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SiO_2/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马国章 刘伟 +1 位作者 闫涛 许并社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12,共4页
利用纳米SiO2表面Si—OH和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的特点,将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和丙烯酸羟乙酯(HEA)进行原位聚合制备纳米SiO2/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将该预聚物应用于光固化涂料,并对涂料的光敏性能、黏度及其... 利用纳米SiO2表面Si—OH和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的特点,将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和丙烯酸羟乙酯(HEA)进行原位聚合制备纳米SiO2/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将该预聚物应用于光固化涂料,并对涂料的光敏性能、黏度及其固化膜的耐热性能、硬度和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在紫外光固化涂料中团聚现象少,分散性能好。采用纳米SiO2/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所制涂料固化膜的初始热分解温度提高,硬度和耐磨性能均有显著改善,但涂料的透明性和光固化速率降低,黏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化学改性 纳米sio2/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 光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丙烯酸酯预聚物 被引量:5
2
作者 马国章 闫涛 +2 位作者 刘伟 郝晓刚 许并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2-165,共4页
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三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为原料,合成丙烯酸酯三乙氧基硅烷(APTP),再用溶胶-凝胶法对其水解缩合制备纳米SiO2/丙烯酸酯预聚物(HAPTP)。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APTP缩合水解对涂料及其固化膜性能的影响。结果... 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三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为原料,合成丙烯酸酯三乙氧基硅烷(APTP),再用溶胶-凝胶法对其水解缩合制备纳米SiO2/丙烯酸酯预聚物(HAPTP)。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APTP缩合水解对涂料及其固化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PTP经水解缩合后,有纳米SiO2生成。和APTP涂料相比,在相同的紫外光辐照时间内,HAPTP涂料的C=C双键转化率稍有降低,但其固化膜初始热分解温度和残渣率提高,铅笔硬度从4 H提高到5H,磨耗降低了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丙烯酸酯预聚物 预聚物 溶胶-凝胶 紫外光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类聚氨酯/SiO_2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高丽君 周立明 +2 位作者 孙光辉 方少明 魏新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20,共4页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丙烯酸酯类聚氨酯/SiO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纳米SiO2在基体中的分散情况,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在基体中分散很好;当纳米SiO2的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材料的综...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丙烯酸酯类聚氨酯/SiO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纳米SiO2在基体中的分散情况,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在基体中分散很好;当纳米SiO2的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为34.20MPa、56.15%和81.52kJ/m2,与纯丙烯酸酯类聚氨酯相比分别提高了52.75%、81.19%和149%;且该复合材料的透光率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丙烯酸酯聚氨酯 原位复合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官能度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纳米SiO_2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彤 吴文健 胡碧茹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6,共6页
以聚己内酯二醇(PC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为原料,合成了高官能度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以WPUA为有机相,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改性纳米SiO2为无机相,制备了... 以聚己内酯二醇(PC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为原料,合成了高官能度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以WPUA为有机相,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改性纳米SiO2为无机相,制备了水性光固化有机/无机纳米杂化体系。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杂化薄膜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光固化动力学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成了预期产物,杂化体系中改性纳米SiO2分散均匀稳定;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均有明显提高;不同SiO2条件下体系均保持了较高的光固化速率和最终凝胶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 光固化 聚氨酯丙烯酸酯 sio2 杂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SiO_2/聚氨酯-含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合成及其胶膜性能表征 被引量:6
5
作者 周威 傅和青 +1 位作者 颜财彬 陈焕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91-2299,共9页
水性聚氨酯相对溶剂型聚氨酯具有不燃、气味小、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从而广泛用于涂料、胶黏剂、油墨等领域。目前,常用于软包装领域的薄膜主要是表面能很低的非极性膜,而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具有较高的表面自由能,对非极性膜的润湿性差... 水性聚氨酯相对溶剂型聚氨酯具有不燃、气味小、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从而广泛用于涂料、胶黏剂、油墨等领域。目前,常用于软包装领域的薄膜主要是表面能很低的非极性膜,而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具有较高的表面自由能,对非极性膜的润湿性差,因此需要降低水性聚氨酯的表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纳米sio2 含氟丙烯酸酯 核壳结构 无皂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SiO_2对高固体分丙烯酸酯聚氨酯涂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树学 武利民 +1 位作者 顾广新 游波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1-43,54,共4页
通过共混法和原位聚合法制得了KH570改性纳米SiO2/高固体分丙烯酸复合树脂及其聚氨酯涂膜,考察了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及涂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原位聚合法纳米粒子的分散性稍优于共混法。采用共混法制得的涂膜的摆杆硬度、显微硬度、杨... 通过共混法和原位聚合法制得了KH570改性纳米SiO2/高固体分丙烯酸复合树脂及其聚氨酯涂膜,考察了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及涂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原位聚合法纳米粒子的分散性稍优于共混法。采用共混法制得的涂膜的摆杆硬度、显微硬度、杨氏模量和耐磨性均随着SiO2用量的增加而增大,耐刮伤性在3%纳米SiO2用量时达到最大;而原位聚合法制备的涂膜仅有微硬度和杨氏模量增加,耐磨性基本保持不变,耐刮伤性在1%纳米SiO2用量时达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涂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丙烯酸酯/纳米SiO_2核壳型乳液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8
7
作者 吴立霞 许戈文 黄毅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86-1091,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SiO2)溶胶粒子,经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后,与双键封端的聚氨酯及丙烯酸酯单体进行原位共聚,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聚氨酯-丙烯酸酯/SiO2复合乳液(SPUA)。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傅里叶...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SiO2)溶胶粒子,经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后,与双键封端的聚氨酯及丙烯酸酯单体进行原位共聚,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聚氨酯-丙烯酸酯/SiO2复合乳液(SPUA)。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乳胶粒的形态、共聚物组成进行表征,以接触角测定仪、拉力机、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分析仪分别对SPUA胶膜的对水接触角、力学性能、表面形貌和热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改性纳米SiO2质量分数的增加,胶膜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均明显改善,当改性纳米SiO2质量分数为8.0%时,胶膜的最大热失重速率对应温度为413℃,吸水率4.1%,接触角71.5°,拉伸强度17.7 MPa,摆杆硬度达到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水性聚氨酯 核壳结构 改性纳米sio2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聚氨酯-含氟丙烯酸酯杂化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森 肖新颜 潘季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01-1307,共7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聚氨酯(PU)乳液为种子(在聚合过程中为壳相),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纳米SiO2组成的混合物为核相,合成了具有核壳结...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聚氨酯(PU)乳液为种子(在聚合过程中为壳相),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纳米SiO2组成的混合物为核相,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SiO2/聚氨酯-含氟丙烯酸酯(SiO2/FPUA)复合乳液。考察了纳米SiO2和DFMA用量对乳液聚合过程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接触角(C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力学性能测试(MPT)等表征乳液的结构形态、乳胶膜的表面性能和综合性能。结果表明:乳胶粒子呈现'反相核壳'结构,以聚丙烯酸酯(PA)相为核,PU相为壳;由于纳米SiO2和DFMA的协同作用,涂膜的疏水性和综合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乳液聚合 改性纳米sio2 含氟丙烯酸酯 疏水性 反相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纳米SiO_2复合乳液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33
9
作者 熊明娜 武利民 +1 位作者 周树学 游波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3,共3页
通过原位聚合、高速剪切法分散共混和球磨法分散共混等三种方法制备丙烯酸酯 /纳米SiO2 复合乳液 ,以相同的方法制备丙烯酸酯 /微米SiO2 复合乳液 ,并利用电子拉力机 (Instron)、动力学粘弹谱 (DMA)、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UV -VIS)和... 通过原位聚合、高速剪切法分散共混和球磨法分散共混等三种方法制备丙烯酸酯 /纳米SiO2 复合乳液 ,以相同的方法制备丙烯酸酯 /微米SiO2 复合乳液 ,并利用电子拉力机 (Instron)、动力学粘弹谱 (DMA)、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UV -VI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考察了复合物的各种力学和光学性能。结果发现 ,共混法制得的纳米复合物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 (Tg)随纳米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先上升然后逐渐下降 ,而通过原位聚合制得的纳米复合物的这些性能均低于未加纳米SiO2 的丙烯酸酯。涂层对紫外光的吸收和透过随纳米SiO2 含量的增加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 ,而微米SiO2 复合的丙烯酸酯乳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纳米sio2 复合乳液 制备 表征 原位聚合 高速剪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穿网络型纳米SiO_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研制与表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玉平 陈智巧 +2 位作者 张润阳 黄志彬 蒋许欢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0-73,共4页
在丙烯酸酯乳液聚合过程中,引入由正硅酸乙酯水解原位形成的纳米SiO2,制备了纳米S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利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以及综合热分析等手段对所制备的乳胶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乳液中无机相网络与有机相... 在丙烯酸酯乳液聚合过程中,引入由正硅酸乙酯水解原位形成的纳米SiO2,制备了纳米S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利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以及综合热分析等手段对所制备的乳胶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乳液中无机相网络与有机相网络相互穿插,所得涂膜的热分解温度及热稳定性较相应的丙烯酸酯类乳液干膜有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 丙烯酸酯 纳米sio2 原位水解 互穿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SiO_2/丙烯酸酯复合涂料的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燕杰 胡晓兰 +3 位作者 申丙星 杨雪慧 陈丹梅 董炎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6-700,共5页
丙烯酸酯是一类广泛应用的涂料品种,本文通过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利用共混法制备了一种纳米SiO2改性的丙烯酸酯复合涂料,然后实验考察了复合涂料的耐热性和耐磨性;结果发现,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及耐磨性均有提高,并在3%(质量分数)... 丙烯酸酯是一类广泛应用的涂料品种,本文通过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利用共混法制备了一种纳米SiO2改性的丙烯酸酯复合涂料,然后实验考察了复合涂料的耐热性和耐磨性;结果发现,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及耐磨性均有提高,并在3%(质量分数)含量时玻璃化转变温度(Tg)达到最高(147.8℃),耐磨性达到最佳;并结合扫描电镜(SEM)摩擦形貌的观察分析,对纳米粒子的提高材料耐磨性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丙烯酸酯 表面改性 复合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纳米SiO_2复合低表面能防污涂料 被引量:16
12
作者 曲园园 陈美玲 高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0-41,52,共3页
用逐步滴加引发剂合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将纳米SiO2、铁红、滑石粉分散于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中,制成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结果表明,当纳米SiO2的加入量为5.5%~8%时,涂膜与液体的接触角大于98°,涂膜具有较低的吸水率,具有一定... 用逐步滴加引发剂合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将纳米SiO2、铁红、滑石粉分散于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中,制成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结果表明,当纳米SiO2的加入量为5.5%~8%时,涂膜与液体的接触角大于98°,涂膜具有较低的吸水率,具有一定的防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丙烯酸酯 纳米sio2 低表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纳米SiO_2复合细乳液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倪士宝 王政 +2 位作者 聂王焰 周艺峰 宋林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6-69,73,共5页
使用纳米SiO2粉体与丙烯酸酯单体通过细乳液聚合制备出丙烯酸酯/纳米SiO2复合乳液。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力试验机以及热分析仪等对复合乳液及其胶膜的结构、形貌、耐热性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SiO... 使用纳米SiO2粉体与丙烯酸酯单体通过细乳液聚合制备出丙烯酸酯/纳米SiO2复合乳液。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力试验机以及热分析仪等对复合乳液及其胶膜的结构、形貌、耐热性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SiO2的用量对复合乳液及其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酸酯/纳米SiO2复合乳液粒子具有核壳结构;纳米SiO2粒子的加入,提高了乳胶膜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当SiO2用量为5%(质量分数)时,胶膜的透光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丙烯酸酯 细乳液聚合 复合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甲基丙烯酸酯/SiO_2-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杜乃婴 杨治中 +1 位作者 唐康泰 方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2-214,219,共4页
用原位复合、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有机聚合物链段与无机相间有共价键存在的改性甲基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 Si O2 - Ti O2 杂化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 ,透射电镜 ,扫描电镜对材料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表征 ,并对纳米分散相的形态、分布... 用原位复合、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有机聚合物链段与无机相间有共价键存在的改性甲基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 Si O2 - Ti O2 杂化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 ,透射电镜 ,扫描电镜对材料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表征 ,并对纳米分散相的形态、分布和界面状况对杂化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及氧阻透性能进行了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甲基丙烯酸酯 sio2 TIO2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表征 四乙氧基硅烷 高分子/无机杂化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皂乳液聚合制备纳米SiO_2/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立军 史鸿鑫 +1 位作者 武宏科 项菊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8,共4页
在丙烯酸酯乳液无皂聚合过程中引入正硅酸乙酯,利用原位水解形成的纳米SiO2粒子制备了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纳米S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粒度分析仪、热分析仪以及拉力实验机等表征了复合乳液的结构、形... 在丙烯酸酯乳液无皂聚合过程中引入正硅酸乙酯,利用原位水解形成的纳米SiO2粒子制备了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纳米S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粒度分析仪、热分析仪以及拉力实验机等表征了复合乳液的结构、形态、粒径、耐热性以及力学等性能。研究了反应型乳化剂对复合乳液的耐水性和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以及不同的正硅酸乙酯用量对复合乳液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乳液的耐水性优异,粒径小、单分散性好。SiO2无机网络在丙烯酸酯聚合网络中起到了交联点的作用,并与有机相之间有良好的键合;复合乳液的热稳定性和摆杆硬度随着正硅酸乙酯(TEOS)用量的增加而增强,而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则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互穿网络 纳米sio2/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纳米SiO_2/含氟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0
16
作者 马英子 肖新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43-1149,共7页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在可聚合阴离子乳化剂/非离子乳化剂复配体系下,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纳米SiO2、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等为核相组成,以MMA、BA及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在可聚合阴离子乳化剂/非离子乳化剂复配体系下,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纳米SiO2、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等为核相组成,以MMA、BA及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为壳相单体,合成纳米SiO2/含氟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考察了纳米SiO2和DFMA用量对乳液聚合过程及乳胶膜表面疏水性能的影响。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TG)、接触角(CA)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表征乳液的结构及形态、乳胶膜的表面性能和耐热性能。结果表明,纳米SiO2/含氟聚丙烯酸酯共聚物复合粒子呈现出明显的核壳结构,乳胶膜中氟元素呈梯度分布;纳米SiO2粒子的引入不仅提高了乳胶膜的疏水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聚合物膜的耐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乳液聚合 改性纳米sio2 含氟丙烯酸酯 核壳结构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苯乙烯/纳米SiO_2复膜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增芳 瞿晓岳 +1 位作者 谢辉 马军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7-10,32,共5页
通过苯乙烯、丙烯酸酯和无机纳米SiO2粒子乳液聚合制备出有机-无机复合乳液,并将其用于纸塑和塑塑复膜胶。结果表明:可聚合乳化剂的引入可以提高其剥离强度,降低乳液胶粒的粒径;硬单体苯乙烯和纳米SiO2的增加使初粘力降低,当其质量分数... 通过苯乙烯、丙烯酸酯和无机纳米SiO2粒子乳液聚合制备出有机-无机复合乳液,并将其用于纸塑和塑塑复膜胶。结果表明:可聚合乳化剂的引入可以提高其剥离强度,降低乳液胶粒的粒径;硬单体苯乙烯和纳米SiO2的增加使初粘力降低,当其质量分数分别为20%和1%时,剥离强度具有最大值;剥离强度、初粘力和持粘力都随功能单体丙烯酸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改变不同的条件,最终可制得纸塑和塑塑分别为13.53N/(2.5 cm)和10.90 N/(2.5 cm)的高剥离强度和持粘力的复膜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无机纳米sio2 核壳种子乳液聚合 复膜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的表面改性及其在环氧丙烯酸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镇江 李泽甫 +2 位作者 刘天时 梁玮 张林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0-93,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异氰酸乙酯(IEM)作为改性剂对纳米SiO2表面进行改性,探讨了相关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改性前后纳米SiO2的表面化学结构、热性能以及在溶液中的分散情况进行了分析表征,考察了... 以甲基丙烯酸异氰酸乙酯(IEM)作为改性剂对纳米SiO2表面进行改性,探讨了相关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改性前后纳米SiO2的表面化学结构、热性能以及在溶液中的分散情况进行了分析表征,考察了改性后的纳米SiO2对环氧丙烯酸酯(EA)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SiO2分散性较好,对EA的力学性能有较大改善,能同时达到增强增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表面改性 环氧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TiO_2-SiO_2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柯昌美 汪厚植 +3 位作者 强敏 刘兴重 赵惠忠 李轩科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6期9-12,62,共5页
用原位复合、溶胶-凝胶法制取热固性聚丙烯酸酯基纳米SiO2包覆TiO2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AX)、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通... 用原位复合、溶胶-凝胶法制取热固性聚丙烯酸酯基纳米SiO2包覆TiO2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AX)、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实验证明了纳米TiO2-SiO2复合物对紫外线有很好的吸收性能,应用到丙烯酸树脂材料中具有很好的紫外线屏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sio2 纳米杂化材料 制备与表征 丙烯酸酯 扫描电镜(SEM) 紫外-可见光谱 纳米sio2 溶胶-凝胶法 能量色散谱仪 有机-无机 丙烯酸酯 结构和性能 原位复合 红外光谱 透射电镜 吸收性能 实验证明 屏蔽效果 树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SiO_2杂化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韦军 安庆莲 路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2-95,101,共5页
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或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分别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反应制备聚氨酯预聚体,再以预聚体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接枝改性,将改性纳米SiO2分散到聚氨酯丙烯酸酯(PUA)中,光固化制备了PUA/SiO2纳米杂化... 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或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分别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反应制备聚氨酯预聚体,再以预聚体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接枝改性,将改性纳米SiO2分散到聚氨酯丙烯酸酯(PUA)中,光固化制备了PUA/SiO2纳米杂化涂层。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表明,与未改性的纳米SiO2相比,以聚氨酯分子链改性的纳米SiO2可显著提高与PUA树脂相容性及杂化涂层的热稳定性能。以摆杆阻尼试验仪及漆膜冲击器研究了杂化涂层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通过调整预聚体的分子链结构可在提高杂化涂层硬度的同时,不损失涂层的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聚氨酯丙烯酸酯 光固化 杂化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