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末冶金纳米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劭鹏 隋晓东 +3 位作者 王美琦 肖山 韩远飞 王向明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5,共11页
钛基复合材料(TMCs)作为新一代轻质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重大装备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传统微米增强TMCs相比,纳米增强TMCs在强塑性协同与热变形能力等方面展现出更为显著的优势,但目前由于纳米增强体分散性和热稳... 钛基复合材料(TMCs)作为新一代轻质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重大装备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传统微米增强TMCs相比,纳米增强TMCs在强塑性协同与热变形能力等方面展现出更为显著的优势,但目前由于纳米增强体分散性和热稳定性等问题,材料的性能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如何设计TMCs的复合体系和制备途径引入纳米增强体,并在热加工与热处理过程中保持稳定性,一直是纳米颗粒增强TMCs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围绕粉末冶金纳米颗粒增强TMCs工艺特点、制备方法、组织特征与力学性能等方面分析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纳米增强体分散性、热稳定性等制约其发展的基础问题,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未来应侧重的研究方向有:(1)碳纳米材料增强TMCs的界面反应控制与热稳定设计;(2)纳米颗粒增强TMCs粉体的批量化低成本制备技术;(3)纳米颗粒增强TMCs专用热变形及热处理工艺研究;(4)纳米颗粒增强TMCs组织构型化设计及强韧化机理研究;(5)纳米颗粒增强TMCs材料其他关键力学性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微结构有限元模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宇罡 王斐霏 +2 位作者 李险峰 王浩伟 苏跃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34-138,143,共6页
综合运用图像处理、几何建模、有限元网格剖分等技术,改进了一种基于SEM照片建立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二维微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方法,使其能够充分适用于纳米级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利用改进后的方法建立了原位自生纳米TiB2颗粒增强... 综合运用图像处理、几何建模、有限元网格剖分等技术,改进了一种基于SEM照片建立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二维微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方法,使其能够充分适用于纳米级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利用改进后的方法建立了原位自生纳米TiB2颗粒增强A356复合材料的微结构有限元模型,并用该模型进行了TiB2/A356复合材料室温单轴拉伸模拟。结果表明,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贴合性较好,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几何建模 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微结构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2O3颗粒增强Ni基复合镀渗合金层的腐蚀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卓城之 鲁小林 +2 位作者 韩德忠 徐江 刘林林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1-217,共7页
本文通过电刷镀加双层辉光复合镀渗工艺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了纳米颗粒增强Ni基合金层,研究了添加纳米Al2O3颗粒对Ni基合金层的微观组织、耐蚀、耐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本文通过电刷镀加双层辉光复合镀渗工艺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了纳米颗粒增强Ni基合金层,研究了添加纳米Al2O3颗粒对Ni基合金层的微观组织、耐蚀、耐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复合镀渗层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采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和腐蚀磨损试验研究复合镀渗层的耐蚀性和耐腐蚀磨损性能.对纳米Al2O3颗粒增强的复合镀渗层的微观组织分析结果表明:在共渗工艺(1000℃)条件下,复合镀渗层中纳米Al2O3颗粒部分溶解于基体中,并析出生成Ni3Al(γ’相),生成的γ’相与基体具有明确的晶体学取向关系,即(111)γ-Ni//(111)γ’-Ni3Al.在不同旋转速度条件下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在3.5wt.%NaCl+10wt.%石英砂的料浆中,在所有旋转速度条件下,颗粒增强复合镀渗层和Ni基合金渗层的耐蚀性能都明显优于316L不锈钢.在低旋转速度条件下(小于2.51m/s)时,纳米Al2O3的加入略微降低了Ni基合金渗层的耐蚀性能;而在高旋转速度条件下(2.98m/s和3.45m/s),纳米Al2O3的加入则提高了Ni基合金渗层的耐蚀性能.静态浸泡20h以及两种腐蚀介质条件下(单相流(3.5wt.%NaCl)和双相流(3.5wt.%NaCl+10wt.%),旋转速度为3.45m/s)冲蚀20h后的电化学阻抗试验结果表明:在静态浸泡20h和单相流冲蚀20h后,颗粒增强复合镀渗层的容抗弧幅值小于Ni基合金渗层,而在双相流中冲蚀20h后,颗粒增强复合镀渗层的容抗弧幅值大于Ni基合金渗层,但两种合金均高于316L不锈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镀渗层 纳米颗粒增强 腐蚀磨损 双层辉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N颗粒增强TiC-WC-Mo_2C-Ni-Co金属陶瓷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晓勇 许育东 +5 位作者 黄琼 王雷 石敏 苏海林 于涛 陈云帮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9-101,共3页
纳米颗粒增强金属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介绍了纳米颗粒增强金属陶瓷的实验制备、组织和性能,重点论述了微观组织中的芯/壳结构。研究表明,随着Mo2C添加量的增加,金属陶瓷的组织存在着变细的趋势。当Mo2C含量为... 纳米颗粒增强金属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介绍了纳米颗粒增强金属陶瓷的实验制备、组织和性能,重点论述了微观组织中的芯/壳结构。研究表明,随着Mo2C添加量的增加,金属陶瓷的组织存在着变细的趋势。当Mo2C含量为10%时,金属陶瓷材料硬度出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增强 金属陶瓷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P增强纳米颗粒对Mg/HAP MMCs微铣削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张小雨 孙付仲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8-644,共7页
由于羟基磷灰石(Ca_(10)(PO_(4))_(6)(OH)_(2),HAP)纳米颗粒增强的镁基金属复合材料(MMCs)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与骨骼组织非常相似,因此该材料被认为是可生物降解的备选材料。然而增强纳米颗粒的硬度较大,MMCs存在加工较为困难的问题,... 由于羟基磷灰石(Ca_(10)(PO_(4))_(6)(OH)_(2),HAP)纳米颗粒增强的镁基金属复合材料(MMCs)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与骨骼组织非常相似,因此该材料被认为是可生物降解的备选材料。然而增强纳米颗粒的硬度较大,MMCs存在加工较为困难的问题,为了研究HAP质量分数为0.5%和1.0%的Mg/HAP MMCs微铣削加工特性,分析切屑参数对材料表面粗糙度及HAP纳米颗粒对表面形貌和切屑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随着HAP纳米颗粒含量的增加,主轴转速的影响减小,切削深度的影响增大。建议选择较小的每齿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以获得更好的表面粗糙度。尺寸效应的研究表明:当主轴转速和切削深度分别为40000 r/min和100μm时,Mg/HAP MMCs的最小切屑深度为1.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铣削 MMCS HAP增强纳米颗粒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孔晓丽 刘勇兵 杨波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36-441,共6页
研制开发具有特殊性质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对近几年来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论述.按照复合方式的不同,分别对4种复合体系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系统介绍,包括材料的结构组成,制备技术,功能特性以... 研制开发具有特殊性质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对近几年来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论述.按照复合方式的不同,分别对4种复合体系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系统介绍,包括材料的结构组成,制备技术,功能特性以及研究进展状况等.并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纳米复合薄膜 纳米多层膜 结构 制备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材料特性分析及界面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许荔 江晓禹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3-938,共6页
概述了纳米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特性与制备方法。并对于分析纳米复合材料的主要观测手段SEM,TEM和HREM分别举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对于增强颗粒与基体之间的界面进行分析是分析纳米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基础和关键。
关键词 纳米颗粒增强 纳米复合材料 界面 SEM TEM HR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硼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8
作者 丁硕 温广武 雷廷权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碳化硼陶瓷具有高硬度、高熔点和低密度的特点,是优异的结构陶瓷,在民用、宇航和军事等领域都得到了重要应用.研究了碳化硼结构陶瓷的优异性能和制备新工艺,综述了碳化硼材料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碳化硼陶瓷烧结的主要难点——... 碳化硼陶瓷具有高硬度、高熔点和低密度的特点,是优异的结构陶瓷,在民用、宇航和军事等领域都得到了重要应用.研究了碳化硼结构陶瓷的优异性能和制备新工艺,综述了碳化硼材料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碳化硼陶瓷烧结的主要难点———致密化和韧化机理,提出利用原位自生法和前驱体热解法等新工艺制备纳米颗粒增强的碳化硼复合材料,是制备高性能碳化硼复合材料发展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硼材料 致密化 韧化 陶瓷 纳米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原位自生法 前驱体热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ystal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i-W-P composite coatings reinforced by CeO_2 and SiO_2 nano-particles 被引量:2
9
作者 徐瑞东 翟大成 章俞之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4424-4431,共8页
Ni-W-P composite coatings reinforced by Ce O2 and Si O2 nano-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of common carbon steels, were prepared by double pulse electrodeposition. The crystallization course was characterized by phase str... Ni-W-P composite coatings reinforced by Ce O2 and Si O2 nano-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of common carbon steels, were prepared by double pulse electrodeposition. The crystallization course was characterized by phase structures, crystallinity, grain sizes and microstructur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s-deposited composite coating is amorphous. Whereas it turns into the crystalline structure with 98.25% crystallinity, and Ni3 P, Ni2 P and Ni5P2 alloy phases precipitate from structures at 400 °C. Thereafter, Ni2 P and Ni5P2 metastable alloy phases turn into Ni3 P stable alloy phase at 500 °C. The crystallization course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 has finished when being heat-treated at 700 °C. The average sizes of Ni grains increase with the rise of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 from400 °C to 700 °C. Ce O2 and Si O2 nano-particles deposited into Ni-W-P alloys can delay the crystallization course and habit the growth of alloy ph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coating double pulse electrodeposition Ni-W-P nano-particles crystal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