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Fe_(73.5)Cu_1Nb_3Si_(13.5)B_9颗粒/丁基橡胶复合膜的压磁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蒋达国 黄坚革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2-85,共4页
以纳米Fe73.5Cu1Nb3Si13.5B9颗粒为磁性增强材料,以丁基橡胶为基体,采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了复合膜,并研究了其压磁性能。结果表明:在交流电频率较低时,该复合膜具有优良的压磁特性,但其重复性和温度稳定性误差较大;当压应力不变时,其电阻... 以纳米Fe73.5Cu1Nb3Si13.5B9颗粒为磁性增强材料,以丁基橡胶为基体,采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了复合膜,并研究了其压磁性能。结果表明:在交流电频率较低时,该复合膜具有优良的压磁特性,但其重复性和温度稳定性误差较大;当压应力不变时,其电阻、电抗、阻抗、电阻变化幅度、电抗变化幅度和阻抗变化幅度都随着交流电频率的升高而减小;当交流电频率不变时,其电抗、阻抗随着压应力的增大而减小,而电阻、电阻变化幅度、电抗变化幅度和阻抗变化幅度随着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73.5cu1nb3si13.5b9颗粒 丁基橡胶 复合膜 压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软磁材料Fe_(73.5)Cu_1Nb_3Si_(13.5)B_9中子衍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蕴韬 李际周 +3 位作者 卢志超 杨继廉 叶春堂 肖红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1-4,共4页
用中子衍射技术研究了 3种不同热处理温度下形成的纳米晶软磁材料Fe73 .5Cu1Nb3Si13 .5B9的内部微观结构及其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 :Fe73 .5Cu1Nb3Si13 .5B9非晶经等温热处理 1h后 ,生成的是高度有序的DO3结构的固溶体Fe3Si... 用中子衍射技术研究了 3种不同热处理温度下形成的纳米晶软磁材料Fe73 .5Cu1Nb3Si13 .5B9的内部微观结构及其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 :Fe73 .5Cu1Nb3Si13 .5B9非晶经等温热处理 1h后 ,生成的是高度有序的DO3结构的固溶体Fe3Si(Fe)。首次确定了Si主要占据 4a位 ,Fe除少量占据 4a位外 ,主要占 4b和 8c位 ,并定量地给出了上述 3种样品的Si的占位数和平均晶粒尺寸。另外 ,热处理温度为 853K时 ,样品晶胞变大 ,有部分B原子进入 4 8h位。热处理温度为82 3K时 ,样品具有最高的Si含量 (原子百分比 19 8% )和最小的晶粒尺寸 ( 8 9nm) ,这可能是样品有最佳软磁性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软磁材料 fe73.5cu1nb3si13.5b9 中子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封装对Fe_(73.5)Cu_1Nb_3Si_(13.5)B_9纳米晶磁芯软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斌 蒋达国 +2 位作者 叶媛秀 冯玉南 张宇文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92,共3页
用宽为20 mm、厚为25μm的Fe73.5Cu1Nb3Si13.5B9非晶带材绕制成环型磁芯,将其经550℃×100 min晶化退火处理制成纳米晶磁芯,研究环氧树脂封装对纳米晶磁芯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环氧树脂封装前相比,起始磁导率μ0、最大磁导率... 用宽为20 mm、厚为25μm的Fe73.5Cu1Nb3Si13.5B9非晶带材绕制成环型磁芯,将其经550℃×100 min晶化退火处理制成纳米晶磁芯,研究环氧树脂封装对纳米晶磁芯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环氧树脂封装前相比,起始磁导率μ0、最大磁导率μm、幅值磁导率μa、饱和磁感应强度Bs、直流损耗Pu和交流损耗Ps减小,矫顽力Hc增大;当测试频率不变时,电感Ls和品质因数Q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磁芯 软磁性能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o)_(73.5)Cu_1Nb_3Si_(13.5)B_9的晶化处理及微结构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丽娅 易健宏 +1 位作者 葛毅成 彭元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2-526,共5页
采用熔体快淬+晶化处理方法制备宽度为4 mm、厚度为30μm的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软磁合金,并用XRD和TEM对其微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FeCo)73.5Cu1Nb3Si13.5B9于600℃晶化处理15 min后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1.30 T)和较... 采用熔体快淬+晶化处理方法制备宽度为4 mm、厚度为30μm的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软磁合金,并用XRD和TEM对其微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FeCo)73.5Cu1Nb3Si13.5B9于600℃晶化处理15 min后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1.30 T)和较小的矫顽力(4.61 A/m);提高晶化温度至700℃,合金的软磁性能迅速降低,饱和磁化强度为1.02 T,矫顽力增大至1.95 kA/m;于600℃晶化处理5 min时,合金主要由非晶构成,同时有少量α-Fe(Si)相;于600℃晶化处理15 min后合金由α-Fe(Si)主相和少量残余非晶相构成,α-Fe(Si)相的晶粒粒径约为15 nm;于700℃晶化处理15 min后,合金由α-Fe(Si)相、残余非晶相和少量Fe3B相构成,α-Fe(Si)相的晶粒粒径约为27.9 nm。Fe3B相的形成、α-Fe(Si)相晶粒粒径的长大和晶格常数的增大直接导致合金软磁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o)73.5cu1nb3si13.5b9 非晶 α—fe(si)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6.5%Si/Fe_(73.5)Cu_1Nb_3Si_(13.5)B_9纳米晶复合磁粉芯的制备及其软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汪汝武 莫健 +1 位作者 刘辛 熊祖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26-1030,共5页
采用Fe-6.5%Si粉末复合Fe_(73.5)Cu_1Nb_3Si_(13.5)B_9纳米晶粉末制备了复合磁粉芯,并讨论了Fe-6.5%Si粉末复合量对复合磁粉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e-6.5%Si粉末的添加量从20%增加到80%,复合磁粉芯的密度几乎从5.46g/cm3线性增... 采用Fe-6.5%Si粉末复合Fe_(73.5)Cu_1Nb_3Si_(13.5)B_9纳米晶粉末制备了复合磁粉芯,并讨论了Fe-6.5%Si粉末复合量对复合磁粉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e-6.5%Si粉末的添加量从20%增加到80%,复合磁粉芯的密度几乎从5.46g/cm3线性增加到6.01g/cm3。复合磁粉芯的有效磁导率在20~500kHz的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随着Fe-6.5%Si粉末添加量从20%增加到80%,复合磁粉芯的有效磁导率几乎从33.7线性增加到38.3。复合磁粉芯的损耗随着Fe-6.5%Si粉末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复合磁粉芯的直流偏置性能随着Fe-6.5%Si粉末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直流偏置场为7.96kA/m时,随着Fe-6.5%Si粉末添加量从0增加到80%,复合磁粉芯直流偏置性能从79.6%逐渐下降到6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6.5%si fe73.5cu1nb3si13.5b9 复合磁粉芯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73.5)Cu_1Nb_3Si_(13.5)B_9非晶合金的激光晶化 被引量:1
6
作者 付贵勤 董维国 +3 位作者 陈岁元 刘常升 尚丽娟 傅欣欣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用CO2 连续激光在不同功率、相同的速度条件下辐照Fe73 5Cu1Nb3 Si13 5B9非晶带 ,然后用穆斯堡尔谱详细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 .研究发现当扫描速度和散光斑直径一定的情况下 ,适当选择激光功率 ,Fe73 5Cu1Nb3 Si13
关键词 fe73.5cu1nb3si13.5b9非晶合金 激光晶化 穆斯堡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73.5)Cu_1Nb_3Si_(13.5)B_9非晶薄带的磁电感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蒋达国 郑国太 李水芳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4,共4页
研究了输入交流电波形和非晶薄带片数等对Fe_(73.5)Cu_1Nb_3Si_(13.5)B_9非晶薄带磁电感效应和磁电感效应变化幅度的影响,以及当输入电压为正弦交流电压时,非晶薄带的磁电感效应变化幅度的重复性和温度、湿度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磁电感... 研究了输入交流电波形和非晶薄带片数等对Fe_(73.5)Cu_1Nb_3Si_(13.5)B_9非晶薄带磁电感效应和磁电感效应变化幅度的影响,以及当输入电压为正弦交流电压时,非晶薄带的磁电感效应变化幅度的重复性和温度、湿度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磁电感效应随着非晶薄带片数的增多而增强,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减弱,正弦交流电压比三角交流电压的强;磁电感效应变化幅度随着非晶薄带片数的增多而减小,在不同频率下正弦交电压和三角交流电压的强弱发生变化;当输入电压为正弦交流电压时,磁电感效应变化幅度的不重复性误差很小,且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73.5cu1nb3si13.5b9非晶薄带 磁电感效应 输入电压 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激光辐照工艺对非晶Fe_(73.5)Cu_1Nb_3Si_(13.5)B_9合金晶化的影响
8
作者 陈岁元 刘常升 +2 位作者 马利霞 谭勇 才庆魁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20-224,共5页
在较低激光功率(40~170w)和两种扫描速度(10眦n/s,5mm/s)辐照条件下,研究了C02激光辐照工艺对非晶Fe73.5Cu1Nb3Si13.5B9合金晶化行为的影响.用穆斯堡尔谱(MS)技术对原始态和晶化后样品进行了结构分析.研究发现:非晶Fe73.5Cu1... 在较低激光功率(40~170w)和两种扫描速度(10眦n/s,5mm/s)辐照条件下,研究了C02激光辐照工艺对非晶Fe73.5Cu1Nb3Si13.5B9合金晶化行为的影响.用穆斯堡尔谱(MS)技术对原始态和晶化后样品进行了结构分析.研究发现:非晶Fe73.5Cu1Nb3Si13.5B9表面产生了少量晶化,晶化相为Fe-Si结构;晶化量在2.1%~3.57%内,随激光功率的增加而增加.当激光功率较低时,低扫描速度对晶化的促进作用大于激光功率的作用;但是,随激光功率增大,速度的影响变弱.表面微观硬度随激光功率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 非晶fe73.5cu1nb3si13.5b9晶化 穆斯堡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73.5)Cu_1Nb_3Si_(13.5)B_9铁基非晶薄带巨磁电感效应的影响因素
9
作者 郑国态 蒋达国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3-36,42,共5页
在频率为30 kHz时,研究了线圈匝数、输入电压幅值、限流电阻以及退火等因素对Fe_(73.5)Cu_1Nb_3Si_(13.5)B_9铁基非晶薄带巨磁电感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晶薄带的巨磁电感效应随着线圈匝数的增多和输入电压幅值的增大而增强;随着限流... 在频率为30 kHz时,研究了线圈匝数、输入电压幅值、限流电阻以及退火等因素对Fe_(73.5)Cu_1Nb_3Si_(13.5)B_9铁基非晶薄带巨磁电感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晶薄带的巨磁电感效应随着线圈匝数的增多和输入电压幅值的增大而增强;随着限流电阻的增大而减弱;巨磁电感效应变化幅度随着输入电压幅值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线圈匝数的增多以及限流电阻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退火后非晶薄带的巨磁电感效应及其变化幅度都比淬火态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73.5cu1nb3si13.5b9合金 非晶薄带 巨磁电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FeCuNbSiB多层膜的巨磁阻抗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东 袁望治 +2 位作者 赵振杰 阮建中 杨燮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6-688,共3页
 研究了纳米晶态下Fe73.5Cu1Nb3Si13.5B9多层膜的巨磁阻抗(GMI)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纵向巨磁阻抗(LMI)效应在3MHz时取得最大值为44%,横向巨磁阻抗(TMI)效应在6MHz时取得最大值为46%。LMI与TMI随外磁场有不同的变化行为,TMI曲线具有阈值...  研究了纳米晶态下Fe73.5Cu1Nb3Si13.5B9多层膜的巨磁阻抗(GMI)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纵向巨磁阻抗(LMI)效应在3MHz时取得最大值为44%,横向巨磁阻抗(TMI)效应在6MHz时取得最大值为46%。LMI与TMI随外磁场有不同的变化行为,TMI曲线具有阈值行为,超过阈值磁场后出现明显的磁阻抗效应。晶化后出现最大值阻抗效应所对应的频率下降,由非晶态下的13MHz下降为晶化后的3MHz。薄膜样品的磁阻抗效应与样品中磁矩的空间分布密切相关,磁矩垂直面向分布时,磁阻抗效应下降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谱 Moessbauer谱 巨磁阻抗效应 fe73.5cu1nb3si13.5 b9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uNbSiB非晶粉体/IIR复合薄膜的压磁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达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9-81,共3页
以Fe73.5Cu1Nb3Si13.5B9非晶粉体为磁性增强材料,以丁基橡胶为基体,利用模压成型制备了压磁复合薄膜,并测试了压磁性能。结果表明,频率较低时,复合薄膜具有优良的压磁特性;复合薄膜的阻抗随频率的升高,压应力的增大而减小;阻抗变化幅度... 以Fe73.5Cu1Nb3Si13.5B9非晶粉体为磁性增强材料,以丁基橡胶为基体,利用模压成型制备了压磁复合薄膜,并测试了压磁性能。结果表明,频率较低时,复合薄膜具有优良的压磁特性;复合薄膜的阻抗随频率的升高,压应力的增大而减小;阻抗变化幅度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随频率的升高而减小。用电阻与电容串联模型对复合薄膜的压磁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了与实验结果相符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73.5cu1nb3si13.5b9 丁基橡胶 薄膜 压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FeCuNbSiB/丁基橡胶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军福 朱正吼 袁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44-1246,共3页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Fe73.5Cu1Nb3Si13.5B9非晶粉体/丁基橡胶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73.5Cu1Nb3Si13.5B9粉体在非晶态时经过350℃×1h的退火处理后,其复合材料的屏蔽性能达到最佳。粉体经550℃×2h晶化处理后,...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Fe73.5Cu1Nb3Si13.5B9非晶粉体/丁基橡胶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73.5Cu1Nb3Si13.5B9粉体在非晶态时经过350℃×1h的退火处理后,其复合材料的屏蔽性能达到最佳。粉体经550℃×2h晶化处理后,屏蔽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在1000~6000MHz频段内,其|SE|值比经350℃×1h退火处理后的高出2~3dB;复合材料的后续热处理对屏蔽性能影响较大,特别是粉体处于非晶态时,后续热处理对屏蔽性能改善的幅度最大,当f>1000MHz时,与未后续热处理的材料相比,经过180℃×6h后续热处理试样的|SE|上升3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fe73.5cu1nb3si13.5b9 热处理 屏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处理和温度对非晶/纳米晶磁芯软磁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郭斌 王志辉 +1 位作者 敖辉 冯玉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82-184,189,共4页
用宽20 mm、厚25μm的Fe_(73.5)Cu_1Nb_3Si_(13.5)B_9非晶带材绕制成环形磁芯,再经550℃×100 min晶化退火处理制成非晶/纳米晶磁芯。研究了环氧树脂封装和测试温度对其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环氧树脂封装前相比,封装后的起... 用宽20 mm、厚25μm的Fe_(73.5)Cu_1Nb_3Si_(13.5)B_9非晶带材绕制成环形磁芯,再经550℃×100 min晶化退火处理制成非晶/纳米晶磁芯。研究了环氧树脂封装和测试温度对其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环氧树脂封装前相比,封装后的起始磁导率、最大磁导率、饱和磁感应强度和电感减小;矫顽力、磁滞损耗和剩磁增大;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基本上重合。随测试温度的升高,环氧树脂封装前后的起始磁导率和电感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饱和磁感应强度均减小;矫顽力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73.5cu1nb3si13b9非晶/纳米晶磁芯 环氧树脂 软磁性能 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基磁性复合材料的起始磁导率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蒋达国 罗淑平 李水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53,61,共4页
以环氧树脂为基体,以经退火的Fe73.5Cu1Nb3Si13.5B9非晶粉体为增强材料,制备了树脂基磁性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磁粉种类、非晶粉体粒径、非晶粉体退火条件、纳米晶粉体含量以及复合材料去应力退火条件对复合材料的起始磁导率的影响。结果表... 以环氧树脂为基体,以经退火的Fe73.5Cu1Nb3Si13.5B9非晶粉体为增强材料,制备了树脂基磁性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磁粉种类、非晶粉体粒径、非晶粉体退火条件、纳米晶粉体含量以及复合材料去应力退火条件对复合材料的起始磁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经550℃×0.5 h退火的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粉体为磁性增强体的复合材料的起始磁导率最大;随着纳米晶粉体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起始磁导率增大;对复合材料进行去应力退火可以提高其起始磁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73.5cu1nb3si13.5b9非晶态合金 复合材料 起始磁导率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波形对铁铜铌硅硼非晶薄带磁感应效应的影响
15
作者 黄强 郑国态 李国臣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30,35,共4页
研究了输入交流电压波形对Fe73.5Cu1Nb3Si13.5B9非晶薄带磁感应效应和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的影响,并研究了当输入电压为正弦交流电压时,非晶薄带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的重复性以及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输入电压为正弦交流电压时... 研究了输入交流电压波形对Fe73.5Cu1Nb3Si13.5B9非晶薄带磁感应效应和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的影响,并研究了当输入电压为正弦交流电压时,非晶薄带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的重复性以及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输入电压为正弦交流电压时,线圈两端的感应电压也为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压,当输入电压为矩形脉冲电压时,线圈两端的感应电压则为同频率的尖脉冲电压;其磁感应效应比输入电压为正弦交流电压的强,但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比输入电压为正弦交流电压的小;当输入电压为正弦交流电压时,非晶薄带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的不重复性误差很小,且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73.5cu1nb3si13.5b9非晶薄带 磁感应效应 输入电压波形 重复性 温度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