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钙钛矿负载型催化剂La_(0.8)Sr_(0.2)Co_(0.8)Mn_(0.2)O_3/γ-Al_2O_3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卢艳 匡洞庭 刘立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31,共3页
研制了一种替代净化机动车尾气所用贵金属催化剂的纳米钙钛矿型催化剂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B位掺杂的纳米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0 .8Sr0 .2 Co0 .8Mn0 .2 O3,并将其负载于自制的γ -Al2 O3上 ,于微反在线色谱装置上考察了负载后催化... 研制了一种替代净化机动车尾气所用贵金属催化剂的纳米钙钛矿型催化剂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B位掺杂的纳米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0 .8Sr0 .2 Co0 .8Mn0 .2 O3,并将其负载于自制的γ -Al2 O3上 ,于微反在线色谱装置上考察了负载后催化剂对丙烯腈合成反应释放气中的丙烷、CO和丙烯的氧化程度及工艺条件 .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反应温度为 3 5 5℃ ,氧气体积分数为 89%~ 91% ,空速为 1.3× 10 3h- 1 ;在较宽松的反应条件下 ,丙烷、CO及丙烯的转化率均可达90 %以上 .结果表明 ,催化剂La0 .8Sr0 .2 Co0 .8Mn0 .2 O3/γ -Al2 O3被用于完全氧化反应具有很好的催化氧化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钙钛矿负载型催化剂 替代 机动车尾气净化 溶胶-凝胶法 纳米粒子 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朱新锋 杨家宽 +1 位作者 肖波 王秀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63-866,共4页
以粉煤灰分离出来的微珠为载体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TiO2 负载膜光催化剂 ,通过XRD、SEM技术对粉煤灰微珠负载TiO2 光催化剂的晶型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以偶氮染料甲基橙为降解对象 ,考察不同负载方法、负载层数以及负载量对TiO2 光催... 以粉煤灰分离出来的微珠为载体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TiO2 负载膜光催化剂 ,通过XRD、SEM技术对粉煤灰微珠负载TiO2 光催化剂的晶型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以偶氮染料甲基橙为降解对象 ,考察不同负载方法、负载层数以及负载量对TiO2 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良溶胶 -凝胶法负载的TiO2 薄膜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 ,同时负载的薄膜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TiO2 粉末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微珠 负载 纳米二氧化钛 催化剂 制备 催化性能 结构 催化活性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束体系制备负载型TiO_2纳米光催化剂 被引量:13
3
作者 冯琳 褚莹 +2 位作者 刘景林 孙闻东 江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567-1569,共3页
在 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中制备了粒径为 2~ 5 nm的单分散球形 Ti O2 纳米粒子 ,用 TEM,DSC和 XRD等手段对其进行了分析 ;用浸渍法以小孔分子筛 HZSM-5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 Ti O2 纳米粒子 ,用FTIR,Langmuir及 BET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用... 在 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中制备了粒径为 2~ 5 nm的单分散球形 Ti O2 纳米粒子 ,用 TEM,DSC和 XRD等手段对其进行了分析 ;用浸渍法以小孔分子筛 HZSM-5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 Ti O2 纳米粒子 ,用FTIR,Langmuir及 BET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用以上 2种 Ti O2 粒子作光催化剂进行了简单模拟废水处理研究 ,用 UV-Vis光谱分析其催化效果表明 ,负载型 Ti O2 纳米粒子比纯 Ti O2 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更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体系 制备 负载TIO2 纳米催化剂 废水处理 二氧化钛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形貌对于Ru/CeO_(2)催化剂合成氨性能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王鹏 张江涛 +2 位作者 徐永平 李淑英 王爽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1-630,共10页
【目的】钌纳米粒子(Ru nanoparticles,Ru NPs)在反应过程中易团聚,导致其在合成氨中的催化性能显著降低,选取合适的载体分散Ru NPs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方法】采用OH-调控策略,通过改变OH-的浓度合成了三种不同形貌的CeO_(2)(... 【目的】钌纳米粒子(Ru nanoparticles,Ru NPs)在反应过程中易团聚,导致其在合成氨中的催化性能显著降低,选取合适的载体分散Ru NPs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方法】采用OH-调控策略,通过改变OH-的浓度合成了三种不同形貌的CeO_(2)(纳米颗粒(CeO_(2)-NP)、纳米棒(CeO_(2)-NR)和纳米立方体(CeO_(2)-NC)),随后利用浸渍还原法在CeO_(2)上负载Ru NPs,获得了Ru/CeO_(2)催化剂,借助于XRD、XPS、SEM、TEM、H_(2)-TPR等仪器对催化剂物化性质进行了详细表征,并在温和条件下考察了三种催化剂的氨合成活性。【结果】结果显示,当Ru NPs的负载量为2.5%时,得到的2.5%Ru/CeO_(2)-NR催化剂具有适宜尺寸的Ru NPs、更多的氧空位、Ru—O—Ce键和Ru^(n+)物种,在1 MPa、450℃的条件下,表现出高的氨合成速率。另外,2.5%Ru/CeO_(2)-NR没有发生氢中毒,并能维持120 h的热稳定性,显示了潜在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H-调控策略 不同形貌的二氧化铈 纳米粒子 负载催化剂 合成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铁系钙钛矿催化剂结构对SO_2还原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胡大为 秦永宁 +1 位作者 马智 何菲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2-457,共6页
研究了在γ Al2 O3 上负载的铁系钙钛矿的结构特征 ,发现B位掺杂Cu和Co后 ,虽然提高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 ,但由于Cu2 + 、Co3 + 离子的加入 ,使活性组分与SO2 键合作用加强 ,提高了还原SO2 过程中CO氧化反应的难度 ,导致催化剂还原S... 研究了在γ Al2 O3 上负载的铁系钙钛矿的结构特征 ,发现B位掺杂Cu和Co后 ,虽然提高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 ,但由于Cu2 + 、Co3 + 离子的加入 ,使活性组分与SO2 键合作用加强 ,提高了还原SO2 过程中CO氧化反应的难度 ,导致催化剂还原SO2 的活性下降 ;在A位掺杂Sr后 ,由于缺陷的有序化反而导致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下降 ,也导致其还原SO2 性能的下降 ;XRD结果显示 ,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一直保持了钙钛矿结构 ,因而特殊的化学结构使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XPS结果表明 ,催化剂表面不同的硫物种对反应有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催化剂 钙钛矿 二氧化硫 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在环己烷氧化中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德华 周继承 +1 位作者 赵虹 马利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5-580,共6页
用沉积-沉淀(DP)的方法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Au/TS-1。采用XRD、FT-IR、SEM、TEM等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环己烷氧化反应。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环己烷氧化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当加入0.02gAu的负载量为1%的... 用沉积-沉淀(DP)的方法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Au/TS-1。采用XRD、FT-IR、SEM、TEM等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环己烷氧化反应。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环己烷氧化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当加入0.02gAu的负载量为1%的催化剂Au/TS-1,在压力1.0MPa、150℃下反应2.5h,环己烷的转化率最高可达11.20%,环己酮、环己醇和环己基过氧化氢的总选择性达到89.60%,且催化剂使用4次后其活性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负载催化剂 环己烷 选择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纳米TiO_2复合载体及其CoMo催化剂的酸性及孔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胡见波 李伟 +1 位作者 张明慧 陶克毅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4-568,共5页
总结了复载不同纳米尺度的复合载体及其CoMo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及孔结构特性的表征结果。结果表明,负载型纳米TiO2与基载体γ Al2O3存在着相互作用。当负载比较少量的纳米TiO2时,复合载体的总酸量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γ Al2O3... 总结了复载不同纳米尺度的复合载体及其CoMo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及孔结构特性的表征结果。结果表明,负载型纳米TiO2与基载体γ Al2O3存在着相互作用。当负载比较少量的纳米TiO2时,复合载体的总酸量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γ Al2O3的酸量,但当TiO2的含量比较高时复合载体的酸量又降低,纳米TiO2优先负载在γ Al2O3的强酸中心位;负载了CoMo活性组分后酸量增加。不同粒径的纳米TiO2对复合载体和催化剂的酸分布没有明显影响,但对总酸量有影响。对不同尺度TiO2,随着TiO2负载量的增加以及负载金属活性组分的增加,表面积、孔容和最可几孔径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TIO2 纳米TIO2 复合载体 物理性质 CoMo催化剂 酸性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铁系钙钛矿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胡大为 秦永宁 +1 位作者 马智 何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166-2168,共3页
In this research a technique for the process of ABO 3 supported on γ-Al 2O 3 was proposed, in which the modified carrier was adopted and the citric acid complexing sol-gel method was used. By means of this technique,... In this research a technique for the process of ABO 3 supported on γ-Al 2O 3 was proposed, in which the modified carrier was adopted and the citric acid complexing sol-gel method was used. By means of this technique, the activity for SO 2 reduction over LaFeO 3/γ-Al 2O 3 is as high as that over non-supported catalyst. The substitution of Sr for La and Cu, Co for Fe decreased the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especially when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铁系钙钛矿催化剂 二氧化硫 催化还原 烟气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周华 董守安 《贵金属》 CAS CSCD 2004年第2期48-56,共9页
纳米技术已经把化学惰性的金变成新的、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催化剂。作者从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催化性能、典型应用以及催化机理等方面对近4年来金催化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评。以便进一步加深对金催化剂的认识。
关键词 纳米 负载催化剂 研究进展 纳米技术 催化机理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负载型催化剂钛酸四丁酯/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 被引量:6
10
作者 叶冲 姜敏 +2 位作者 张强 刘茜 周光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7,共6页
以钛酸酯偶联剂(TMC-201)为改性剂,采用超声波分散方法对亲水性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进行了表面改性。采用浸渍法将钛酯四丁酯(Ti(OC4H9)4)负载于表面改性的nano-SiO2上,制备了纳米级Ti(OC4H9)4/nano-SiO2负载型催化剂。考察了偶联... 以钛酸酯偶联剂(TMC-201)为改性剂,采用超声波分散方法对亲水性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进行了表面改性。采用浸渍法将钛酯四丁酯(Ti(OC4H9)4)负载于表面改性的nano-SiO2上,制备了纳米级Ti(OC4H9)4/nano-SiO2负载型催化剂。考察了偶联剂用量、温度、时间对纳米SiO2表面改性的影响,研究了负载时间、负载温度和Ti(OC4H9)4用量对表面改性后纳米SiO2负载Ti(OC4H9)4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MC-201质量分数为35%、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3.5 h时,纳米SiO2粒子表面接枝的偶联剂量最大;在室温下,负载48 h,Ti(OC4H9)4用量为表面改性纳米SiO2量的1/2时得到的Ti(OC4H9)4/nano-SiO2负载型催化剂负载Ti(OC4H9)4量最大;运用ICP-AES、FESEM等测试技术对修饰后的纳米SiO2及Ti(OC4H9)4/nano-SiO2负载型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Ti(OC4H9)4/nano-SiO2负载型催化剂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酯合成的结果表明,与均相Ti(OC4H9)4催化剂相比,Ti(OC4H9)4/nano-SiO2负载型催化剂催化合成PTT聚酯过程中酯化时间177 min,与均相催化剂催化酯化时间相近,在缩聚2 h后得到PTT的特性粘度高达1.05,证明该负载型催化剂具有高的催化活性,既可催化酯化反应又可催化缩聚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钛酸四丁酯 纳米二氧化硅负载催化剂 浸渍法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为前驱体构筑La-Ce氧化物修饰的Pt-Co纳米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对CO氧化的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智敏 张成相 +3 位作者 安康 刘强 张斯然 刘源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57-1367,I0005,共12页
利用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PTO)可以将多种金属离子限域并均匀混合于钙钛矿晶格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构筑氧化物修饰的纳米双金属催化剂团簇的新构想。以担载于大比表面积SiO 2上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1-y Cey Co0.87 Pt0.13 O3/SiO 2作... 利用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PTO)可以将多种金属离子限域并均匀混合于钙钛矿晶格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构筑氧化物修饰的纳米双金属催化剂团簇的新构想。以担载于大比表面积SiO 2上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1-y Cey Co0.87 Pt0.13 O3/SiO 2作为前驱体,将La、Ce、Co和Pt多种金属离子均匀混合并限域于PTO晶粒中,还原后得到Pt-Co/La-Ce-O/SiO 2催化剂;通过氮气吸附-脱附、XRD、H2-TPR和TEM等手段对Pt-Co/La-Ce-O/SiO 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CO氧化的催化性能,研究了构效关系。结果发现,La-Ce-O-Pt-Co构成了纳米团簇,担载于SiO2表面,形成了Pt-Co纳米双金属颗粒;Co修饰Pt提高了其催化活性,而添加Ce进一步改善了其催化性能。当Ce含量(y)为0.2时,催化剂La0.8 Ce0.2 Co0.87 Pt0.13 O3/SiO2的活性最佳,在120℃下即可实现CO完全转化,且在含体积分数15%H 2O及12.5%CO 2的气氛中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稳定性测试表明,所制得的Pt-Co/La-Ce-O/SiO 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烧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双金属催化剂 钙钛矿复合氧化物 CO氧化 氧化物助剂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纳米钌催化剂催化加氢合成间苯二胺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索陇宁 尚秀丽 +2 位作者 伍家卫 杨兴锴 何小荣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51-54,共4页
以高分子/二氧化硅双重负载的纳米钌为催化剂,由间二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制备间苯二胺,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用量、溶剂等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同时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以甲醇为溶剂... 以高分子/二氧化硅双重负载的纳米钌为催化剂,由间二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制备间苯二胺,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用量、溶剂等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同时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以甲醇为溶剂,间二硝基苯初始浓度0.5 mol/L,温度80℃,压力1.5MPa,反应1.5 h后间二硝基苯转化率和间苯二胺选择性分别达到95.6%和99%以上;同时,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经过25次套用实验后,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未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纳米催化剂 间苯二胺 间二硝基苯 液相催化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纳米ZrO_2复合载体的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凝 罗来涛 蒋锡福 《桂林工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3-256,共4页
在制备大孔氧化铝基载体的基础上,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纳米ZrO2复合载体,并以此载体负载Ni制成催化剂用于CO2重整CH4制合成气的反应.探讨了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XRD、TEM和BET等测试方法对载体和催化剂分别进行了表征... 在制备大孔氧化铝基载体的基础上,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纳米ZrO2复合载体,并以此载体负载Ni制成催化剂用于CO2重整CH4制合成气的反应.探讨了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XRD、TEM和BET等测试方法对载体和催化剂分别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大孔Al2O3基载体扩孔剂的最佳条件是m(PEG)∶m(Al2O3)=0.05,焙烧温度900℃;在制备负载型纳米复合载体时尿素是理想的沉淀剂,沉淀反应最佳温度为50℃.载体和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适宜的孔径分布,纳米ZrO2在基载体上分布均匀,聚集尺度为15 nm,催化剂对CO2重整CH4制合成气具有高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纳米ZrO2 复合载体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镍负载型纳米加氢催化剂的研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美求 陈坚 欧阳红勇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0,共4页
采用真空不饱和浸渍、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与纳米担载技术相结合的新技术成功地制备了不同氟含量的钨镍型纳米催化剂样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催化剂是一种比表面积大(190 m2/g),具有纳米尺度,均匀分散,质量活性提高的石油化工加氢催化... 采用真空不饱和浸渍、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与纳米担载技术相结合的新技术成功地制备了不同氟含量的钨镍型纳米催化剂样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催化剂是一种比表面积大(190 m2/g),具有纳米尺度,均匀分散,质量活性提高的石油化工加氢催化剂,低氟催化剂加氢脱氮性能好于高氟纳米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加氢 负载催化剂 纳米加氢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双金属NiPd/rGO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脱卤性能研究
15
作者 黄飞 李瑞锋 +2 位作者 李长江 王溪溪 孙金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9-222,230,共5页
采用改进Hummers法合成了氧化石墨烯(GO),利用还原共沉淀法将金属Ni和Pd负载到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上,制备了分散均匀、大小均一的负载型双金属Ni_(1)Pd_(3)/rGO纳米催化剂,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 采用改进Hummers法合成了氧化石墨烯(GO),利用还原共沉淀法将金属Ni和Pd负载到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上,制备了分散均匀、大小均一的负载型双金属Ni_(1)Pd_(3)/rGO纳米催化剂,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进行了表征。该催化剂用于脱卤反应时,转化率和选择性均大于99%,同时对卤代芳烃脱卤反应进行了底物拓展,说明该催化剂具有广泛的底物适应性;经过10次回收循环使用后,催化剂的转化率为97%,选择性仍大于99%,其结构和形貌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 负载双金属 纳米催化剂 脱卤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活性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新 罗国华 赵如松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98-902,共5页
综述了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影响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的比较,得出高活性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适宜制备方法:选择适宜的负载方法、选择适宜的载体、严格控制纳米金粒... 综述了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影响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的比较,得出高活性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适宜制备方法:选择适宜的负载方法、选择适宜的载体、严格控制纳米金粒径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负载催化剂 制备 应用 催化剂 制备方法 负载 高活性 催化活性 负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CO催化氧化的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姚欣蕾 周淑君 +1 位作者 周涵 范同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7-105,共9页
CO作为许多工业环境和室内、室外环境的主要有毒气体污染物之一,其消除问题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利用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催化氧化CO一直是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从载体种类、结构、制备方法和条件的角度阐述了近年来CO... CO作为许多工业环境和室内、室外环境的主要有毒气体污染物之一,其消除问题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利用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催化氧化CO一直是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从载体种类、结构、制备方法和条件的角度阐述了近年来CO催化氧化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对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催化氧化 负载纳米催化剂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镍及负载型镍催化剂制备纳米碳纤维层的研究
18
作者 刘春华 戴超林 +3 位作者 游奎一 刘平乐 王良芥 罗和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25-1429,共5页
纳米碳纤维可用在催化材料、储氢材料、及纳米电子器件等方面。本文对用泡沫镍及负载型镍催化剂催化分解乙烯或丙烯制备纳米碳纤维进行了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仪、物理吸附仪、扫描电镜进行了分析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碳源、生长温度对... 纳米碳纤维可用在催化材料、储氢材料、及纳米电子器件等方面。本文对用泡沫镍及负载型镍催化剂催化分解乙烯或丙烯制备纳米碳纤维进行了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仪、物理吸附仪、扫描电镜进行了分析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碳源、生长温度对纳米碳纤维生长量、形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长温度450℃,乙烯流率30mL/m in的条件下,负载型镍催化剂纳米碳纤维的生长量要高出泡沫镍3~6倍,负载型镍催化剂制备的纳米碳纤维直径为40~60纳米,小于泡沫镍的情况。泡沫镍催化分解乙烯制备纳米碳纤维时,纳米碳纤维的生长量和平均直径随温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小。纳米碳纤维在泡沫镍上的最低生长温度为420℃,在低于480℃生长纳米碳纤维时泡沫镍的骨架结构不会被破坏,由此制备的纳米碳纤维在新型结构催化材料中有很好的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纤维 泡沫镍 负载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负载铑催化剂上丙烯氢甲酰化 被引量:25
19
作者 张宇 吴氾昕 +3 位作者 张鸿斌 林国栋 袁友珠 蔡启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057-1060,共4页
Effect of carbon nanotubes, as a novel support material, on the performance of Rh-catalyst supported by them was studied. Catalysts based on carbon nanotubes, SiO2, carbon nlolecular sieves, actiye carbon, and GDX-lo2... Effect of carbon nanotubes, as a novel support material, on the performance of Rh-catalyst supported by them was studied. Catalysts based on carbon nanotubes, SiO2, carbon nlolecular sieves, actiye carbon, and GDX-lo2(a copolymer of styrene with divinyIbenzene),were prepared, and their catalytic behaviors for propene hydroformylation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ver the carbon nanotubes-supported Rh-catalyst, C3H6 conversion and regioselectivity of butyric aldehyde (represented by n/i, a ratio of n-butyric aldehyde to its isomer, i-butyric aldehyde, in the products) were pronouncedly improved: the average turnover frequency(TOF) for the catalytic hydroformylation of propene was 0.079 s-1 at 393K, which was 2.1 times faster than that over the Wh catalyst based on SiO2, and the n/i ratio of the aldehyde products reached to 11.6, which was 1.9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ver the catalyst based on SiO2.The roles of six-membered C-ring at the surface of the carbon-nanotubes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catalytically active Rh-complexes and of the tubular nanthchannel on the spatiospecific seletivity of reaction intermediate state and butyric aldehyde produced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氢甲酰化 丙烯 负载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负载铂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唐亚文 包建春 +3 位作者 周益明 杨辉 邢巍 陆天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05-908,共4页
Carbon nanotubes with diameters ranging between 140~220nm was synthesized with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ethod, and treated using nitric acid as oxidant. Pt/C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using untreated and treated carb... Carbon nanotubes with diameters ranging between 140~220nm was synthesized with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ethod, and treated using nitric acid as oxidant. Pt/C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using untreated and treated carbon nanotubes as supports, respectively. TEM and FT IR differential spectra showed that treated carbon nanotubes become short and possess more oxygen containing surface groups. The electrochemical studies indicated that the Pt/treated carbon nanotubes catalyst possessed much higher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oxidation of methanol than that of the Pt/untreated carbon nanotubes cataly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负载催化剂 催化剂 制备 催化氧化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