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金纳米片的简单制备与生长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长顺 阚彩侠 +1 位作者 倪媛 徐海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4-204,共11页
在室温(-30℃)条件下,氯金酸(HAuCl4)均匀混合在粘稠的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胶体(水为溶剂)中,HAuCl4可以被PVP还原,从而形成纳米片.本工作中,通过调整晶体生长条件,成功合成了大量新形貌的单晶金纳米片(厚度... 在室温(-30℃)条件下,氯金酸(HAuCl4)均匀混合在粘稠的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胶体(水为溶剂)中,HAuCl4可以被PVP还原,从而形成纳米片.本工作中,通过调整晶体生长条件,成功合成了大量新形貌的单晶金纳米片(厚度数十纳米,尺寸为数个微米).例如,在晶体生长初期阶段,通过引入温度变化(如降温10—20℃),形成的金纳米片主要是六角星形,并伴有盾状、内凹外凸的三角状、截角的、三又的及多台阶等新形纳米片.结合理论计算,阐明了金纳米片的生长机制:在一定条件下,金(111)晶面不仅可以沿着〈110〉方向生长成为常规的三角或六角纳米片,还可以沿〈211〉、〈321〉等不同方向生长成含有更高指数侧面的新形金纳米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聚乙烯吡咯烷酮 星形 生长机制 高指数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离子液体中单晶金纳米片的制备与表征(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任兰正 王金秀 孙开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7-342,369,共7页
羟基功能化离子液体氯化1-(3-羟丙基)-3-甲基咪唑中,微波加热还原HAuCl4.4H2O制备了多边形单晶金纳米片,制备过程不需要额外添加包覆剂。产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能谱、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进行了表征。... 羟基功能化离子液体氯化1-(3-羟丙基)-3-甲基咪唑中,微波加热还原HAuCl4.4H2O制备了多边形单晶金纳米片,制备过程不需要额外添加包覆剂。产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能谱、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进行了表征。产物的形状和大小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等进行控制。50毫克HAuCl4.4H2O溶解于1毫升羟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中,在140℃进行还原反应时,得到平面尺寸达16微米,厚度约为35纳米的单晶金纳米片。在单晶金纳米片的制备反应中,离子液体氯化1-(3-羟丙基-)3-甲基咪唑同时起到了反应介质、还原剂和包覆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离子液体 微波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片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耀 樊正阳 +3 位作者 杨宏伟 李郁秀 王川 尹俊刚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4-92,共9页
金纳米片由于自身的高比表面积、选择性吸附特性、优异的光电效应以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现在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30余篇文献分析,综述了种子介导生长法、液相还原法、模板法、气相沉积法、水热法以及光学合成法等制备金纳米片... 金纳米片由于自身的高比表面积、选择性吸附特性、优异的光电效应以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现在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30余篇文献分析,综述了种子介导生长法、液相还原法、模板法、气相沉积法、水热法以及光学合成法等制备金纳米片的方法;探讨了金纳米片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生物医学、等离子体传感器和催化剂等方面的应用;对金纳米片的可控合成及其工业化应用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制备方法 应用 表面增强拉曼(SER)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三角形金纳米片/Nafion复合膜修饰电极对L-色氨酸的灵敏检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雨晴 朱钦 +4 位作者 肖忠良 吕超志 冯泽猛 印遇龙 曹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6-644,共9页
采用晶种生长法制备了形状均一、导电性良好的三角形金纳米片(Au TNPs),并以氧化石墨烯(GO)为载体,聚阴离子Nafion为保护剂,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得氧化石墨烯/三角形金纳米片/Nafion复合膜修饰电极(GO/Au TNPs/Nafion/GCE).... 采用晶种生长法制备了形状均一、导电性良好的三角形金纳米片(Au TNPs),并以氧化石墨烯(GO)为载体,聚阴离子Nafion为保护剂,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得氧化石墨烯/三角形金纳米片/Nafion复合膜修饰电极(GO/Au TNPs/Nafion/GCE).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示差脉冲伏安法(DPV)探讨了L-色氨酸(L-Trp)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GO/Au TNPs/Nafion/GCE对L-Trp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氧化特性.在0.10 mol/L的PBS缓冲溶液(p H=3.5)中,该修饰电极的响应峰电流与L-Trp的浓度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4.000×10^(-8)~6.000×10^(-5)mol/L,检出限为1.000×10^(-8)mol/L(S/N=3).该电极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将该电极用于猪血清样品中L-Trp的测定,回收率为93.1%~105.9%,说明该电极在健康养殖生化检测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色氨酸 三角形纳米 氧化石墨烯 纳米复合膜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二氧化钛纳米片的性质及其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3
5
作者 赵丹丹 于彦龙 +1 位作者 高东子 曹亚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质子交换和层状剥离的方法,制备出金红石TiO_2纳米片。利用X射线电子衍射谱(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X光电子能谱(XPS)的价带谱和荧光光谱(PL)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光生载流子的... 采用溶胶–凝胶、质子交换和层状剥离的方法,制备出金红石TiO_2纳米片。利用X射线电子衍射谱(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X光电子能谱(XPS)的价带谱和荧光光谱(PL)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光生载流子的转移过程。结果证明:金红石TiO_2纳米片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85.7 m2/g),厚度约5 nm,与金红石TiO_2样品相比,金红石TiO_2纳米片的禁带宽度增加,氧化还原能力增强;此外,纳米片结构能够促使光生载流子快速转移到纳米片的表面并产生有效分离,阻止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提高了光催化反应中光生载流子的利用率。金红石纳米片的这些特性导致其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紫外光催化降解对氯苯酚的实验表明:金红石TiO_2纳米片的光催化活性高于金红石TiO_2和锐钛矿TiO_2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TiO2纳米 比表面积 能带结构 光生载流子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合成金纳米片
6
作者 母建林 刘颖 +3 位作者 王辉 叶金文 文晓刚 谷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2-54,共3页
采用微波加热法,氯金酸为前驱物,乙二醇作为溶剂和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晶面生长控制剂,葡萄糖作为辅助还原剂调控合适的还原速度合成出了边长为微米级的单晶金纳米片。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采用微波加热法,氯金酸为前驱物,乙二醇作为溶剂和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晶面生长控制剂,葡萄糖作为辅助还原剂调控合适的还原速度合成出了边长为微米级的单晶金纳米片。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产物的成分,形貌以及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金纳米片为面心立方单晶,边长为2~3μm,厚度为50~100nm,具有独特的(±011)上、下面。分别考察了PVP和葡萄糖添加对形成金纳米片的影响,PVP沉积在晶种{011}面上和合适的还原速度是形成金纳米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聚乙烯吡咯烷酮 葡萄糖 微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片在肿瘤治疗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美辰 梁爽 +1 位作者 刘永军 张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9-104,共6页
金纳米片是一类具有纳米厚度的新型二维纳米金属材料,因其优良的特性而备受关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和诊断领域。根据金纳米片的特点及制备方法,本文重点归纳了近年来金纳米片在肿瘤治疗和诊断中的应用,以期为金纳米片在肿瘤研... 金纳米片是一类具有纳米厚度的新型二维纳米金属材料,因其优良的特性而备受关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和诊断领域。根据金纳米片的特点及制备方法,本文重点归纳了近年来金纳米片在肿瘤治疗和诊断中的应用,以期为金纳米片在肿瘤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肿瘤治疗 肿瘤诊断 药物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片的合成和等离子共振特性研究
8
作者 陈日懿 林林 +4 位作者 邱丽婷 游莉敏 林榕倩 李瑞钦 冯卓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140-11144,11150,共6页
采用晶种生长法分别制备出金纳米三角片、圆片和六角片。通过S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分别对样品形貌和消光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出的金纳米片形貌规则、尺寸均一。金纳米三角片、圆片、六角片的偶极等离子共振峰大致分别位于1 208... 采用晶种生长法分别制备出金纳米三角片、圆片和六角片。通过S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分别对样品形貌和消光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出的金纳米片形貌规则、尺寸均一。金纳米三角片、圆片、六角片的偶极等离子共振峰大致分别位于1 208,760,827nm。观察到在金纳米三角片转换为金纳米六角片的过程中,面内十六极共振峰逐渐减弱。采用FDTD拟合已知边长和厚度的金纳米片的消光谱,同时对比金纳米片实测的消光谱,两者的结果较为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 纳米 FDTD 消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三角片对家蚕生长状况和蚕丝性质的影响
9
作者 马琳 Vivian Andoh 刘海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60-162,166,共4页
本研究通过足部注射的方式将金纳米三角片导入5龄家蚕体内,研究了金纳米三角片对家蚕生长状况以及蚕丝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纳米三角片的摄入大幅度降低了家蚕的成活率。总体来看,家蚕平均体质量、体长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外貌无显... 本研究通过足部注射的方式将金纳米三角片导入5龄家蚕体内,研究了金纳米三角片对家蚕生长状况以及蚕丝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纳米三角片的摄入大幅度降低了家蚕的成活率。总体来看,家蚕平均体质量、体长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外貌无显著变化。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摄入金纳米三角片的试验组蚕丝的晶体或二级结构并未遭到破坏。该研究可以为金纳米三角片的生物安全性评估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三角 家蚕 生长状况 蚕丝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ltra-stabl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using nitrogen-doped porous carbon nanosheets implanted with both Fe and Ni
10
作者 Reddeppa Nadimicherla TANG You-chen +1 位作者 LU Yu-heng LIU Ru-liang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199,共12页
The major problem with lithium-sulfur(Li-S)batteries is their poor cycling stability because of slow redox kinetics in the cathode and the growth of lithium dendrites on the anode.We report the production of 2D porous... The major problem with lithium-sulfur(Li-S)batteries is their poor cycling stability because of slow redox kinetics in the cathode and the growth of lithium dendrites on the anode.We report the production of 2D porous carbon nanosheets doped with both Fe and Ni(Fe/Ni-N-PCNSs)by an easy and template-free approach that solve this problem.Because of their ultrathin porous 2D structure and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Fe and Ni dopants,they capture polysulfides,speed up the sulfur redox reaction,and improve the material’s lithiophilicity,greatly suppressing the shuttling of polysulfides and dendrite growth on the lithium anode.As a result,it has an exceptional performance as a stable host for elemental sulfur and metallic lithium,producing a record long life of 1000 cycles with a very small capacity decay of 0.00025%per cycle in a Li-S battery and an excellent cycling stability of over 850 h with a small overpotential of>72 mV in a lithium metal battery.This work suggests the use of multifunctional-based 2D porous carbon nanosheets as a stable host for both elemental sulfur and metallic lithium to improve the Li-S battery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 battery Porous carbon Lithium metal battery NANOSHEETS Redox kine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