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光学功能材料Gd_2O_3:Tb^(3+)的反相微乳合成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焦程敏 卢文庆 +2 位作者 王鹏飞 曹剑瑜 程青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61-63,共3页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合成Gd_2O_3:Tb^(3+)纳米粒子,对其晶体结构、发光性能和最佳发光离子浓度进行了研究,并且与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得的Gd_2O_3:Tb^(3+)相比,结果表明,其粒径减小,晶体形成温度降低了近100℃.
关键词 微乳液法 纳米粒子gd2o3:Tb^3+ 最佳发光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制备(Y,Gd)2O3:Eu^3+纳米粒子及光谱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沈世妃 马伟民 +2 位作者 闻雷 郭易芬 刘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31-1936,共6页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Y,Gd)2O3:Eu3+纳米粉体。通过XRD、TG/DSC、SEM、TEM、PL等手段分别对样品的晶化过程、晶粒尺寸、粉体形貌以及发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晶粒尺寸随着晶化温度提高而增加,样品在800℃晶化完全。当乳液浓度为0.3...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Y,Gd)2O3:Eu3+纳米粉体。通过XRD、TG/DSC、SEM、TEM、PL等手段分别对样品的晶化过程、晶粒尺寸、粉体形貌以及发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晶粒尺寸随着晶化温度提高而增加,样品在800℃晶化完全。当乳液浓度为0.37mol/L时所得粉体颗粒呈近似球形,一次粒径尺寸约20nm。样品在612nm监控光下得到的激发光谱是宽带谱,对应着Eu3+-O2-的电荷迁移带跃迁。发射光谱的特征峰位于612nm处,是由于Eu3+离子的5D0-7F2跃迁造成的。当Eu的原子分数大于10%时发生浓度猝灭,导致特征峰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 (Y gd)2o3:Eu3+纳米粒子 发光性能 浓度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制备α-Fe_2O_3纳米粒子 被引量:43
3
作者 邱春喜 姜继森 +1 位作者 赵振杰 杨燮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57-960,共4页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纳米α-Fe2O3粒子。采用XRD、TEM、Mossbauer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此方法合成的粒子为α-Fe2O3.其粒子呈花生型,粒子直径为20~40nm左右.
关键词 固相合成 纳米粒子 Α-FE2o3 α-三氧化二铁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2S纳米晶中Tb^(3+)发光的浓度猝灭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丹 吕少哲 +4 位作者 王海宇 陈宝玖 鄂书林 张家骅 黄世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7-231,共5页
制备了Tb^(3+ )浓度不同而粒径相同的一系列纳米晶Y2 O2 S。由于表面态对发光的猝灭作用 ,Tb3 + 离子5D3发光的寿命与体材料比较明显缩短。研究了5D3和5D4 能级发光的浓度猝灭 ,发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以及发光的衰减曲线都表明 :5D3的浓... 制备了Tb^(3+ )浓度不同而粒径相同的一系列纳米晶Y2 O2 S。由于表面态对发光的猝灭作用 ,Tb3 + 离子5D3发光的寿命与体材料比较明显缩短。研究了5D3和5D4 能级发光的浓度猝灭 ,发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以及发光的衰减曲线都表明 :5D3的浓度猝灭是电偶极 电偶极相互作用引起的 ,而5D4 的浓度猝灭是交换相互作用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传递 Y2o2S:Tb^3+ 纳米 浓度猝灭 TB^3+ 发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磁性纳米Fe_3O_4/SiO_2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令允 李凤生 +2 位作者 姜炜 王英会 周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6-559,567,共5页
本文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出了满足免疫磁珠用磁核的粒径和磁性要求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考察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复合粒子的粒径和磁性能的影响,并借助不同的分析测试手段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粒子的最佳制备... 本文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出了满足免疫磁珠用磁核的粒径和磁性要求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考察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复合粒子的粒径和磁性能的影响,并借助不同的分析测试手段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粒子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正硅酸乙酯(TEOS)的浓度为0.6mol·L-1,Fe3O4/TEOS物质的量的比为5∶1,反应温度为50°C,搅拌速度为800rpm;在此实验条件下制得的复合粒子的平均粒径在20nm左右,呈球形且分散较均匀,比饱和磁化强度为60.5emu·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纳米粒子 Fe3o4/Sio2复合粒子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粒子增强化学镀Ni-P复合镀层的组织结构 被引量:14
6
作者 高加强 刘磊 +3 位作者 沈彬 朱建华 胡文彬 丁文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5-269,共5页
通过化学复合镀制备纳米Al2O3粒子增强Ni-P复合镀层,并对所得纳米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FESEM)和透射电镜分析(TEM)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在复合镀层中含量较高且分布均匀;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差示扫描量... 通过化学复合镀制备纳米Al2O3粒子增强Ni-P复合镀层,并对所得纳米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FESEM)和透射电镜分析(TEM)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在复合镀层中含量较高且分布均匀;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结果表明,粒子没有改变复合镀层镀态结构(非晶态),但使得复合镀层晶化温度降低.根据等速升温和等温的DSC曲线对化学复合镀层的晶化过程做了动力学分析,晶化表观活化能和Avrami指数均有降低.在230°C热处理24h后,化学复合镀层发生晶化析出Ni3P,而同样条件下的Ni-P合金保持非晶态.复合镀层显微硬度值比化学镀Ni-P镀层明显提高,热处理后镀层晶化硬度值大幅提高,400°C热处理1h后达到最高值(HV50超过1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纳米Al2o3粒子 微结构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Gd_2O_3∶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8
7
作者 彭智伟 王玲玲 +4 位作者 刘晃清 李宏建 邹炳锁 杨广 张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7-431,共5页
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了Gd2O3∶Eu3+纳米晶。用X射线衍射仪(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荧光光谱仪分别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变甘氨酸与稀土离子的比例(G/M)、退火温度可以制备出不同结构和... 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了Gd2O3∶Eu3+纳米晶。用X射线衍射仪(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荧光光谱仪分别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变甘氨酸与稀土离子的比例(G/M)、退火温度可以制备出不同结构和晶粒尺寸的Gd2O3∶Eu3+纳米晶。在退火温度为800℃,G/M等于0.83和1.0时,均得到了纯立方相的Gd2O3∶Eu3+纳米晶,随着G/M的增加,Gd2O3∶Eu3+从立方相逐渐向单斜相转变。粉末的晶粒尺寸随着退火温度的增高而增大,晶粒尺寸在10~30 nm之间。立方相的Gd2O3∶Eu3+纳米晶主发射峰位置在612 nm(5D0→7F2跃迁),激发光谱中电荷迁移态发生了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gd2o3:Eu^3+ 低温燃烧法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沉积法制备磁性纳米Fe_3O_4/SiO_2复合粒子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令允 姜炜 +2 位作者 李凤生 王英会 周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37,共4页
采用液相沉积法在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表面包覆了一层SiO2膜,制备磁性较强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采用IR、XPS、XRD、TEM、VSM等方法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粒子的较佳制备条件为正硅酸乙酯(TEOS)的浓度为0.6mol/... 采用液相沉积法在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表面包覆了一层SiO2膜,制备磁性较强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采用IR、XPS、XRD、TEM、VSM等方法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粒子的较佳制备条件为正硅酸乙酯(TEOS)的浓度为0.6mol/L,Fe3O4与TEOS物质的数量比为5:1,反应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800r/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复合粒子的粒径在20nm左右,比饱和磁化强度为60.5emu/g,呈球形且分散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纳米FE3o4 液相沉积 Fe3o4/Sio2复合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_2O_3:Eu^(3+)纳米棒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8
9
作者 张颂 刘桂霞 +2 位作者 董相廷 王进贤 李若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0,共4页
在表面活性剂辅助的水热条件下合成出尺寸均一的Gd2O3∶Eu3+纳米棒,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生长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XRD结果表明,水热前驱体样品为六方晶相的Gd(OH)3,经过灼烧之后样品为立方相的Gd2O3.TEM照片表明,所得样... 在表面活性剂辅助的水热条件下合成出尺寸均一的Gd2O3∶Eu3+纳米棒,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生长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XRD结果表明,水热前驱体样品为六方晶相的Gd(OH)3,经过灼烧之后样品为立方相的Gd2O3.TEM照片表明,所得样品为直径60nm、长度约600nm的纳米棒.荧光光谱表明,在波长为254nm的紫外光激发下,Gd2O3∶Eu3+纳米棒产生了不同于前驱体的特征红光发射,对应于Eu3+的5D0-7F2跃迁,表明Gd2O3是红色发光材料的良好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o3∶Eu3+ 纳米 一维材料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SiO_2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杜雪岩 马芬 +1 位作者 李芳 徐凯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25,共4页
用多元醇还原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6.0nm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并用盐酸溶液(1mol/L)对其进行酸化处理,然后利用反相微乳液法,在OP-10/正丁醇/环己烷/浓氨水反相微乳体系中制备出Fe3O4@SiO2磁性纳米复合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XRD)仪,透射电... 用多元醇还原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6.0nm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并用盐酸溶液(1mol/L)对其进行酸化处理,然后利用反相微乳液法,在OP-10/正丁醇/环己烷/浓氨水反相微乳体系中制备出Fe3O4@SiO2磁性纳米复合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XRD)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复合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2成功包覆在Fe3O4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制得的复合粒子平均粒径为25.0nm,呈球形且分散均匀,包覆后饱和磁化强度有所下降,但矫顽力仍趋近于零,显示超顺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 FE3o4纳米粒子 Fe3o4@Sio2复合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纳米粒子对镁合金阳极氧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丁非 沟引宁 +1 位作者 杨惠 郭星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018-2022,共5页
通过在阳极氧化液中添加纳米Al2O3,在镁合金表面制备了复合阳极氧化膜。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动电位极化测试以及往复摩擦磨损实验研究了纳米Al2O3的添加量对阳极氧化过程、形貌及氧化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颗粒的加入,增大了... 通过在阳极氧化液中添加纳米Al2O3,在镁合金表面制备了复合阳极氧化膜。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动电位极化测试以及往复摩擦磨损实验研究了纳米Al2O3的添加量对阳极氧化过程、形貌及氧化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颗粒的加入,增大了溶液电阻,从而使得成膜电压提高。纳米粉末的添加量与复合氧化膜的性能没有线性相关性。当电解液纳米颗粒的浓度为10g/L时,可以获得表面光滑平整、孔径细小均匀的复合氧化膜,此时复合氧化膜具有最优的耐蚀性和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纳米粒子 镁合金 复合阳极氧化 耐蚀性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流水热合成均分散纳米α- Fe_2O_3单晶粒子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东辉 章忠秀 +2 位作者 徐玲芳 沈玲玲 汪信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6,共6页
系统地研究了以Fe(NO 3 ) 3 为原料,回流水热合成均分散α-Fe 2 O 3 纳米粒子。实验结果显示:当pH=1时,随着水热时间的增加,由透射电镜测试可知,多 孔性纺锤形α-Fe 2 O 3 单晶转变成粒径在45nm左右的均分散菱形单晶;而Fe(NO 3 ) 3... 系统地研究了以Fe(NO 3 ) 3 为原料,回流水热合成均分散α-Fe 2 O 3 纳米粒子。实验结果显示:当pH=1时,随着水热时间的增加,由透射电镜测试可知,多 孔性纺锤形α-Fe 2 O 3 单晶转变成粒径在45nm左右的均分散菱形单晶;而Fe(NO 3 ) 3 用氨水中和形成Fe(OH) 3 凝胶后,随着初始pH值的增加,完全转变成α-Fe 2 O 3 所需的时间增加、粒径减小,但产物的结构更为完整。另外通过实验发现,反应体系中 存在的电解质对α-Fe 2 O 3 晶体的生成有促进作用。同时对初始pH值及电解质对α-Fe 2 O 3 生成速率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水热合成 均分散纳米粒子 Α-FE2o3 单晶 三氧化二铁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S研究Fe_2O_3纳米粒子表面包覆无机膜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其祥 宋宝珍 +1 位作者 李洪钟 潘海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82-786,共5页
针形铁黄纳米粒子表面包覆无机物如Si、Co等氧化物形成复合纳米粒子,是改善金属磁性记录粉性能的重要方式.采用ICP,TEM,XPS方法研究复合纳米粒子的表面性质,结果表明包硅复合粒子的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SiO2薄膜,表面层与基体表面间的... 针形铁黄纳米粒子表面包覆无机物如Si、Co等氧化物形成复合纳米粒子,是改善金属磁性记录粉性能的重要方式.采用ICP,TEM,XPS方法研究复合纳米粒子的表面性质,结果表明包硅复合粒子的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SiO2薄膜,表面层与基体表面间的界面结构类似异质结,导致粒子的XPS谱图中 Fe 2p谱峰发生2.7eV的化学位移;而包钴复合粒子由于钴在铁黄表面的吸附发生在部分晶面上而无法形成均匀、致密的薄膜,XPS谱图主要发生因表面荷电而导致的物理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 复合纳米粒子 表面包覆 无机膜 XPS 异质结 氧化铁 金属磁记录粉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壳聚糖复合纳米粒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Pb^(2+)吸附性能 被引量:10
14
作者 傅毛生 许龙飞 +1 位作者 钟学明 谢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4-557,共4页
用乙二醇为溶剂,三氯化铁和尿素为起始反应试剂,柠檬酸为粒子表面修饰剂,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制备Fe3 O4纳米粒子,然后以一定浓度配比的Na2 SO4与NaOH混合液为沉淀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Fe3 O4/壳聚糖复合纳米粒子吸附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 用乙二醇为溶剂,三氯化铁和尿素为起始反应试剂,柠檬酸为粒子表面修饰剂,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制备Fe3 O4纳米粒子,然后以一定浓度配比的Na2 SO4与NaOH混合液为沉淀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Fe3 O4/壳聚糖复合纳米粒子吸附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物理特性测试仪(PPMS)表征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并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评价吸附剂对Pb2+的吸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Fe3O4/壳聚糖复合纳米粒子吸附剂是由磁性Fe3O4纳米球形粒子和鱼卵状壳聚糖纳米粒子聚集体复合而成,该吸附剂对Pb2+有很好的吸附去除性能,它对Pb2+的等温吸附线符合Langmuir模型,在温度298k和pH值5时,吸附剂对Pb2+的饱和吸附量为105.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纳米粒子 壳聚糖纳米粒子 吸附剂 Pb2+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氢铵共沉淀法制备(Y,Gd)2O3:Eu^3+纳米材料及光谱特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易芬 马伟民 +3 位作者 闻雷 沈世妃 王华栋 尹凯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46-750,共5页
以碳酸氢铵作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Y,Gd)2O3∶Eu3+纳米粉体。用FT-IR、DTA/TG、XRD和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用荧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发射光谱。结果表明: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先驱沉淀物经150℃干燥,800℃煅烧保温2 h时,合成了近似... 以碳酸氢铵作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Y,Gd)2O3∶Eu3+纳米粉体。用FT-IR、DTA/TG、XRD和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用荧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发射光谱。结果表明: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先驱沉淀物经150℃干燥,800℃煅烧保温2 h时,合成了近似球形、粒径均匀、约为15~20 nm、分散性好的(Y,Gd)2O3∶Eu3+纳米粒子。随着掺入Eu3+浓度的增加,发射峰强升高;当掺入5 mol%的Eu3+时,峰强最大;当Eu3+的含量高于5 mol%时出现了浓度猝灭,峰强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Y gd)2o3:Eu3+纳米粒子 光谱特性 浓度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纳米粒子的醋酸改性对其催化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振叶 李凤生 +1 位作者 陈爱四 刘宏英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5-348,共4页
利用表面改性法对Fe2 O3纳米粒子进行醋酸改性 ,用TEM和纳米粒度测试仪对Fe2 O3纳米粒子进行了形貌和粒度表征 ,用FTIR和XPS对改性后的Fe2 O3纳米粒子进行了结构表征 ,用DTA研究了醋酸改性处理对Fe2 O3纳米粒子的高氯酸铵 (AP)热分解催... 利用表面改性法对Fe2 O3纳米粒子进行醋酸改性 ,用TEM和纳米粒度测试仪对Fe2 O3纳米粒子进行了形貌和粒度表征 ,用FTIR和XPS对改性后的Fe2 O3纳米粒子进行了结构表征 ,用DTA研究了醋酸改性处理对Fe2 O3纳米粒子的高氯酸铵 (AP)热分解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凝胶 溶胶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 4 0nm ,窄粒度分布的Fe2 O3纳米粒子 ,醋酸改性处理改善了Fe2 O3纳米粒子的分散性。FTIR和XPS结果表明 ,Fe2 O3纳米粒子与醋酸分子发生了化学键合。DTA结果表明 ,Fe2 O3纳米粒子的醋酸改性能提高Fe2 O3纳米粒子的AP热分解催化性能 ;随着Fe2 O3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 ,醋酸改性的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纳米粒子 FE2o3 高氯酸铵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Fe_3O_4@SiO_2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 被引量:7
17
作者 郑浩然 刘刚 +2 位作者 吴惠霞 杨红 杨仕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7-591,共5页
In this paper,chemical co-precipitation method was employed to synthesize Fe3O4 nanoparticles which can be well dispersed in water by using citric acid as a surfactant.Afterwards,by using Fe3O4 nanoparticles as seeds ... In this paper,chemical co-precipitation method was employed to synthesize Fe3O4 nanoparticles which can be well dispersed in water by using citric acid as a surfactant.Afterwards,by using Fe3O4 nanoparticles as seeds in a Triton X-100/hexanol/cyclohexane/water reverse microemulsion system,the core-shell structural Fe3O4@SiO2 nanocomposite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via hydrolysis and condensation of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TEOS) under the catalysis of alkali.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tirring methods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EOS on the morphology of Fe3O4@SiO2 nanoparticle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stirring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morphology of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to form a good dispersion and spherical morphology of core-shell nanoparticles.With the increase of TEOS concentration,the thickness of the SiO2 shell increases,and the morphology of the composite particles becomes more uni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法 FE3o4纳米粒子 反相微乳液 Fe3o4@Sio2复合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离子掺杂Gd_2O_3∶Sm^(3+)纳米晶的发光增强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广生 丁玲红 张伟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6-711,共6页
采用柠檬酸作燃烧剂,在柠檬酸-硝酸盐体系下制备了Gd2O3∶Sm3+和Gd2O3∶Sm3+,Na+纳米晶。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仪等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纳米样品为纯立方相,晶粒尺寸约为30 n... 采用柠檬酸作燃烧剂,在柠檬酸-硝酸盐体系下制备了Gd2O3∶Sm3+和Gd2O3∶Sm3+,Na+纳米晶。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仪等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纳米样品为纯立方相,晶粒尺寸约为30 nm。在室温下,用275 nm激发光激发各样品时,可观测到Sm3+离子的较强发光,其主发射峰位分别位于561.5,603.5,651.5 nm,分别对应着Sm3+离子的4G5/2→6H5/2,4G5/2→6H7/2和4G5/2→6H9/2的电子跃迁,其中以4G5/2→6H7/2跃迁的光谱强度最强。实验表明:Na+离子的掺入使得Sm3+离子的光发射强度显著增强。对引起样品荧光强度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 gd2o3∶Sm纳米 发光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γ-Fe_2O_3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英会 刘宏英 +3 位作者 姜炜 李凤生 陈令允 杨毅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9-441,共3页
以乙二醇作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纳米γ-Fe2O3粒子,讨论了灼烧温度等对粒子大小、形貌、磁性等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比表面分析仪及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粒子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以乙二醇作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纳米γ-Fe2O3粒子,讨论了灼烧温度等对粒子大小、形貌、磁性等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比表面分析仪及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粒子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450℃时,实验所得到的粒子的粒径最小,为5nm左右,磁性最强,比饱和磁化强度为65 emu.g-1,且分散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FE2o3 纳米粒子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Fe_2O_3纳米粒子的(湿)固相研磨法制备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姜国华 姜继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5-408,388,共5页
在聚乙二醇 ( PEG-40 0 )存在下 ,于室温下研磨适量 Fe Cl3与 Na OH的混合物制备了γ-Fe2 O3纳米粒子 .所得各样品用 XRD,Mossbauer谱 ,TEM,TG-DTA和 FTI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研磨后的样品经 60℃干燥 2 h后即可得结晶较差的... 在聚乙二醇 ( PEG-40 0 )存在下 ,于室温下研磨适量 Fe Cl3与 Na OH的混合物制备了γ-Fe2 O3纳米粒子 .所得各样品用 XRD,Mossbauer谱 ,TEM,TG-DTA和 FTI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研磨后的样品经 60℃干燥 2 h后即可得结晶较差的 γ-Fe2 O3纳米粉体 ,经 45 0℃热处理 1 h后得粒径约为 3 0 nm结晶较好的γ-Fe2 O3纳米粒子 ,经 5 0 0℃热处理 1 h后得到粒径约为 40 nm、结晶完好的γ-F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FE2o3 PEG-400 纳米粒子 研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