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电粒子掺杂纳米纤维复合膜的电磁特性及吸波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葛贝贝 李亮 +3 位作者 高苏微 王慧萍 朱书月 刘让同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3-142,共10页
选用氧化锌、石墨烯和铜粉等导电粒子作为电磁介质,采用“静电纺丝+喷雾法”制备导电粒子掺杂聚乳酸纳米纤维复合膜,对复合膜的结构和电磁特性进行表征,并研究导电粒子种类及其含量、膜材厚度对复合膜电磁参数的影响,进而预测膜的吸波... 选用氧化锌、石墨烯和铜粉等导电粒子作为电磁介质,采用“静电纺丝+喷雾法”制备导电粒子掺杂聚乳酸纳米纤维复合膜,对复合膜的结构和电磁特性进行表征,并研究导电粒子种类及其含量、膜材厚度对复合膜电磁参数的影响,进而预测膜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导电粒子掺杂复合膜的电磁参数特征与导电粒子含量有关,导电粒子质量分数增加,膜材的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明显表现出增大的趋势,石墨烯掺杂复合膜具有较大的介电参数,介电损耗远大于磁损耗,石墨烯质量分数为25%的复合膜在膜材厚度为10.0 mm时的反射损耗为-27.51 dB。掺杂膜材厚度增加,同质量分数下反射损耗的峰值逐渐从高频向低频移动,复合膜倾向于选择吸收波长更长、频率更低的电磁波;导电粒子含量增加,最小反射损耗值逐渐减小,较多的导电粒子能够形成较完整的导电网络,极化能力和介电损耗增强,电磁损耗增加。反射损耗值和吸收带宽与导电粒子含量和膜材厚度有关,可通过调节导电粒子含量和膜材的厚度来调控膜材料的电磁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粒子 电磁特性 吸波性能 纳米纤维复合膜 静电纺丝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A根须状蓬松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烹饪油烟过滤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婷 周伟涛 +3 位作者 李勇 韩璐 周飞越 杜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88-1793,共6页
为有效净化烹饪油烟,采用共溶剂静电纺丝技术,通过调控聚酯(PET)和醋酸纤维素(CA)共混质量比,制备了根须状蓬松纳米纤维复合膜。借助SEM、接触角测试仪、热重分析仪及自动滤料测试系统对所制备纤维膜的微观形貌、表面润湿性、热稳定性... 为有效净化烹饪油烟,采用共溶剂静电纺丝技术,通过调控聚酯(PET)和醋酸纤维素(CA)共混质量比,制备了根须状蓬松纳米纤维复合膜。借助SEM、接触角测试仪、热重分析仪及自动滤料测试系统对所制备纤维膜的微观形貌、表面润湿性、热稳定性及油烟过滤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m(PET)∶m(CA)=8∶2制备的纳米纤维复合膜成型良好,具有明显的根须状结构,根须直径约100 nm、根冠直径约300 nm;且堆积蓬松,孔隙率、堆积密度分别达93.85%±0.23%、(0.023±0.001) g/m^(3);与水接触角为154.0°±0.5°,与油接触到油完全吸收仅需2s,具有特殊表面润湿性;纳米纤维复合膜分解温度>300℃;烹饪油烟初始过滤效率达92%,初始过滤阻力仅为36 Pa,且经20次循环测试后,其过滤效率仍≥91%,过滤阻力规律性缓慢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须状 蓬松结构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复合膜 油烟过滤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喷印辅助界面聚合法制备纳米纤维复合膜实现海水脱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逢军 贺提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4-362,373,共10页
目的提出一种静电喷印辅助界面聚合法制备纳米纤维复合膜实现海水过滤的方法。方法通过在静电喷印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PAN)纳米纤维基底上进行界面聚合,将哌嗪、三甲酰氯和聚醚胺(Polyether Amine,PEA)聚合在聚丙烯腈纳米纤维... 目的提出一种静电喷印辅助界面聚合法制备纳米纤维复合膜实现海水过滤的方法。方法通过在静电喷印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PAN)纳米纤维基底上进行界面聚合,将哌嗪、三甲酰氯和聚醚胺(Polyether Amine,PEA)聚合在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基底上。首先将PAN纳米纤维基底在水相溶液中浸泡,均匀吸附基材表面的哌嗪和PEA,用滤纸吸干多余的水溶液,然后将有机相三甲酰氯引入PAN基底表面,与水相进行反应,制备了具有良好过滤性能的纳米纤维复合膜(Thin Film Nanofiltration Composite,TFNC),研究了PEA浓度对TFNC复合膜过滤性能的影响。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接触角测量仪和Zeta电位仪,表征了复合膜的微观形貌、界面聚合反应、亲水性和荷电性。选用4种无机盐通过死端过滤装置系统对TFNC膜的过滤性能进行测试。结果PAN溶液能够在滚筒表面静电喷印形成均匀的膜表面结构。在20 kV静电高压下,纺丝质量分数为8%的PAN透明溶液所制备的薄膜表面光滑。当PEA的质量分数4.5%时,TFNC复合膜的接触角最小,为47.5°。经过4种无机盐的过滤性能测试发现,在25℃、0.4 MPa条件下,当PEA的质量分数为3.0%时,该膜的水通量可达41.5 L/(m^(2)·h),对NaCl的截留率较低(18.6%),但对阴离子染料MYB的截留率最高(达95.4%)。结论静电喷印辅助界面聚合法能够简单有效地制备纳米纤维复合膜,且获得光滑、均匀的亲水性表面,通过改变PEA的浓度可调节复合纳滤膜的分离性能,有效地去除海水中的盐分,具有极强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喷印 界面聚合 纳米纤维复合膜 功能表面 海水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PAN/PMMA三元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4
作者 刘忠柱 林嘉翔 +4 位作者 李妍缘 张电波 潘玮 秦琦 焦明立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6-90,共5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VDF/PAN/PMMA)三元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接触角测量仪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探讨了PVDF/PAN与PMMA质量比对复合纳米纤维膜形貌...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VDF/PAN/PMMA)三元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接触角测量仪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探讨了PVDF/PAN与PMMA质量比对复合纳米纤维膜形貌、结晶结构、热性能、亲疏水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PVDF/PAN复合纳米纤维膜相比,加入PMMA后PVDF/PAN/PMMA三元复合纤维膜的纤维表面略变粗糙,并且纤维直径有所减小;PMMA的加入抑制了PVDF中β晶的形成,使得PVDF/PAN/PMMA三元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结晶度有所降低;PVDF/PAN/PMMA三元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物理阻抗较小,说明该复合纳米纤维膜与电解液浸润性较好;同时循环伏安曲线重合度很高,表明以PVDF/PAN/PMMA三元复合纳米纤维膜作为隔膜组装的钠离子电池在钠离子嵌入和脱出过程中能够保持很好的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复合纳米纤维 结晶性能 热性能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PAN/TMAB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压电性能研究
5
作者 李银辉 李旭冉 +2 位作者 梁建国 李朋伟 张锦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3,共5页
自供电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因其优异的压电性、良好的柔性和舒适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腈(PAN)掺杂三甲基氨硼烷(TMAB)柔性全有机复合纳米纤维膜。系统地研究了纺丝电压和辊筒转速对复合纳米纤维膜压电和铁... 自供电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因其优异的压电性、良好的柔性和舒适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腈(PAN)掺杂三甲基氨硼烷(TMAB)柔性全有机复合纳米纤维膜。系统地研究了纺丝电压和辊筒转速对复合纳米纤维膜压电和铁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纺丝电压为21 kV和辊筒转速为1000 r/min时,PAN/TMAB复合纳米纤维膜的输出性能最佳,输出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可达2.60 V和0.59μA。在同样的纺丝条件下,剩余极化强度最大值为0.34μC/cm^(2)。经过6000次敲击循环测试,所制备的PAN/TMAB复合纳米纤维膜输出电压保持稳定。PAN/TMAB复合纳米纤维膜可实时监测手指关节弯曲,行走和跳跃等状态,在可穿戴电子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三甲基氨硼烷 复合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 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铜双金属纳米粒子/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6
作者 戎成宝 孙辉 于斌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为制备高效抗菌的生物可降解聚乳酸(PLA)静电纺丝纤维膜,首先利用L-抗坏血酸对银和铜的硝酸盐溶液进行化学还原,得到银-铜双金属纳米粒子(Ag-Cu NPs)。然后将Ag-Cu NPs与PLA纺丝液共混,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组成的Ag-Cu NPs/PLA... 为制备高效抗菌的生物可降解聚乳酸(PLA)静电纺丝纤维膜,首先利用L-抗坏血酸对银和铜的硝酸盐溶液进行化学还原,得到银-铜双金属纳米粒子(Ag-Cu NPs)。然后将Ag-Cu NPs与PLA纺丝液共混,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组成的Ag-Cu NPs/PLA复合纳米纤维膜,并对其形貌、结构、亲水性和抗菌性能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Ag-Cu NPs的粒径约为32 nm,复合纳米纤维膜中Ag-Cu NPs被PLA基体包覆,且沿着纤维径向排列,纤维表面存在大量微小的孔洞;加入Ag-Cu NPs后,Ag-Cu NPs/PLA的水接触角略微降低,亲水性增加,且Ag-Cu NPs和PLA之间仅发生物理作用,未产生明显的化学作用;相比于纯PLA纳米纤维膜,Ag-Cu NPs/PLA的抗菌率明显提高,当纺丝液中Ag-Cu NPs相对于PLA质量为7%时,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银-铜双金属纳米粒子 静电纺丝 复合纳米纤维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纳米纤维负载钯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孟建强 高耀宗 张宇峰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35,共6页
为克服贵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回收困难和重复利用性低的问题,将醋酸钯溶解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液中作为芯层,聚丙烯腈(PAN)作为皮层,醋酸锌(Zn(CH3COO)2)为皮层致孔剂,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核壳结构PVP/PAN复合纤维膜,经过在... 为克服贵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回收困难和重复利用性低的问题,将醋酸钯溶解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液中作为芯层,聚丙烯腈(PAN)作为皮层,醋酸锌(Zn(CH3COO)2)为皮层致孔剂,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核壳结构PVP/PAN复合纤维膜,经过在去离子水中浸泡、NaBH4原位还原等后处理制得具有多级孔核壳结构的Pd@PVP/PAN复合纤维催化膜;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热重分析(TG)等方法对Pd@PVP/PAN催化膜的形貌与性能进行表征;采用该膜对对氯苯酚(4-CP)进行加氢脱氯反应,考察其催化性能和可重复利用性。结果表明:静电纺丝电压、流速对核壳结构Pd@PVP/PAN纳米纤维的形貌有很大影响;内层溶液中PVP质量分数10%、醋酸钯质量分数2%,外层溶液中PAN质量分数12%、ZnAC质量分数3%时,电压13 kV,内、外层流速分别为0.8、1.0 mL/h条件下,Pd@PVP/PAN纳米纤维膜表面多孔,膜中纤维具有很好的核壳结构,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室温、连续流反应3 h条件下膜对4-CP转化率为32%,重复降解5次循环后,膜对4-CP的催化降解仍能保持30%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纳米纤维复合膜 负载钯 静电纺丝 多级孔 对氯苯酚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肉桂醛/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性能 被引量:9
8
作者 刘俊渤 李林建 +2 位作者 唐珊珊 常海波 梁大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3-178,共6页
采用水溶液饱和法制备了肉桂醛/β-环糊精包合物,将其添加到聚乳酸(PLA)溶液中,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肉桂醛/PLA复合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直径及表面形貌进行观察,通过红外光谱对其做特征官能团分析,同... 采用水溶液饱和法制备了肉桂醛/β-环糊精包合物,将其添加到聚乳酸(PLA)溶液中,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肉桂醛/PLA复合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直径及表面形貌进行观察,通过红外光谱对其做特征官能团分析,同时对其热力学性能、力学性能及抗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肉桂醛/PLA复合纳米纤维膜纤维形态良好,其直径范围在133~177nm。红外光谱显示肉桂醛与PLA属于物理混合;随着肉桂醛/β-环糊精包合物添加量增加,其纤维膜拉伸强度逐渐降低,但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不显著。纤维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具有抑菌性能,且随着包合物添加量的增加抑菌性逐渐增强,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肉桂醛 聚乳酸 复合纳米纤维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聚乳酸/氟尿嘧啶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被引量:7
9
作者 魏安方 王娟 +3 位作者 凤权 汪学骞 魏取福 侯大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9,共4页
为研制一种具有缓释作用的药物纤维膜,拟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出左旋聚乳酸/氟尿嘧啶复合纳米纤维膜,考察了左旋聚乳酸质量分数、添加的氟尿嘧啶质量分数对复合纳米纤维成型性的影响,并对其力学性能以及润湿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 为研制一种具有缓释作用的药物纤维膜,拟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出左旋聚乳酸/氟尿嘧啶复合纳米纤维膜,考察了左旋聚乳酸质量分数、添加的氟尿嘧啶质量分数对复合纳米纤维成型性的影响,并对其力学性能以及润湿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左旋聚乳酸质量分数的增加,纳米纤维直径变粗,随着添加氟尿嘧啶质量分数的增加,纤维直径变细。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断裂强力、断裂功及断裂强度随着药物添加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润湿性能测试表明,复合纳米纤维膜的亲水性随着药物添加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复合膜的异质不均匀性也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复合纳米纤维 左旋聚乳酸 氟尿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纺PVDF/PVDF-HFP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防水透湿性能评价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延波 马营 +2 位作者 孙健 宋学礼 陈国贵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0,共5页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VDF/PVDF-HFP复合纳米纤维膜,然后对其进行热压处理,采用FE-SEM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力学性能和防水透湿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VDF和PVDF-HFP溶液的最佳纺丝质量分数分别为9%和12%;热压处理后PVDF/PVDF-HFP...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VDF/PVDF-HFP复合纳米纤维膜,然后对其进行热压处理,采用FE-SEM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力学性能和防水透湿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VDF和PVDF-HFP溶液的最佳纺丝质量分数分别为9%和12%;热压处理后PVDF/PVDF-HFP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优异的防水透湿性能,当复合纳米纤维膜中PVDF与PVDF-HFP的质量比为2∶1时,其耐静水压达到7 220 mm H2O,透湿量达到7 300 g/(m2·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水透湿 静电纺丝 复合纳米纤维 力学性能 耐静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苞叶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及其聚砜复合膜的抗污染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雪 韩阜益 +4 位作者 降帅 赵艳娇 刘慧 赵兵 刘丽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20,共7页
为了提高玉米苞叶的经济价值,以玉米苞叶为原料,采用高强度超声波法制备纤维素纳米晶(CNC),并协同共混相转化法制备聚砜(PSF)/CNC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以及超滤装置测试了CNC和PSF/CNC复合膜的形态结... 为了提高玉米苞叶的经济价值,以玉米苞叶为原料,采用高强度超声波法制备纤维素纳米晶(CNC),并协同共混相转化法制备聚砜(PSF)/CNC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以及超滤装置测试了CNC和PSF/CNC复合膜的形态结构和性能;探讨了CNC含量对复合膜的强度,亲水性,水通量以及抗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从玉米苞叶中提取的CNC,平均直径为18.82 nm,平均长度为569.95 nm,晶型结构为纤维素I型,结晶度为53.86%。CNC的加入提高了PSF膜的断裂强度,并可改善PSF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综合考虑CNC对PSF复合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得出CNC最佳添加量为2%,相应复合膜的水通量和抗污染性能分别为纯PSF膜的2.13倍和1.32倍,蛋白质截留率为48.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纳米 玉米苞叶 聚砜/纤维纳米复合 蛋白质截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肉桂醛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林建 刘俊渤 +2 位作者 唐珊珊 常海波 梁大栋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9-85,共7页
采用水溶液饱和法制备了肉桂醛/β-环糊精包合物,将其添加到聚乳酸(PLA)溶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LA/肉桂醛复合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探讨了静电纺丝条件对PLA纳米纤维膜纤维直径及表面形貌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 采用水溶液饱和法制备了肉桂醛/β-环糊精包合物,将其添加到聚乳酸(PLA)溶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LA/肉桂醛复合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探讨了静电纺丝条件对PLA纳米纤维膜纤维直径及表面形貌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PLA/肉桂醛复合纳米纤维膜做了特征官能团分析,并对其热力学性能、力学性能及抗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PLA/肉桂醛复合纳米纤维膜纤维形态良好,平均直径为175nm,FT-IR研究显示肉桂醛与PLA之间属于物理混合。该复合纳米纤维膜热分解温度265.52℃,拉伸强度为2.45MPa,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具有抑菌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肉桂醛 静电纺丝 复合纳米纤维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杜菲菲 陈泉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53-58,共6页
在聚丙烯腈(PAN)、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体系中加入钛酸四丁脂水解溶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得到纳米纤维膜,经预氧化、炭化、活化制备出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热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 在聚丙烯腈(PAN)、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体系中加入钛酸四丁脂水解溶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得到纳米纤维膜,经预氧化、炭化、活化制备出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热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以及测定Zeta电位和表面接触角等手段对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V(PAN)∶V(DMF)∶V(Ti(OH)4)溶胶=3∶17∶3时,可制得纤维直径为600~700nm的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纳米TiO2在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中分布均匀,晶型结构易于控制;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有较强的光催化活性和吸附活性,可以作为环境功能材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复合纳米纤维 TIO2 活性炭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菲菲 陈泉源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80,共6页
以自制的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作为吸附剂,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亚甲基蓝初始浓度、温度、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投加量、pH等对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吸附去除亚甲基蓝的影响,并研究了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 以自制的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作为吸附剂,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亚甲基蓝初始浓度、温度、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投加量、pH等对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吸附去除亚甲基蓝的影响,并研究了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的Zeta电位、接触角、光催化再生性能。结果表明:(1)静态吸附时,随着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增加,亚甲基蓝吸附去除率总体降低;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投加量、温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对溶液pH适应性强。(2)动态吸附时,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填充量增大,吸附穿透时间逐渐延长。(3)紫外光还是太阳光再生,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均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且至少可以使用8次以上。(4)紫外光和太阳光再生1次后,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接触角为131.54°,表现出很强的疏水特性,随着再生次数增加,接触角总体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 亚甲基蓝 吸附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PAN/PA-66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2
15
作者 闫春秋 刘斌 +3 位作者 鲁冠秀 李耀先 杨清彪 宋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9-194,共6页
采用双喷头电纺丝技术,将尼龙(PA-66)纤维增强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PAN/PA-66)与盐酸羟胺进行偕胺肟化反应,制备了一种偕胺肟化聚丙烯腈/尼龙复合纳米纤维膜(AOPAN/PA-66).通过红外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偕胺肟化前后... 采用双喷头电纺丝技术,将尼龙(PA-66)纤维增强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PAN/PA-66)与盐酸羟胺进行偕胺肟化反应,制备了一种偕胺肟化聚丙烯腈/尼龙复合纳米纤维膜(AOPAN/PA-66).通过红外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偕胺肟化前后纳米纤维膜的组成、形貌和力学性能;并考察了AOPAN/PA-66复合纳米纤维膜对铜离子和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AOPAN/PA-66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抗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分别为4.73 MPa和30.76%,对Cu(Ⅱ)及Pb(Ⅱ)的吸附量分别为67.5和75.4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偕胺肟化反应 吸附 金属离子 复合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纺PA6/Fe_xO_y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除铬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闪闪 王娇娜 +1 位作者 刘廷岳 李从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28,68,共4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和水热法,成功地制备了PA6/FexOy复合纳米纤维膜,并对其除铬性能进行了研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的表征结果显示:有分层结构的晶体氧化铁(FexOy)在PA6纳米纤维上生成。除铬实验结果表明:所... 采用静电纺丝法和水热法,成功地制备了PA6/FexOy复合纳米纤维膜,并对其除铬性能进行了研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的表征结果显示:有分层结构的晶体氧化铁(FexOy)在PA6纳米纤维上生成。除铬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优良的除铬性能,最佳除铬温度是24℃,吸附过程是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的多分子层吸附,吸附效果较好。因此,该研究为除去废水中六价铬提供了一种高效吸附剂,也为环境修复领域提供了一种了简单、高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复合纳米纤维 氧化铁 六价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CNT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红外辐射特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婷婷 周蓉 +1 位作者 丁彬 俞建勇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9-175,共7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腈/碳纳米管(PAN/CNT)复合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对CNT质量分数不同的PAN/CNT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和...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腈/碳纳米管(PAN/CNT)复合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对CNT质量分数不同的PAN/CNT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和配备有积分球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PAN/CNT复合纳米纤维膜在可见光和红外光段的辐射特性进行了测试和考察。结果表明:静电纺丝技术可制备CNT分布均匀的PAN/CNT复合纳米纤维膜;相较于纯PAN纳米纤维膜,PAN/CNT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吸收率显著增强,且随着CNT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红外光谱吸收率呈增大趋势。研究结果为PAN/CNT复合纳米纤维膜在太阳能光热转化和中红外辐射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聚丙烯腈 静电纺丝 复合纳米纤维 红外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酯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心想 王艳贺 +2 位作者 韩立彬 孙奇浩 宋晓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21,共8页
通过溶液聚合和扩链方法合成了主链中含有L-丙氨酸、乙二醇、己内酯的生物可降解聚酯酰胺[P-(CL-EA-CL)],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证明产物合成。将其与左旋聚乳酸(PLLA)共混静电纺丝成膜制备了PLLA/P-(CL-EA-CL)复合纳米纤维膜,探... 通过溶液聚合和扩链方法合成了主链中含有L-丙氨酸、乙二醇、己内酯的生物可降解聚酯酰胺[P-(CL-EA-CL)],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证明产物合成。将其与左旋聚乳酸(PLLA)共混静电纺丝成膜制备了PLLA/P-(CL-EA-CL)复合纳米纤维膜,探究了不同共混比和接枝比对纤维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CL-EA-CL)改善了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同时纤维膜的亲水性也得到明显改善。当P-(CL-EA-CL)添加量为30%、接枝比例为1:4时,共混膜的拉伸强度为11.43 MPa,断裂伸长为56.21%,亲水角由纯PLLA纤维膜的138.2°减小到76.3°。在不同环境的降解实验也发现共混纤维膜具有碱性降解敏感性,细胞毒性测试进一步表征共混膜良好的生物相容性,PLLA/P-(CL-EA-CL)复合纳米纤维膜有生物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酰胺 L-丙氨酸 己内酯 扩链 左旋聚乳酸 复合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纤维素基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伟刚 凤权 +2 位作者 胡金燕 杨李燏 陈欢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1-75,共5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和化学改性制备聚氨酯(PU)-偕胺肟聚丙烯腈(AOPAN)-再生纤维素(RC)复合纳米纤维膜,将其作为分离膜构建动态分离系统,并测定其对Fe^3+的动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液柱高度8 cm、膜层数5、Fe^3+的质量浓度5 mg/L的条件下...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和化学改性制备聚氨酯(PU)-偕胺肟聚丙烯腈(AOPAN)-再生纤维素(RC)复合纳米纤维膜,将其作为分离膜构建动态分离系统,并测定其对Fe^3+的动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液柱高度8 cm、膜层数5、Fe^3+的质量浓度5 mg/L的条件下,动态吸附率最高可达100%,溶液体积流量为4.60 m L/min;当Fe3+的质量浓度为300 mg/L时,动态吸附数据符合Thomas和Yoon-Nelson动态吸附模型,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17.0 mg/g和113.3mg/g。通过对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及拉伸力学测试表征发现,加入PU后,其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均有所提升,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的微观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偕胺肟聚丙烯腈 再生纤维 复合纳米纤维 动态吸附率 动态吸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氧化石墨烯-TiO_(2)/PAN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贾子奇 王琛 +1 位作者 赵甜甜 刘扬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7-107,共11页
为制备具有较高光催化性能的材料,使用尿素改性氧化石墨烯得到氮掺杂氧化石墨烯(NG),然后用NG改性TiO_(2)得到NG-TiO_(2),结合静电纺丝技术使其负载在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上,得到具有光催化活性的多孔NG-TiO_(2)/PAN复合纳米纤维膜... 为制备具有较高光催化性能的材料,使用尿素改性氧化石墨烯得到氮掺杂氧化石墨烯(NG),然后用NG改性TiO_(2)得到NG-TiO_(2),结合静电纺丝技术使其负载在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上,得到具有光催化活性的多孔NG-TiO_(2)/PAN复合纳米纤维膜。对该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可见紫外漫反射光谱(UV-vis DRS)、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分析、热重分析(TG)、比表面积分析(BET)等手段进行表征。研究复合纳米纤维膜中不同NG-TiO_(2)的掺杂比例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吸附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材料对亚甲基蓝溶液在120 min时的最佳吸附率为96.8%,在氙灯照射下(不使用滤光片)120min时对亚甲基蓝的最佳光催解率达到了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二氧化钛 氧化石墨烯 聚丙烯腈 复合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