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物椎间融合器在山羊颈椎融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日高 屠重琪 +3 位作者 裴福兴 段宏 刘立岷 宋跃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6-290,共5页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物(n-HA/PA66)椎间融合器在山羊颈椎前路融合中的效果。方法:15只成年雌性山羊随机分成A、B、C组,每组5只,均行经前路C3/4椎间盘切除术,A组椎间置入n-HA/PA66椎间融合器植骨;B组置入钛网植骨;C组...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物(n-HA/PA66)椎间融合器在山羊颈椎前路融合中的效果。方法:15只成年雌性山羊随机分成A、B、C组,每组5只,均行经前路C3/4椎间盘切除术,A组椎间置入n-HA/PA66椎间融合器植骨;B组置入钛网植骨;C组采用自体三面皮质髂骨块植骨。分别于术前、术后、术后4周、8周及12周拍X线片观察测量各组手术节段平均椎间高度(disc space height,DSH)、椎间角(intervertebral angle,IVA)及前凸角(lordosis angle,LA);12周时处死动物取颈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前三组DSH、IVA和LA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即刻及术后4周三组间DSH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8周及12周,A组DSH与B、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4周、8周三组间IVA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周,A、B组IVA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即刻及术后4周、8周三组间LA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周,A、B组LA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2周时,A、B组颈椎标本各向角位移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后伸外A组各向稳定性优于B、C组;平均刚度均强于B、C组;ROM均小于B、C组(P<0.05)。A组在植骨区和椎间融合器边缘可见大量成熟的骨小梁组织,材料交界处可见大量纤维骨痂及新生骨形成,骨组织与材料表面已发生嵌合;B组的植骨块与椎体间的新生骨小梁已改建为成熟的骨小梁,部分区域尚可见未完全矿化的类骨质;C组可见较多的纤维骨痂形成,在骨小梁表面有红色的类骨质,部分区域有成熟的骨小梁。结论:n-HA/PA66椎间融合器能有效维持椎间隙高度,促进山羊颈椎前路植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物 椎间融合器 颈椎 融合术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体外浸泡行为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彭雪林 李玉宝 +3 位作者 王学江 严永刚 魏杰 张利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3-256,共4页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n HA/PA66)和纯PA66分别浸泡于去离子水、生理盐水、小牛血清和人血清中,于37℃恒温,1~12周取样,测试材料的吸水率、重量变化以及浸泡液中Ca、P含量变化,并对材料表面作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n HA/PA66)和纯PA66分别浸泡于去离子水、生理盐水、小牛血清和人血清中,于37℃恒温,1~12周取样,测试材料的吸水率、重量变化以及浸泡液中Ca、P含量变化,并对材料表面作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显示不同浸泡环境中材料的行为有所不同。n HA/PA66复合材料较纯PA66吸水率低,稳定性好,活性提高。扫描电镜显示在血清中复合材料表面形成大量颗粒状沉积物。n HA/PA66复合材料在几种浸泡介质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 稳定性 生物活性 n-HA/PA66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在模拟体液(SBF)中的表面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彭雪林 李玉宝 +2 位作者 严永刚 张利 魏杰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38-42,共5页
通过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 6 6 (n HA/PA6 6 )复合材料体外模拟体液 (SBF)浸泡实验 ,以聚酰胺 6 6 (PA6 6 )为对照 ,用IR、XRD、SEM和ICP等手段对材料的表面组成和形貌变化进行了分析 ,比较了PA6 6和n HA/PA6 6复合材料的表面生物活... 通过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 6 6 (n HA/PA6 6 )复合材料体外模拟体液 (SBF)浸泡实验 ,以聚酰胺 6 6 (PA6 6 )为对照 ,用IR、XRD、SEM和ICP等手段对材料的表面组成和形貌变化进行了分析 ,比较了PA6 6和n HA/PA6 6复合材料的表面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n HA/PA6 6复合材料在SBF中其表面形成的HA沉积物为部分碳酸基团取代的磷灰石 ,而PA6 6在浸泡过程中Ca、P不在聚合物表面沉积 ;n HA/PA6 6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作为骨组织修复或替代材料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 模拟体液 SBF 生物活性 骨组织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增强聚酰胺66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翔 李玉宝 +1 位作者 左奕 吕国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9-422,共4页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方法研究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增强聚酰胺66(polyamide 66,PA66)生物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分的含量、生理盐水和振动频...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方法研究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增强聚酰胺66(polyamide 66,PA66)生物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分的含量、生理盐水和振动频率对n-HA/PA66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和玻璃化转变过程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加,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损耗峰温度移向高温区,峰值降低;复合材料吸水后其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都有所降低,且玻璃化温度向低温区移动;振动频率对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复合材料 动态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仿生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翔 李玉宝 +2 位作者 左奕 吕国玉 牟元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9-642,共4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 hydroxyapatite, n HA)/聚酰胺66(polyamide 66,PA66)仿生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1)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加入,起到了异相成核剂的作用,提高了PA66 的结晶速率,且...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 hydroxyapatite, n HA)/聚酰胺66(polyamide 66,PA66)仿生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1)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加入,起到了异相成核剂的作用,提高了PA66 的结晶速率,且结晶速率随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纯PA66的结晶度则随着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增加而降低。(2)PA66 和复合材料的结晶峰都随降温速率的增加从高温向低温方向移动,且结晶峰变宽。(3)以Mo法进行非等温结晶数据处理,得到的F(T) 随结晶度的增加而增加,a值却几乎不随结晶度变化,表明降温速率越快,单位结晶时间达到的结晶度越高,但各降温速率下的结晶方式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仿生复合材料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MO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表达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9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融合器用于山羊椎间融合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马金梁 黄帆 +2 位作者 汪洋 罗进勇 邓忠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比较双表达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9(Adv-BMP2-9)与单表达Adv-BMP9和Adv-BMP2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融合器用于山羊椎间融合的效果,验证BMP2与BMP9的协同成骨作用。方法:选用40只中国青山羊行L2-3、L3-4... 目的:比较双表达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9(Adv-BMP2-9)与单表达Adv-BMP9和Adv-BMP2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融合器用于山羊椎间融合的效果,验证BMP2与BMP9的协同成骨作用。方法:选用40只中国青山羊行L2-3、L3-4和L4-5腰椎间融合术,共融合120个腰椎间隙。每个腰椎间隙植入nHA/PA66融合器复合以下4种腺病毒之一,Adv-BMP9(Adv-BMP9组,n=30)、Adv-BMP2(Adv-BMP2组,n=30)、Adv-BMP2-9(Adv-BMP2-9组,n=30)和Adv-GFP(Adv-GFP组,n=30)。术后24周处死所有山羊,取出融合节段标本,行影像学评估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X线检测,术前、术后各组间椎间隙高度(D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标本椎间融合率,Adv-BMP2-9组为70%(21/30),Adv-BMP9组为53%(16/30),Adv-BMP2组为43%(13/30),而Adv-GFP组为30%(9/30)。各组椎间CT融合度评分,Adv-hBMP2-9组、Adv-hBMP9组、Adv-hBMP2组和Adv-GFP组依次为52.29±0.72、44.02±0.67、38.83±0.86和28.65±0.47,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生物力学评估,Adv-BMP2-9组融合节段刚度大于Adv-BMP9组(P<0.05);Adv-BMP9组融合节段刚度大于Adv-BMP2组,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实验期间各组山羊均未观察到局部或远处感染、发热和异物排斥反应。结论:双表达Adv-BMP2-9复合nHA/PA66融合器对山羊椎间融合效果优于单表达Adv-BMP9或Adv-BMP2,BMP2与BMP9具有协同成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重组腺病毒 椎间融合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药物缓释载体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彭雪林 李玉宝 +2 位作者 张利 张志斌 吴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50-1652,1656,共4页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材料与抗生素类药物头孢哌酮钠(cefoper-azone Sodium)复合,用特定溶剂将其调成糊状并自固化后,对该复合材料负载抗生素后的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载药材料保...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材料与抗生素类药物头孢哌酮钠(cefoper-azone Sodium)复合,用特定溶剂将其调成糊状并自固化后,对该复合材料负载抗生素后的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载药材料保持了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扫描电镜图象显示,材料表面及内部结构多孔。自固化n-HA/PA66复合材料在骨修复药物载体方面有很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药物缓释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阳淇名 张施洋 +1 位作者 赵维康 蒋电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5-520,共6页
目的:评价新型三元复合材料石墨烯(graphene,G)/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聚酰胺66(polyamid66,PA66)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G/n-HA/PA66复合材料,按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试验指南与标准》制备材料... 目的:评价新型三元复合材料石墨烯(graphene,G)/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聚酰胺66(polyamid66,PA66)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G/n-HA/PA66复合材料,按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试验指南与标准》制备材料浸提液,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DMEM/F12培养基或生理盐水浸提液)、阳性对照组(苯酚),行体外毒性试验[CCK-8、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变化(n=5)]、全身急性毒性实验(n=10)、溶血实验(n=5)、热源实验(n=3)与皮内刺激实验(n=30)评价该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体外毒性试验:细胞形态与生长状况良好,细胞增殖OD值各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0),材料不会影响G2/M+S期的比例(P=0.889),不会促进细胞凋亡(P=0.988、P=0.919、P=0.781);全身急性毒性实验:材料浸提液注射入小鼠腹腔后一般情况良好,实验组体质量[(33.30±3.81)g]与对照组[(31.08±2.91)g]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166);溶血实验:材料浸提液溶血率为(0.97±0.36)%,满足小于5%的评价标准(P=0.000);热源实验:实验动物体温升高数为(0.25±0.12)℃,符合小于0.6℃的评价标准(P=0.035);皮内刺激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注射点周围皮肤无红肿现象,原发刺激指数(primary irritation index,PII)评分为极轻微刺激。结论:G/n-HA/PA66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安全地用于骨内固定植入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 复合材料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料粘度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支架孔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尤福 李吉东 +1 位作者 左奕 李玉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8-802,共5页
浆料粘度是热诱导相分离法制备支架材料的关键因素,采用不同粘度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浆料制备了相应的n-HA/PA66多孔支架,并对不同粘度浆料制备支架材料的泡孔结构和力学性能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浆料粘度... 浆料粘度是热诱导相分离法制备支架材料的关键因素,采用不同粘度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浆料制备了相应的n-HA/PA66多孔支架,并对不同粘度浆料制备支架材料的泡孔结构和力学性能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浆料粘度对n-HA/PA66复合多孔支架的孔径、孔径分布、孔隙率、开孔率、力学强度等性能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浆料粘度的增大,制备支架的孔径、孔隙率、开孔率逐渐减小,而力学强度却逐渐增大。当浆料粘度为330Pa.s时,制备出的n-HA/PA66复合多孔支架综合性能最好,其孔径主要分布在200~500μm,平均孔径(324±67.1)μm,孔隙率为(75±1.6)%,开孔率为(59±2.5)%,抗压强度为(2.12±0.90)MPa,能够较好地满足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对孔径、孔隙率和力学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料粘度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 泡孔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66/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55
10
作者 严永刚 李玉宝 +3 位作者 汪建新 冯建清 黄玫 deGrootK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8-40,共3页
本文通过溶液法制备了一系列聚酰胺 66/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用IR ,TGA和燃烧实验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 ,并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和生物安全性及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酰胺 66/羟基磷灰石... 本文通过溶液法制备了一系列聚酰胺 66/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用IR ,TGA和燃烧实验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 ,并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和生物安全性及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酰胺 66/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组成均一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活性 ,可能作一种新的骨修复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66 羟基磷灰石 复合材料 医用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修饰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多孔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棣 李吉东 +3 位作者 左奕 邹琴 王华楠 李玉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75-1178,共4页
利用相转移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多孔支架。用不同浓度(1%、3%、5%)的壳聚糖(CS)溶液对多孔支架进行了表面修饰。用扫描电镜(SEM)和材料力学试验机对多孔支架修饰前后的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经C... 利用相转移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多孔支架。用不同浓度(1%、3%、5%)的壳聚糖(CS)溶液对多孔支架进行了表面修饰。用扫描电镜(SEM)和材料力学试验机对多孔支架修饰前后的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经CS修饰的n-HA/PA66复合多孔支架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的浸泡行为,并初步研究了其与MG63细胞的细胞相容性。结果显示,多孔支架具有较为理想的孔隙结构和贯通性,经CS修饰后,其力学强度有显著提高。体外浸泡结果显示,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支架表面微结构变得粗糙和多孔化。细胞实验表明该支架有利于细胞在表面的粘附、铺展、生长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多孔支架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人工椎板预防脊柱后路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唐文胜 蒋电明 +5 位作者 安洪 李帮春 孟纯阳 肖智博 徐兵 赵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675-678,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n-HA/PA66)复合人工椎板在防止脊柱后路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重建脊柱后部结构完整性的价值。方法:22只1岁龄雄性家犬行L5椎板切除,实验组13只行复合人工椎板植入,另9...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n-HA/PA66)复合人工椎板在防止脊柱后路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重建脊柱后部结构完整性的价值。方法:22只1岁龄雄性家犬行L5椎板切除,实验组13只行复合人工椎板植入,另9只作空白对照。术后4、8、16、24周各时相点摄X线片,行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术后24周行MRI检查。结果:实验组术后16~24周复合人工椎板界面观察到软骨细胞及板层骨,硬膜粘连程度比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术后24周时MRI显示实验组椎管完整性恢复。结论:n-HA/PA66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有效阻止硬膜外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攮磷灰石 酰胺66 人工椎板 椎板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预防椎板切除后椎管狭窄、粘连的初步影像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肖智博 吕富荣 +2 位作者 吕发金 蒋电明 唐文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89-493,共5页
目的:探讨影像学关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n-HA/pA66)在预防椎板切除后并发症的表现,通过病理对照研究来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建立22只家犬L5椎板切除实验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行CR和MRI扫描等影像方法与组织学... 目的:探讨影像学关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n-HA/pA66)在预防椎板切除后并发症的表现,通过病理对照研究来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建立22只家犬L5椎板切除实验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行CR和MRI扫描等影像方法与组织学的检测。结果:X线结果术后8周人工椎板与骨接触面开始模糊,至术后24周人工椎板与骨接触界面消失,密度增高,钙化;而对照组始终表现为腰5椎板棘突缺损,无致密影出现。组织学结果术后8周人工椎板内层的纤维组织-材料界面就出现较多成骨细胞团及骨小梁;对照组椎板缺损处是纤维瘢痕逐步形成,最终与硬膜粘连。MRI对脊髓受压及硬膜粘连情况显示较好,实验节段与对照节段相比,椎管面积及矢状径有明显差异(P<0.05)。显示出重建椎板节段椎管完整性得到恢复,与组织学一致。结论:n-HA/PA66复合材料能够阻止硬膜外粘连,X线及MRI对其检测准确、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人工椎板 椎板切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与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孟纯阳 安洪 +1 位作者 蒋电明 刘永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骨修复重建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 6 (n -HA/PA6 6 )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可能存在的细胞毒性,为该材料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经材料及材料浸提液分别与细胞共培养等方式对n -HA/PA6 ... 目的:研究新型骨修复重建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 6 (n -HA/PA6 6 )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可能存在的细胞毒性,为该材料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经材料及材料浸提液分别与细胞共培养等方式对n -HA/PA6 6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细胞形态观察法观察各组细胞在2 4h、4 8h、72h、5天各时相点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生长抑制法(MTT比色法) ,测定各组1,2 ,4 ,7天细胞的相对增殖率。结果:材料表面的细胞黏附生长良好,各浸提液组和直接接触组分别与阴性对照组进行两两比较,各组对细胞的增殖均无显著影响(P >0 .0 5 ) ,各浸提液组和直接接触组分别与阳性对照组进行两两比较显示有显著差异(P <0 .0 5 ) ,材料的细胞毒性为0~1级。结论:体外试验结果显示,n -HA/PA6 6与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相容性好,符合GB/T16 886 .5 - 1997-ISO 10 993- 5 :1992规定的医用材料相应标准[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羟基磷灰石 酰胺 复合材料 细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中应用的中期效果 被引量:11
15
作者 梁欣洁 钟伟洋 +1 位作者 权正学 蒋电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7-302,共6页
目的 :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n-HA/PA66 cage)重建颈椎前中柱稳定性的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颈前路减压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 目的 :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n-HA/PA66 cage)重建颈椎前中柱稳定性的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颈前路减压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的患者。根据术中所用的植骨材料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nHA/PA66 cage植骨融合,124例;B组采用PEEK cage植骨融合,50例。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影像学和临床疗效。影像学评价包括颈椎曲度、融合节段曲度、融合节段高度,采用Brantigan评分判断植骨融合和cage下沉、移位等情况。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术前VAS评分、JOA评分、NDI,术前颈椎曲度、融合节段高度、融合节段曲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B组2例患者出现短暂的咽喉部不适,术后72h消失,无吞咽困难发生。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脑脊液漏、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A组随访52.10±24.30个月,B组随访49.50±26.50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NDI及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术后和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高度、融合节段曲度、颈椎曲度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2例患者cage出现下沉,B组3例患者cage出现下沉,两组下沉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患者未发现cage移位、破裂以及其他内固定并发症。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均获得满意融合(Brantigan评分均≥3分),融合时间分别为4.2±1.8个月及4.1±2.0个月(P>0.05)。结论:应用n-HA/PA66 cage行颈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的骨融合率与PEEK cage相似,可维持融合节段高度及曲度,是一种较理想的颈椎前中柱重建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柱融合术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 醚醚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股骨髁修复犬骨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苏保 李吉东 +3 位作者 蒋电明 李玉宝 谯波 李维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3-497,共5页
制备了PU/n-HA/PA66股骨髁,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情况并测定其孔隙率;将PU/n-HA/PA66股骨髁与自体髁植入犬股骨远端,以替代、修复骨软骨缺损,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免疫组化、CT、血常规和生化检测以及肝、肾、脾组织学检测。结果表... 制备了PU/n-HA/PA66股骨髁,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情况并测定其孔隙率;将PU/n-HA/PA66股骨髁与自体髁植入犬股骨远端,以替代、修复骨软骨缺损,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免疫组化、CT、血常规和生化检测以及肝、肾、脾组织学检测。结果表明材料孔隙率为80.89%±5.01%,孔径主要分布在300~800μm之间。术后实验动物活动正常,切口愈合良好,两组髁假体均与自体骨结合紧密,PU/n-HA/PA66股骨髁网孔中的骨小梁逐渐增多成熟,材料孔穴中的新生骨Ⅰ型胶原阳性表达。术后动物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62.67±24.04)U/L],肝、脾、肾HE染色未见异常。PU/n-HA/PA66股骨髁具有良好的骨修复、软骨替代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缺损 氨酯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股骨髁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清浸泡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聚酰胺复合材料的表面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彭雪林 李玉宝 +2 位作者 王学江 张利 左奕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1-55,共5页
对n-HA及n-HA/PA66复合材料在人血清中的浸泡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ICP、FT-IR、XRD、SEM等检测手段,分析了n-HA及n-HA/PA66复合材料浸泡前后表面化学组成、结晶结构及表面形貌等的变化。结果表明,n-HA及n-HA/PA66复合材料表面均能... 对n-HA及n-HA/PA66复合材料在人血清中的浸泡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ICP、FT-IR、XRD、SEM等检测手段,分析了n-HA及n-HA/PA66复合材料浸泡前后表面化学组成、结晶结构及表面形貌等的变化。结果表明,n-HA及n-HA/PA66复合材料表面均能吸附蛋白质,并在材料表面生成了与骨磷灰石相似的类骨磷灰石层。这对材料植入体内与骨组织形成骨性键合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说明了n-HA/PA66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复合材料 生物活性 浸泡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在腰椎XLIF/OLIF手术中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彭祥 王文军 +5 位作者 晏怡果 左建宏 张健 姚女兆 王程 薛静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7-562,共6页
目的 建立L_(3~5)有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解剖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在XLIF/OLIF手术中的生物力学属性。方法 建立正常人L_(3~5)有限元模型,模拟XLIF/OLIF手术过程分别装配子弹头cage和新型解剖型cage,并对模型进... 目的 建立L_(3~5)有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解剖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在XLIF/OLIF手术中的生物力学属性。方法 建立正常人L_(3~5)有限元模型,模拟XLIF/OLIF手术过程分别装配子弹头cage和新型解剖型cage,并对模型进行赋值得到最终有限元模型。对模型施加400 N的轴向压缩及8 Nm力矩的预载荷,使模型产生前屈、后伸、侧弯、旋转运动,分析两种cage的最大应力值和应力分布情况,以及两组L_4-L_5椎体活动度。结果 在6种不同工况下,子弹头cage的最大应力值分别为134.83、79.17、71.31、114.96、76.85、78.77 MPa,解剖型cage最大应力值分别为56.91、61.78、35.82、52.28、31.76、32.45 MPa,解剖型cage比子弹头cage的应力分布要小且分散;两组L_4-L_5椎体活动度均明显小于正常人活动度,且解剖型cage组活动度要小于子弹头cage组。结论 在腰椎XLIF/OLIF微创手术中应用新型解剖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可以降低最大应力值,避免应力集中,减少椎体活动度,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型椎间融合器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 XLIF/OLIF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在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椎体重建应用中的长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修鹏 宋跃明 +8 位作者 李涛 杨曦 周忠杰 王亮 刘浩 刘立岷 龚全 曾建成 孔清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88-895,共8页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 polyamide 66,n-HA/PA66)椎间支撑体在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椎体重建应用中的长期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0年6月,前瞻性地纳入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18例,其中男9例,女9例,年龄1...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 polyamide 66,n-HA/PA66)椎间支撑体在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椎体重建应用中的长期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0年6月,前瞻性地纳入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18例,其中男9例,女9例,年龄18~63岁,平均40.6±7.8岁。手术节段胸椎(T3~T10)8例,胸腰段(T11~L2)8例,腰椎(L3~L4)2例;神经功能ASIA分级:C级4例,D级9例,E级5例;合并冷脓肿形成15例,椎管内受累13例,窦道形成2例。患者均采用前路病灶清除、n-HA/PA66椎间支撑体结合自体骨椎间植骨、前路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规律抗结核治疗18个月,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之后每年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患者的胸背痛VAS评分、神经功能(按照ASIA分级)变化;并根据X线片及CT观察植骨融合、支撑体下沉、后凸畸形纠正和维持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除2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外,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本组病例随访5~10年,平均7.5±1.8年。除1例术前为ASIA分级C级的患者恢复为D级外,其余病例均恢复为E级;胸背痛VAS评分由术前7.0±1.8分缓解为术后2.4±0.6分,至末次随访时为1.4±0.4分;术前后凸为11°~82°(31.0°±11.6°),术后即刻为2°~46°(18.2°±9.6°),后凸矫正10°~36°(13.0°±8.3°),末次随访时后凸为3°~56°(22.5°±8.1°),后凸丢失1°~11°(4.3°±0.8°);术后6个月10例(56%)获得骨性融合,术后1年17例(94%)获得融合,术后2年所有病例均获得融合,骨融合发生较慢主要见于2个以上运动节段病椎切除重建的病例;支撑体下沉发生11例(61%),主要发生于术后6个月以内,下沉0~6mm(3.0±0.7mm),1例椎旁脓肿复发和窦道形成,经过换用二线抗结核药物、加强营养、换药等处理治愈。结论:经过5年以上的长期随访证实,n-HA/PA66椎体支撑体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前柱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前路手术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纳米针晶与聚酰胺仿生复合生物材料研究 被引量:52
20
作者 王学江 李玉宝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5,共5页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纳米针晶与聚己二酰己二胺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和转靶X 射线衍射仪对复合材料的形态、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 ,证明纳米复合材料中羟基磷灰石针晶与高分子基底之间产生了键合 ,具有...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纳米针晶与聚己二酰己二胺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和转靶X 射线衍射仪对复合材料的形态、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 ,证明纳米复合材料中羟基磷灰石针晶与高分子基底之间产生了键合 ,具有稳定的界面。各种分析表明 ,这是一种类骨的高强柔韧复合材料 ,充分发挥了羟基磷灰石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在骨修复和组织工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羟基磷灰石 酰胺 复合材料 骨修复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