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改性TiO_(2)锐钛矿-金红石相S型同质结的构建及其光催化降解四环素研究
1
作者 安明泽 张兵兵 +4 位作者 杨照 陈蔚洁 王盛 薛斌 秦舒浩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7-2178,共12页
构建具有高效电荷迁移效率和丰富活性位点的梯形(S型)同质结光催化剂是提升光催化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研究采用典型的水热结合热解法制备了一系列生物炭改性TiO_(2)锐钛矿-金红石相S型同质结催化剂(TBC)。催化剂结构表征和原位XPS测试... 构建具有高效电荷迁移效率和丰富活性位点的梯形(S型)同质结光催化剂是提升光催化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研究采用典型的水热结合热解法制备了一系列生物炭改性TiO_(2)锐钛矿-金红石相S型同质结催化剂(TBC)。催化剂结构表征和原位XPS测试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的TBC550催化剂主要由生物炭和TiO_(2)锐钛矿与金红石相组成,与之构建的TiO_(2)锐钛矿与金红石相S型同质结可促进光生载流子通过生物炭、锐钛矿-金红石的界面进行转移。同时,当光照射在TBC550催化剂界面上时,在内置电场、带边弯曲和库仑力的协同作用下,促进了氧化能力的光生电子与还原能力的光生空穴复合,抑制了氧化能力的光生空穴与还原能力的光生电子转移,进而使电子和空穴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能力。此外,在紫外、可见和模拟太阳光照射下,TBC550催化剂对四环素(TC)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率分别为96.5%、78.3%和89.1%,且5次循环后仍保持良好的稳定性。研究工作可以丰富我们对新型S型同质结光催化剂的认识,为未来使用太阳能驱动光催化降解环境中的污染物提供一种有前景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tio_(2)锐钛矿-红石 S型同质结 光催化降解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湿环境下金红石型纳米TiO_(2)掺杂聚乙烯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涛 周浩翰 +1 位作者 陈敏 孙金莉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6,共9页
为了从微观角度分析金红石型纳米TiO_(2)掺杂对聚乙烯(polyethylene,PE)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不同水分子质量分数的PE和TiO_(2)/PE复合模型,以温度为变量研究分析纳米TiO_(2)改性PE材料前后的热力学性能和微观结... 为了从微观角度分析金红石型纳米TiO_(2)掺杂对聚乙烯(polyethylene,PE)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不同水分子质量分数的PE和TiO_(2)/PE复合模型,以温度为变量研究分析纳米TiO_(2)改性PE材料前后的热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以及水分子在复合体系中的扩散能力。结果表明:纳米TiO_(2)的掺杂使PE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了33 K,杨氏模量提升了428.17%,剪切模量提升了338.62%。纳米TiO_(2)极大抑制了PE分子链的运动和水分子的扩散,增强了复合体系的稳定性。水分子的加入和温度的升高降低了复合体系的热力学性能,这两者均破坏了复合体系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聚乙烯 红石纳米tio_(2) 水分子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红石相TiO_2块体的介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肖志刚 满一航 +2 位作者 叶锡生 张勇 黄绍艳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9-491,共3页
在大气和真空条件下 ,对纳米金红石相TiO2 块体进行介电频谱测试。发现样品在大气中的相对介电常数比其在真空中的数值高 10 2 ~ 10 3 倍 ;大气中介电损耗高于其在真空中的数值 ,大气中频率约在 3kHz时出现损耗最小值 ,真空中介电损耗... 在大气和真空条件下 ,对纳米金红石相TiO2 块体进行介电频谱测试。发现样品在大气中的相对介电常数比其在真空中的数值高 10 2 ~ 10 3 倍 ;大气中介电损耗高于其在真空中的数值 ,大气中频率约在 3kHz时出现损耗最小值 ,真空中介电损耗则随频率增加而单调减小。分析认为纳米金红石相TiO2 介电常数异常是由材料界面中的缺陷和悬键所引起的。在大气中 ,纳米金红石TiO2 的介电损耗以极化损耗 (电偶极矩转向极化和离子弛豫极化 )为主 ,而在真空中则以电导损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红石相tio2 介电常数 介电损耗 二氧化钛 纳米材料 介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相含量对混晶纳米TiO_2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鹏 贾立山 +2 位作者 李清彪 方维平 唐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73-1476,1482,共5页
合成了不同金红石相含量的纳米TiO2,并研究了其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活性。结果表明,未沉积Pt时,纯锐钛矿TiO2活性最高,金红石相含量的增加导致TiO2活性下降并在下降过程中出现波动。沉积Pt后,TiO2产氢速率随金红石相含量的增加先增后减,... 合成了不同金红石相含量的纳米TiO2,并研究了其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活性。结果表明,未沉积Pt时,纯锐钛矿TiO2活性最高,金红石相含量的增加导致TiO2活性下降并在下降过程中出现波动。沉积Pt后,TiO2产氢速率随金红石相含量的增加先增后减,在金红石相质量分数为9.7%时达到最高,为40.35 mmol/(gcat.h)。首次提出了金红石相含量对混晶纳米TiO2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活性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分解水制氢 混晶 纳米tio2 红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硅对金红石相纳米TiO_2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姚超 吴凤芹 +1 位作者 林西平 汪信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11-1316,共6页
通过硅酸钠水解生成的无定形氧化硅对金红石相纳米TiO2进行修饰,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比表面仪对纳米TiO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硅沉积在纳米TiO2的表面和颗粒之间形成一个空间网络体系,有效... 通过硅酸钠水解生成的无定形氧化硅对金红石相纳米TiO2进行修饰,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比表面仪对纳米TiO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硅沉积在纳米TiO2的表面和颗粒之间形成一个空间网络体系,有效地抑制了TiO2晶粒尺寸和原始粒径的长大。当热处理温度低于700℃时,经氧化硅处理的纳米TiO2的晶粒尺寸、原始粒径和比表面积几乎不变;当热处理温度高于700℃时,经氧化硅处理的纳米TiO2的晶粒尺寸和原始粒径开始缓慢变大,比表面积快速下降,在900℃下煅烧2h,经氧化硅处理的纳米TiO2原始粒径仍为20~40nm。氧化硅的存在使纳米TiO2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增强并使其平均孔径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红石 纳米tio2 微结构 晶粒尺寸 氧化钛 原始粒径 比表面积 孔径 光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氧化铝对金红石相纳米TiO_2微结构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姚超 高国生 +3 位作者 林西平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4,共7页
为降低金红石相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利用氧化铝对其进行高温掺杂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和比表面仪对纳米TiO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的煅烧温度是800℃,最佳的氧化铝用量是m(Al2O3):m(TiO2)=1:5.氧化铝... 为降低金红石相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利用氧化铝对其进行高温掺杂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和比表面仪对纳米TiO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的煅烧温度是800℃,最佳的氧化铝用量是m(Al2O3):m(TiO2)=1:5.氧化铝的掺杂抑制了纳米TiO2的粒径和晶粒长大.随着m(Al2O3):m(TiO2)的增大,纳米TiO2的粒径和晶粒尺寸逐渐减少,比表面积和孔容逐渐增大.从电子结合能和晶胞参数的变化可以推测高温煅烧可使Al3+掺杂到纳米TiO2的晶格中.氧化铝的饱和掺杂量约为m(Al2O3):m(TiO2)=1:20,当 m(Al2O3):m(TiO2)≥1:10时,出现了晶态氧化铝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红石 氧化铝 掺杂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红石相TiO_2的制备及其介电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肖志刚 叶锡生 +2 位作者 林东生 黄绍艳 满一行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5-237,251,共4页
在等离子体增强多弧镀膜装置上通过反应离子镀方法制备出了较纯净的纳米金红石相TiO2 ,其平均晶粒尺寸为8 5nm。通过对在 2 0MPa下压制成形的纳米金红石相TiO2 块材进行介电频谱测试 ,发现在f<0 1kHz的低频区 ,纳米金红石相TiO2 的... 在等离子体增强多弧镀膜装置上通过反应离子镀方法制备出了较纯净的纳米金红石相TiO2 ,其平均晶粒尺寸为8 5nm。通过对在 2 0MPa下压制成形的纳米金红石相TiO2 块材进行介电频谱测试 ,发现在f<0 1kHz的低频区 ,纳米金红石相TiO2 的相对介电常数异常大 ,比传统粗晶材料提高了 1~ 2个数量级 ;其介电损耗随频率的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大 ,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红石 介电常数 二氧化钛 电介质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钛矿基纳米TiO2中板钛矿相和金红石相点阵参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叶锡生 焦正宽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10期249-252,共4页
利用射线衍分析技术对板钛矿基纳米TiO2系列榈中板钛矿和工石相的晶粒点阵参量进行了较细致的研究,并得了晶面间距、晶格常数、轴比、晶胞体积等参数及其相对于常且晶的变化情况,初步提示了晶粒微结构的尺寸效应。作者首次在所制... 利用射线衍分析技术对板钛矿基纳米TiO2系列榈中板钛矿和工石相的晶粒点阵参量进行了较细致的研究,并得了晶面间距、晶格常数、轴比、晶胞体积等参数及其相对于常且晶的变化情况,初步提示了晶粒微结构的尺寸效应。作者首次在所制备的板钛矿基纳米TiO2样品中发现板钛矿和金红石相晶粒存在着非单调、各向异性晶格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点阵参量 板钛矿 红石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型(Co_(0.2)M_(0.2)Fe_(0.2)Ni_(0.2)Ti_(0.2))Nb_(0.5)Ta_(0.5)O_(4)(M=Zr,Mn)高熵氧化物作为固体氧化物电解池阴极实验研究
9
作者 阮文吉 倪九派 倪呈圣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375,共12页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金红石型高熵氧化物固体氧化物电解池阴极材料(Co_(0.2)Zr_(0.2)Fe_(0.2)Ni_(0.2)Ti_(0.2))Nb_(0.5)Ta_(0.5)O_(4)(ZNT)和(Co_(0.2)Mn_(0.2)Fe_(0.2)Ni_(0.2)Ti_(0.2))Nb_(0.5)Ta_(0.5)O_(4)(MNT)。结果显示:ZNT具有熵...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金红石型高熵氧化物固体氧化物电解池阴极材料(Co_(0.2)Zr_(0.2)Fe_(0.2)Ni_(0.2)Ti_(0.2))Nb_(0.5)Ta_(0.5)O_(4)(ZNT)和(Co_(0.2)Mn_(0.2)Fe_(0.2)Ni_(0.2)Ti_(0.2))Nb_(0.5)Ta_(0.5)O_(4)(MNT)。结果显示:ZNT具有熵稳定性良好的晶体结构,MNT和ZNT电极材料在还原条件下表面溶出Ni^(0)和Co_(0.72)Fe_(0.28)纳米颗粒,并且MNT(0.17 S·cm^(-1))和ZNT(0.42 S·cm^(-1))获得良好的导电特性;在电解CO_(2)过程中,ZNT和MNT电池在800℃和1.3 V时的电流密度分别达到0.94 A·cm^(-2)和0.56 A·cm^(-2),MNT表面生成的绝缘物质(Mn,Fe,Co)Nb_(2)O_(6)和碳沉积阻碍电极材料对CO_(2)的催化还原反应,ZNT电池获得更好的催化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制结构稳定的金红石型高熵氧化物有望成为固体氧化物电解池阴极的候选材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结构 高熵氧化物 CO_(2)催化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TiO2纳米团簇与铀酰相互作用的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明 张红星 +1 位作者 袁福龙 潘清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4-882,共9页
采用全电子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探索金红石型Ti O_2纳米团簇与铀酰的相互作用。考察金红石团簇模型(包括层数和表面积大小)变化对吸附铀形成复合物结构、吸附作用能等性质的影响,确定2层、表面积为1.1 nm×0.6 nm、包括63个原子... 采用全电子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探索金红石型Ti O_2纳米团簇与铀酰的相互作用。考察金红石团簇模型(包括层数和表面积大小)变化对吸附铀形成复合物结构、吸附作用能等性质的影响,确定2层、表面积为1.1 nm×0.6 nm、包括63个原子的纳米团簇(标记为2L-Ti15)能够合理描述金红石纳米粒子性质的同时,还能节约计算资源。对2L-Ti15-[(UO_2)(H_2O)_3]^(2+)复合物计算表明,纳米团簇和铀酰存在共价键作用;优化得到U-O_(surf)键长0.233~0.238 nm,这一距离在已发现铀酰基配合物U-O距离范围内。在气相条件下,纳米团簇对铀酰吸附反应为放热过程(-3.02 e V);考虑溶剂介质环境的影响,反应则需要吸收少许能量(0.16e V)。U-O_(surf)键的能量分解发现,纳米团簇和铀酰的化学键作用为轨道相互作用主导的(占94%),它的静电吸引略大于Pauli排斥。基于电子密度的QTAIM(quantum theory of atoms in molecule)分析揭示,U-O_(surf)作用是介于离子和共价之间的配位键,其强度高于复合物中的U-OH_2键作用,但比U=O键弱。波函数分析表明,来自纳米团簇的O(2p)贡献HOMO轨道,并混有σ(U=O)成键性质,而LUMO轨道则为Ti(3d)修饰的U(5f)性质,复合物HOMO-LUMO带隙为2.40 e V,相对吸附前的纳米团簇半导体粒子的3.35 e V变窄。从吸收光谱角度而言,复合物体系可能在可见光区域具有更强的捕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tio2纳米团簇 铀污染物 吸附作用本质 电子结构 对论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红石相TiO_2伏安特性的研究
11
作者 李佳 张鸿飞 吴希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用伏安法测定了纳米金红石相 TiO_2的直流伏安特性曲线,并通过提出晶界双肖特基势垒模型和晶界上电荷输运特性的分析,对纳米金红石相 TiO_2伏安特性的非线性、压敏性及不可逆性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关键词 纳米材料 伏安特性 氧化钛 陶瓷 红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相TiO_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6
12
作者 甘永平 秦怀鹏 +3 位作者 黄辉 陶新永 方俊武 张文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3-410,共8页
以鳞片石墨为原料,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以异丙醇钛为钛源经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金红石相TiO_2-石墨烯复合材料(rGO-TiO_2),考察了氧化石墨烯用量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BET),透射电镜... 以鳞片石墨为原料,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以异丙醇钛为钛源经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金红石相TiO_2-石墨烯复合材料(rGO-TiO_2),考察了氧化石墨烯用量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BET),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PL)等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TiO_2为针簇状结构的金红石相,与石墨烯能够均匀复合;与纯金红石相TiO_2相比,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紫外光F对罗丹明B以及可见光下对甲基橙光降解效果.当氧化石墨烯浓度为0.5 mg·mL^(-1)时,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rGO-TiO_2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tio2 石墨烯 水热法 光催化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掺杂金红石相TiO_2的第一性原理的定性计算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永刚 宋绵新 +2 位作者 边亮 周天亮 赵效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41-1145,共5页
稀土掺杂金红石相TiO2的禁带宽度(带隙)是影响其吸收波长的主要因素,其决定TiO2的光催化活性.利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Ab initioDFT)得出17种稀土掺杂金红石相TiO2的能态密度(DOS),结果表明:除Lu、Y、Yb和Sc四种稀土增大金红石相TiO... 稀土掺杂金红石相TiO2的禁带宽度(带隙)是影响其吸收波长的主要因素,其决定TiO2的光催化活性.利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Ab initioDFT)得出17种稀土掺杂金红石相TiO2的能态密度(DOS),结果表明:除Lu、Y、Yb和Sc四种稀土增大金红石相TiO2带隙外,其余13种稀土均很大程度地降低金红石相TiO2的带隙.因此,稀土掺杂金红石相TiO2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稀土 红石tio2 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Cl_2 溶液低温水解合成金红石型氧化钛纳米粉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艳峰 魏雨 +2 位作者 贾振斌 韩梅娟 王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17-1219,共3页
由TiOCl2均相溶液采用低温(室温~60℃)陈化直接制备了纳米氧化钛针形聚集体颗粒.研究了搅拌和陈化温度对产物形貌及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的条件下,产物的形貌为准球形;陈化温度(室温~60℃)对产物形貌无影响... 由TiOCl2均相溶液采用低温(室温~60℃)陈化直接制备了纳米氧化钛针形聚集体颗粒.研究了搅拌和陈化温度对产物形貌及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的条件下,产物的形貌为准球形;陈化温度(室温~60℃)对产物形貌无影响.利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形貌为针形聚集体,晶型为金红石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纳米粒子 红石结构 tioCl2溶液 低温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合成金红石型TiO_2纳米晶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新 贾振斌 +1 位作者 魏雨 王延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2-625,共4页
以TiCl_4原料加水配制成0.5~2.0mol/L的TiOCl_2溶液,在反应温度为120~180℃时可获得纳米级针形(轴比4~5)及球形8~10nm的金红石粒子。研究了升温速率、搅拌等对金红石型TiO_2纳米晶的粒径及形貌的影响。使用TEM及XRD对产物粒子进行... 以TiCl_4原料加水配制成0.5~2.0mol/L的TiOCl_2溶液,在反应温度为120~180℃时可获得纳米级针形(轴比4~5)及球形8~10nm的金红石粒子。研究了升温速率、搅拌等对金红石型TiO_2纳米晶的粒径及形貌的影响。使用TEM及XRD对产物粒子进行了表征,并初步探讨了金红石纳米晶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对于一定浓度的TiOCl_2溶液,当反应温度高于140℃时,可生成纯相金红石型TiO_2纳米晶粒,搅拌和提高升温速率有利于生成纳米球形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型二氧化钛 纳米 水热法 形成机理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对TiO_2纳米尺寸及其相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敏世雄 彭晓霞 +3 位作者 佘世雄 佟永纯 白洁 苏碧桃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48,共3页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掺杂量的Fe3+/TiO2、Cr3+/TiO2纳米复合微粒。用XRD和TEM研究了Fe3+、Cr3+的掺杂对TiO2纳米粒子尺寸和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离子不同,对TiO2纳米粒子尺寸和相结构的影响不同。在所研究...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掺杂量的Fe3+/TiO2、Cr3+/TiO2纳米复合微粒。用XRD和TEM研究了Fe3+、Cr3+的掺杂对TiO2纳米粒子尺寸和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离子不同,对TiO2纳米粒子尺寸和相结构的影响不同。在所研究的掺杂量范围内(x:0.0000~0.1000),TiO2纳米粒子的粒径随Cr3+掺杂量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但幅度不大;而Fe3+的掺杂则会引起TiO2粒子的团聚和晶粒的长大;由XRD分析可知:在掺杂量范围内,不会发生Fe2O3、Cr2O3等相的偏析,但Fe3+的掺杂引起了TiO2在低温条件下由锐钛矿向金红石的相转变。通过UV-Vis光谱的研究发现:Fe3+、Cr3+的加入,可以使TiO2对光的吸收拓展到可见区,同时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对可见光的吸收强度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掺杂 纳米粒子 尺寸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红石型TiO_2催化超声降解亚甲基蓝溶液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朝红 马腾 +4 位作者 姜岳峰 臧树良 董殿波 李红 王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9-581,共3页
A variety of affecting factors on ultrasonic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in the presence of TiO2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ffects of ultrasonic degradation were more apparent in the presence of na... A variety of affecting factors on ultrasonic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in the presence of TiO2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ffects of ultrasonic degradation were more apparent in the presence of nanometer rutile TiO2 than of the solely ultrasonic ones.The sonochemical degradation kinetic of methylene blue in water was first-order.The degradation rate of methylene blue reached up to 80% in 120 min at ultrasonic frequency of 40kHz,power input of 50W,amount of catalyst of 1.0g/L,pH 5.16 and initial dye concentration of 5.0mg/L.Therefore,this method has better prospects in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蓝 超声降解 纳米红石tio2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酸修饰剂对水热法制备金红石型TiO_2纳米棒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蒋银花 孙岳明 +3 位作者 赵琛煊 吴敏 殷恒波 陈康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30,共3页
采用偏钛酸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备TiOSO4溶液,采用碳酸钠水解,多元酸为表面修饰剂,进行了粒径可控的金红石型TiO2纳米棒的水热合成研究。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制得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多元酸修饰剂的加入... 采用偏钛酸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备TiOSO4溶液,采用碳酸钠水解,多元酸为表面修饰剂,进行了粒径可控的金红石型TiO2纳米棒的水热合成研究。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制得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多元酸修饰剂的加入对TiO2纳米棒的尺寸大小及尺寸分布影响很大,并对修饰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修饰剂的位阻效应、羧基的络合作用及TiO2微晶表面的疏水性对TiO2纳米棒的大小和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钛酸 红石tio2 多元酸 修饰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型纳米TiO_2改性PC阳光板抗老化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刚 于杰 +2 位作者 罗筑 黄婉霞 涂铭旌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1期178-181,共4页
采用TEM,UV-Vis等测试手段表征了金红石型纳米TiO2的性能特征;分别制备了金红石型纳米TiO2质量分数分别为0.1%、0.3%和0.8%的改性PC阳光板,并采用氙灯气候试验机对纯PC和改性PC阳光板进行了人工加速老化.结果表明:金红石型纳米TiO2在PC... 采用TEM,UV-Vis等测试手段表征了金红石型纳米TiO2的性能特征;分别制备了金红石型纳米TiO2质量分数分别为0.1%、0.3%和0.8%的改性PC阳光板,并采用氙灯气候试验机对纯PC和改性PC阳光板进行了人工加速老化.结果表明:金红石型纳米TiO2在PC阳光板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其对PC阳光板有一定的增韧作用,改性PC阳光板具有优异的抗老化性能,其中,0.1%纳米TiO2改性PC阳光板的效果最好,老化400 h后的色差值为2.56,仅为未改性时的四分之一,老化800 h后的缺口冲击强度保持率大于95%,相比纯PC提高了1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纳米tio2 PC阳光板 紫外-可见光学特性 抗老化 色差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红石型TiO_2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园园 贾志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55-1157,共3页
以TiCl4为原料,通过低温水热处理和高温煅烧两步法得到了金红石型TiO2纳米晶。利用XRD、TEM、BET和紫外-可见光光谱对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得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热温度较高时所得到的前体煅烧后更有利于形成小粒径和高分散的TiO... 以TiCl4为原料,通过低温水热处理和高温煅烧两步法得到了金红石型TiO2纳米晶。利用XRD、TEM、BET和紫外-可见光光谱对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得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热温度较高时所得到的前体煅烧后更有利于形成小粒径和高分散的TiO2纳米晶,并且有较高的比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tio2 纳米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