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富硒菌的分离鉴定及硒纳米颗粒合成
1
作者 董博宇 张爽 +3 位作者 赵丹 刘涛 孙新迪 晏磊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8-95,共8页
能将Se(IV)和Se(VI)还原为低毒的Se(0),并形成生物源纳米硒颗粒的微生物,被称为富硒菌,其在医学、环境治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开展纳米硒颗粒合成微生物的资源挖掘,并研究其生理特性,对于推动富硒微生物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能将Se(IV)和Se(VI)还原为低毒的Se(0),并形成生物源纳米硒颗粒的微生物,被称为富硒菌,其在医学、环境治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开展纳米硒颗粒合成微生物的资源挖掘,并研究其生理特性,对于推动富硒微生物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平板分离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所采集的富硒土壤样品中获得一株富硒细菌,通过对分离到的富硒细菌进行生长条件优化,得出最佳培养条件,并利用SEM、FTIR对细菌合成的硒颗粒进行表征观察。经16S rRNA测序,确定此富硒菌株为Delftia tsuruhatensis BQ-S1。在30℃、pH 7.3、接种量14%、亚硒酸钠浓度50 mg·L^(-1)条件下,菌株的富硒效果最好,通过表征手段确定菌株具有合成硒纳米颗粒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鉴定 生长条件 纳米颗粒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天然淀粉为内核的硒纳米颗粒的研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肖苏尧 童春义 +4 位作者 刘选明 邹洪波 俞丹密 唐冬英 赵李剑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6-109,共4页
利用氧化还原体系把高价硒还原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红色零价硒,以生物材料淀粉为内核,采用纳米制备技术,得到核壳型的淀粉硒纳米颗粒(St-Se0NP).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Zeta-sizer电位分析仪对颗粒进行表征,发现所制备的颗粒具有核壳结构,平均... 利用氧化还原体系把高价硒还原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红色零价硒,以生物材料淀粉为内核,采用纳米制备技术,得到核壳型的淀粉硒纳米颗粒(St-Se0NP).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Zeta-sizer电位分析仪对颗粒进行表征,发现所制备的颗粒具有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50 nm左右,电性呈中性.淀粉硒纳米颗粒作为植物营养调节剂应用于巨峰葡萄植株,成熟葡萄果实中的硒含量比对照提高了5倍,糖份提高了30%,钙含量提高了40%,而酸含量则降低了30%,大大改善了葡萄的风味.研究还对硒纳米颗粒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认为较普通硒化物,淀粉硒纳米颗粒在植物体内形成了缓释,提高了硒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 淀粉-纳米颗粒 核壳结构 巨峰葡萄(Kyoh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毛盘菌YM405胞外多糖硒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叶子扬 张鑫淼 +1 位作者 叶红玲 叶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5-830,857,共7页
文章研制一种粒毛盘菌YM405胞外多糖LEP-2b-硒纳米颗粒(LEP2b-SeNPs),发现LEP-2b的质量浓度影响SeNPs的粒径,LEP2b-SeNPs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下分散,发现粒径比SeNPs的小,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注射LE... 文章研制一种粒毛盘菌YM405胞外多糖LEP-2b-硒纳米颗粒(LEP2b-SeNPs),发现LEP-2b的质量浓度影响SeNPs的粒径,LEP2b-SeNPs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下分散,发现粒径比SeNPs的小,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注射LEP2b-SeNPs不会对正常小鼠的体质量造成明显影响,说明小鼠对LEP2b-SeNPs的剂量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研究LEP2b-SeNPs的抗肿瘤活性,低剂量LEP2b-SeNPs和阳性药物组的小鼠瘤质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极其显著(P<0.001),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比正常组大,食物摄入量随天数明显下降;而LEP2b-SeNPs处理组的小鼠体质量和食物摄入量相对稳定,表明LEP2b-SeNPs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低剂量LEP2b-SeNPs抑制了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P<0.01),其效果比高剂量LEP2b-SeNPs更显著(P<0.05),说明低剂量LEP2b-SeNPs有效抑制了肿瘤细胞增殖。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LEP2b-SeNPs处理使荷瘤小鼠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谷草转氢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水平上升,而丙二醛(MDA)水平降低,表明LEP2b-SeNPs能够显著减轻荷瘤小鼠的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毛盘菌多糖 纳米颗粒 抗肿瘤活性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纳米颗粒抗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雨清(综述) 张博 赵潇雄(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92-896,共5页
硒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近年来,拥有良好抗菌活性的硒纳米颗粒得到广泛关注。硒纳米颗粒直径更小,与细菌细胞膜接触面积更大,可直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对其造成伤害。生物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定植,成为术后感染的一大... 硒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近年来,拥有良好抗菌活性的硒纳米颗粒得到广泛关注。硒纳米颗粒直径更小,与细菌细胞膜接触面积更大,可直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对其造成伤害。生物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定植,成为术后感染的一大重要原因,而硒纳米颗粒可以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使其变为浮游形式,增加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此外,硒纳米颗粒可以激活细菌产生活性氧,通过脂质过氧化作用导致细菌膜孔隙率增加,细菌变形塌陷而死亡。进一步研究发现,硒纳米颗粒可以下调细菌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减弱细胞膜功能。另外,硒作为非金属的微量元素,与金属纳米颗粒相比具有毒性低、生物相容性高等优势,应用前景更加广阔。进一步加强对硒纳米颗粒抗菌作用的研究和认识,能为临床的新药开发提供证据,对降低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制备方法及抗菌作用、抗菌机制、生物相容性和临床应用4个方面对硒纳米颗粒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抗菌作用 抗菌机制 生物膜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纳米颗粒的合成、安全性、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石廷玉 何彩林 +2 位作者 黄胜 刘绪 王嘉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6-413,共8页
硒作为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在抗氧化和维持各种代谢过程中的氧化还原稳态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硒纳米颗粒(selenium nanoparticles,SeNPs)由于其低毒性、易降解和高药效而成为极具潜力的生物医学药物。由于具有... 硒作为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在抗氧化和维持各种代谢过程中的氧化还原稳态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硒纳米颗粒(selenium nanoparticles,SeNPs)由于其低毒性、易降解和高药效而成为极具潜力的生物医学药物。由于具有激活凋亡或自噬和调节活性氧产生的能力,SeNPs广泛用于抗癌治疗和病原菌的杀灭或清除。另外,SeNPs具有极好的稳定性和药物的包装能力,而成为一种有效的纳米载体,用于抗癌、抗炎和抗感染治疗。有趣的是,SeNPs在免疫调节方面的重要作用(如巨噬细胞和T效应细胞的活化),为抗癌和抗感染治疗提供了新的纳米-免疫协调治疗策略。该文评述了SeNPs的制备方法、安全性,以及在抗感染和抗癌方面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最新进展,旨在促进其临床研究及应用。此外,该文还阐述了SeNPs在其它方面的功能,为促进其在科学和临床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抗感染 抗癌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合成硒纳米颗粒的表征及其对荧光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颖 张婷 +1 位作者 王洋 杨芙莲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58,91,共8页
绿色合成的纳米硒颗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使用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在厌氧条件下生物合成硒纳米颗粒(Selenium nanoparticles,SeNPs).利用溶菌酶和超声波对细菌细胞裂解,采用有机-水萃取体系提取胞内SeNPs并进行表征.分析表明,SeNP... 绿色合成的纳米硒颗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使用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在厌氧条件下生物合成硒纳米颗粒(Selenium nanoparticles,SeNPs).利用溶菌酶和超声波对细菌细胞裂解,采用有机-水萃取体系提取胞内SeNPs并进行表征.分析表明,SeNPs在4℃下比较稳定,颗粒均匀,分散性好,带负电荷,呈非晶态结构.颗粒表面含有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等物质.此外,SeNPs对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模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0.1 mg/mL和0.2 mg/mL,对荧光假单胞菌野生菌的MIC都为0.2 mg/mL.硒纳米颗粒对供试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着SeNPs浓度的增大,生物膜抑制率达到43.52±1.23%和55.83±1.14%.硒纳米颗粒有望成为一种安全环保、有效的抗菌剂,应用于冷藏食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荧光假单胞菌 抑菌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尿嘧啶-壳寡糖/硒纳米微球的制备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 被引量:4
7
作者 童春义 唐凤霞 +2 位作者 刘斌 廖红东 刘选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03-1607,共5页
为研究抗肿瘤药物与辅药负载于同一药物载体的作用效果,首先以壳寡糖和广谱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5-Fu)为原料通过化学键合合成氟尿嘧啶-壳寡糖前体,然后以其为模板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同时负载氟尿嘧啶和硒纳米颗粒的壳寡糖微球.采... 为研究抗肿瘤药物与辅药负载于同一药物载体的作用效果,首先以壳寡糖和广谱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5-Fu)为原料通过化学键合合成氟尿嘧啶-壳寡糖前体,然后以其为模板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同时负载氟尿嘧啶和硒纳米颗粒的壳寡糖微球.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Zeta电位仪和红外光谱(IR)对制备的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球粒径为433 nm,硒纳米颗粒包裹在微球内;对微球包裹药物进行检测发现,5-Fu装载率为(8.2±0.3)%,硒装载率为(7.96±0.34)%;体外缓释检测和细胞实验结果证实,微球能够缓慢释放2种药物,其缓释作用能很好地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纳米颗粒 纳米微球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硒纳米植物营养调节剂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童春义 肖苏尧 +5 位作者 王贝 萧小鹃 郑元青 薛昌刚 汪启明 刘选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0-64,共5页
以壳寡糖为模板,利用复凝聚法制备了壳寡糖一硒纳米颗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Zeta—sizer电位分析仪对颗粒进行表征,发现所制备的颗粒为球状颗粒,平均粒径为100nm左右,表面带弱正电性.纳米颗粒在4℃条件下保存比较稳定,25℃以上... 以壳寡糖为模板,利用复凝聚法制备了壳寡糖一硒纳米颗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Zeta—sizer电位分析仪对颗粒进行表征,发现所制备的颗粒为球状颗粒,平均粒径为100nm左右,表面带弱正电性.纳米颗粒在4℃条件下保存比较稳定,25℃以上使用有利于硒元素的释放.壳寡糖一硒纳米颗粒作为植物营养调节剂应用于水稻种植,试验表明,在水稻孕穗期和齐穗期使用均能显著提高稻谷中硒含量,分蘖期使用无明显富硒情况.孕穗期使用该营养调节剂,稻谷产量提高了8%~15%,硒含量提高了3~10倍,大米中营养物质总抗氧化能力提高了30%~60%,对硒纳米颗粒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壳寡糖-硒纳米颗粒,在植物体内缓慢释放硒元素,促进了植物对硒元素的吸收,硒元素稳定富集在大米胚乳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凝聚 壳寡糖-纳米颗粒 植物营养调节剂 大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亚硒酸钠还原菌的分离及纳米硒表征 被引量:5
9
作者 曾仪维 张小萱 +3 位作者 程思俊 刘欢 闵婷 梅运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79-83,共5页
纳米硒具有毒性低而生物活性强的特征,在医药、保健品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竞争力,生物制备纳米硒在国内研究较少。从湖北省恩施州富硒矿区土壤中成功分离了1株能将亚硒酸钠还原为红色产物的菌株,对该菌株进行了亚硒酸钠耐受性、形态及分... 纳米硒具有毒性低而生物活性强的特征,在医药、保健品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竞争力,生物制备纳米硒在国内研究较少。从湖北省恩施州富硒矿区土壤中成功分离了1株能将亚硒酸钠还原为红色产物的菌株,对该菌株进行了亚硒酸钠耐受性、形态及分类上的分析;对红色发酵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及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电镜结果显示,该菌呈杆状,16S rRNA测序及MEGA 6.0建树分析表明该菌属于假单胞菌(Pseudomonas),对亚硒酸钠的耐受性为10~20 mg/m L;红色物质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鉴定为纳米硒,粒径在100~200 nm。该假单胞菌可作为生产红色纳米硒的菌株,可为硒的生物转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纳米颗粒硒 假单胞菌 酸钠还原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介体催化强化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还原亚硒酸盐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俊江 宋圆圆 +4 位作者 刘雁滨 郭延凯 张伟宏 赵蕊 廉静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73-83,共11页
针对微生物还原亚硒酸盐过程普遍存在的时间较长的问题,考察了4种水溶性醌类介体(α-AQS,AQS,1,5-AQDS和AQDS)对奥奈达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还原亚硒酸盐过程的加速作用,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培养条件,对硒纳米颗粒的Z... 针对微生物还原亚硒酸盐过程普遍存在的时间较长的问题,考察了4种水溶性醌类介体(α-AQS,AQS,1,5-AQDS和AQDS)对奥奈达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还原亚硒酸盐过程的加速作用,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培养条件,对硒纳米颗粒的Zeta电位和粒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种醌类介体都加速了亚硒酸盐的还原,其中,AQDS的加速效果最显著;在pH值为8.0,温度为30℃,AQDS浓度为0.2mmol/L条件下,48h时亚硒酸盐的转化率达到100%;加入AQDS后会生成更大尺寸的硒纳米颗粒,并可能使硒纳米颗粒表面包裹的有机物质成分及含量发生改变。研究结果为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修复亚硒酸盐污染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工程 奥奈达希瓦氏菌 酸盐 纳米颗粒 条件优化 氧化还原介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对粘红酵母X-20富硒能力的调控研究
11
作者 郭锦堂 薄少波 张根林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6,共7页
为了探究硫酸盐对粘红酵母X-20(Rhodotorula glutinis X-20)富硒的影响,在恒定浓度亚硒酸钠和梯度浓度硫酸钠条件下培养R.glutinis X-20,研究硫酸盐对R.glutinis X-20生物量、总硒及硒纳米颗粒的影响,并使用RT-qPCR初步探索了硫酸盐调节... 为了探究硫酸盐对粘红酵母X-20(Rhodotorula glutinis X-20)富硒的影响,在恒定浓度亚硒酸钠和梯度浓度硫酸钠条件下培养R.glutinis X-20,研究硫酸盐对R.glutinis X-20生物量、总硒及硒纳米颗粒的影响,并使用RT-qPCR初步探索了硫酸盐调节R.glutinis X-20富硒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硫酸钠的添加使菌株的生物量提高了48.5%,总硒及硒纳米颗粒含量分别降低了36.7%和48.8%。RT-qPCR分析显示硫酸盐会抑制硒代谢关键基因CTH、metE、metB的表达,造成硫酸盐存在条件下总硒及硒纳米颗粒含量下降。硫酸盐的添加提高了R.glutinis X-20在亚硒酸钠环境中的生物量,这对富硒酵母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RT-qPCR的结果也为R.glutinis X-20在分子生物学上的优化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红酵母 硫酸盐 代谢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