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纤维素纤维的表面改性及其对硝化纤维素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文俊 崔小月 +2 位作者 朱海东 邵自强 左英英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0-264,共5页
采用2,2,6,6-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TEMPO)氧化-机械法制备纳米纤维素纤维(CNF),通过碱化处理,剥离其带有羧基的表层,以硝酸/二氯甲烷混合物为硝化剂对CNF表面进行硝酸酯化改性,改性产物(NCNF)可稳定悬浮和均匀分散于丙酮中。采用红外光... 采用2,2,6,6-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TEMPO)氧化-机械法制备纳米纤维素纤维(CNF),通过碱化处理,剥离其带有羧基的表层,以硝酸/二氯甲烷混合物为硝化剂对CNF表面进行硝酸酯化改性,改性产物(NCNF)可稳定悬浮和均匀分散于丙酮中。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NCNF的结构与性能进行分析与表征。将NCNF作为增强相添加到硝化纤维素中,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纳米复合膜,并对纳米复合膜的拉伸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添加质量百分比为3.5%的NCNF可使膜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断裂伸长率3个指标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将以上结果与长径比较低的纳米纤维素晶须(CNW)纳米复合膜的拉伸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CNF比CNW对硝化纤维素膜拉伸性能的改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纳米纤维素纤维 纳米纤维素晶须 纳米复合材料 纤维素硝酸酯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纤维改性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聂苗苗 刘巧玲 +4 位作者 杨立华 刘帅 张姣 杨君磊 吕国伟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6-140,共5页
研究了纳米纤维素纤维(cellulose nanofibrils,CNFs)对水泥净浆流变、水化热的影响,并探讨了CNFs对水泥砂浆强度、断裂韧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NFs可以增大水泥浆体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延迟水泥早期水化,促进水泥后期水... 研究了纳米纤维素纤维(cellulose nanofibrils,CNFs)对水泥净浆流变、水化热的影响,并探讨了CNFs对水泥砂浆强度、断裂韧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NFs可以增大水泥浆体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延迟水泥早期水化,促进水泥后期水化;随CNFs掺量的增加,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逐渐增强,当CNFs的掺量为0.4%时,其28 d抗压强度增加9.6%,而抗折强度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CNFs的掺量为0.1%时,28 d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增幅(8.2%);CNFs对水泥砂浆的断裂韧度提高显著,当CNFs的掺量为0.2%时,断裂韧度增加85%;CNFs在水泥基体中起到了纳米晶核和纳米桥连的作用,改善了水泥基体的微观结构,提高了水泥基体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纤维 水泥砂浆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水化热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化纳米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其凝胶机制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英豪 耿延训 徐化能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218,共7页
纳米纤维素纤维(cellulosenanofibrils,CNF)凝胶以其独特的生物亲和性、生物降解性和力学性能,可以广泛地应用到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然而,CNF在水溶液中易聚集而发生相分离,为了调控其聚集性能,有必要对其进行化学改性。今以商业化... 纳米纤维素纤维(cellulosenanofibrils,CNF)凝胶以其独特的生物亲和性、生物降解性和力学性能,可以广泛地应用到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然而,CNF在水溶液中易聚集而发生相分离,为了调控其聚集性能,有必要对其进行化学改性。今以商业化微晶纤维素为原料,采取无溶剂体系对其进行化学修饰,结合高压均质作用制备乙酰化纳米纤维素纤维(acetylated cellulose nanofibrils,ACNF)。利用流变仪、小角X射线散射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测试方法考察盐离子、温度对ACNF凝胶微观结构和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CNF呈现弯曲和无晶形的结构特征;其凝胶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先缓慢下降,而后急剧增加;而盐的加入能增强其凝胶强度,降低温度敏感性。无盐条件下,ACNF凝胶化主要基于纤维间热运动引起的物理缠结;而盐能促进体系发生浓度涨落,纤维因局部团聚经相互连接形成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化 纳米纤维素纤维 流变 缠结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纤维在高能太根发射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夏勇 梁昊 何卫东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8-122,共5页
为了改善高能太根发射药的力学性能,在高能太根发射药配方的基础上,添加少量(质量分数0.5%,1.0%,1.5%,2.0%)由湿木浆纤维素得到的纳米纤维素纤维(CNFs),制备了含CNFs的高能太根发射药。采用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 为了改善高能太根发射药的力学性能,在高能太根发射药配方的基础上,添加少量(质量分数0.5%,1.0%,1.5%,2.0%)由湿木浆纤维素得到的纳米纤维素纤维(CNFs),制备了含CNFs的高能太根发射药。采用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添加CNFs前后高能太根发射药的表面结构和热分解性能。采用简支梁冲击试验机和密闭爆发器试验研究了含CNFs高能太根发射药的冲击强度及能量性能。结果表明,少量添加CNFs可明显提高高能太根发射药的低温冲击强度,对热分解性能影响很小。与高能太根发射药(参比样)相比,添加0.5%CNFs的高能太根发射药,在-40℃低温和20℃室温下,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30.4%和8.9%。随着CNFs含量增加,火药力逐渐降低,余容逐渐上升,燃速逐渐减小,压力指数小幅度上升。当CNFs的添加量为0.5%时,高能太根发射药的火药力为1191.91 k J·kg^(-1),余容为0.870 L·kg^(-1),压力指数为1.06,分别较参比样减少了1.9%、增加了5.1%和增加了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纤维(CNFs) 发射药 力学性能 能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纳米纤维素纤维酯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建雪 赵伟 杨瑞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76-280,共5页
本文以蒸汽闪爆(high density steam flash-explosion,HDSF)预处理技术对秸秆进行处理,并结合酶解和高压均质处理制得纳米纤维素纤维(Nanofibrilled cellulose,NFC)。研究NFC与辛烯基琥珀酸酐(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的... 本文以蒸汽闪爆(high density steam flash-explosion,HDSF)预处理技术对秸秆进行处理,并结合酶解和高压均质处理制得纳米纤维素纤维(Nanofibrilled cellulose,NFC)。研究NFC与辛烯基琥珀酸酐(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的酯化反应条件,并探讨合成的辛烯基琥珀酸纳米纤维素纤维酯(OSA-NFC)在强力吸附油脂膳食纤维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在OSA-NFC的取代度小于0.02的前提下,酯化改性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4 h,温度40℃,p H8.5,OSA为NFC干重的3%,NFC含量3%,反应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且OSA酯化改性后,NFC的持油力可以达到5.56~9.33 g/g,具有作为可强力吸附油脂的膳食纤维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闪爆 纳米纤维素纤维 膳食纤维 辛烯基琥珀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其对马铃薯淀粉薄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熠 唐亚丽 卢立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8-181,共4页
利用农作物废弃物-花生壳作为主要原料,采用硫酸水解的方法制备花生壳纳米纤维素纤维以及马铃薯淀粉薄膜,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等仪器对添加了纳米纤维素纤维的马铃薯淀粉薄膜性能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花生壳纳米纤维素... 利用农作物废弃物-花生壳作为主要原料,采用硫酸水解的方法制备花生壳纳米纤维素纤维以及马铃薯淀粉薄膜,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等仪器对添加了纳米纤维素纤维的马铃薯淀粉薄膜性能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花生壳纳米纤维素纤维呈现棒状形状;适量添加纳米纤维素纤维能够有效提高马铃薯淀粉薄膜的拉伸强度和降解时间,但是降低了薄膜的透光率、导致薄膜透明度不高;纳米纤维素纤维含量为5%左右的马铃薯淀粉薄膜的性能较为优良,制备出来的薄膜结构紧密、平整、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 纳米纤维素纤维 硫酸水解法 马铃薯淀粉薄膜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维在大米保鲜中的应用
7
作者 缪夏然 边风刚 肖体乔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7,共7页
采用TEMPO(四甲基哌啶氧化物)氧化法,通过调整氧化剂的用量制备不同形貌的纤维素纳米纤维(CNF),探索不同形貌和浓度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在蒸煮大米保鲜过程中的表现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机制。结果表明:CNF5(5 g NaClO)纤维较粗,易形成... 采用TEMPO(四甲基哌啶氧化物)氧化法,通过调整氧化剂的用量制备不同形貌的纤维素纳米纤维(CNF),探索不同形貌和浓度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在蒸煮大米保鲜过程中的表现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机制。结果表明:CNF5(5 g NaClO)纤维较粗,易形成大尺寸网络通道,气体阻隔性较差,保鲜效果不理想;CNF10(10 g NaClO)纤维尺寸均匀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够紧密堆叠形成致密薄膜,其较高的表面官能团密度增强了气体吸附能力,显著提升了阻隔性能,表现出最佳的保鲜效果;CNF40(40 g NaClO)则因其刚性棒状纤维在堆积时难以紧密结合,容易形成贯通通道,增加了水蒸气和氧气的穿透性,保鲜效果略逊于CNF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大米 保鲜 TEMPO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维基阻燃疏水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8
作者 陈冀锐 刘焕 +1 位作者 方小龙 张文标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5,共7页
纤维素纳米纤维(cellulose nanofibers,CNF)基气凝胶的亲水性和易燃性限制其应用。针对此问题,以CNF为基体,壳聚糖(chitosan,CS)和氢氧化镁(Mg(OH)_(2))为阻燃剂,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为疏水剂,通过超声波均态化... 纤维素纳米纤维(cellulose nanofibers,CNF)基气凝胶的亲水性和易燃性限制其应用。针对此问题,以CNF为基体,壳聚糖(chitosan,CS)和氢氧化镁(Mg(OH)_(2))为阻燃剂,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为疏水剂,通过超声波均态化复合及冷冻干燥低温处理,制备具有疏水和阻燃性能的CNF/CS/Mg(OH)_(2)/PDMS气凝胶(简写为CCMP气凝胶)。CCMP气凝胶具有规则的三维网孔结构和低密度(40.10 mg/cm^(3)),超声均态化处理使CS和Mg(OH)_(2)均匀分布在CNF表面,CS和Mg(OH)_(2)的添加使得其极限氧指数(limiting oxygen index,LOI)高达54.4%,PDMS的加入使得其水接触角(water contact angle,WCA)达到139.0±1.3°。研究为构建CNF基阻燃疏水气凝胶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壳聚糖 气凝胶 阻燃 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硅烷化改性及其在Pickering乳液中的乳化性能研究
9
作者 刘文丽 贾凌云 +2 位作者 樊荣 汪文雪 刘鹏涛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3,共6页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S)对纤维素纳米纤维(CNF)进行硅烷化改性,并探究改性产物硅烷化CNF(H-CNF)质量分数对其乳化性能及形成的Pickering乳液性质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谱图、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H-CNF进行结构表征,并测定Picker...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S)对纤维素纳米纤维(CNF)进行硅烷化改性,并探究改性产物硅烷化CNF(H-CNF)质量分数对其乳化性能及形成的Pickering乳液性质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谱图、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H-CNF进行结构表征,并测定Pickering乳液液滴的粒径分布、微观形貌及Zeta电位,以乳脂指数(CI)表征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硅烷化改性时HDS与CNF质量比为5∶1时,制备的H-CNF的三相接触角为(87.6±0.6)°,润湿性能适中;随着H-CNF质量分数由1.0%增加至2.5%,Pickering乳液液滴的Zeta电位降低,乳液液滴粒径明显减小,CI降低,Pickering乳液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硅烷 Pickering乳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O氧化结合高压均质制备向日葵秸皮纤维素纳米纤维
10
作者 王丽珍 李晓天 王俊跃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3,共8页
以向日葵秸皮为原料,采用TEMPO/NaBr/NaClO氧化体系制备TEMPO氧化纤维素纤维(TOCF),并进一步结合高压均质法获得羧基含量高、粒径尺度小且分散稳定性良好的TEMPO氧化纤维素纳米纤维(TOCNF)。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以向日葵秸皮为原料,采用TEMPO/NaBr/NaClO氧化体系制备TEMPO氧化纤维素纤维(TOCF),并进一步结合高压均质法获得羧基含量高、粒径尺度小且分散稳定性良好的TEMPO氧化纤维素纳米纤维(TOCNF)。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热重分析仪(TGA)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NaClO用量为10 mmol/g时,TOCF的羧基含量达1.42 mmol/g;经8次高压均质后,TOCNF的长度和粒径显著减小,分布范围分别为100~250 nm和3~7 nm。TOCF的FT-IR谱图表现出明显的—COOH特征吸收峰,而TOCNF未出现新的特征峰,表明高压均质未改变其官能团。TOCF和TOCNF均保留了纤维素I型结晶结构,但与向日葵秸皮综纤维素相比,TOCF、TOCNF的结晶度与热稳定性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秸皮 纤维素纳米纤维 TEMPO氧化 高压均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化纤维素纳米纤维/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粒子对岩藻黄质稳态化性能调控
11
作者 陈柏慧 蔡路昀 +5 位作者 邹继华 贾江花 汪屹 杨柳枫 田方 栾倩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43-55,共13页
构建季铵化纤维素纳米纤维(quaternized cellulose nanofiber,QCNF)/玉米醇溶蛋白(zein)核壳递送体系,通过精准调控季铵化纤维素质量浓度(0.05~0.25 g/100 mL)揭示递送体系对岩藻黄质(fucoxanthin,FUC)稳态化及靶向递送的调控机制。傅... 构建季铵化纤维素纳米纤维(quaternized cellulose nanofiber,QCNF)/玉米醇溶蛋白(zein)核壳递送体系,通过精准调控季铵化纤维素质量浓度(0.05~0.25 g/100 mL)揭示递送体系对岩藻黄质(fucoxanthin,FUC)稳态化及靶向递送的调控机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zein与纳米纤维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稳定界面;透射电子显微图像显示0.2 g/100 mL QCNF组形成显著的逐层自组装核壳结构,对FUC的包封率达(95.64±0.06)%。环境稳定性实验表明,优化组(0.2 g/100 mL QCNF/zein@FUC)的热、光、pH值、离子、贮藏稳定性较对照组(zein@FUC)提升。另外,通过引入QCNF覆盖于zein表面,能够引发内部FUC的被动靶向释放行为,提高FUC在肠道的生物可及性。体外模拟消化实验结果表明,0.2 g/100 mL QCNF/zein@FUC在模拟胃肠道的累计释放量为(85.32±0.46)%,生物可及性高达(58.77±3.84)%,实现了FUC的程序性缓释。本研究结果为探究天然生物基自组装纳米递送载体的形成机理与稳态化靶向释放性能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黄质 季铵化纤维素纳米纤维 玉米醇溶蛋白 核壳纳米颗粒 稳态化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芳纶纳米纤维复合泡沫隔热材料常压干燥制备及其性能
12
作者 何国强 王钧 +3 位作者 麦学妍 陈熠 林旭 张雪霞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2-719,共8页
【目的】解决当前纤维素纳米纤维(CNF)泡沫在隔热应用中的易燃性、力学性能不足和干燥工艺成本高等问题。【方法】以芳纶纳米纤维(ANF)作为增强相,将其与CNF结合,通过单向冷冻、离子交联和常压干燥的方法,构建各向异性、轻质且高强的CNF... 【目的】解决当前纤维素纳米纤维(CNF)泡沫在隔热应用中的易燃性、力学性能不足和干燥工艺成本高等问题。【方法】以芳纶纳米纤维(ANF)作为增强相,将其与CNF结合,通过单向冷冻、离子交联和常压干燥的方法,构建各向异性、轻质且高强的CNF/ANF复合泡沫隔热材料。考察4种不同价态的金属阳离子(Na^(+)、K^(+)、Ca^(2+)和Fe^(3+))在交联过程中对复合泡沫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Ca2+交联制备的复合泡沫的综合性能最优,展现了良好的力学性能与隔热性能,其密度为32.29 mg·cm^(-3),80%压缩应变下的压缩强度高达253.96 kPa,并且径向热导率仅为35.8 mW·m^(-1)·K^(-1)。【结论】通过单向冷冻协同离子交联增强了纤维素泡沫骨架强度,并有效提升了其隔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热材料 纤维素纳米纤维 单向冷冻 离子交联 常压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维和LATP修饰的PEO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3
作者 嵇晨豪 张汉泽 +2 位作者 王欣欣 杨雅晴 黄锋林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19,124,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制备了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膜,并进行去乙酰化处理和引入Li_(1.4)Al_(0.4)Ti_(1.6)(PO_(4))_(3)无机颗粒对聚氧化乙烯(PEO)电解质进行改性,可提高离子电导率,锂离子迁移数以及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经纤维素纳米... 采用静电纺丝制备了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膜,并进行去乙酰化处理和引入Li_(1.4)Al_(0.4)Ti_(1.6)(PO_(4))_(3)无机颗粒对聚氧化乙烯(PEO)电解质进行改性,可提高离子电导率,锂离子迁移数以及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经纤维素纳米纤维和LATP改性的PEO固体电解质在60℃下离子电导率达3.43×10^(-4)S/cm,锂离子迁移数达0.44,高于PEO固体电解质。改性PEO固体电解质在60℃,0.1C下初始放电比容量为844.13mAh/g,且达到了50圈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PEO固体电解质 再生纤维素纳米纤维 锂硫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纤维素纳米纤维-膨润土低共熔凝胶的构筑及其在应变传感器中的应用
14
作者 杜琳 胡建全 +1 位作者 王艺达 刘玉新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4,共10页
以低共熔溶剂(DES)为抗冻介质,基于聚合物氢键网络,以及锌离子与聚乙烯醇/纤维素纳米纤维-膨润土(PVA/CNF-BT)凝胶基体间的配位作用,成功构建了兼具高机械强度和良好抗冻性的PVA/CNF-BT低共熔凝胶(DEG)。结果表明,当PVA添加量为10%(相对... 以低共熔溶剂(DES)为抗冻介质,基于聚合物氢键网络,以及锌离子与聚乙烯醇/纤维素纳米纤维-膨润土(PVA/CNF-BT)凝胶基体间的配位作用,成功构建了兼具高机械强度和良好抗冻性的PVA/CNF-BT低共熔凝胶(DEG)。结果表明,当PVA添加量为10%(相对于DES质量)、BT纳米片和CNF添加量(均相对于PVA质量)分别为0.6%和20%时,该凝胶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3.35 MPa和832%,在室温和-38℃极端温度下的离子电导率分别为0.24 mS/cm和0.23 mS/cm,展现出优异的抗冻性和低温导电性。此外,由PVA/CNF-BT DEG组装所得的DEG基应变传感器具备宽应变响应范围(0~1000%)、高灵敏度(灵敏度系数可达3.36)及300次应变循环耐久性,在应用于食指、手腕、手肘等人体部位的运动监测时具有优异的传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纤维素纳米纤维 应变传感器 人体运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改性玄武岩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5
作者 张益铭 杨明君 +3 位作者 卢雨晴 易崇森 田李 张烨铭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98,112,共9页
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界面作为重要的一部分,起着将应力从树脂相传递到增强相纤维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将纤维素纳米纤维(CNF)通过减压抽滤使悬浮液中的CNF涂覆于玄武岩纤维(BF)表面,进一步添加到环氧树脂(EP)中进行固化反应,通... 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界面作为重要的一部分,起着将应力从树脂相传递到增强相纤维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将纤维素纳米纤维(CNF)通过减压抽滤使悬浮液中的CNF涂覆于玄武岩纤维(BF)表面,进一步添加到环氧树脂(EP)中进行固化反应,通过树脂浇注成型成功制备了BF-CNF/EP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当涂覆10 mL的CNF悬浮液于BF表面时,相较于未改性的BF,纤维与树脂的黏附性更好,在界面处的物理、化学作用更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22.4%,冲击强度提升了55%。通过选择环保的改性剂和简洁、高效的改性方式,为玄武岩纤维的表面改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纤维素纳米纤维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作为食品包装材料的优异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奇 户昕娜 +3 位作者 卢舒瑜 崔然然 马涛 宋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436-444,共9页
近年来,塑料包装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开发可生物降解的新型食品包装材料以替代传统石油基塑料已成为研究热点。纤维素纳米纤维(cellulose nanofibrils,CNF)因其高比表面积、高弹性模量、高强度和... 近年来,塑料包装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开发可生物降解的新型食品包装材料以替代传统石油基塑料已成为研究热点。纤维素纳米纤维(cellulose nanofibrils,CNF)因其高比表面积、高弹性模量、高强度和高气体阻隔性等优异性能而受到研究者们广泛青睐。本文总结了CNF及其相关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讨论了CNF复合膜作为食品包装材料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抑菌性能、可降解性及响应性能。最后,提出CNF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所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未来生产纳米纤维素食品包装材料代替传统石油基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复合材料 制备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维水凝胶在自供能可穿戴压力传感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苗苗 王志 +2 位作者 周航宇 熊燃华 黄超伯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3,共10页
现有的压力传感器无法解决对人体信号长期监测过程中的供能问题,需要频繁地充电甚至更换电池,给传感器的检测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此外,压力传感器本身的柔韧性以及与人体皮肤的贴合程度对传感性能有着较大程度的影响。水凝胶因其可... 现有的压力传感器无法解决对人体信号长期监测过程中的供能问题,需要频繁地充电甚至更换电池,给传感器的检测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此外,压力传感器本身的柔韧性以及与人体皮肤的贴合程度对传感性能有着较大程度的影响。水凝胶因其可调节的模量和对人体皮肤的良好顺应性,适合作为柔性可穿戴压力传感材料。同时,纤维素纳米纤维是自然界储备量极大的生物质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机械性能,通过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可以获得良好的压电以及摩擦电响应性能。笔者综述并探讨了利用纤维素纳米纤维基水凝胶制造具有自供电能力的柔性传感器的最新进展。首先简要介绍了纤维素纳米纤维;接着概述了基于纤维素纳米纤维的水凝胶的物理与化学交联策略;随后介绍了其在柔性压电、摩擦电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最后提出了基于纤维素纳米纤维的柔性自供电压力传感器发展的挑战和前景。总结认为,纤维素纳米纤维基水凝胶具有优异的传感性能、机械柔韧性、贴合性以及生物可降解性,是构筑柔性自供电压力传感器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水凝胶 自供电 柔性可穿戴 压力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效能
18
作者 王薇 高建南 +3 位作者 裴笑涵 陆鑫 孙银银 吴建兵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5-142,共8页
为解决油脂和颜色物质的水污染问题,以纤维素纳米纤维(CNF)为基材料,低给量的疏水组分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改性剂,采用冷冻干燥方法成功制备出低成本高性能疏水亲油型纤维素纳米纤维气凝胶(CNF-Xs)。表征了CNF-Xs气凝胶的油水分离... 为解决油脂和颜色物质的水污染问题,以纤维素纳米纤维(CNF)为基材料,低给量的疏水组分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改性剂,采用冷冻干燥方法成功制备出低成本高性能疏水亲油型纤维素纳米纤维气凝胶(CNF-Xs)。表征了CNF-Xs气凝胶的油水分离性能和力学性能,探讨了MTMS的添加量与气凝胶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压缩性能、油水分离效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纤维素纳米纤维气凝胶具有微纳米纤维组成的三维网络骨架,并呈现出有序排列的层状结构和多孔胞腔构造,其赋予气凝胶超低密度(0.08 g/cm^(3))和优越的结构稳定性;在80%的应变下仍可恢复形变,具有良好的压缩性能;对油红染色的正己烷吸收能力达到39.41 g/g,10次循环使用后仍能保持98%的超高过滤效率;此外,MTMS的硅氧烷网络结构赋予CNF-Xs气凝胶优异的疏水性,在低给量的情况(CNF与MTMS的量比为1∶3)下,CNF-Xs气凝胶的水接触角可达133°。所设计的CNF气凝胶材料在高效吸附油脂的同时又可去除油性颜色物质,优于多数报道的吸附材料,有望实现纺织印染和油污染废水处理绿色清洁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气凝胶 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疏水改性 油水分离性能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丝瓜络废料中提取纤维素纳米纤维及在聚乙烯醇超临界二氧化碳复合发泡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堃阳 邵亮 +3 位作者 崔梦媛 樊永康 姬占有 马建中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529,共5页
通过TEMPO氧化法从废弃丝瓜络中成功提取出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并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发泡技术制备聚乙烯醇(PVA)/CNF复合发泡材料。对CNF在复合材料中的结晶性进行表征,探究了CNF含量对泡孔形貌的影响以及CNF含量对发泡材料... 通过TEMPO氧化法从废弃丝瓜络中成功提取出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并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发泡技术制备聚乙烯醇(PVA)/CNF复合发泡材料。对CNF在复合材料中的结晶性进行表征,探究了CNF含量对泡孔形貌的影响以及CNF含量对发泡材料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F在发泡过程中可作为异相成核点,提高成核效率,减小了平均泡孔尺寸,增加了泡孔密度,同时减少了泡孔褶皱,降低了发泡材料的收缩率。当CNF含量为2%时,平均孔径从99.96μm下降至41.96μm,泡孔密度增加了大约一个数量级,收缩率从12.19%下降至5.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纤维素纳米纤维 超临界二氧化碳 物理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纤维素纳米纤维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20
作者 张彧一 胡文敬 李久盛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5-1305,共11页
为探索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纤维素纳米纤维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选择TEMPO(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氧化法和机械法得到的2种纤维素纳米纤维(TO-CNF和C-CNF).采用光学显微镜(P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仪、... 为探索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纤维素纳米纤维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选择TEMPO(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氧化法和机械法得到的2种纤维素纳米纤维(TO-CNF和C-CNF).采用光学显微镜(P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仪、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发现上述2种不同类型的CNF均为棒状结构,且为纤维素I型,其中氧化法制备的TO-CNF结构中含有一定量的羧基官能团.通过热重分析表明,C-CNF的热稳定性略优于TO-CNF.进一步通过UMT往复摩擦试验机研究了2种CNF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添加量(质量分数,w)不超过1%时,2种CNF在不同添加浓度下均表现出显著的减摩性能.其中TO-CNF的减摩性能略优于C-CNF,添加w=1%可使摩擦系数相对于基础体系降低51%.通过钢板表面接触角和磨损后的表面分析对CNF的润滑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推测由于CNF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羟基或羧基等极性官能团,作为添加剂能够在摩擦副表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吸附从而形成润滑保护膜,防止滑动表面微凸体的直接接触进而改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水基润滑添加剂 极性基团 摩擦学性能 润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