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2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研究(Ⅰ)合成因素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许艳慧 李志安 李四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67-369,共3页
目的 :探讨各合成因素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生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湿法化学合成法合成纳米HA ,反应试剂溶液的浓度分别为 0 .1mol L 0 .2 5mol L和 0 .4mol L ,加入表面活性剂乙醇胺或聚乙二醇 ,煅烧温度 70 0℃或80 0℃ ,各反应条件下生... 目的 :探讨各合成因素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生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湿法化学合成法合成纳米HA ,反应试剂溶液的浓度分别为 0 .1mol L 0 .2 5mol L和 0 .4mol L ,加入表面活性剂乙醇胺或聚乙二醇 ,煅烧温度 70 0℃或80 0℃ ,各反应条件下生成的HA经XRD TEM SEM等手段观测HA的大小形态。结果 :浓度为 0 .2 5mol L时HA的颗粒最小 ,加入表面活性剂的分散程度较好 ,70 0℃下烧结纳米HA即可 ,80 0℃时HA的颗粒大小和致密化均增加。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研究 合成因素 纳米羟基磷灰石 生成 牙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骨组织工程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云 赵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427-3428,共2页
骨修复与再生是骨科、整形外科、口腔科等常见的临床问题.目前修复骨缺损的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及人工合成骨修复等。虽然自体骨移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及骨传导性被认为现有的较理想的骨修复方式.但仍存在供骨... 骨修复与再生是骨科、整形外科、口腔科等常见的临床问题.目前修复骨缺损的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及人工合成骨修复等。虽然自体骨移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及骨传导性被认为现有的较理想的骨修复方式.但仍存在供骨来源受限、取骨创伤及植骨后并发症多等缺陷[1]。异体骨移植也具有良好的骨诱导作用,但其易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及潜在传播疾病的危险等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骨组织工程 应用 自体骨移植 异体骨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临床问题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雪梅 方厂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31-734,共4页
1研究背景 目前临床上治疗骨缺损主要采用骨替代材料移植充填缺损和组织工程方法,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作为充填材料移植应用广泛,但其来源有限,且移植后容易诱发感染和抗原反应;因此人造骨生物材料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人工材料存在与受体... 1研究背景 目前临床上治疗骨缺损主要采用骨替代材料移植充填缺损和组织工程方法,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作为充填材料移植应用广泛,但其来源有限,且移植后容易诱发感染和抗原反应;因此人造骨生物材料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人工材料存在与受体组织亲和性较低的问题,所以制造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胶原 组织工程方法 充填材料 骨替代材料 同种异体骨 移植后 抗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负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铅离子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34
4
作者 张连科 王洋 +4 位作者 王维大 李玉梅 孙鹏 韩剑宏 姜庆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492-3501,共10页
以玉米秸秆为前体,在高温限氧条件下,将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P)负载于生物炭(BC)表面制备出了生物炭负载纳米羟基磷灰石(n HAP/BC)复合材料,并利用SEM、XRD和FTIR对其进行表征。批量吸附实验考察其对Pb^(2+)的吸附特性,研究pH、投加... 以玉米秸秆为前体,在高温限氧条件下,将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P)负载于生物炭(BC)表面制备出了生物炭负载纳米羟基磷灰石(n HAP/BC)复合材料,并利用SEM、XRD和FTIR对其进行表征。批量吸附实验考察其对Pb^(2+)的吸附特性,研究pH、投加量、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及吸附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分析了吸附特性,通过解吸实验考察了解吸再生效应,并对吸附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与BC相比,n HAP/BC复合材料具备更好的吸附效果,25℃时理论最大吸附量为383.75mg/g。n HAP/BC对Pb^(2+)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表明n HAP/BC对Pb^(2+)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热力学参数ΔG<0、ΔH>0,表明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n HAP/BC对Pb^(2+)的吸附机制主要包括nano-HAP的溶解-沉淀作用以及生物炭表面—OH和—COOH等含氧官能团的络合作用。n HAP/BC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能力,是一种潜在的Pb^(2+)高效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纳米羟基磷灰石 铅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作为污水处理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郭佳丽 韩颖超 +1 位作者 徐磊 焦佳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66-2475,2491,共11页
羟基磷灰石(HAP)是牙齿和骨骼的主要无机矿物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除了作为骨替代材料,HAP对于污水中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重金属离子、阴离子以及有机物)也表现出良好的吸附去除能力,特别是纳米HAP具有更优良的吸附性能。但是由... 羟基磷灰石(HAP)是牙齿和骨骼的主要无机矿物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除了作为骨替代材料,HAP对于污水中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重金属离子、阴离子以及有机物)也表现出良好的吸附去除能力,特别是纳米HAP具有更优良的吸附性能。但是由于纳米HAP易团聚,限制了其应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在纳米HAP基础上开发出的具有高效吸附性能的新型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在污水处理中显示出广泛的应用潜力。本文从制备技术、应用领域、吸附机理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纳米HAP复合材料作为污水处理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复合材料 废水 羟基磷灰石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细胞毒性 被引量:33
6
作者 许艳慧 李四群 李志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 :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细胞毒性。方法 :采用能快速、准确、敏感地评价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毒性的MTT比色法 ,以普通HA为对照组 ,纳米HA为实验组 ,选用不同浓度的材料浸提液 ,分别检测小鼠成纤维细胞L 92 9和原代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 目的 :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细胞毒性。方法 :采用能快速、准确、敏感地评价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毒性的MTT比色法 ,以普通HA为对照组 ,纳米HA为实验组 ,选用不同浓度的材料浸提液 ,分别检测小鼠成纤维细胞L 92 9和原代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样细胞的相对增殖率 ,评价其细胞毒性。结果 :与普通HA相比 ,纳米HA表现出较高的细胞增殖率 ,随着浸提液浓度的降低和培养时间的增长 ,细胞毒性趋于 0级 ;纳米HA的微颗粒与细胞的直接接触并未见细胞毒性作用 ;与L 92 9相比 ,原代培养的牙周膜成纤维样细胞的细胞增殖率较低 ,其敏感性较高。结论 :纳米HA无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复合材料 细胞毒性 MTT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硬组织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严涵 杨延慧 +6 位作者 徐静 陈红 康晓梅 曾宪仕 王晓敏 陈晓浪 张志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0,共5页
人体骨骼的晶体成分主要是纳米羟基磷灰石(n-HA),n-HA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骨结合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硬组织修复材料中。本文综述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在构建人体骨修复支架材料、骨替代材料和口腔医用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骨修复 口腔医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修复兔骨缺损过程中BMP-2的表达 被引量:6
8
作者 汪皖 徐培 吴海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1-494,共4页
目的探讨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CTS-nHA)修复兔骨缺损时BMP-2在其局部的表达。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CTS-nHA组、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组、空白组。于兔双侧后肢胫骨近端各制造2个约0.5cm大小的缺损,分别植入相应的材... 目的探讨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CTS-nHA)修复兔骨缺损时BMP-2在其局部的表达。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CTS-nHA组、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组、空白组。于兔双侧后肢胫骨近端各制造2个约0.5cm大小的缺损,分别植入相应的材料或不植入任何材料,于术后2、4、6、10周取标本进行骨生长因子BMP-2和组织学的观察。结果可直接观察到CTS-nHA表面有较强的BMP-2表达,CTS-nHA组新生骨组织中BMP-2表达的量比nHA组高峰提前,在观察的各时间段CTS-nHA组新生的骨组织均明显高于nHA组和空白组(P<0.05),至第10周时CTS-nHA组已形成较成熟的板层骨组织,而nHA组网状编织骨间夹杂有较多的骨痂基质。结论 CTS-nHA较强的成骨活性可能与其在体内具有诱导成骨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羟基磷灰石 B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9
作者 艾永平 李久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36,共5页
通过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种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并用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进行增强,研究了其弯曲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有优良的热稳定性;随n-HA含量增加,复合材料弯曲性能有一定升高,但当n-HA含量超过10%时弯曲性能... 通过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种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并用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进行增强,研究了其弯曲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有优良的热稳定性;随n-HA含量增加,复合材料弯曲性能有一定升高,但当n-HA含量超过10%时弯曲性能反而降低;在前3个月的降解过程中,高n-HA含量的纳米复合材料更能降低力学性能衰减率及减少质量损失率;纳米复合材料在1.0mol/L NaOH标准溶液中水解10d后n-HA含量越高,水解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 纳米羟基磷灰石 复合材料 弯曲性能 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不锈钢与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组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灵钰 张升 +1 位作者 魏青松 史玉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10-1517,共8页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工艺(SLM)制备几种不同成分的316L-nHA(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的体积分数分别为0、5%、10%、15%)复合材料,并测试其致密度与抗拉强度;利用SEM分析其组织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当nHA的含量为5%时,材料的致密度和抗...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工艺(SLM)制备几种不同成分的316L-nHA(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的体积分数分别为0、5%、10%、15%)复合材料,并测试其致密度与抗拉强度;利用SEM分析其组织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当nHA的含量为5%时,材料的致密度和抗拉强度与纯不锈钢的相近,扫描速度为350 mm/s时强度达到最大值634.6 MPa;当nHA含量增大至10%~15%时材料致密度和强度明显降低,强度最高只有264.4 MPa。面能谱显示nHA均匀分布在金属基体中,呈弥散型金属-HA微界面结合特征。nHA和316L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且nHA中富含P,导致SLM过程中产生裂纹,当nHA含量由5%增大至15%时,裂纹密度明显增大,且互相联通。当nHA含量为5%时,提高扫描速度有利于抑制裂纹产生;当nHA含量增大至10%~15%时,由于P增多,增大扫描速度对裂纹的抑制作用较小。在适当的材料配比和工艺条件下利用SLM可制备出满足承重骨修复体力学性能要求的316L-nHA复合材料,有望改善金属植入体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316L不锈钢 生物复合材料 激光选区熔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键增强水性聚氨酯/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帆 顾永江 +1 位作者 孙富华 谢兴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006-11010,共5页
水性聚氨酯/羟基磷灰石(WBPU/HA)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已有报道,但通过离子键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却很少见.制备了稳定性良好的带羧酸根的阴离子型WBPU 乳液和带季铵的阳离子型的HA 胶体.其中纳米羟基磷灰石胶体通过合成过程中引入氨乙... 水性聚氨酯/羟基磷灰石(WBPU/HA)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已有报道,但通过离子键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却很少见.制备了稳定性良好的带羧酸根的阴离子型WBPU 乳液和带季铵的阳离子型的HA 胶体.其中纳米羟基磷灰石胶体通过合成过程中引入氨乙基磷酸使其带上正电荷.然后加入柠檬酸根将HA胶体转变为阴离子胶体.两种胶体溶液共混,并通过透析去掉柠檬酸根后得到均匀的混合胶体,干燥后得到力学性能良好的WBPU/HA 复合材料.当HA 含量为0-15%(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力学强度从纯PU 的10.9 MPa 提高到了22.3 MPa,提高幅度达100%.这是由于两相间存在正负电荷的离子键作用.当HA 含量为20%(质量分数)时,由于HA 粒子的团聚导致力学性能下降.提供了一种通过胶体共混来制备离子键增强的纳米复合材料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纳米羟基磷灰石 复合材料 离子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3D打印及性能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向声燚 焦志伟 +3 位作者 马昊鹏 杨勇 李荣军 杨卫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2-125,130,共5页
以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和聚己内酯(PCL)为原料,通过熔融共混方式制备不同nano-HA含量的PCL/nano-HA复合材料。采用熔体微分3D打印机打印PCL/nano-HA复合材料测试试样,测试其力学性能,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分析... 以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和聚己内酯(PCL)为原料,通过熔融共混方式制备不同nano-HA含量的PCL/nano-HA复合材料。采用熔体微分3D打印机打印PCL/nano-HA复合材料测试试样,测试其力学性能,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nano-HA质量分数的增加,PCL/nano-HA复合材料3D打印试样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压缩强度一直增大,结晶性能变好;当nanoHA质量分数为20%时,3D打印试样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3MPa和21.4MPa;当压缩应变为10%时,nano-HA质量分数为40%的PCL/nano-HA复合材料试样的压缩应力为最大值,为31.4MPa。PCL/nano-HA复合材料打印试样中只含nano-HA和PCL两种相,有利于其保持良好的生物活性,有望在生物组织支架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纳米羟基磷灰石 3D打印 力学性能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骨组织工程支架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伟佳 唐硕 +3 位作者 马应钧 章娜 蒋柳云 张燕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8-135,共8页
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具有与自然骨类似的无机组分,通常作为聚合物的增强填料,可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稳定性,促进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并促进包括干细胞在内的细胞的增殖、黏附和分化。它还可以通过选择性的蛋白质吸附来促进细胞-材料表面... 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具有与自然骨类似的无机组分,通常作为聚合物的增强填料,可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稳定性,促进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并促进包括干细胞在内的细胞的增殖、黏附和分化。它还可以通过选择性的蛋白质吸附来促进细胞-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一直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纳米羟基磷灰石与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无机材料以及其他活性因子的复合材料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理化性能及生物学性能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提高n-HA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几个途径,为制备高性能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多孔材料 骨组织工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申欣 庞宇 +1 位作者 孟昭旭 廉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88-90,共3页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是人体骨骼及牙齿的主要无机成分,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常被用作骨骼的替代材料,在生物医学、涂层材料、污水处理等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相关研究表明,HAP纳米粒子及基于HAP的纳米复合材料均...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是人体骨骼及牙齿的主要无机成分,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常被用作骨骼的替代材料,在生物医学、涂层材料、污水处理等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相关研究表明,HAP纳米粒子及基于HAP的纳米复合材料均可以选择性抑制癌细胞生长,其抗肿瘤特性引发众多学者关注。当羟基磷灰石的尺寸达到纳米级别时,其可表现出独特的性能。与传统的HAP粒子相比,纳米级HAP具有高比表面积、高表面能、靶向性等特性,同时其表面粗糙度高、亲和性强,更易吸附蛋白,表现出更佳的生物相容性。但普通纳米羟基磷灰石不稳定,在体内易发生聚沉,从而造成超粒径大、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在临床应用上仍存在着较大障碍,制备HAP纳米复合体系可提高其在体内的适应性。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介绍了HAP粒子的结构和性质及其在癌症治疗方面的作用机制和特点,并对基于HAP纳米粒子的复合物(HAP复合支架、交联技术的HAP纳米复合物、层层自组装HAP胶囊、杂化型HAP纳米粒子、主动靶向型HAP纳米复合物)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同时对目前纳米HAP应用于癌症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制备达到临床使用要求的集肿瘤诊断、治疗及术后修复为一体的新的治疗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纳米粒子 复合材料 癌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修复用钛合金-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综述
15
作者 姜文平 庞兴志 +2 位作者 何娟霞 杨文超 湛永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62,共14页
骨修复用钛合金-羟基磷灰石(HA)复合材料因兼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力学性能而备受关注。材料的金属部分构成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基体骨架,由钙磷化合物组成的非金属部分则能有效促进骨细胞生长,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该类材... 骨修复用钛合金-羟基磷灰石(HA)复合材料因兼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力学性能而备受关注。材料的金属部分构成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基体骨架,由钙磷化合物组成的非金属部分则能有效促进骨细胞生长,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该类材料现有制备工艺有高温烧结和搅拌摩擦焊接两大类,其中高温烧结主要包括热压烧结、无压传热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微波烧结与激光烧结。目前高温烧结存在着烧结温度低时力学性能不足与烧结温度过高时钙磷化合物热分解严重的问题,而搅拌摩擦焊接制备工艺尚不成熟。本文介绍了骨修复用钛合金/HA复合材料的上述制备工艺的工作原理与特点,分析和讨论了各制备工艺对材料的相组成、微观组织形貌、力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的影响,阐述了高温烧结机理、烧结过程是否加压等工艺因素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原因的观点,认为对钙磷化合物影响较小的搅拌摩擦焊接和微波烧结这两种制备工艺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并总结了各制备工艺的优缺点与评价其发展前景,最后提出骨修复用钛合金/HA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三个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羟基磷灰石 粉末冶金 搅拌摩擦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掺杂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紫外吸收性能研究
16
作者 安然 林锶 +3 位作者 郭世刚 张冲 祝顺 韩颖超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7-465,共9页
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兼具生物相容性及环境友好性,经铁掺杂改性后,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紫外(UV)吸收材料。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制备了铁掺杂纳米羟基磷灰石(Fe-nHAP),通过调节反应时间、温度和铁掺杂比探究了制备工艺对UV吸收性能... 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兼具生物相容性及环境友好性,经铁掺杂改性后,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紫外(UV)吸收材料。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制备了铁掺杂纳米羟基磷灰石(Fe-nHAP),通过调节反应时间、温度和铁掺杂比探究了制备工艺对UV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从37℃升高至150℃,或将反应时间从0.5 h延长至3 h,材料结晶度及UV吸收峰值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表明Fe-nHAP的UV吸收性能与结晶度具有正关联。此外,Fe-nHAP的UV吸收性能还与铁掺杂比密切相关。随着铁掺杂摩尔比从0增至10%,Fe-nHAP的UV吸收性能逐渐增强,最大吸收值从0.03增至1.35,这归因于铁掺杂引起材料能带结构变化,进而使其光学带隙缩小。然而,高掺杂比导致材料结晶度过低,使得UV吸收性能提升效果减弱。安全性评价表明铁掺杂摩尔比为7%的Fe-nHAP未表现出细胞毒性、光毒性及皮肤刺激性。综上,Fe-nHAP具备较强的UV吸收性能,加之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UV吸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铁掺杂 紫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在模拟体液(SBF)中的表面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彭雪林 李玉宝 +2 位作者 严永刚 张利 魏杰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38-42,共5页
通过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 6 6 (n HA/PA6 6 )复合材料体外模拟体液 (SBF)浸泡实验 ,以聚酰胺 6 6 (PA6 6 )为对照 ,用IR、XRD、SEM和ICP等手段对材料的表面组成和形貌变化进行了分析 ,比较了PA6 6和n HA/PA6 6复合材料的表面生物活... 通过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 6 6 (n HA/PA6 6 )复合材料体外模拟体液 (SBF)浸泡实验 ,以聚酰胺 6 6 (PA6 6 )为对照 ,用IR、XRD、SEM和ICP等手段对材料的表面组成和形貌变化进行了分析 ,比较了PA6 6和n HA/PA6 6复合材料的表面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n HA/PA6 6复合材料在SBF中其表面形成的HA沉积物为部分碳酸基团取代的磷灰石 ,而PA6 6在浸泡过程中Ca、P不在聚合物表面沉积 ;n HA/PA6 6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作为骨组织修复或替代材料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 模拟体液 SBF 生物活性 骨组织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体外浸泡行为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彭雪林 李玉宝 +3 位作者 王学江 严永刚 魏杰 张利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3-256,共4页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n HA/PA66)和纯PA66分别浸泡于去离子水、生理盐水、小牛血清和人血清中,于37℃恒温,1~12周取样,测试材料的吸水率、重量变化以及浸泡液中Ca、P含量变化,并对材料表面作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n HA/PA66)和纯PA66分别浸泡于去离子水、生理盐水、小牛血清和人血清中,于37℃恒温,1~12周取样,测试材料的吸水率、重量变化以及浸泡液中Ca、P含量变化,并对材料表面作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显示不同浸泡环境中材料的行为有所不同。n HA/PA66复合材料较纯PA66吸水率低,稳定性好,活性提高。扫描电镜显示在血清中复合材料表面形成大量颗粒状沉积物。n HA/PA66复合材料在几种浸泡介质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 稳定性 生物活性 n-HA/PA66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工艺对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爱民 孙康宁 +2 位作者 董维芳 尹衍升 王昕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24-628,共5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烧结工艺对碳纳米管 /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 ,在真空气氛下烧结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在总体上要高于Ar或N2 气氛保护下烧结所得复合材料 ,断裂韧性的提高幅度最大 ,其最...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烧结工艺对碳纳米管 /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 ,在真空气氛下烧结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在总体上要高于Ar或N2 气氛保护下烧结所得复合材料 ,断裂韧性的提高幅度最大 ,其最高值达到了 2 .2MPa·m1/ 2 ,远高于纯羟基磷灰石。XRD及IR研究发现 ,所制备复合材料纯度高 ,无其它杂质。SEM观察发现 ,110 0℃ ,真空下所得复合材料的致密性高 ,晶粒细 ,但碳纳米管管径增大 ;而Ar或N2 气氛保护下所得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容易以原始形态保存 ,但孔隙率高 ,晶粒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工艺 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 被引量:11
20
作者 魏俊超 马丽莉 +4 位作者 戴延凤 陈义旺 章培标 崔毅 陈学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74-2679,共6页
利用溶剂复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表面接枝聚(γ-苄基-L-谷氨酸)的改性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熔融与结晶行为.结果表明,聚乳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3℃,而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65.8℃,不同样... 利用溶剂复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表面接枝聚(γ-苄基-L-谷氨酸)的改性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熔融与结晶行为.结果表明,聚乳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3℃,而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65.8℃,不同样品在140℃等温结晶后,改性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球晶直径仅为聚乳酸(PLLA)球晶直径的16.7%~66.7%.复合材料的熔点提高到1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羟基磷灰石 表面改性 纳米复合材料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