纳米SiO 2改性情况、在胶黏剂中的分散情况以及E PTA SiO 2的固化行为和热性能进行研究,同时研究了E PTA SiO 2对7075铝合金试样的粘接性能和耐湿热老化性能。结果表明:玻璃化转变温度T g随着纳米SiO 2质量分数的提高先升高后降低;E PTA SiO 2胶黏剂与7075铝合金试样有较好的黏结性,纳米SiO 2的引入对常温剪切强度影响不大,对高温剪切强度有显著影响,随纳米SiO 2质量分数的增加,200℃剪切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当纳米SiO 2质量分数为2%时,200℃剪切强度最高,为(20.5±0.4)MPa,强度保留率95.35%,另外,E PTA SiO 2胶黏剂耐湿热老化性也较E PTA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改性PTA 剪切强度 湿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分散性对环氧树脂/纳米SiO_2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刘竞超 张华林 +1 位作者 李小兵 傅万里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2年第1期30-33,共4页
通过原位分散聚合法制得了环氧树脂/纳米SiO_2复合材料。采用超声波和偶联剂改善了纳米SiO_2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利用拉伸实验、冲击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法等方法研究了粒子分散性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和... 通过原位分散聚合法制得了环氧树脂/纳米SiO_2复合材料。采用超声波和偶联剂改善了纳米SiO_2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利用拉伸实验、冲击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法等方法研究了粒子分散性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和偶联剂都能使纳米SiO_2均匀地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有效地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及韧性,并能提高材料的耐热性,对于提高纳米SiO_2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均匀性,超声波的作用优于偶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分散性 二氧化硅 环氧树脂 纳米sio2 偶联 超声波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环氧树脂/SiO_2杂化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曲忠先 焦剑 +2 位作者 王雪荣 王轶洁 孔德鹏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1,共5页
以环氧树脂、正硅酸乙酯(TEOS)、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环氧树脂/SiO2杂化材料。研究了TEOS用量、KH-550用量、温度对环氧树脂/SiO2杂化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TEM)研究了SiO2... 以环氧树脂、正硅酸乙酯(TEOS)、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环氧树脂/SiO2杂化材料。研究了TEOS用量、KH-550用量、温度对环氧树脂/SiO2杂化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TEM)研究了SiO2在杂化材料中的分散状态,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杂化材料的拉伸断口的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并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杂化材料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TEOS含量在3%,KH-550含量在 2%、反应温度在60℃时,杂化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30.1%、53.9%、 34.4%、12.5%;生成的SiO2颗粒的平均尺寸为20 nm左右;杂化材料玻璃化温度比纯环氧树脂提高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凝 杂化材料 纳米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纳米SiO_2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与正电子湮没谱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齐陈泽 高辉 +4 位作者 阎逢元 胡幼华 孙旭东 刘维民 郑小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40,共4页
利用超声波和偶联剂处理的方法,将不同比例的纳米SiO_2与环氧树脂相复合,制备了环氧树脂/纳米SiO_2复合材料并测定了其显微硬度。用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试样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用正电子湮没寿命技术(PALT)测试了试样的微观结... 利用超声波和偶联剂处理的方法,将不同比例的纳米SiO_2与环氧树脂相复合,制备了环氧树脂/纳米SiO_2复合材料并测定了其显微硬度。用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试样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用正电子湮没寿命技术(PALT)测试了试样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纳米SiO_2可有效地改善环氧树脂的摩擦性能;摩擦后试样的自由体积孔穴尺寸比摩擦前大,随着SiO_2含量的增加,自由体积孔穴尺寸呈增大趋势,而自由体积孔穴浓度呈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摩擦学性能 正电子湮没谱 研究 超声波 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树脂/纳米SiO_2复合涂饰剂的合成研究(续)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建中 张志杰 +1 位作者 刘凌云 胡静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5年第3期7-11,共5页
关键词 纳米sio2 丙烯酸树脂 合成研究 涂饰 复合 sio2 -凝 试验结果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低分子环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平琳 王志成 刘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9-51,共3页
采用纳米SiO2对低分子液态环氧树脂进行改性,讨论了纳米SiO2与环氧树脂间偶联形成的环氧树脂-偶联剂-纳米SiO2的层间结构。实验指出,当环氧树脂与纳米SiO2比例为100∶3(质量比)时,其综合物理机械性能达到最大值。
关键词 纳米sio2 液态环氧树脂 偶联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与尿素修饰大豆7S与11S球蛋白胶黏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学军 黄卫宁 +1 位作者 金亮秀 邹奇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28,共5页
以大豆7S和11S球蛋白为研究对象,采用纳米二氧化硅(SiO2)对其进行分子修饰,添加量分别为蛋白基料的0.5%、1.0%、1.5%,然后用1、3、5 mol/L尿素控制变性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7S与11S球蛋白在3种木材(水曲柳、樱桃木、松木)上的胶黏强度。... 以大豆7S和11S球蛋白为研究对象,采用纳米二氧化硅(SiO2)对其进行分子修饰,添加量分别为蛋白基料的0.5%、1.0%、1.5%,然后用1、3、5 mol/L尿素控制变性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7S与11S球蛋白在3种木材(水曲柳、樱桃木、松木)上的胶黏强度。结果表明,经纳米SiO2修饰后,大豆7S和11S球蛋白的胶黏强度明显增大,最佳添加量为1%;当浓度为1 mol/L的尿素与1%的纳米SiO2共同修饰7S和11S球蛋白后,其胶黏强度最大。同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了大豆球蛋白修饰前后的焓变,并探讨了胶黏作用增强的可能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7S与11S球蛋白 尿素 强度 DSC 控制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虞晶燕 贾哲敏 冯小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6-50,142,共6页
以不同含量(0.25%,0.5%及0.75%)的石墨烯纳米片(GNP)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分别通过未改性及改性后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制成单搭接胶接结构,对比研究改性前后的环氧树脂胶黏剂的拉伸剪切性能。试验结果显示,经过石墨烯改性后的环氧树脂胶黏... 以不同含量(0.25%,0.5%及0.75%)的石墨烯纳米片(GNP)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分别通过未改性及改性后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制成单搭接胶接结构,对比研究改性前后的环氧树脂胶黏剂的拉伸剪切性能。试验结果显示,经过石墨烯改性后的环氧树脂胶黏剂的拉伸剪切强度和韧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胶接结构断裂破坏的峰值载荷、最大位移量都是先增加后减少的,在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5%的时候,各值达到最大。文中提出的以掺入石墨烯纳米片来提高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力学性能为实际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纳米 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蒙脱土对胶合板用硅酸钠无机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朱晓丹 杨建铭 +4 位作者 龙柯全 刘晓梅 卿彦 张新荔 吴义强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20,共4页
为改善硅酸盐类无机胶的性能,将改性纳米蒙脱土(MMT)引入硅酸钠Na2SiO3基胶黏剂中,用于压制胶合板。对胶合板的胶合强度、燃烧性能及胶黏剂热稳定性的检测结果表明:MMT改性Na2SiO3胶的干胶合强度和热稳定性增强;制备胶合板的阻燃性能增强。
关键词 Na2sio3基 纳米蒙脱土 合强度 热稳定性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环氧/SiO2纳米杂化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镇江 梁玮 张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088-3091,3096,共5页
以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IPTS)接枝环氧树脂(EP)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的环氧预聚物(IEP),由IEP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EP/SiO2杂化材料。通过FT-IR、AFM、TG、DMA表征和分析了杂化材料的化学结构、SiO2纳米粒子在EP基体中的分散性和无机... 以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IPTS)接枝环氧树脂(EP)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的环氧预聚物(IEP),由IEP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EP/SiO2杂化材料。通过FT-IR、AFM、TG、DMA表征和分析了杂化材料的化学结构、SiO2纳米粒子在EP基体中的分散性和无机纳米粒子的引入对EP树脂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生成的纳米SiO2粒子在EP基体中的分散性良好,其平均尺度约为50nm;杂化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相比于纯EP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 环氧树脂 纳米sio2 杂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剂对室温胶黏CFRP板/钢板界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传习 李游 +2 位作者 贺君 刘一鸣 彭彦泽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9-347,共9页
基于自研的纳米SiO_(2)环氧树脂胶黏剂配比,制作了室温固化的21个胶黏剂拉伸试件、20个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板/钢板双搭接接头试件,进行了胶黏剂拉伸力学指标及搭接试件承载能力、有效黏结长度、传力模式和黏结滑移本构等试验研究... 基于自研的纳米SiO_(2)环氧树脂胶黏剂配比,制作了室温固化的21个胶黏剂拉伸试件、20个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板/钢板双搭接接头试件,进行了胶黏剂拉伸力学指标及搭接试件承载能力、有效黏结长度、传力模式和黏结滑移本构等试验研究,得到了固化剂种类及掺量对搭接试件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固化剂种类和掺量不同的7种胶黏剂的拉伸强度依次为GY34(基于缩氨105和聚醚氨D230按质量比1∶2复配的胶黏剂)>GY35(基于聚醚氨D230的胶黏剂)>GY31(基于缩氨105的胶黏剂)>GY2(基于改进酚醛胺GR07的胶黏剂)>GY33(缩氨105和聚醚氨D230按质量比1∶1复配的胶黏剂)>GY1(基于芳香氨BD11的胶黏剂)>GY32(基于缩氨105和聚醚氨D230按质量比2∶1复配的胶黏剂);搭接试件的抗剪承载力依次为GY34-S>GY31-S>GY35-S>GY2-S>GY33-S>GY1-S>GY32-S;GY31-S、GY35-S、GY34-S的破坏模式为CFRP板层离,其界面胶层黏结强度大于CFRP板内层间剪切强度;各CFRP板/钢板搭接接头有效黏结长度为50~80 mm;4种采用单一固化剂粘接的搭接试件的黏结滑移曲线均为双线性三角形模型;采用GY34粘接的搭接试件的黏结滑移曲线为三线性直角梯形,界面韧性能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板/钢板双搭接接头 纳米sio_(2)环氧树脂 固化 室温 平均抗剪强度 结滑移本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多孔SiO_2-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曲典 姚兰芳 +1 位作者 朱永安 岳春晓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114,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乙酰丙酮作为钛的水解控制剂,通过钛和硅醇盐的分步水解得到均匀的SiO2-TiO2复合溶胶,通过提拉制备出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复合薄膜.实验结果表明,多孔薄膜中的钛...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乙酰丙酮作为钛的水解控制剂,通过钛和硅醇盐的分步水解得到均匀的SiO2-TiO2复合溶胶,通过提拉制备出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复合薄膜.实验结果表明,多孔薄膜中的钛离子形成了Si—O—Ti键的孤立四配位形态,使薄膜具有复合型钛离子的催化效果,并且有介孔结构.随TiO2含量的增加,薄膜仍具有较好的透光性(可达到85%以上).通过对实验条件的调节,可实现对薄膜纳米结构的人工控制,形成的多孔薄膜折射率在1.2~1.4之间连续可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 sio2-TiO2复合薄膜 纳米多孔 模板 椭偏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快速固化纳米环氧胶粘剂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世宁 朱乃姝 +1 位作者 李长青 胡春华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6年第4期486-489,共4页
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修饰获得了稳定的悬浮液,将改性纳米SiO2以溶液共混法加入到胶粘剂中,制备出一种室温快速固化纳米环氧胶粘剂.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经表面活性剂改性后的纳米SiO2比较均匀地分散在环氧胶粘剂中,粒径约为30nm,提... 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修饰获得了稳定的悬浮液,将改性纳米SiO2以溶液共混法加入到胶粘剂中,制备出一种室温快速固化纳米环氧胶粘剂.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经表面活性剂改性后的纳米SiO2比较均匀地分散在环氧胶粘剂中,粒径约为30nm,提高了胶粘剂剪切强度值.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固化物断口形貌,发现当基体受到冲击时,纳米粒子与基体之间产生大量银纹,消耗了大量能量,起到了增韧增强的作用.此外,分析并讨论了纳米SiO2对胶粘剂的力学性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sio2 表面活性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粒子对星用胶粘剂空间环境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16
作者 陈萍 盛磊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58,共5页
对中国卫星上大量应用的几种胶粘剂进行了地球同步轨道环境模拟试验,同时试验了添加纳米SiO2粉体后的影响。研究表明,纳米材料的加入对胶粘剂空间排气性降低、抑制电子辐照、冷热交变循环损伤等有明显作用。研究结果为中国长寿命卫星胶... 对中国卫星上大量应用的几种胶粘剂进行了地球同步轨道环境模拟试验,同时试验了添加纳米SiO2粉体后的影响。研究表明,纳米材料的加入对胶粘剂空间排气性降低、抑制电子辐照、冷热交变循环损伤等有明显作用。研究结果为中国长寿命卫星胶接结构、材料的寿命可靠性提供了相关依据,展现了纳米材料空间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地球同步轨道环境模拟试验 纳米sio2粉体 空间排气性 使用寿命 接结构 空间环境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填料对环氧胶粘涂层强度及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敬福 李赫亮 李智超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36,共2页
 研究了纳米填料(SiO2、有机蒙脱土)在环氧树脂胶粘剂中最佳含量.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填料对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冲击弯曲强度和耐磨性的影响,推荐纳米填料环氧树脂胶粘剂最佳配方。
关键词 纳米填料 环氧树脂 耐磨性 强度 sio2 有机蒙脱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2SiO5:Ce^3+透明薄膜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18
作者 吴霜 刘波 +6 位作者 陈士伟 张娟楠 刘小林 顾牡 黄世明 倪晨 薛超凡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48-954,共7页
Lu_2SiO_5:Ce^(3+)薄膜具有高光产额、快衰减时间、高密度、高空间分辨率等优点,有望成为X射线探测中的闪烁材料,但制备高质量的薄膜面临挑战。本工作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对制备过程中水硅比、烧结程序、胶黏剂和固含量等四个因素的... Lu_2SiO_5:Ce^(3+)薄膜具有高光产额、快衰减时间、高密度、高空间分辨率等优点,有望成为X射线探测中的闪烁材料,但制备高质量的薄膜面临挑战。本工作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对制备过程中水硅比、烧结程序、胶黏剂和固含量等四个因素的系统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空气湿度为85%,溶胶水硅比为6.6条件下,适量添加PEG400,采用优化后最佳固含量,从450℃开始进行烧结程序后退火,可制备出具有透明、平整、无裂痕的高质量Lu_2SiO_5:Ce^(3+)闪烁薄膜,单次旋涂获得的膜厚达到167 nm。实验表明水含量是引起薄膜发白的主要因素;烧结程序决定了薄膜的有机物分解程度及结晶状况;溶胶固含量及胶黏剂含量是调控薄膜厚度的重要方法。本工作为Lu_2SiO_5:Ce^(3+)闪烁薄膜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2sio5:Ce^3+薄膜 水硅比 烧结程序 固含量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纳米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磊 沈一丁 赖小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7-141,共5页
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为内交联剂,合成了一种内交联的水性聚氨酯(WPU)预聚体,以KH550为偶联剂,加入亲水型纳米二氧化硅(A200),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合成了一种水性聚氨酯/纳米二氧化硅杂化材料(PUSi)。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和... 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为内交联剂,合成了一种内交联的水性聚氨酯(WPU)预聚体,以KH550为偶联剂,加入亲水型纳米二氧化硅(A200),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合成了一种水性聚氨酯/纳米二氧化硅杂化材料(PUSi)。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和透射电镜(TEM)等测试对PUSi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纳米SiO_2对PUSi杂化乳液粒径、形貌及PUSi胶膜力学性能、耐热性、耐水、耐介质性的影响。红外分析表明,WPU大分子和A200之间形成了化学键,溶胶-凝胶过程中形成了Si-O-Si结构。TG分析表明,A200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耐热性。当w(A200)由0%增至2.5%时,乳液粒径由80.3nm增至152.1 nm,膜的拉伸强度由8.5 MPa增加到23.6MPa,耐水性能得到提高,硬度亦相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纳米sio2 有机硅烷偶联 交联 -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纳米二氧化硅制备
20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0-60,共1页
以天然粉石英为基本原料,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可制得粒径为1130nm的球形纳米SiO2。其制备过程为:将天然粉石英进行酸化处理,去除Fe等杂质,将粉石英与纯碱混合,高温熔融得固体硅酸钠,再经煮沸溶解得液体... 以天然粉石英为基本原料,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可制得粒径为1130nm的球形纳米SiO2。其制备过程为:将天然粉石英进行酸化处理,去除Fe等杂质,将粉石英与纯碱混合,高温熔融得固体硅酸钠,再经煮沸溶解得液体硅酸钠(水玻璃);将水玻璃、氨水、乙醇(分散剂)、表面活性剂按~定浓度混合、稀释,反应在恒温水浴中进行,搅拌下向其中滴入硫酸,至pH为9停止加入硫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过程 纳米二氧化硅 球形 天然粉石英 表面活性 固体硅酸钠 一凝 纳米sio2 酸化处理 高温熔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