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SiO2/钢纤维改性煤矸石地聚物混凝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彦森 徐钟 +3 位作者 刘兵兵 孙晓静 杨瑞禧 余昊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08,共8页
为了提高煤矸石地聚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探索其工程应用潜力,以煤矸石、矿渣为原料制备地聚物混凝土,研究纳米SiO 2(0~2.5%)和钢纤维(0~1.25%)单独及复合掺入对地聚物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地聚物混凝土的微观... 为了提高煤矸石地聚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探索其工程应用潜力,以煤矸石、矿渣为原料制备地聚物混凝土,研究纳米SiO 2(0~2.5%)和钢纤维(0~1.25%)单独及复合掺入对地聚物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地聚物混凝土的微观形貌,分析改性机理。结果表明:适量的钢纤维或纳米SiO 2掺入均能显著提高地聚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两者混合使用改性效果则更好。在抗压强度方面,纳米SiO 2改性煤矸石混凝土优于钢纤维;在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方面,钢纤维改性效果更好。纳米SiO 2和钢纤维的复合使用改性效果更好,是由于纳米SiO 2不仅提高了地聚物凝胶的微密度,而且增强了钢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结合。研究结果丰富了纳米SiO 2和钢纤维改性地聚物复合材料性能的知识体系,有助于煤矸石地聚物混凝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混凝土 钢纤维 纳米sio 2 微观形貌 改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的表面改性及其在聚氨酯弹性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颖 侯文生 +2 位作者 魏丽乔 刘少兵 许并社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86-1288,1291,共4页
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表面包覆Al(OH)3的纳米SiO2进行了改性处理。通过IR、自动电位粒度仪和FESEM等测试手段对表面处理前后纳米SiO2的表面结构、界面电性能和分散状况进行了分析表征。考查了处理前后纳米SiO2与聚氨酯弹性体(PUE... 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表面包覆Al(OH)3的纳米SiO2进行了改性处理。通过IR、自动电位粒度仪和FESEM等测试手段对表面处理前后纳米SiO2的表面结构、界面电性能和分散状况进行了分析表征。考查了处理前后纳米SiO2与聚氨酯弹性体(PUE)的相容性及其对PUE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SDBS对表面包覆Al(OH)3的纳米SiO2粉体进行改性后,纳米SiO2粉体的团聚现象减少,分散性提高,单个纳米SiO2颗粒的平均粒径约为30nm;经表面处理后的纳米SiO2粉体与有机基体PUE的相容性增强,并对PUE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能同时达到增强增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表面包覆 有机改性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弹性体/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少兵 程绍娟 +1 位作者 张颖 贾林才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40,50,共4页
采用预聚体的方法制备了聚氨酯弹性体(PUE)/纳米SiO_2复合材料,通过Al(OH)_3对纳米SiO_2表面改性以及超声波分散的方法来提高纳米SiO_2在PUE基体中的分散性,并考查了表面处理前后的纳米SiO_2对PUE/纳米SiO_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 采用预聚体的方法制备了聚氨酯弹性体(PUE)/纳米SiO_2复合材料,通过Al(OH)_3对纳米SiO_2表面改性以及超声波分散的方法来提高纳米SiO_2在PUE基体中的分散性,并考查了表面处理前后的纳米SiO_2对PUE/纳米SiO_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SiO_2能均匀分散于PUE基体中,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纳米SiO_2的用量对PUE/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并且当纳米SiO_2的质量分数为2%和3%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浇注型聚氨酯的性能 被引量:11
4
作者 赖强 刘河洲 +1 位作者 胡文彬 张跃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1-63,共3页
把经过硅烷偶联剂KH-550表面处理的纳米SiO2加入到浇注型聚氨酯反应体系,制备了纳米SiO2增强的聚氨酯弹性体(PUR);研究了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用扫描电镜分析了纳米SiO2在PUR中的分散情况,用差热分析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并用动态... 把经过硅烷偶联剂KH-550表面处理的纳米SiO2加入到浇注型聚氨酯反应体系,制备了纳米SiO2增强的聚氨酯弹性体(PUR);研究了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用扫描电镜分析了纳米SiO2在PUR中的分散情况,用差热分析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并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结果表明:纳米SiO2颗粒可以较均匀地分散在PUR基体中,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阻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改性聚氨酯弹性体 热稳定性 阻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的改性及其对水性聚氨酯树脂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汤晓东 张振海 +2 位作者 徐丽萍 杨兴亮 张千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6,共5页
在乙醇水溶液中,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通过测定粒径,探讨了纳米SiO2含量、乙醇水溶液配比以及改性剂含量对分散性的影响。将改性后的纳米SiO2分散液、水性聚氨酯树脂及无机组分等复配成无铬钝化液,在热镀锌板... 在乙醇水溶液中,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通过测定粒径,探讨了纳米SiO2含量、乙醇水溶液配比以及改性剂含量对分散性的影响。将改性后的纳米SiO2分散液、水性聚氨酯树脂及无机组分等复配成无铬钝化液,在热镀锌板上制备钝化膜,通过电化学Tafel极化曲线、交流阻抗以及中性盐雾试验对比纳米SiO2改性聚氨酯复合钝化膜和未改性聚氨酯复合钝化膜的耐蚀性,结果表明,与后者相比,前者的耐腐蚀性能有了较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改性 粒径 水性聚氨酯树脂 电化学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醇溶性蓖麻油-聚氨酯树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章芬成 杨建军 +2 位作者 吴庆云 张建安 吴明元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21-1025,共5页
利用端氨基偶联剂KH-550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在超声场作用下制备疏水性纳米SiO2粒子,并将其均匀分散到蓖麻油(CO)-聚氨酯溶液,通过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A)和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方法,探讨醇溶性聚氨酯的热稳定性、铅笔硬度和... 利用端氨基偶联剂KH-550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在超声场作用下制备疏水性纳米SiO2粒子,并将其均匀分散到蓖麻油(CO)-聚氨酯溶液,通过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A)和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方法,探讨醇溶性聚氨酯的热稳定性、铅笔硬度和胶膜力学性能等。红外分析表明,PU大分子和纳米SiO2之间形成化学键,形成了Si—O—Si结构。当蓖麻油添加量为多元醇总质量的10%时,拉伸强度由原来的6.8 MPa增加到16.2 MPa,吸水率降低至原来的1/2。纳米SiO2颗粒掺杂量由0%增加到2%时,PU涂膜的失重速率最高点温度由原来的345℃提高至369℃,热分解温度也有所提高。涂膜热重曲线出现右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醇溶性 蓖麻油 纳米sio2 粘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增强NR/HDPE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韩秀萍 李志君 +1 位作者 何祖飞 陈艳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6,共5页
以动态硫化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SiO2 )改性天然橡胶/高密度聚乙烯(NR/HDPE)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了纳米 SiO2 对 NR/HDPE弹性体力学、耐热变形、耐溶剂和热塑性能的影响,并用 SEM分析了弹性体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纳米 SiO2 通过... 以动态硫化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SiO2 )改性天然橡胶/高密度聚乙烯(NR/HDPE)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了纳米 SiO2 对 NR/HDPE弹性体力学、耐热变形、耐溶剂和热塑性能的影响,并用 SEM分析了弹性体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纳米 SiO2 通过细化交联 NR分散相,改善了 NR与 HDPE的相容性,两相界面粘结强度明显提高。当纳米SiO2 质量分数为0.03时,NR/ HDPE 弹性体的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高密度聚乙烯 热塑性弹性体 纳米sio2 改性技术 热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阳 周晓谦 +2 位作者 郑国阔 杜娟 鲁云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4-65,97,共3页
利用纳米SiO2和玄武岩纤维对聚氨酯注浆材料进行复合改性,制备了聚氨酯固结体,研究了异氰酸酯指数,水、纳米SiO2和玄武岩纤维的添加量以及玄武岩纤维的长度等因素对聚氨酯固结体压缩、拉伸性能的影响主次顺序,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利用纳米SiO2和玄武岩纤维对聚氨酯注浆材料进行复合改性,制备了聚氨酯固结体,研究了异氰酸酯指数,水、纳米SiO2和玄武岩纤维的添加量以及玄武岩纤维的长度等因素对聚氨酯固结体压缩、拉伸性能的影响主次顺序,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仪(SEM)对试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2和玄武岩纤维对固结体有增强作用,当异氰酸酯指数为1.20、水的添加量为0.5%、纳米SiO2的添加量为2.0%、玄武岩纤维的添加量为5.0%、纤维长度分别为3.0mm时,材料的压缩强度达到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注浆材料 纳米sio2 玄武岩纤维 增强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SiO_2对高固体分丙烯酸酯聚氨酯涂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树学 武利民 +1 位作者 顾广新 游波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1-43,54,共4页
通过共混法和原位聚合法制得了KH570改性纳米SiO2/高固体分丙烯酸复合树脂及其聚氨酯涂膜,考察了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及涂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原位聚合法纳米粒子的分散性稍优于共混法。采用共混法制得的涂膜的摆杆硬度、显微硬度、杨... 通过共混法和原位聚合法制得了KH570改性纳米SiO2/高固体分丙烯酸复合树脂及其聚氨酯涂膜,考察了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及涂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原位聚合法纳米粒子的分散性稍优于共混法。采用共混法制得的涂膜的摆杆硬度、显微硬度、杨氏模量和耐磨性均随着SiO2用量的增加而增大,耐刮伤性在3%纳米SiO2用量时达到最大;而原位聚合法制备的涂膜仅有微硬度和杨氏模量增加,耐磨性基本保持不变,耐刮伤性在1%纳米SiO2用量时达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涂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聚合纳米SiO_2改性光固化水性聚氨酯胶膜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晓民 刘蕊 +2 位作者 张鹏 葛炳辉 曹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09-2114,共6页
采用紫外辐照法将具有双键的纳米SiO2接枝于光固化水性聚氨酯(WPUA)上,得到改性纳米SiO2/WPUA胶膜。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热重(TG)、胶膜吸水率和力学性能等测... 采用紫外辐照法将具有双键的纳米SiO2接枝于光固化水性聚氨酯(WPUA)上,得到改性纳米SiO2/WPUA胶膜。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热重(TG)、胶膜吸水率和力学性能等测试,研究了不同含量改性纳米SiO2胶膜的微观形貌和性能。结果表明,加入改性纳米SiO2使胶膜结晶性降低,热稳定性提高,对胶膜的平整度影响不大。当改性纳米SiO2添加量为5%时,胶膜的吸水率为2.418%,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为10.303 MPa、368.807%,比空白膜分别增大了40.49%和66.30%,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水性聚氨酯 光固化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SiO_2/聚氨酯复合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霞 李晓平 丁志明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共3页
通过原位聚合或直接共混合成了由吐温-80改性的纳米S iO2与聚氨酯的复合乳液,并用粒度分析、UV-V is和DSC等技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原位聚合法制得的复合乳液涂膜的性能提升比直接共混明显,加入适量通过吐温-80改性的S iO2纳米粒子... 通过原位聚合或直接共混合成了由吐温-80改性的纳米S iO2与聚氨酯的复合乳液,并用粒度分析、UV-V is和DSC等技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原位聚合法制得的复合乳液涂膜的性能提升比直接共混明显,加入适量通过吐温-80改性的S iO2纳米粒子可以使制备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粒径分布均匀,稳定性好,而且能够同时增加涂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耐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纳米sio2 复合乳液 原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SiO_2/聚氨酯-含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合成及其胶膜性能表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威 傅和青 +1 位作者 颜财彬 陈焕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91-2299,共9页
水性聚氨酯相对溶剂型聚氨酯具有不燃、气味小、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从而广泛用于涂料、胶黏剂、油墨等领域。目前,常用于软包装领域的薄膜主要是表面能很低的非极性膜,而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具有较高的表面自由能,对非极性膜的润湿性差... 水性聚氨酯相对溶剂型聚氨酯具有不燃、气味小、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从而广泛用于涂料、胶黏剂、油墨等领域。目前,常用于软包装领域的薄膜主要是表面能很低的非极性膜,而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具有较高的表面自由能,对非极性膜的润湿性差,因此需要降低水性聚氨酯的表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纳米sio2 含氟丙烯酸酯 核壳结构 无皂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彭峰 徐骏昊 +2 位作者 翟兰兰 刘若望 袁继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1-954,共4页
详细介绍了共混法、原位聚合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特点,并对水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以及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异氰酸酯共价接枝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对聚氨酯弹性体的复合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立莹 孔德成 +4 位作者 张曾 李慧 周海月 王洪振 李再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61,73,共7页
碳纳米管的改性及其对聚氨酯复合研究一直备受关注。通过羟基碳纳米管(OH-MWCNTs)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反应,制备出MDI共价接枝的功能型碳纳米管。研究了改性前后碳纳米管的结构变化及MDI@MWCNTs的含量对聚氨酯弹性... 碳纳米管的改性及其对聚氨酯复合研究一直备受关注。通过羟基碳纳米管(OH-MWCNTs)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反应,制备出MDI共价接枝的功能型碳纳米管。研究了改性前后碳纳米管的结构变化及MDI@MWCNTs的含量对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MDI@MWCNTs被赋予了异氰酸酯的反应活性。随着MDI@MWCNTs在聚氨酯基体中含量的增加,聚氨酯定伸强度单调增加,断裂伸长率逐渐下降,当MDI@MWCNTs的质量分数在0.10%时,聚氨酯的拉伸强度达到极值(67.4 MPa)。同时,复合材料的导电性逐渐增加,当MDI@MWCNTs的添加量为0.20%时,电导率达1.71×10^(-4)。新型碳管对聚氨酯表现出优异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接枝改性 聚氨酯弹性体 力学性能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2改性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长川 王伟烽 +1 位作者 陈蓉 朱广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21,共10页
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接枝改性纳米SiO2,得到氨基化纳米SiO2(改性纳米SiO2),再将其与聚氨酯预聚体反应合成改性聚氨酯多元醇,并与异氰酸酯固化剂固化合成了含改性纳米SiO20%、0.2%、0.4%、0.6%、0.8%、1.0%(质量分数)的双组分... 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接枝改性纳米SiO2,得到氨基化纳米SiO2(改性纳米SiO2),再将其与聚氨酯预聚体反应合成改性聚氨酯多元醇,并与异氰酸酯固化剂固化合成了含改性纳米SiO20%、0.2%、0.4%、0.6%、0.8%、1.0%(质量分数)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膜和面漆,并以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T-IR证明纳米粒子已经成功以化学键方式接入了聚氨酯中;TEM显示纳米粒子在聚氨酯中分散良好;复合膜力学性能得到大幅改善,当加入量为0.8%时性能达到最佳,由未加改性剂的10MPa增大到28MPa;吸水率从37.7%降低到6.3%;涂膜分解(90%和10%)温度均有所提高;铅笔硬度从HB增大到3H,冲击强度从50kg·cm增大到70kg·cm,表面干燥时间从62min缩短到40min;漆膜硬度达到3H,耐化学腐蚀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 水性聚氨酯 纳米sio2 接枝改性 面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2改性热可逆自修复聚氨酯的修复行为 被引量:6
16
作者 卞耀辉 冯利邦 +2 位作者 于正洋 史雪婷 王彦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50,共7页
通过将纳米二氧化硅引入基于Diels-Alder(DA)反应的热可逆自修复聚氨酯中,成功合成了纳米SiO2改性自修复聚氨酯(PU-DA-SiO2)。利用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其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引入并未对PU-DA的结构和... 通过将纳米二氧化硅引入基于Diels-Alder(DA)反应的热可逆自修复聚氨酯中,成功合成了纳米SiO2改性自修复聚氨酯(PU-DA-SiO2)。利用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其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引入并未对PU-DA的结构和热可逆性产生明显影响。偏光显微镜定性观测表明,在120℃热处理时,聚氨酯薄膜中的裂缝逐渐缩小;当热处理时间达到15 min时,裂缝完全愈合。通过拉伸试验对PU-DA-SiO2的修复性能进行了定量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2改性自修复聚氨酯具有良好的修复性能,其修复效率高达87.8%。相对于未添加纳米SiO2的自修复聚氨酯,添加质量分数为4%的纳米SiO2后,其修复效率提高了8%。而且,PU-DA-SiO2可实现同一部位的多次损伤-修复,即使经过3次损伤-热处理后,其修复效率仍可达到42.7%。研究表明,纳米SiO2改性热可逆自修复聚氨酯的修复是通过热可逆Diels-Alder反应和纳米SiO2的迁移2种作用共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DIELS-ALDER反应 聚氨酯 热可逆性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聚氨酯木器漆漆膜性能的表征
17
作者 杨敏杰 周捍东 李建波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7,共4页
为提高聚氨酯木器漆漆膜的综合性能,将经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处理的纳米SiO2引入聚氨酯木器漆体系中,研究纳米SiO2添加量对木器漆和漆膜微观结构、性能的影响。经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结果... 为提高聚氨酯木器漆漆膜的综合性能,将经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处理的纳米SiO2引入聚氨酯木器漆体系中,研究纳米SiO2添加量对木器漆和漆膜微观结构、性能的影响。经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2能够与聚氨酯木器漆体系中的基团发生键合反应,提高体系的稳定性、致密性、热稳定性、耐紫外光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聚氨酯木器漆 漆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SiO_2的表面改性及其分散稳定性 被引量:57
18
作者 苏瑞彩 李文芳 +1 位作者 彭继华 杜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96-1599,共4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SiO2实现表面改性,并利用透射电镜(TEM)、粒径分析、Zeta电位、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改性后纳米SiO2的表面结构和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通过硅烷偶联剂KH570表面改性后,颗粒表面...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SiO2实现表面改性,并利用透射电镜(TEM)、粒径分析、Zeta电位、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改性后纳米SiO2的表面结构和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通过硅烷偶联剂KH570表面改性后,颗粒表面覆盖了硅烷偶联剂的有机官能团,提高了SiO2纳米颗粒在水溶液中的Zeta电位,降低了颗粒团聚程度。改性后的纳米SiO2粉体在有机溶剂中的团聚块体尺寸明显减小,从200nm降低到不足1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表面改性 硅烷偶联剂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KH-570表面改性纳米SiO_2 被引量:50
19
作者 张云浩 翟兰兰 +3 位作者 王彦 刘若望 袁继新 兰云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2-756,共5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在酸性条件下对纳米SiO2表面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前后的纳米SiO2采用粒径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紫外-可见光光谱仪、扫描电镜等仪器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70能成功地对纳米SiO2表面进...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在酸性条件下对纳米SiO2表面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前后的纳米SiO2采用粒径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紫外-可见光光谱仪、扫描电镜等仪器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70能成功地对纳米SiO2表面进行改性,使其表面化学键合了硅烷偶联剂的有机官能团,降低了颗粒团聚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硅烷偶联剂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用聚氨酯/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物性研究 被引量:37
20
作者 张志华 吴广明 +4 位作者 沈军 付甜 杨帆 夏长生 王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8-502,共5页
采用溶胶 凝胶反应制备纳米SiO2 颗粒 ,然后通过超声分散机将SiO2 纳米颗粒分散到聚氨酯树脂中制备出聚氨酯 SiO2 纳米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 (FTIR)、万能电子试验机、动态力学分析仪 (DMA)、量... 采用溶胶 凝胶反应制备纳米SiO2 颗粒 ,然后通过超声分散机将SiO2 纳米颗粒分散到聚氨酯树脂中制备出聚氨酯 SiO2 纳米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 (FTIR)、万能电子试验机、动态力学分析仪 (DMA)、量热示差扫描仪 (DSC)分别表征了纳米复合树脂材料的结构和形态、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 ,纳米SiO2 颗粒均匀分布在聚氨酯中 ,并与聚氨酯的基团发生了反应 ;聚氨酯 SiO2 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纯聚氨酯树脂更高的模量和内耗峰强度。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并具有一个最佳值 ;而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 ,但随SiO2 含量的进一步增加又有所提高 ;纳米SiO2 掺杂对聚氨酯树脂的耐低温的性能影响不大 ,却提高了树脂的耐热性能 ,从而使聚氨酯树脂使用温度更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sio2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物性 溶胶-凝胶反应 树脂 纳米技术 人造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