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级铝热剂Al/Fe2O3的制备、表征及对环三亚甲基三硝胺热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赵宁宁 贺翠翠 +4 位作者 刘健冰 马海霞 安亭 赵凤起 胡荣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98-2504,共7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中空短棒状纳米Fe2O3,并用超声分散法将其与纳米Al颗粒复合为单金属氧化基超级铝热剂.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扫描电镜及能量散射光谱仪(SEM-EDS)对样品进行表征.并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中空短棒状纳米Fe2O3,并用超声分散法将其与纳米Al颗粒复合为单金属氧化基超级铝热剂.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扫描电镜及能量散射光谱仪(SEM-EDS)对样品进行表征.并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比研究了超级铝热剂Al/Fe2O3、Al粉和纳米Fe2O3对环三亚甲基三硝胺(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级铝热剂的加入改变了RDX的热分解过程,并加剧了RDX的二次气相反应;随着超级铝热剂含量的增加,RDX的分解峰峰形发生了明显的改变;Al/Fe2O3、Al粉和Fe2O3对RDX热分解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二次分解峰逐渐明显且峰温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2o3超级铝热剂al fe2o3 环三亚甲基三硝胺 水热法 超声分散法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铝热剂Al/Fe_2O_3对硝化棉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宁宁 马海霞 +2 位作者 安亭 赵凤起 胡荣祖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92,共9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Fe_2O_3,并用超声分散法将其与纳米Al颗粒复合制备了超级铝热剂Al/Fe_2O_3,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镜及能量散射光谱仪(SEM-EDS)对复合物的物相、组成、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Fe_2O_3,并用超声分散法将其与纳米Al颗粒复合制备了超级铝热剂Al/Fe_2O_3,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镜及能量散射光谱仪(SEM-EDS)对复合物的物相、组成、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红联用技术(TG-FTIR)研究了Al/Fe_2O_3对硝化棉(NC)热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Al/Fe_2O_3-NC和NC的热分解过程遵循Avrami-Erofeev方程f(α)=1.5(1-α)[-ln(1-α)]1/3;超级铝热剂Al/Fe_2O_3可降低硝化棉的表观活化能、临界点火温度和临界爆炸温度,在促进硝化棉O-NO_2键断裂和凝聚相二次自催化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铝热剂 硝化棉 NC 超声分散法 热分解 TG-FTIR 纳米fe2o3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中电泳沉积制备纳米铝热剂Al/Fe_2O_3 被引量:1
3
作者 郭茜 黎学明 郭晓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0-212,共3页
采用柠檬酸和丙烯酸分别作纳米Fe_2O_3和纳米Al的分散剂,利用电泳沉积方法在水溶液中制备Al/Fe_2O_3纳米铝热剂。与采用有机溶剂相比,该实验电压和电泳时间降至20V及10min。利用SEM、XRD、FT-IR、Zeta电位和TG-DSC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 采用柠檬酸和丙烯酸分别作纳米Fe_2O_3和纳米Al的分散剂,利用电泳沉积方法在水溶液中制备Al/Fe_2O_3纳米铝热剂。与采用有机溶剂相比,该实验电压和电泳时间降至20V及10min。利用SEM、XRD、FT-IR、Zeta电位和TG-DSC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Fe_2O_3和纳米Al表面均修饰有羧基,在水溶液中能较稳定存在;悬浮液中Al∶Fe_2O_3(摩尔质量比)为5∶1时放热量最大,达到5973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铝热剂al/fe2o3 电泳沉积 水溶液 柠檬酸 丙烯酸 放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颗粒对纯Fe液诱导凝固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6
4
作者 赖莉珊 吴永全 +2 位作者 沈通 张宁 高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47-1354,共8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了不同半径大小的纳米Al2O3颗粒夹杂在三个温度下(1750、1730和1710K)对纯Fe液的诱导凝固过程,并分析了作为诱导核心的纳米Al2O3颗粒的结构演变及其对Fe原子体系的凝固过程的影响.发现在诱导过程中,纳米Al2O...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了不同半径大小的纳米Al2O3颗粒夹杂在三个温度下(1750、1730和1710K)对纯Fe液的诱导凝固过程,并分析了作为诱导核心的纳米Al2O3颗粒的结构演变及其对Fe原子体系的凝固过程的影响.发现在诱导过程中,纳米Al2O3颗粒的内部保持较好的晶型结构,仅表面原子有结构变形;诱导凝固的Fe原子主要为面心立方(fcc)和密排六方(hcp)原子;纳米Al2O3颗粒的尺寸越大,发生诱导凝固的温度越高;诱导凝固得到的Fe晶体的晶格取向受纳米Al2O3颗粒在Fe液中的漂移程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凝固 纳米al2o3颗粒 fe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Fe_2O_3/Al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8
5
作者 周超 李国平 罗运军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真空干燥法制备了Fe2O3/Al纳米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XRD)、BET比表面分析仪对原料和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的宏观粒子平均粒径为2μm,纳米铝粉均匀分布在Fe2O3...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真空干燥法制备了Fe2O3/Al纳米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XRD)、BET比表面分析仪对原料和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的宏观粒子平均粒径为2μm,纳米铝粉均匀分布在Fe2O3凝胶体系中,平均粒径为40nm。空白Fe2O3干凝胶比表面积达64.6m2/g,填充铝粉后样品的比表面积为1.1m2/g。撞击感度试验表明,Fe2O3凝胶与纳米铝粉复合后,特性落高由30.5cm提高到100.3cm,表明FeO凝胶可降低纳米铝粉的冲击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溶胶-凝胶法 fe2o3/al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铝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沉积法制备纳米Al/Bi_2O_3铝热剂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小霞 胡艳 +2 位作者 张伟 叶迎华 沈瑞琪 《爆破器材》 CAS 2017年第3期1-5,共5页
采用电泳沉积法在铜基底上成功沉积了纳米Al/Bi_2O_3铝热剂薄膜。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能谱仪(EDS)等对铝热剂薄膜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并通过对比单位面积铜基底沉积前后的质量、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采用电泳沉积法在铜基底上成功沉积了纳米Al/Bi_2O_3铝热剂薄膜。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能谱仪(EDS)等对铝热剂薄膜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并通过对比单位面积铜基底沉积前后的质量、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激光点火试验分别探讨了沉积时间对铝热剂薄膜的质量、放热性能和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泳沉积法制备的Al/Bi_2O_3铝热剂薄膜具有良好的薄膜形貌,且纳米颗粒分散均匀。沉积时间在10 min以内时,薄膜沉积速率稳定在0.785 mg/(cm^2·min)时,单位质量的薄膜放热量不变;沉积时间超过10 min后,薄膜沉积速率下降,改变了铝热剂的当量比,导致单位质量的薄膜放热量减少,薄膜燃烧的火焰强度下降;确定最佳的沉积时间为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沉积 纳米al/Bi2o3铝热剂薄膜 放热性能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79)Fe_(21))_(0.48)-(Al_2O_3)_(0.52)纳米颗粒膜的巨霍尔效应
7
作者 胡松青 徐春华 杨渭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 ,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i79Fe2 1含量的 (Ni79Fe2 1) x (Al2 O3 ) 1-x纳米颗粒膜样品 ,并对样品的巨霍尔效应进行了研究。在 (Ni79Fe2 1) 0 .48 (Al2 O3 ) 0 .52 颗粒膜样品中 ,透射电镜 (TEM )照片清晰地显示... 采用磁控溅射法 ,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i79Fe2 1含量的 (Ni79Fe2 1) x (Al2 O3 ) 1-x纳米颗粒膜样品 ,并对样品的巨霍尔效应进行了研究。在 (Ni79Fe2 1) 0 .48 (Al2 O3 ) 0 .52 颗粒膜样品中 ,透射电镜 (TEM )照片清晰地显示出纳米Ni79Fe2 1颗粒包裹于Al2 O3 中 ,且电子间的量子相干效应明显 ,这可能是导致霍尔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室温下测出了最大的巨霍尔效应值达到 4 .5 μΩ·cm。改变基片温度 ,发现巨霍尔效应值变化不大 ,说明该颗粒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霍尔效应 纳米颗粒膜 磁控溅射法 (Ni79fe21)0.48-(al2o3)0.52 巨磁电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料工艺对Al+Fe_2O_3铝热剂反应原料性能与微观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继祥 夏天东 +2 位作者 赵文军 刘天佐 马宝玉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15,共5页
采用双螺旋和球磨两种混料方式,研究不同混料时间对铝热剂性能及颗粒微现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料过程中球磨混料颗粒平均粒度比双螺旋混料大,松装密度比双螺旋混料小,在双螺旋混抖4h,球磨混料6h时混合最为均匀,球磨混料物... 采用双螺旋和球磨两种混料方式,研究不同混料时间对铝热剂性能及颗粒微现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料过程中球磨混料颗粒平均粒度比双螺旋混料大,松装密度比双螺旋混料小,在双螺旋混抖4h,球磨混料6h时混合最为均匀,球磨混料物料均匀性好于双螺旋混料.微现形态显示双螺旋混料颗粒主要以Fe2O3粉末团聚形成,球磨混料颗粒以Fe2O3和Al接近化学配比团聚在一起长大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混料 双螺旋混料 铝热剂 al fe2o3 三氧化二铁 微观形态 混料工艺 燃烧合成 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料工艺对Al+Fe_2O_3铝热剂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继祥 夏天东 +1 位作者 赵文军 刘天佐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7,共4页
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铝热剂的压坯及离心-SHS燃烧特性,结果表明,混料工艺改变了铝热剂的性能及颗粒结构,影响了铝热剂燃烧放热和燃烧模式,进而影响压坯与离心-SHS的点燃和燃烧过程.
关键词 混料工艺 铝热剂 燃料特性 al+fe2o3” SHS 压坯 离心陶瓷内衬复合钢管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 燃烧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Fe_2O_3/Al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超 李国平 罗运军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共4页
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Fe2O3/Al复合含能材料。用SEM、XRD、BET等方法对Fe2O3/Al复合含能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临界法制备的Fe2O3/Al复合含能材料呈明显的纤维网络状结构;其中Al的平均粒径为40nm;比表面积... 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Fe2O3/Al复合含能材料。用SEM、XRD、BET等方法对Fe2O3/Al复合含能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临界法制备的Fe2O3/Al复合含能材料呈明显的纤维网络状结构;其中Al的平均粒径为40nm;比表面积为147.9m2/g,相比空白Fe2O3气凝胶明显下降,平均孔径为8nm,孔径分布比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溶胶-凝胶法 fe2o3/al复合含能材料 纳米铝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Fe2O3/PTFE材料压缩力学性能与冲击反应特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骏逸 方向 +3 位作者 高振儒 吴家祥 李裕春 江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6-601,共6页
为研究铝/三氧化二铁/聚四氟乙烯(Al/Fe_2O_3/PTFE)材料在准静态压缩情况下的力学性能和落锤冲击条件下的反应特性,在Al/Fe_2O_3基础上加入不同体积分数的PTFE作为粘合剂,制备了多功能结构性Al/Fe_2O_3/PTFE含能材料,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为研究铝/三氧化二铁/聚四氟乙烯(Al/Fe_2O_3/PTFE)材料在准静态压缩情况下的力学性能和落锤冲击条件下的反应特性,在Al/Fe_2O_3基础上加入不同体积分数的PTFE作为粘合剂,制备了多功能结构性Al/Fe_2O_3/PTFE含能材料,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准静态压缩条件下,随着PTFE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压缩强度、应变硬化模量、屈服强度、密度以及最大真实应变逐渐增大。当PTFE体积分数由40%增加到80%时,复合材料的强度由16 MPa逐渐上升到87 MPa。在落锤冲击条件下,PTFE体积分数为40%和60%的Al/Fe_2O_3/PTFE复合材料均能在落锤冲击下发生剧烈爆炸和燃烧,而加入80%PTFE的复合材料在高速摄影下也仅观察到微弱的火星,反应十分微弱。随着PTFE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感度逐渐降低,特性落高分别为55,58 cm和85 cm,发火延时分别为50,100μs和200μs。40%PTFE含量的Al/Fe_2O_3/PTFE复合材料落锤冲击后产物为AlF_3、Al_2O_3、FeF_2和炭黑,证实了铝热反应的发生,FeF_2不是PTFE与Fe_2O_3反应的产物,而是由铝热反应产生的Fe与PTFE分解产物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热剂(al/fe2o3) 聚四氟乙烯(PTfe) 准静态压缩 落锤冲击 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催化剂组成对热解火焰法合成碳纳米管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翟刚 贾小伟 +4 位作者 郭永红 吴楚瑜 孙亚萍 康志忠 孙保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9-113,共5页
为了改善碳纳米管的产量和质量,改变催化剂的组成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在热解火焰法制备碳纳米管实验中,主要对比了催化剂中铁和镍含量对碳纳米管质量和产量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生成的碳纳米管... 为了改善碳纳米管的产量和质量,改变催化剂的组成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在热解火焰法制备碳纳米管实验中,主要对比了催化剂中铁和镍含量对碳纳米管质量和产量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生成的碳纳米管进行系统分析表征,结果表明Fe含量较低时,得到的碳纳米管质量较好,但产量很少;Fe含量较高时,得到的碳纳米管产量较高,但杂质会明显增加,石墨化程度明显下降。实验发现,当催化剂中各元素物质的量比Fe∶Mo∶Al=1∶0.17∶16时碳管的综合质量最好。在铁基催化剂Fe/Mo/Al_2O_3中加入少量Ni会提高碳纳米管的质量,但是若Ni过量碳纳米管的质量反而会下降,当Fe/Ni-Mo/Al_2O_3中元素的物质的量比Fe∶Ni∶Mo∶Al=1∶0.5∶0.17∶16时,合成的碳纳米管的产量较高、质量较好,且具有更好的定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催化剂 fe/Mo/al2o3 fe/Ni-Mo/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型纳米颗粒膜逾渗阈值的测量及验证
13
作者 胡松青 杨渭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6-118,125,共4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 ,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i79Fe2 1含量的 (Ni79Fe2 1) x(Al2 O3 ) 1-xM I型纳米颗粒膜。测量并分析了电阻率与体积分数的关系 ,得出该颗粒膜的体积分数逾渗阈值大约为 0 .5 1。分别用 4种方法验证了M I型纳米颗... 采用磁控溅射法 ,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i79Fe2 1含量的 (Ni79Fe2 1) x(Al2 O3 ) 1-xM I型纳米颗粒膜。测量并分析了电阻率与体积分数的关系 ,得出该颗粒膜的体积分数逾渗阈值大约为 0 .5 1。分别用 4种方法验证了M I型纳米颗粒膜的逾渗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法 (Ni79fe21)x(al2o3)1-x M-I型纳米颗粒膜 逾渗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