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细菌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周新 牛成 +2 位作者 陈俊华 于文辉 李开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85,共3页
采用木醋杆菌菌株A.xylinumHN001,以椰子水为培养基,生物合成了纳米细菌纤维素(NBC)。研究了影响纳米细菌纤维素合成的几个主要因素:培养时间、培养基初始pH值和培养方式。实验所得NBC的产率为1.2g/L。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FC)测定了相... 采用木醋杆菌菌株A.xylinumHN001,以椰子水为培养基,生物合成了纳米细菌纤维素(NBC)。研究了影响纳米细菌纤维素合成的几个主要因素:培养时间、培养基初始pH值和培养方式。实验所得NBC的产率为1.2g/L。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FC)测定了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MMD)约为1.0,说明相对分子质量均匀。采用透射电镜测试了形貌,证明NBC分子近似球形,直径约100nm。NBC冷冻干燥后采用红外光谱确证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细菌纤维素 生物合成 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细菌纤维素柱层析分离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周新 牛成 +3 位作者 王桂振 张军峰 冯玉红 李开绵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1期920-921,926,共3页
以海南特有的椰子水为原料,通过木醋杆菌合成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BC)。通过膜分离将大分子凝胶和菌种以及破碎细胞除去,采用等电点法和Sevage法除蛋白、乙醚除脂肪、离子交换树脂除盐、DEAE-32柱进行柱层析得到中性纳... 以海南特有的椰子水为原料,通过木醋杆菌合成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BC)。通过膜分离将大分子凝胶和菌种以及破碎细胞除去,采用等电点法和Sevage法除蛋白、乙醚除脂肪、离子交换树脂除盐、DEAE-32柱进行柱层析得到中性纳米细菌纤维素,经过Sephadex-G100柱层析精制得到重均分子量(Mw)为9598,分子量分布指数约为1.1的纳米细菌纤维素。用透射电镜测试了其形貌,证明其颗粒近似球形,直径约2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细菌纤维素 柱层析 DEAE-32柱 Sephadex-G100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细菌纤维素复合物支架用于MDCK细胞三维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关业茂 王庆江 +2 位作者 刘静 王海英 曾晓波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34,共5页
三维细胞培养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三维培养支架材料的研究是其中重要方面。细菌来源的纤维素经酸水解得到纳米纤维素,电镜观察其长度为600~800 nm,直径为50~150 nm。将其分别与海藻酸钠和Matrigel复合制成三维培养支架,... 三维细胞培养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三维培养支架材料的研究是其中重要方面。细菌来源的纤维素经酸水解得到纳米纤维素,电镜观察其长度为600~800 nm,直径为50~150 nm。将其分别与海藻酸钠和Matrigel复合制成三维培养支架,测试其对MDCK细胞三维培养的效果。发现单独使用海藻酸钠作为凝胶支架材料,MDCK细胞在其中生长状况较差。纳米细菌纤维素与海藻酸钠复合制成的凝胶支架,可以提高MDCK细胞的生长,形成较多细胞团。对复合物支架上形成的细胞团进行细胞核与细胞膜荧光染色后观察,细胞团呈现三维生长所特有的囊腔结构,说明纳米细菌纤维素与海藻酸钠复合物支架可以用于MDCK细胞三维培养。在复合物中添加0.5%的Matrigel制成的凝胶支架,可以明显促进MDCK细胞的三维生长。这种在复合物中添加少量Matrigel以补充细胞三维生长必需的胞外基质的方式,在应用开发上具有一定前景。研究为探索纳米细菌纤维素作为细胞三维培养支架材料提供了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培养 支架材料 纳米细菌纤维素 海藻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纳米晶稳定液体石蜡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4
4
作者 颜慧琼 陈秀琼 +3 位作者 刘海芳 冯玉红 王向辉 林强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7-263,共7页
采用生物法合成了高纯度的细菌纤维素(BC),通过浓硫酸水解制得细菌纤维素纳米晶(BCN)。以液体石蜡为油相,BCN为固体乳化剂,在超声作用下制得O/W型Pickering乳液。通过SEM,TEM,FT-IR,XRD,接触角测量仪及激光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对BC... 采用生物法合成了高纯度的细菌纤维素(BC),通过浓硫酸水解制得细菌纤维素纳米晶(BCN)。以液体石蜡为油相,BCN为固体乳化剂,在超声作用下制得O/W型Pickering乳液。通过SEM,TEM,FT-IR,XRD,接触角测量仪及激光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对BC及BCN进行了表征。考察了BCN质量浓度、水相p H和离子强度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C在浓硫酸水解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其水解主要发生在无定型区,使所得BCN的结晶指数高达97%。BCN悬浮液的粒径和Zeta电位值分别为462.5 nm和-40.8 m V,其三相接触角为95.7°,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在超声乳化作用下制得的乳液粒径大小为8.6~17.3μm。通过调控水相p H能够改变BCN表面电荷密度,从而改变乳液的稳定性,随着水相p H的增大,乳液相体积分数增大,乳液稳定性增强。随着Na Cl浓度的增大,乳液的稳定性降低,乳液相体积分数减小。此外,SEM的观测结果表明,BCN在稳定Pickering乳液过程中呈现纤维线条和聚集体颗粒2种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细菌纤维素纳米 Pickering乳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银细菌纳米纤维素膜的抗菌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慧 陈琳 +1 位作者 钟春燕 洪枫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4-748,共5页
通过原位还原合成法,利用细菌纳米纤维素膜制备了载单质银抗菌膜,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为试验菌种,通过抑菌圈法、定时暴露法(改良的AATCC100法)对载银纳米纤维素膜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抑菌圈试验结果显示:载银纳... 通过原位还原合成法,利用细菌纳米纤维素膜制备了载单质银抗菌膜,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为试验菌种,通过抑菌圈法、定时暴露法(改良的AATCC100法)对载银纳米纤维素膜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抑菌圈试验结果显示:载银纳米纤维素膜在3种细菌涂布的平板上都有明显的抑菌圈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分别约为11,3和2.6mm.载银纳米纤维素膜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率分别可达99.99%,99.98%及99.87%,证明该载银膜对3种细菌都有显著的抗菌效果.该研究结果表明载银纳米纤维素抗菌膜在创伤敷料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纳米纤维素 纳米 抗菌剂 载银抗菌敷料 抗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组织工程用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的体外降解行为研究(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艳梅 奚廷斐 +2 位作者 郑裕东 郑玉峰 万怡灶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4-532,共9页
将细菌纤维素浸泡在模拟体液中沉积而形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nano-HA/BC),被认为是在骨组织工程领域中理想的支架材料。从以下几方面分析nano-HA/BC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降解行为及其相应的机制:材... 将细菌纤维素浸泡在模拟体液中沉积而形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nano-HA/BC),被认为是在骨组织工程领域中理想的支架材料。从以下几方面分析nano-HA/BC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降解行为及其相应的机制:材料的降解程度、nano-HA颗粒的稳定性和BC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nano-HA/BC在PBS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nano-HA颗粒会逐渐溶解或脱落,水分子直接与BC纤维丝相互作用。在水分子和离子的作用下,BC的结晶度降低,BC分子链中分子间和分子内的结合力降低,甚至部分非结晶区内C—O—C键断裂。而C—O—C键的断裂是nHA/BC在PBS溶液中BC大分子降解的主要机制。研究结果对于研究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nHA/BC的体内降解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 降解 磷酸盐缓冲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塑剂对细菌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葛婷婷 宋永明 刘迎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116,共5页
采用浇铸法制备细菌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膜,分析甘油、聚乙二醇、乙酰柠檬酸丁酯3种增塑剂对细菌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膜透光性、水蒸气透过率、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应用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膜的形貌和... 采用浇铸法制备细菌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膜,分析甘油、聚乙二醇、乙酰柠檬酸丁酯3种增塑剂对细菌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膜透光性、水蒸气透过率、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应用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细菌纳米纤维素与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细菌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膜透明度高,且对紫外光有屏蔽作用;3种增塑剂均可通过削弱细菌纳米纤维素与壳聚糖分子间的氢键、改变复合膜的结晶结构达到增塑效果。3种增塑剂均可降低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提高复合膜的保湿性能,但其质量分数对该性能影响较小。3种增塑剂均提高了细菌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膜的塑性,增塑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甘油、聚乙二醇、乙酰柠檬酸丁酯。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甘油作为增塑剂时,复合膜具有较优的综合性能,水蒸气透过率为1616.87 g·m-2·d-1、拉伸强度为113.18 MPa、断裂伸长率为24.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纳米纤维素 壳聚糖 复合膜 增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细菌纤维素包裹铜的制备及电化学催化性能的研究
8
作者 马波 朱春林 +2 位作者 黄洋 陈春涛 孙东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87,共4页
以硫酸铜为铜源,细菌纤维素(BC)为碳源,通过原位还原和高温热解的方法制备了碳化细菌纤维素包裹铜纳米粒子(CBC/Cu)。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仪(Raman)对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 以硫酸铜为铜源,细菌纤维素(BC)为碳源,通过原位还原和高温热解的方法制备了碳化细菌纤维素包裹铜纳米粒子(CBC/Cu)。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仪(Raman)对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用CBC/Cu修饰的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用循环伏安法测试对硝基苯酚在碱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与裸玻碳电极相比较,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催化性、高稳定性和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细菌纤维素包裹铜纳米粒子 玻碳电极 循环伏安法 电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纤维素纳米纤维多孔膜支撑的高通量纳滤膜的制备及脱盐性能 被引量:9
9
作者 孔金凤 朱玉长 靳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0-696,共7页
以细菌纤维素为原材料,先后通过NaIO4和NaHSO3氧化还原反应制备了表面部分磺酸化的细菌纤维素(SBC)纳米纤维.利用SBC纳米纤维多孔膜替代传统的超滤膜作为支撑底膜,结合界面聚合反应调控制得复合纳滤膜,并对其纳滤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以细菌纤维素为原材料,先后通过NaIO4和NaHSO3氧化还原反应制备了表面部分磺酸化的细菌纤维素(SBC)纳米纤维.利用SBC纳米纤维多孔膜替代传统的超滤膜作为支撑底膜,结合界面聚合反应调控制得复合纳滤膜,并对其纳滤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得到了对Na2SO4和MgSO4具有高截留率(>96%)和超高分离通量(>320 L·m^-2·h^-1·MPa^-1)的新型纳滤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 纳滤膜 脱盐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