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热法制备V_2O_5掺杂纳米In_2O_3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桂阳海 张宏忠 +3 位作者 刘贝贝 李凯利 卢永炎 苗赵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2-104,共3页
以硝酸铟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氧化钒(V2O5)掺杂的氧化铟(In2O3)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比表面测试仪对材料的物相结构和比表面积(BET)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In2O3材料都为立方晶相,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V2O5的... 以硝酸铟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氧化钒(V2O5)掺杂的氧化铟(In2O3)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比表面测试仪对材料的物相结构和比表面积(BET)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In2O3材料都为立方晶相,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V2O5的掺杂提高了对乙醇、苯的灵敏度。复合材料中掺杂V2O50.5%(wt,质量分数)的In2O3气敏元件对乙醇具有较好的气敏性能,3.0V加热电压下对5×10-6乙醇的灵敏度达8.024,响应恢复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in2o3 V2o5 掺杂 水热 气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金属修饰纳米In_2O_3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桂阳海 崔瑞立 +1 位作者 方灿祥 田俊峰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5,共4页
以金属铟粒为铟源制备硝酸铟溶液,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In2O3粉体,并通过贵金属Pd和Ag掺杂对In2O3粉体进行修饰。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测试仪(BET)等分析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并且研究了气敏性能。结果表明:制得的In2O3粉体属于... 以金属铟粒为铟源制备硝酸铟溶液,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In2O3粉体,并通过贵金属Pd和Ag掺杂对In2O3粉体进行修饰。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测试仪(BET)等分析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并且研究了气敏性能。结果表明:制得的In2O3粉体属于立方晶型,晶粒度为25.08 nm.In2O3气敏元件对丙酮、乙醇汽油及H2S气体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响应恢复特性。Pd掺杂In2O3对φ(乙醇汽油)为100×10-6和φ(H2S)为50×10-6的灵敏度分别高达36.70和87.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in2o3 水热合成 贵金属修饰 气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In_2O_3粉末 被引量:1
3
作者 田甜 张金朝 宋鹂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1,80,共4页
纳米In2O3粉末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多功能材料。以金属铟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了氢氧化铟沉淀物。经过干燥,并且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可以制得纳米In2O3粉末。运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电阻测试等观测手段... 纳米In2O3粉末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多功能材料。以金属铟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了氢氧化铟沉淀物。经过干燥,并且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可以制得纳米In2O3粉末。运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电阻测试等观测手段对粉末进行了表征。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粉末性能的影响,得出最适宜的热处理温度为700°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in2o3粉末 化学共沉淀法 粉末制备 粉末性能 热处理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_2O_3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晓兵 李培 +2 位作者 娄向东 冉伟丽 王学锋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02-1007,共6页
以In(NO3)3·4.5H2O为原料,采用室温固相合成法、化学共沉淀法、均匀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水热法等六种不同方法制备In2O3纳米粉体。通过XRD、SEM、TEM等手段对粉体的物相、形貌、粒度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室温固相合... 以In(NO3)3·4.5H2O为原料,采用室温固相合成法、化学共沉淀法、均匀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水热法等六种不同方法制备In2O3纳米粉体。通过XRD、SEM、TEM等手段对粉体的物相、形貌、粒度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室温固相合成法、化学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制备的粉体形貌为棒状,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和均匀沉淀法制备的粉体形貌为粒径非常小的颗粒状。均匀沉淀法制备的In2O3气敏元件对Cl2具有最高的灵敏度,110℃工作温度下对100ppmCl2的灵敏度高达1175,且具有选择性好,响应-恢复时间短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2o3纳米粉体 均匀沉淀法 气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沉淀法制备In_2O_3纳米粉 被引量:3
5
作者 吕军华 沈晓冬 +3 位作者 周洪庆 王庭慰 蔡永明 江国栋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09-111,共3页
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纳米In2O3粉体,研究了沉淀反应条件及沉淀后处理等对纳米In2O3粉体质量的影响。利用TG-DSC,FT-IR,XRD,SEM和EDS等分析手段对所制纳米In2O3粉体的结构、粒度、形貌、成分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法... 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纳米In2O3粉体,研究了沉淀反应条件及沉淀后处理等对纳米In2O3粉体质量的影响。利用TG-DSC,FT-IR,XRD,SEM和EDS等分析手段对所制纳米In2O3粉体的结构、粒度、形貌、成分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In2O3纳米粉具有立方晶系结构、纯度较高、颗粒均匀呈球形、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80 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沉淀法 制备 in2o3纳米 反应条件 沉淀后处理 立方晶系结构 分散性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In_2O_3纳米纤维的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晓玲 蒲维玮 +3 位作者 逄增媛 罗磊 陈晓东 魏取福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45-1650,共6页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高温煅烧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多孔结构的一维In2O3无机纳米纤维,并探讨了煅烧温度对产物发光性能的影响及其发光机理。利用热重仪(TGA)、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产物...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高温煅烧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多孔结构的一维In2O3无机纳米纤维,并探讨了煅烧温度对产物发光性能的影响及其发光机理。利用热重仪(TGA)、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产物的热分解情况、晶型、组分和形貌;通过紫外-可见光谱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研究了一维In2O3纳米纤维的光吸收性能和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静电纺前驱体复合纳米纤维成型良好,经500℃、600℃、700℃、800℃高温煅烧后仍保持纤维结构,但纤维直径明显减小,当煅烧温度达到800℃时,纤维出现中空结构;不同温度下煅烧所得In2O3均为立方铁锰矿型;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In2O3纳米颗粒粒径逐渐增大;In2O3纳米纤维的的最大紫外吸收峰位于300 nm左右;在室温下,In2O3纳米纤维经274 nm光激发后在553 nm处出现较强的绿光发射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 in2o3纳米纤维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_2O_3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导电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晓玲 魏取福 +2 位作者 柯惠珍 黄锋林 乔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6-38,共3页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热处理方法制备了一维多孔结构的In2O3纳米纤维。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纳米纤维的形貌结构;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分析前驱体复合纳米纤维的热处理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不同煅...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热处理方法制备了一维多孔结构的In2O3纳米纤维。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纳米纤维的形貌结构;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分析前驱体复合纳米纤维的热处理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不同煅烧温度下所得In2O3的晶体结构;利用四探针测试In2O3纳米纤维的导电性,并探讨煅烧温度对其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静电纺前驱体复合纳米纤维成型良好,且经不同温度煅烧后产物仍保持纤维结构,但纤维直径明显减小。不同温度下煅烧所得In2O3均为立方铁锰矿型,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In2O3纳米颗粒逐渐增大,晶体更加完整,导电性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2o3纳米纤维 静电纺 聚丙烯腈 聚乙烯吡咯烷酮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掺杂In_2O_3纳米粉体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晓兵 李培 +2 位作者 娄向东 赵晓华 王学锋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5,共3页
对In2O3粉体进行Fe掺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In2O3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粉体的物相、形貌、粒度等进行表征。TEM图表明:质量分数为7%Fe掺杂的样品为均匀排列的棒,长度约为300~500 nm,宽度... 对In2O3粉体进行Fe掺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In2O3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粉体的物相、形貌、粒度等进行表征。TEM图表明:质量分数为7%Fe掺杂的样品为均匀排列的棒,长度约为300~500 nm,宽度约20 nm。对样品进行气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7%Fe掺杂的In2O3气敏元件,当工作温度为125℃时,对100×10-6Cl2的灵敏度高达182.75。元件对10×10-6Cl2的灵敏度为17.9,可以检测到低体积分数的Cl2。并具有选择性好、响应-恢复时间短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2o3纳米粉体 FE掺杂 水热法 气敏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传感器材料——In_2O_3纳米线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梁凯 王大伟 +2 位作者 奚长生 彭翠红 龙来寿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0,共3页
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以纯铟粒为原料,在980℃下Si(100)基片上通过改变气流成分制备了一系列氧化铟纳米线,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试验表明,随着氩气中氢气含量增加,纳米线的产量降... 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以纯铟粒为原料,在980℃下Si(100)基片上通过改变气流成分制备了一系列氧化铟纳米线,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试验表明,随着氩气中氢气含量增加,纳米线的产量降低,10%的含氢量最优。纳米线的直径在50~100nm之间,长度可达几十微米。纳米线的结构是方铁锰矿体心立方单晶结构。纳米线的生长符合VLS模型,铟起到了自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材料 气体传感器 in2o3纳米线 VI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多孔In_2O_3纳米纤维的成型机理及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10
作者 王晓玲 逄增媛 +3 位作者 柯惠珍 李大伟 罗磊 魏取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6096-16100,16106,共6页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高温煅烧方法制备了一维中空多孔结构的In2O3无机纳米纤维。采用热重分析仪(TGA)测试了前驱体复合纳米纤维在热处理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变化;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确认产物的晶型;借助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FTIR)分析...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高温煅烧方法制备了一维中空多孔结构的In2O3无机纳米纤维。采用热重分析仪(TGA)测试了前驱体复合纳米纤维在热处理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变化;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确认产物的晶型;借助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FTIR)分析煅烧前后产物官能团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纳米纤维的微观形貌和结构,分析无机纳米纤维中空多孔结构的形成机理;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了In2O3纳米纤维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当In(NO3)3·4.5H2O/PVP=30%时,静电纺前驱体复合纳米纤维成型良好,且经高温煅烧后仍能保持纤维结构,但纤维直径明显减小;组成纳米纤维的In2O3纳米颗粒均为立方铁锰矿型,平均粒径大小约为27nm;在室温下,In2O3纳米纤维经250nm光激发后在505nm处出现较强的绿光发射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 in2o3纳米纤维 中空结构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控Cd掺杂In_2O_3纳米线的电学特性研究
11
作者 郭慧尔 葛焱 +2 位作者 王春来 李琳珑 于永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0-783,共4页
文章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了不同摩尔比的Cd掺杂的In2O3纳米线,制备了基于单根In2O3纳米线的底栅场效应晶体管,并研究了其电输运特性。结果表明,相对未掺杂的In2O3纳米线,In2O3∶Cd纳米线的电导率有1~2个数量级变化,载流子迁移率高达... 文章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了不同摩尔比的Cd掺杂的In2O3纳米线,制备了基于单根In2O3纳米线的底栅场效应晶体管,并研究了其电输运特性。结果表明,相对未掺杂的In2O3纳米线,In2O3∶Cd纳米线的电导率有1~2个数量级变化,载流子迁移率高达58.1cm2/(V.s),载流子浓度高达3.7×1018 cm-3。可控Cd掺杂In2O3纳米线将在纳米光电子器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2o3纳米线 化学气相沉积 Cd掺杂 场效应晶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In2O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哲宾 宋鹏 王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68-4071,共4页
采用水热法结合水浴法制备出了NiO/In2O3纳米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其微观形貌和晶相进行表征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制备所得In2O3纳米微球直径为200~300 nm,其表面均匀包覆厚度约... 采用水热法结合水浴法制备出了NiO/In2O3纳米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其微观形貌和晶相进行表征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制备所得In2O3纳米微球直径为200~300 nm,其表面均匀包覆厚度约为20 nm的NiO纳米片。气敏测试结果表明,基于NiO/In2O3异质结纳米复合材料的气体传感器对甲醛的最佳工作温度为220℃;在最佳工作温度下,对浓度为1×10^-5的甲醛气体响应可达到20,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4 s/16 s,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选择性。最后,对分级结构及p-n异质结对其气敏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纳米 in2o3纳米 纳米复合材料 气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2O3纳米球的制备及其在黄药气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思凯 沈岩柏 +4 位作者 翁劭涵 李停停 崔宝玉 魏德洲 张云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7-121,共5页
为了实现对浮选过程中挥发出的黄药气体的有效检测,采用水热法制备了In2O3纳米球,考察了水热时间和热处理温度对最终制备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热时间和热处理温度分别为2 h和400℃的条件下,可获得粒径小、分散性好和结... 为了实现对浮选过程中挥发出的黄药气体的有效检测,采用水热法制备了In2O3纳米球,考察了水热时间和热处理温度对最终制备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热时间和热处理温度分别为2 h和400℃的条件下,可获得粒径小、分散性好和结晶性优良的In2O3纳米球,其直径为100~200 nm,由六方相In2O3晶体颗粒构成。以该In2O3纳米球为气敏材料制备了黄药气体传感器,气敏测试结果表明,In2O3纳米球在最佳工作温度300℃时可获得对黄药气体的最大灵敏度,其灵敏度与黄药气体浓度之间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同时也具有优异的反应可逆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2o3纳米 气敏材料 黄药 气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度的In2O3纳米立方体的制备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源涛 薛永强 +1 位作者 崔子祥 王梦颖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3,共4页
采用水热法,以硝酸铟、柠檬酸和氢氧化钠为反应物,通过采用不同的形貌控制剂和改变反应配比和水热时间,制备出了不同平均边长为30.7~130.6 nm的In2O3纳米立方体。结果表明,不同的形貌控制剂及其用量和氢氧化钠的用量对In2O3形貌的影响很... 采用水热法,以硝酸铟、柠檬酸和氢氧化钠为反应物,通过采用不同的形貌控制剂和改变反应配比和水热时间,制备出了不同平均边长为30.7~130.6 nm的In2O3纳米立方体。结果表明,不同的形貌控制剂及其用量和氢氧化钠的用量对In2O3形貌的影响很大,形貌控制剂采用PVP且其用量为0.1~0.3 g时,制备得到的产物为形貌规整、分散良好的纳米立方体。水热时间则会影响纳米In2O3的粒度,In2O3的粒度随着水热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2o3纳米立方体 水热法 制备 不同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_2O_3薄膜/锡掺杂玻璃光波导元件及其气敏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姑丽各娜.买买提依明 海日沙.阿不来提 阿布力孜.伊米提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11,126,共6页
本文提出利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制备光波导气敏元件,检测挥发性有机物蒸汽的新方法。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In2O3粉末并用X-衍射对样品进行表征。采用提拉法在锡掺杂玻璃光波导表面制备In2O3薄膜,研制了In2O3薄膜/锡掺杂玻璃光波导传... 本文提出利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制备光波导气敏元件,检测挥发性有机物蒸汽的新方法。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In2O3粉末并用X-衍射对样品进行表征。采用提拉法在锡掺杂玻璃光波导表面制备In2O3薄膜,研制了In2O3薄膜/锡掺杂玻璃光波导传感元件,并对挥发性有机蒸汽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元件对二甲苯具有较好的气敏性,在常温下该敏感元件对于浓度为1×10-6(体积分数)的二甲苯蒸汽有比较明显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波导气敏元件 溶胶凝胶法 in2o3纳米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In2O3多孔纳米片及其甲醛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家乐 祝杰君 +3 位作者 燕瑞 郑娇玲 陈玉萍 高利苹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41,共7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In2O3多孔纳米片,研究了不同溶剂以及不同反应时间对材料形貌的影响,并探讨了纳米片的晶体生长机理。将In2O3多孔纳米片制备成旁热式半导体传感器,研究了甲醛气体的敏感性能。采用XRD、SEM对合成样品的物相和微观形貌...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In2O3多孔纳米片,研究了不同溶剂以及不同反应时间对材料形貌的影响,并探讨了纳米片的晶体生长机理。将In2O3多孔纳米片制备成旁热式半导体传感器,研究了甲醛气体的敏感性能。采用XRD、SEM对合成样品的物相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材料发生了相变,反应时间达到24 h时,形成了多孔、尺寸约1μm、厚度约50 nm的六方相片状产物。气敏性能研究表明,在加热温度为330℃时,传感器对50ppm甲醛的灵敏度达到8,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14 s和5 s,材料存在多孔结构,气体能够进行较快的吸脱附。该传感器可检测到最低浓度为1 ppm的甲醛,且其对1-100 ppm甲醛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2o3多孔纳米 生长机理 甲醛 气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