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钡铁氧体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琦洁 黄英 熊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53,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在M型(磁铅石结构)钡铁氧体超微粉体合成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包括低温化学法、喷雾热解法、化学共沉淀法、水热法、玻璃结晶化法、微乳液法、金属有机物水解法、有机树脂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溶胶-凝胶法等,并分析了上述... 综述了近年来在M型(磁铅石结构)钡铁氧体超微粉体合成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包括低温化学法、喷雾热解法、化学共沉淀法、水热法、玻璃结晶化法、微乳液法、金属有机物水解法、有机树脂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溶胶-凝胶法等,并分析了上述制备方法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钡铁氧体 制备技术 低温化学法 喷雾热解法 化学共沉淀法 水热法 玻璃结晶化法 微乳液法 金属有机物水解法 有机树脂法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 溶胶-凝胶法 永磁铁氧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条件对纳米钡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黄英 王艳丽 +1 位作者 闫梨 黄飞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4-879,共6页
为探讨热处理条件与纳米钡铁氧体磁性能的关系,文中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um,IR)、振动样品磁强计(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VS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 为探讨热处理条件与纳米钡铁氧体磁性能的关系,文中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um,IR)、振动样品磁强计(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VS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分析纳米钡铁氧体组成、磁性能及粒度。研究发现:在800℃/4h或900℃/3h生成单相钡铁氧体纳米晶后,适当增加焙烧温度与时间可使纳米钡铁氧体的饱和磁化强度(舰)和剩余磁化强度(Mr)增加,但对矫顽力Hc影响不大;在适宜的焙烧温度与时间条件下纳米钡铁氧体有最大磁能积。在焙烧条件为800℃/4h时,纳米钡铁氧体的饱和磁化强度Ms=58.03A·m^2·kg^-1,剩余磁化强度Mr=35.91A·m^2·kg^-1,矫顽力Hc=474.90kA·m^-1,纳米粉末平均粒径在40-7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钡铁氧体 磁性能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纳米钡铁氧体制备及其吸附铀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熊国宣 黄海清 张志宾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41-1044,共4页
以硝酸铁和硝酸钡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溶胶-凝胶与自蔓延燃烧法相结合制备多孔纳米钡铁氧体,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与振动样品磁强计表征产物的组成、形貌与磁性能;采用静态实验法研究多孔纳米钡铁... 以硝酸铁和硝酸钡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溶胶-凝胶与自蔓延燃烧法相结合制备多孔纳米钡铁氧体,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与振动样品磁强计表征产物的组成、形貌与磁性能;采用静态实验法研究多孔纳米钡铁氧体对含铀废水中铀的吸附性能,探讨溶液pH、吸附温度与振荡吸附时间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纳米钡铁氧体的平均粒径为45~65nm,饱和磁场强度为62.83emu/g,矫顽力为5 481.0Oe;当多孔纳米钡铁氧体用量为0.02g、铀溶液pH为6、振荡吸附时间为30min、在25℃下,多孔纳米钡铁氧体对含铀废水中铀的吸附容量可达921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纳米钡铁氧体 制备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钡铁氧体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牛芳芳 黄英 +1 位作者 李玉青 季文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共4页
介绍了纳米钡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吸波性能,结合最新文献论述了离子掺杂纳米钡铁氧体、稀土掺杂纳米钡铁氧体、纳米钡铁氧体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纳米钡铁氧体吸波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 纳米钡铁氧体 掺杂 复合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制备纳米钡铁氧体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飞 黄英 +1 位作者 杨彬彬 高俊宁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9-284,共6页
在纳米材料制备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能够阻止纳米粒子的团聚,起稳定剂和分散剂作用。应用溶胶-凝胶(sol-gel)技术制备纳米钡铁氧体(BaFe12O19),对不加表面活性剂及加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TritonX-100进行对比... 在纳米材料制备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能够阻止纳米粒子的团聚,起稳定剂和分散剂作用。应用溶胶-凝胶(sol-gel)技术制备纳米钡铁氧体(BaFe12O19),对不加表面活性剂及加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TritonX-100进行对比实验,讨论加入表面活性剂对试样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以及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凝胶的组成,样品的晶型、磁性能、粒径分布及显微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CTAB、Triton X-100的加入使产物的粒径趋于细化,且样品的磁性能有一定的提高,其中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的作用更为明显。加入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后制得的样品粒径分布均匀,大约分布在40-70nm之间,饱和磁化强度(Ms)为67.80Am^2/kg,剩余磁化强度(Mr)为41.21Am^2/kg,矫顽力(Hc)为454.55k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GEL 纳米钡铁氧体 表面活性剂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电沉积制备纳米钡铁氧体/钴镍合金磁性镀层 被引量:4
6
作者 焦峰 曲宁松 +1 位作者 朱增伟 李学磊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8,共4页
采用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了纳米钡铁氧体(BaFe_(12)O_(19))/钴镍合金磁性镀层,研究了纳米钡铁氧铁颗粒对镀层表面形貌及磁性能的影响和镀液中BaFe_(12)O_(19)颗粒含量、电流密度、镀液温度、施镀时间等电沉积工艺参数对复合镀层矫顽力和... 采用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了纳米钡铁氧体(BaFe_(12)O_(19))/钴镍合金磁性镀层,研究了纳米钡铁氧铁颗粒对镀层表面形貌及磁性能的影响和镀液中BaFe_(12)O_(19)颗粒含量、电流密度、镀液温度、施镀时间等电沉积工艺参数对复合镀层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加入纳米钡铁氧体颗粒通过优化电沉积工艺可以制备出磁性复合镀层,可明显提高镀层的最大磁能积和矫顽力;以上四种工艺参数对镀层的最大磁能积和矫顽力有明显影响,但影响规律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沉积 纳米钡铁氧体/钴镍合金镀层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钡铁氧体的柠檬酸盐法制备与吸波性能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晏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8-212,共5页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钡铁氧体.试验表明:缓慢加热至650℃,即得到结晶良好的六角磁铅型晶体BaFe12O19针状纳米颗粒,粒径50 nm,同时伴生有尖晶石型γ-Fe2O3,BaFe2O4及α-Fe2O3相;加热温度升高,BaFe12O19相增多,伴生相减少;至800℃...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钡铁氧体.试验表明:缓慢加热至650℃,即得到结晶良好的六角磁铅型晶体BaFe12O19针状纳米颗粒,粒径50 nm,同时伴生有尖晶石型γ-Fe2O3,BaFe2O4及α-Fe2O3相;加热温度升高,BaFe12O19相增多,伴生相减少;至800℃,基本为钡铁氧体BaFe12O19晶体;快速加热至800℃,固相反应产物仍为BaFe12O19,但晶体颗粒粗大.在所试验的1-6 GHz范围内,钡铁氧体吸波性能随着微波频率的增高而加强,最佳吸波频率在6 GHz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 铁氧体纳米晶粒 吸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诱导低温燃烧合成纳米钡铁氧体粉末的方法
8
《无机盐工业》 CAS 2003年第1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微波诱导 低温燃烧合成 纳米钡铁氧体粉末 方法 发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介孔钡铁氧体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黄英 黄飞 +1 位作者 王艳丽 王琦洁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2-707,共6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通过在溶胶中引入有机胺类模板剂,制备了轻质带孔BaFe12O19(缩写为BaM),从而降低了BaM的密度。实验中通过采用多种测试方法分析发现正丁胺所起的模板效应优于三乙胺和三乙醇胺。利用N2等温吸附技术测得以正丁胺为模板... 利用溶胶-凝胶法,通过在溶胶中引入有机胺类模板剂,制备了轻质带孔BaFe12O19(缩写为BaM),从而降低了BaM的密度。实验中通过采用多种测试方法分析发现正丁胺所起的模板效应优于三乙胺和三乙醇胺。利用N2等温吸附技术测得以正丁胺为模板剂制得的纳米介孔钡铁氧体平均孔径为9.42 nm,比孔容积为0.026 cm3/g。由A J-Ⅲ型原子力显微镜对样品形貌及粒径进行观察,加入模板剂(正丁胺)的条件下,产物的结晶基本完好,平均粒度为119.550 nm,其中最小颗粒为22.039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介孔铁氧体 溶胶-凝胶 模板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