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分解法制备纳米粒状Pr6O11及其光吸收特性的研究
1
作者 傅小明 孙虎 杨在志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3-36,42,共5页
以六水草酸镨Pr2(C2O4)3·6H2O为镨源,通过热分解法制备纳米粒状Pr6O11。借助热重-差热(TG-DTA)曲线研究了六水草酸镨在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表征了六水草酸镨在空气中热分解... 以六水草酸镨Pr2(C2O4)3·6H2O为镨源,通过热分解法制备纳米粒状Pr6O11。借助热重-差热(TG-DTA)曲线研究了六水草酸镨在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表征了六水草酸镨在空气中热分解产物的物相、形貌和光吸收特性。结果表明,六水草酸镨在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室温~300℃,大片状六水草酸镨失去吸附水和结晶水变为小片状Pr2(C2O4)3;第二阶段是300~800℃,小片状Pr2(C2O4)3受热分解成小薄片状Pr6O11。纳米粒状Pr6O11在900℃下保温10 min获得,其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显著优于小薄片状Pr6O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状pr6o11 六水草酸镨 热分解 光吸收特性 物相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助剂Y_2O_3和Pr_6O_(11)对Al_2O_3陶瓷相对密度和热导率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兵 彭超群 +3 位作者 王日初 王小锋 李婷婷 王志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02-2310,共9页
采用高分子网络法制备混合纳米粉体,研究稀土氧化物Y2O3和Pr6O11加入量对Al2O3陶瓷相对密度和热导率的影响。采用阿基米德方法测定样品的体积密度,利用激光脉冲法测量试样的热扩散率并计算得出热导率。结果表明:两种添加剂都可以降低Al... 采用高分子网络法制备混合纳米粉体,研究稀土氧化物Y2O3和Pr6O11加入量对Al2O3陶瓷相对密度和热导率的影响。采用阿基米德方法测定样品的体积密度,利用激光脉冲法测量试样的热扩散率并计算得出热导率。结果表明:两种添加剂都可以降低Al2O3陶瓷的烧结温度,提高Al2O3陶瓷的热导率,其中Y2O3的促进作用较强;当保温时间相同、烧结温度为1 500~1 650℃时,Al2O3陶瓷的相对密度和热导率都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烧结温度相同、保温时间为30~120 min时,Al2O3陶瓷的相对密度和热导率也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陶瓷 Y2o3 pr6o11 烧结温度 保温时间 相对密度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Pr_6O_(11)基压敏电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赵鸣 郭巍 +1 位作者 谢敏 宋希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6-28,共3页
综述了ZnO-Pr6O11(ZnPrO)基压敏电阻在制备技术、显微组织和掺杂影响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烧结温度高、显微组织不均匀和掺杂的影响未被完全揭示是本研究领域的主要不足。开展液相烧结技术、引入颗粒第二相使显微组织均匀化和探索低成... 综述了ZnO-Pr6O11(ZnPrO)基压敏电阻在制备技术、显微组织和掺杂影响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烧结温度高、显微组织不均匀和掺杂的影响未被完全揭示是本研究领域的主要不足。开展液相烧结技术、引入颗粒第二相使显微组织均匀化和探索低成本非稀土掺杂是ZnPrO基压敏电阻研究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pr6o11压敏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2掺杂Pr6O11系氧化锌压敏电阻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洪秀成 肖汉宁 成茵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12,共4页
探讨了添加不同CeO2含量对Pr6O11系ZnO压敏电阻显微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以期能满足特高压用高电位样度的应用需求。结果表明:随着CeO2掺杂量的增加,ZnO-Pr6O11系压敏电阻电位梯度和非线性系数有明显的提高,在掺杂量为1.0mol%时达到峰值... 探讨了添加不同CeO2含量对Pr6O11系ZnO压敏电阻显微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以期能满足特高压用高电位样度的应用需求。结果表明:随着CeO2掺杂量的增加,ZnO-Pr6O11系压敏电阻电位梯度和非线性系数有明显的提高,在掺杂量为1.0mol%时达到峰值,分别为548V/mm和42。XRD、SEM检测分析表明,CeO2并不与ZnO及其他氧化物生成新相,而是以CeO2的形式独立存在,抑制了Zni·的生成,致使填隙锌离子的传质能力下降,从而减小ZnO晶粒尺寸,并改善了压敏电阻的晶界结构和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6o11 CEo2 电性能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_2O_3掺杂对Pr_6O_11压敏电阻微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秀芳 李统业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1-1045,共5页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Sb2O3掺杂的Pr6O11压敏电阻,并利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其微结构和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样品的相结构比较简单,除了Pr6O11主相外,未发现明显的第二相。样品的相对密度及晶粒尺寸随着Sb2O3掺杂量的提高而降低。非...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Sb2O3掺杂的Pr6O11压敏电阻,并利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其微结构和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样品的相结构比较简单,除了Pr6O11主相外,未发现明显的第二相。样品的相对密度及晶粒尺寸随着Sb2O3掺杂量的提高而降低。非线性系数、压敏电压和晶界电阻都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非线性系数最高可达134。分析表明,Sb掺杂不与Pr6O11发生固相反应,其高温分解所产生的蒸汽压会降低Pr6O11压敏电阻的相对密度、晶粒尺寸及势垒高度,电学性能的变化要归结于相对密度、晶粒尺寸及势垒高度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电阻 氧吸附 pr6o11 SB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_6O_(11)掺杂ZnO压敏材料的烧结过程 被引量:7
6
作者 朱建锋 罗宏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00-105,共6页
通过对烧成制度的优化研究,得到了含Pr6O11掺杂的ZnO压敏电阻材料的最佳烧成 制度,分别为:烧成温度1200℃、升温速率3℃/min、保温时间2.5h。结合微观结构及电性能 测试分析探讨了其影响机理。
关键词 Zno压敏材料 烧成制度 电性能 微观结构 pr6o11 掺杂 电阻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_2B_6O_(11)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向伟 丁士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2期7919-7921,共3页
采用中和沉淀法合成了球型、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硼酸钙润滑油添加剂,利用XRD、SEM对其结构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将添加剂样品均匀分散在润滑油中得到成品油,静置观察考查了润滑油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利用重负荷车辆与工业齿轮油中... 采用中和沉淀法合成了球型、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硼酸钙润滑油添加剂,利用XRD、SEM对其结构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将添加剂样品均匀分散在润滑油中得到成品油,静置观察考查了润滑油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利用重负荷车辆与工业齿轮油中试验检验了润滑油的的润滑性能。结果表明,纳米硼酸钙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稳定性和抗磨减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Ca2B6o11 表面改性 润滑油添加剂 超声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干燥制备超细Pr6O11
8
作者 孙少学 余高奇 +1 位作者 汪厚植 张慧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11期164-166,共3页
以化学纯氧化镨和氨水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超细镨气凝胶。在850℃煅烧镨气凝胶,用XRD和TEM进行表征,重点考察超临界干燥、煅烧对镨气凝胶晶态、形貌和尺寸的影响。结果显示:超临界干燥可制得分... 以化学纯氧化镨和氨水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超细镨气凝胶。在850℃煅烧镨气凝胶,用XRD和TEM进行表征,重点考察超临界干燥、煅烧对镨气凝胶晶态、形貌和尺寸的影响。结果显示:超临界干燥可制得分散性好的疏松黄色Pr(OH)3柱状结晶体,其长度介于0.3~0.8μm之间,宽度介于20~70nm之间;850℃下热处理,Pr(OH)3柱状结晶体热解得到超细Pr6O11晶粒,且柱状结晶体因烧结发生一定程度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干燥 溶胶-凝胶 超细pr6o11 气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W_(11)Ti/淀粉纳米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晓红 王立敏 +1 位作者 李凤 刘景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158-2160,共3页
Using a reversed-phase microemulsion polymerization method, polyoxometalates(POMs) CoW 11Ti loaded starch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IR, UV-Vis and ESR spectrosco... Using a reversed-phase microemulsion polymerization method, polyoxometalates(POMs) CoW 11Ti loaded starch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IR, UV-Vis and ESR spectroscopy. The particle size of CoW 11Ti/starch was estimat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and the size ranges by a 1000HSA MALVIRN Zetasizer instrument.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olyoxometalate retained the parent structure after encapsulated by starch microspheres, which are able to enhance the stability and antitumoral activity of POMs and decrease the toxicity of POMs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酸化合物 K6H2[CoW11Tio40]·12H2o 淀粉纳米粒子 载药体系 合成 表征 抗HIV病毒活性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制备Pr_(2)O_(3)粉体及其结构和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军毅 范武刚 +2 位作者 张兆泉 姚琴 展红全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1-777,共7页
镨的倍半氧化物(Pr_(2)O_(3))是合成荧光粉和激光增益介质的重要原料,由于其易发生镨的变价并在空气中吸水而受到的关注较少。本研究采用不同表征手段研究在空气和在氩氢混合气氛下Pr6O11还原为Pr_(2)O_(3)的过程机理以及两种粉体的物... 镨的倍半氧化物(Pr_(2)O_(3))是合成荧光粉和激光增益介质的重要原料,由于其易发生镨的变价并在空气中吸水而受到的关注较少。本研究采用不同表征手段研究在空气和在氩氢混合气氛下Pr6O11还原为Pr_(2)O_(3)的过程机理以及两种粉体的物相、微观形貌、粒度及价态等,并进一步分析以上两种氧化镨的发光特性与镨的价态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气氛下氧化镨的相变过程显著不同,还原性的Ar/H_(2)气氛可以加快Pr6O11的还原过程,在800℃即可得到Pr_(2)O_(3)。含Pr^(3+)的Pr_(2)O_(3)除了导带到价带跃迁导致的紫外吸收外,还存在因f→f跃迁引发的可见光波段的吸收,而Pr6O11对波长超过320 nm的紫外–可见光有较强吸收,这与Pr4+和氧之间电荷转移有关。Pr_(2)O_(3)的荧光发射光谱中的宽谱带显示Pr^(3+)的4f5d轨道的最低能级在1S0之下,同时含Pr^(4+)的Pr6O11在404 nm处的荧光强度降低63%,这归因于Pr^(3+)/Pr^(4+)之间的能量耗散。这种荧光性能的差异可用于含谱的高氧离子迁移率陶瓷或晶体中Pr的价态分析。本工作研究的Pr6O11到Pr_(2)O_(3)在不同气氛下的转变过程及相关机理性能,有望推动Pr_(2)O_(3)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_(2)o_(3) pr6o11 光学性能 粉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石热分解反应动力学计算方法对比 被引量:2
11
作者 匡敬忠 刘鹏飞 +2 位作者 罗大芳 周原彬 黄哲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376-2383,共8页
采用综合热分析仪研究了高岭石及掺入Pr_6O_(11)高岭石的热分解过程。依据热重曲线和微商热重数据,运用线性法和非线性法分别计算出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比较了不同方法的精确性,使用Malek法确定了反应机理函数,进一步求出频率因子。结... 采用综合热分析仪研究了高岭石及掺入Pr_6O_(11)高岭石的热分解过程。依据热重曲线和微商热重数据,运用线性法和非线性法分别计算出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比较了不同方法的精确性,使用Malek法确定了反应机理函数,进一步求出频率因子。结果表明:非线性法比线性法的计算结果更精确,三种非线性法的计算精度一致;各线性法精确度的高低顺序为胡荣祖法>唐万军法>Starink法>MKN法>KAS法>Ozawa法;基于非线性法计算得出高岭石热分解反应活化能为173.735kJ·mol^(-1),频率因子为1.942 5×10^(11)s^(-1),掺入Pr_6O_(11)的高岭石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为161.538kJ·mol^(-1),频率因子为2.584 9×10^(10)s-1,两者均符合化学反应模型;对比热分解反应速率系数发现,Pr_6O_(11)的掺入提高了高岭石热分解后期(结构内部羟基脱除阶段)的反应速率,有助于高岭石热分解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6o11 高岭石 活化能 机理函数 频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