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环境中等离子喷涂纳米/微米喂料Al_2O_3/TiO_2涂层的摩擦学行为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晓琴 周惠娣 陈建敏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5-38,共4页
利用纳米结构和常规喂料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了Al2O3/TiO2涂层,研究了水环境中两种涂层与不锈钢对磨时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水环境中,两种涂层摩擦因数变化不大,但是纳米喂料涂层耐磨性能明显优于常规涂层,同时其对偶的磨损率... 利用纳米结构和常规喂料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了Al2O3/TiO2涂层,研究了水环境中两种涂层与不锈钢对磨时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水环境中,两种涂层摩擦因数变化不大,但是纳米喂料涂层耐磨性能明显优于常规涂层,同时其对偶的磨损率仅为常规涂层对偶磨损率的1/3~1/5,磨损率随载荷的增加不断增加.讨论了水环境中两种涂层的磨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 离子喷涂 纳米结构 环境 Al2O3/TiO2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客车室内异味VOCs的治理及健康风险评估
2
作者 孙孜涵 王耕 +3 位作者 唐鹏凯 黄超 杨智表 庞小兵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69-2376,共8页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造成汽车室内异味污染的重要物质之一,纳米结构水离子(EWNS)技术可产生大量羟基自由基降解VOCs,但对于异味VOCs的去除缺少系统研究.使用TD-GC-MS对9辆汽车进行VOCs成分离线分析,根据综合评分法确定实际车内的主要异...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造成汽车室内异味污染的重要物质之一,纳米结构水离子(EWNS)技术可产生大量羟基自由基降解VOCs,但对于异味VOCs的去除缺少系统研究.使用TD-GC-MS对9辆汽车进行VOCs成分离线分析,根据综合评分法确定实际车内的主要异味VOCs.后在实验车内添加依据检出异味VOCs的平均浓度比配置的混标气体,使用EWNS进行降解,测定其对异味VOCs的降解效率,并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车内VOCs中脂肪族化合物数量最多(7种)而芳香族化合物的检出率和检出浓度最高,通过异味识别综合得分排名情况选择间二甲苯、甲苯、乙酸乙酯、邻二甲苯、正丁醇和正己醛为代表性异味VOCs.经过EWNS治理后,对各代表性异味VOCs物质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其中对甲苯去除达到92.8%.然而EWNS在车内的放置位置不同,降解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后排的去除效果优于前排,可能与羟基自由基的扩散效率有关.同时,苯和乙苯的致癌风险显著降低,从致癌风险下降到无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室内VOCs 纳米结构离子(ewsn) 健康风险评估 治理方法 异味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陶瓷基复合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高硕洪 刘敏 +1 位作者 张小锋 邓春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510-3516,3523,共8页
为了研究开发新型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改善涂层的结构与性能,以Al_2O_3-40%TiO_2(AT40)、PFA(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粉末为原始材料,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技术,并调整电流、氩气流量等喷涂参数,在铝合金基体表面制备了两种不同... 为了研究开发新型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改善涂层的结构与性能,以Al_2O_3-40%TiO_2(AT40)、PFA(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粉末为原始材料,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技术,并调整电流、氩气流量等喷涂参数,在铝合金基体表面制备了两种不同的AT40/PFA复合超疏水涂层。利用相对应的测试仪器及分析手段对喷涂态涂层的相组成、显微结构、摩擦系数及基本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涂层的相组成均为C_(20)F_(42)、Al_2TiO_5及少量的γ-Al_2O_3、α-Al_2O_3相;涂层表面均为圆形和椭圆形的粒状突起结构,其中突起结构的表面均存在类似荷叶表面结构的二元微纳米乳突结构,其表面粗糙度为9.3μm和12.41μm;所得涂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与水的静态接触角均达到了150°以上,滚动角为4~5°;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电流的增大及氩气流量的减小,涂层中的陶瓷相含量增加,涂层的粗糙度、摩擦系数、显微硬度及结合强度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超疏涂层 大气等离子喷涂 性能 纳米乳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锰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4
作者 朱倩 江苗苗 +1 位作者 陈飞 王凯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27,共4页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锰氧化物薄膜前驱体,并结合后期热还原处理制备了基于镍基底的氧化锰薄膜材料,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其电化学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表征了样品的成分、形貌和结构。通过充放...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锰氧化物薄膜前驱体,并结合后期热还原处理制备了基于镍基底的氧化锰薄膜材料,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其电化学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表征了样品的成分、形貌和结构。通过充放电测试和循环伏安等方法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做了测试。由于纳米结构的活性物质直接生长在导电性基底上,该氧化锰薄膜材料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0.2C放电比容量为684 m A·h/g),优越的倍率性能(5C和20C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450 m A·h/g和174 m A·h/g)和良好的循环性能,在0.5C下经过60次循环,其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470 m A·h/g。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合成的氧化锰纳米结构薄膜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反应 氧化锰 纳米结构薄膜 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文摘
5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8-548,共1页
一种板栗状氧化铁核壳结构磁性吸附剂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该发明涉及一种吸附高毒性重金属离子的水处理剂——板栗状氧化铁核壳结构磁性吸附剂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吸附剂内部为非晶态氧化铁纳米粒子聚集形成的多孔结构,壳层由... 一种板栗状氧化铁核壳结构磁性吸附剂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该发明涉及一种吸附高毒性重金属离子的水处理剂——板栗状氧化铁核壳结构磁性吸附剂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吸附剂内部为非晶态氧化铁纳米粒子聚集形成的多孔结构,壳层由许多结晶的磁赤铁矿纳米棒垂直生长于非晶态氧化铁纳米粒子聚集体表面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文摘 磁性吸附剂 纳米粒子 制备方法 核壳结构 重金属离子 氧化铁 处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仿生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6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仿生材料 表面纳米结构 国家重点实验室 陶瓷表面 非线性力学 离子刻蚀 超疏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