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颗粒形状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介质电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黄兴溢 张强 江平开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6606-6612,共7页
初步研究了纳米颗粒的形状对纳米复合介质电学性质的影响。以不同形状的纳米氮化硼(BN)为填料,制备了填充分数介于0.5%-2.0%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纳米复合介质,测试了纳米氮化硼在LLDPE中的分散行为、复合介质的结晶和熔融行... 初步研究了纳米颗粒的形状对纳米复合介质电学性质的影响。以不同形状的纳米氮化硼(BN)为填料,制备了填充分数介于0.5%-2.0%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纳米复合介质,测试了纳米氮化硼在LLDPE中的分散行为、复合介质的结晶和熔融行为、复合介质的宽频介电频谱、空间电荷行为以及直流击穿强度。结果发现,纳米氮化硼的形状对复合介质电学性质的影响在击穿强度方向尤为突出,片状纳米氮化硼复合介质的击穿强度高于LLDPE,而球状纳米氮化硼复合介质的击穿强度低于LLDPE。纳米氮化硼的形状对复合介质的结晶和熔融行为、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等的影响可以忽略。两种纳米氮化硼均可起到抑制空电荷注入的作用,且复合介质中空间电荷衰减速率降低。片状纳米氮化硼复合介质中更易积累界面电荷,导致复合介质内部出现明显的空间电荷振荡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介质 纳米颗粒形状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介电性能 空间电荷 击穿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状纳米银溶胶基底的增强特性比较及其对食源性芽孢的识别和定量研究
2
作者 屠前程 田家齐 +4 位作者 朱瑶迪 李苗云 赵莉君 刘世杰 梁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19-1926,共8页
该文制备并考察了3种不同形貌纳米银溶胶基底对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的增强效应,并选择增强效果最优的花状纳米银(AgNF)进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分析。结果显示,吡啶二羧酸钙(Ca^(2+)-DPA)在3种芽孢拉曼光谱... 该文制备并考察了3种不同形貌纳米银溶胶基底对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的增强效应,并选择增强效果最优的花状纳米银(AgNF)进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分析。结果显示,吡啶二羧酸钙(Ca^(2+)-DPA)在3种芽孢拉曼光谱中的出峰强度差异明显,是区别3种食源性芽孢的主要特征峰。基于SERS数据对上述3种芽孢的结构进行解析,并结合聚类分析法和K近邻算法实现了3种芽孢的快速识别。最后,通过构建枯草芽孢杆菌不同浓度对数与其1 537 cm^(-1)处SERS峰强度之间线性关系的数字化定量方程,实现了食源性芽孢的快速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食源性芽孢 不同形状的银纳米颗粒 快速识别 数字化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