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性能纳米金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路存 苏方正 +1 位作者 黄新松 曹勇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69-875,共7页
综述了高性能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从制备方法(共沉淀、沉积-沉淀、浸渍等)、活性金物种的存在状态及表征(尺寸效应、价态、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和催化性能(选择氧化反应、加氢反应及环境治理)等方面评述了多相纳... 综述了高性能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从制备方法(共沉淀、沉积-沉淀、浸渍等)、活性金物种的存在状态及表征(尺寸效应、价态、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和催化性能(选择氧化反应、加氢反应及环境治理)等方面评述了多相纳米金催化体系的研究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催化 纳米构筑 活性物种 选择氧化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催化剂在CO低温氧化和选择性氧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鲁继青 罗孟飞 辛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6-309,共4页
介绍了纳米金催化剂在CO低温氧化和丙烯直接环氧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在CO低温氧化反应中,催化剂的活性相和载体都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纳米金颗粒和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载体不仅可以改变纳米金颗粒的大小和形状,而且也影响了氧... 介绍了纳米金催化剂在CO低温氧化和丙烯直接环氧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在CO低温氧化反应中,催化剂的活性相和载体都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纳米金颗粒和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载体不仅可以改变纳米金颗粒的大小和形状,而且也影响了氧的活化,从而提高反应活性;在丙烯直接环氧化反应中,由H2和O2在金颗粒表面反应生成的过氧化物种是反应中间体;在选择性氧化和选择性加氢反应中,金催化剂表现出优良的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催化 CO氧化 选择性氧化 丙烯环氧化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低温)CO氧化反应纳米金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树新 尹燕华 秦永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3-108,共6页
纳米金催化剂对CO低温氧化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而且抗水性、稳定性都优于其他催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验研究中发现,金催化剂的活性随制备方法、预处理条件、载体、金颗粒大小等的不同会出现较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从... 纳米金催化剂对CO低温氧化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而且抗水性、稳定性都优于其他催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验研究中发现,金催化剂的活性随制备方法、预处理条件、载体、金颗粒大小等的不同会出现较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人们对这种新型催化剂的活性位数目、性质还不能实现有效控制。本文在简要回顾多种因素影响金催化剂活性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综述了对活性本质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高活性、高稳定性的金催化剂的制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催化 活性位 CO低温氧化 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纳米金催化氯金酸-盐酸羟胺光度法检测免疫球蛋白G
4
作者 邓俊耀 张声森 蒋治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35-2938,共4页
在pH 2.27的柠檬酸钠-盐酸缓冲溶液中,纳米金对氯金酸-盐酸羟胺生成较大粒径金颗粒这一慢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较大粒径金颗粒在600-1000 nm处有一个较宽的吸收峰。将纳米金标记羊抗人IgG获得免疫纳米金,免疫纳米金也具有相同催化... 在pH 2.27的柠檬酸钠-盐酸缓冲溶液中,纳米金对氯金酸-盐酸羟胺生成较大粒径金颗粒这一慢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较大粒径金颗粒在600-1000 nm处有一个较宽的吸收峰。将纳米金标记羊抗人IgG获得免疫纳米金,免疫纳米金也具有相同催化效果。在一定条件下,金标记羊抗人IgG与IgG发生特异性结合生成纳米金免疫复合物。以16000 rpm速度离心分离获得未反应的纳米金标抗上层溶液。以它作为催化剂催化氯金酸-盐酸羟胺微粒反应,700 nm处的吸光度A700 nm线性降低。其降低值ΔA700 nm与IgG在0.1-10 n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6 ng·mL^-1。本法具有灵敏、快速和较高的特异性,用于定量分析人血清IgG,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纳米 纳米金催化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催化剂Au/ZnAl-LDHs的制备及在CO常温氧化反应中的活性及稳定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杨子 祝琳华 +1 位作者 何艳萍 杨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14,共5页
以人工合成的双羟基金属氢氧化物ZnAl-LDHs为载体,将预先制备的金溶胶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负载到载体上,获得了纳米金催化剂Au/ZnAl-LDHs,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表征了催化剂的物相,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纳米金颗粒的粒径分布,以CO... 以人工合成的双羟基金属氢氧化物ZnAl-LDHs为载体,将预先制备的金溶胶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负载到载体上,获得了纳米金催化剂Au/ZnAl-LDHs,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表征了催化剂的物相,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纳米金颗粒的粒径分布,以CO的常温催化氧化为模型反应,分别考察了金溶胶制备过程中金前体HAuCl4·6H2O的浓度和还原剂THPC的用量、负载过程的pH值以及金的负载量等因素对金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制备金溶胶的过程中,降低HAuCl4·6H2O的浓度并提高还原剂THPC的用量,可以制备出粒径分布处于1-7nm之间、平均粒径仅3.87nm的负载型纳米金颗粒,其对CO的常温转化率为100%,且其催化活性的稳定性明显提高;而在金溶胶的吸附负载过程中,使体系的pH值处于6-7的范围,有利于金溶胶在ZnAl-LDHs载体上的吸附负载,从而得到实际负载量更接近理论负载量的金催化剂样品,当金的实际负载量接近1%(质量分数)时,能够确保对CO的常温氧化转化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羟基属氢氧化物(LDHs) 纳米金催化 CO常温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CO催化氧化的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姚欣蕾 周淑君 +1 位作者 周涵 范同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7-105,共9页
CO作为许多工业环境和室内、室外环境的主要有毒气体污染物之一,其消除问题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利用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催化氧化CO一直是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从载体种类、结构、制备方法和条件的角度阐述了近年来CO... CO作为许多工业环境和室内、室外环境的主要有毒气体污染物之一,其消除问题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利用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催化氧化CO一直是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从载体种类、结构、制备方法和条件的角度阐述了近年来CO催化氧化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对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催化氧化 负载型纳米金催化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CO低温氧化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静静 孙杰 +2 位作者 李吉刚 周添 陈立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6-142,共7页
一氧化碳(CO)催化氧化反应因在工业、环保、军事、人类生活等方面应用广泛而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如激光器中微量CO的消除、封闭体系中CO的消除、汽车尾气净化以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少量CO的消除等。近年来关于纳米金催化剂用于CO低温... 一氧化碳(CO)催化氧化反应因在工业、环保、军事、人类生活等方面应用广泛而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如激光器中微量CO的消除、封闭体系中CO的消除、汽车尾气净化以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少量CO的消除等。近年来关于纳米金催化剂用于CO低温氧化反应的研究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阐述了金颗粒尺寸、载体种类、制备方法、制备条件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总结了催化机理的研究现状和导致催化剂失活的因素,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纳米金催化 载体 催化机理 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负载纳米金催化葡萄糖选择氧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云来 张军营 +2 位作者 洪峰 邵斌 黄家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159,共8页
通过溶胶-固载法制备了不同氧化物负载的纳米金催化剂,并用于催化葡萄糖选择氧化。系统考察了pH值、反应温度、氧气体积分数、载体等对葡萄糖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pH值、反应温度和氧气体积分数都有利于促进葡萄糖氧化反应进行;但... 通过溶胶-固载法制备了不同氧化物负载的纳米金催化剂,并用于催化葡萄糖选择氧化。系统考察了pH值、反应温度、氧气体积分数、载体等对葡萄糖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pH值、反应温度和氧气体积分数都有利于促进葡萄糖氧化反应进行;但过高的pH值及反应温度会导致副反应发生,降低葡萄糖酸的选择性;此外,对于不同氧化物负载的纳米金催化剂,结合ICP、BET、In situ DRIFT和TEM等表征可知,除了金纳米粒子尺寸,纳米金与载体间强相互作用也对葡萄糖选择氧化反应活性起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 纳米金催化 纳米与载体间强相互作用(SM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催化甲酸还原磷钼酸耦合电置换反应-共振瑞利散射测定痕量汞
9
作者 刘奇文 李丹 +2 位作者 黄小芳 梁爱惠 蒋治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0-148,共9页
在pH=3.1的HCOOH-HCOONa缓冲液中,磷钼酸粒子在450 nm处产生一个共振瑞利散射(RRS)峰。金纳米粒子(AuNPs)可催化磷钼酸-甲酸反应生成磷钼蓝,使得450 nm处磷钼酸的RRS强度线性降低。Hg^(2+)可与AuNPs发生电置换反应,从而抑制AuNPs的催化... 在pH=3.1的HCOOH-HCOONa缓冲液中,磷钼酸粒子在450 nm处产生一个共振瑞利散射(RRS)峰。金纳米粒子(AuNPs)可催化磷钼酸-甲酸反应生成磷钼蓝,使得450 nm处磷钼酸的RRS强度线性降低。Hg^(2+)可与AuNPs发生电置换反应,从而抑制AuNPs的催化作用,RRS峰增强。在2.5×10^(-4)~3.5μmol/L,随着Hg^(2+)浓度的增加,AuNPs的催化作用逐渐减弱,反应液的颜色逐渐从蓝色变为无色,体系在450 nm处的RRS峰值(ΔI)线性增高,其线性方程为ΔI=0.32 C+46.1,检出限为0.18 nmol/L。该法用于废水中Hg^(2+)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催化 静电取代 磷钼蓝 共振瑞利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配体修饰纳米金催化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血红素
10
作者 董金超 温桂清 +2 位作者 刘庆业 梁爱惠 蒋治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1-196,共6页
适配体(aptamer)与纳米金结合形成稳定的适配体修饰纳米金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探针(AussDNA),且不被NaCl聚集.在pH8的Tris-HC1缓冲溶液中,血红素与AussDNA中的aptamer作用形成稳定的结合物并释放出纳米金,纳米金被高浓度NaCl聚集成较... 适配体(aptamer)与纳米金结合形成稳定的适配体修饰纳米金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探针(AussDNA),且不被NaCl聚集.在pH8的Tris-HC1缓冲溶液中,血红素与AussDNA中的aptamer作用形成稳定的结合物并释放出纳米金,纳米金被高浓度NaCl聚集成较大粒径的纳米金颗粒,导致367.6 nm处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强度增大,共振瑞利散射峰的增大值△I367.6nm与血红素在5~750 n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2.4C+ 144.4,相关系数R2=0.982 9,检出限为66 pmol/L.该法用于分析测定人体血清中残留的血红素,结果满意.适配体反应液中未反应的AussDNA纳米金探针对葡萄糖-斐林试剂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其产物氧化亚铜微粒在370 nm处有一较强共振瑞利散射峰.随着血红素浓度的增加,反应液中AussDNA减少,催化作用减弱,370 nm处共振瑞利散射峰强度降低,共振瑞利散射峰的降低值△I370nm与血红素在0.25~200 n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370nm=5.5C+ 78,相关系数R2=0.971 9,检出限为17 pmol/L.据此建立了一个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简便快速检测血红素的适配体修饰纳米金催化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 核酸适配体 纳米金催化 氧化亚铜微粒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朗大学开发出可选择性地将CO_2转化为CO的纳米金催化剂
11
作者 许建耘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30,共1页
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调整纳米金颗粒至合适的尺寸,开发出一种可选择性地将CO2转化为CO(一种活跃的含碳分子)的催化剂,可用来做替代燃料和大宗化学品。该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的杂志上。
关键词 纳米金催化 可选择性 美国布朗 CO2 转化 开发 大学 美国化学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化物所在胺醇烷基化和纳米金催化剂可控制备中获进展
12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7-747,共1页
胺醇烷基化反应是N-烷基化胺清洁制备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对胺醇烷基化反应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优良普适性的催化剂体系还主要集中于贵金属均相催化剂,对胺醇烷基化具有优良性能和普适性的非贵金属多相催化剂体系还报道较少。
关键词 N-烷基化 可控制备 纳米金催化 烷基化反应 催化剂体系 兰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成高活性、高稳定性纳米金催化剂
13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6,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燕山大学合作,提出了一种兼具高活性以及高稳定性的纳米金催化剂的合成策略。纳米金催化剂是指以纳米金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其反应活性跟金颗粒的尺寸密切相关。当颗粒尺寸小于5 nm时,纳米金催化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燕山大学合作,提出了一种兼具高活性以及高稳定性的纳米金催化剂的合成策略。纳米金催化剂是指以纳米金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其反应活性跟金颗粒的尺寸密切相关。当颗粒尺寸小于5 nm时,纳米金催化剂能够展现出优异的活性,其在一氧化碳氧化、丙烯环氧化、醇醛的选择性氧化等反应中具有独特的催化性能,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工业应用前景的催化剂。但该催化剂在高温焙烧或者反应过程(甚至低温反应)中容易烧结或聚集,导致其稳定性较差,极大地限制了其工业应用进程。通过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氧化物包裹、分子筛孔道限制等多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改善纳米金催化剂的稳定性,但是这些方法通常以牺牲部分活性位为代价,导致纳米金催化剂活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载体强相互作用 一氧化碳氧化 纳米金催化 选择性氧化 合成策略 丙烯环氧化 活性位 燕山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催化氢气/氧气共存下丙烯直接环氧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义武 余欢 +2 位作者 张小明 鲁继青 索继栓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6-472,共7页
关键词 纳米金催化 丙烯环氧化 环氧丙烷 载体
原文传递
钴氧化物负载的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邹旭华 齐世学 +2 位作者 贺红军 安立敦 段雪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4-269,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和金属有机配合物固载法,分别制备了钴氧化物负载的纳米金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对CO低温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如焙烧温度和时间、金的负载量、活性组分前体、沉淀剂的滴加顺序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采用共沉淀法和金属有机配合物固载法,分别制备了钴氧化物负载的纳米金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对CO低温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如焙烧温度和时间、金的负载量、活性组分前体、沉淀剂的滴加顺序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严格控制制备条件,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的3%Au/Co3O4催化剂,对CO氧化反应都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可分别于-22℃和-5℃将空气中1%的CO完全转化为CO2.XRD和TEM测试结果显示,催化剂上的金颗粒大小在10nm范围内,载体为适度结晶的四氧化三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纳米金催化 四氧化三钴 一氧化碳 催化氧化
原文传递
氧化淀粉均相还原制备纳米金及用于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水洞 林泽声 +1 位作者 黄加乐 黄汉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02-2106,共5页
以过氧化氢氧化淀粉制备水溶性羧基淀粉(OST),通过红外光谱、滴定法、粘度和水溶性测试表征OST结构与性能。选择溶解性最高、羧基含量42.1%OST(OST42.1)用于还原氯金酸获得纳米金颗粒,通过溶胶负载制备纳米金催化剂。利用紫外-可见光谱... 以过氧化氢氧化淀粉制备水溶性羧基淀粉(OST),通过红外光谱、滴定法、粘度和水溶性测试表征OST结构与性能。选择溶解性最高、羧基含量42.1%OST(OST42.1)用于还原氯金酸获得纳米金颗粒,通过溶胶负载制备纳米金催化剂。利用紫外-可见光谱、透射电镜、X衍射和低温N_2物理吸附表征所制备的催化剂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随着OST42.1浓度由5g/L上升40g/L时,纳米金颗粒直径呈先降低而上升的趋势,在20g/L时还原所得纳米金颗粒负载量和颗粒平均直径分别为0.5%和1.8nm,比表面积和容积率分别为353.01m^2/g和0.293cm^3/g。以20g/L的OST42.1制备的催化剂,用于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转化率、氢气效率和丙烯环氧化选择性分别达到18.5%,31.1%和68%。其原因在于OST42.1在水中具有溶解度高和粘度低等优点,以均相还原氯金酸能增加纳米金颗粒负载量及降低直径,提高丙烯气相环氧化效率。研究表明,高水溶性的羧基淀粉能有效还原氯金酸,获得高催化活性的纳米金颗粒,在丙烯气相环氧化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淀粉 纳米金催化 丙烯环氧化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散金纳米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夏寒梅 陈立芳 方云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74-2282,共9页
纳米金催化剂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CO氧化、水煤气转换及各种烷烃催化氧化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其粒径效应对纳米金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本文详细介绍了高分散纳米金催化剂制备的研究现状及最新的含金纳米反... 纳米金催化剂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CO氧化、水煤气转换及各种烷烃催化氧化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其粒径效应对纳米金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本文详细介绍了高分散纳米金催化剂制备的研究现状及最新的含金纳米反应器的设计合成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催化 高分散 选择性氧化 加氢 纳米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于碳纳米管上的新型金纳米催化剂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希骋 伦宁 +2 位作者 李霞 温树林 吴中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9-379,共1页
关键词 纳米 纳米催化 催化剂载体材料 混酸处理 表面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红石型TiO_2催化超声降解亚甲基蓝溶液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朝红 马腾 +4 位作者 姜岳峰 臧树良 董殿波 李红 王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9-581,共3页
A variety of affecting factors on ultrasonic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in the presence of TiO2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ffects of ultrasonic degradation were more apparent in the presence of na... A variety of affecting factors on ultrasonic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in the presence of TiO2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ffects of ultrasonic degradation were more apparent in the presence of nanometer rutile TiO2 than of the solely ultrasonic ones.The sonochemical degradation kinetic of methylene blue in water was first-order.The degradation rate of methylene blue reached up to 80% in 120 min at ultrasonic frequency of 40kHz,power input of 50W,amount of catalyst of 1.0g/L,pH 5.16 and initial dye concentration of 5.0mg/L.Therefore,this method has better prospects in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蓝 超声降解 纳米红石型TiO2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单层修饰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pH响应性催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军波 李桂珍 +3 位作者 刘志飞 韩晨 周惠云 张军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43-1147,共5页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制备了具有硫醇端基的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PtBMA),通过其水解得到具有pH刺激响应的聚甲基丙烯酸(PMAA)。利用硫醇端基与金之间的强耦合作用获得了聚甲基丙烯酸单层修饰的金纳米粒子(PMAA-GNPs)催化体...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制备了具有硫醇端基的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PtBMA),通过其水解得到具有pH刺激响应的聚甲基丙烯酸(PMAA)。利用硫醇端基与金之间的强耦合作用获得了聚甲基丙烯酸单层修饰的金纳米粒子(PMAA-GNPs)催化体系。利用UV-Vis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PMAA-GNPs催化剂在不同pH值下的分散状态。以NaBH4还原对硝基苯酚的反应,验证了此催化体系的pH响应性。结果表明,调节体系的pH值为酸性,PMAA塌缩和包覆在金纳米粒子(GNPs)的表面,引起GNPs的聚集,从而降低了催化效率。反之,在碱性环境中,在PMAA链的排斥作用下,GNPs能较好的分散,提高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 纳米粒子 pH响应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