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氧化物纳米粒子调制聚合物分散液晶电光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桂香 金香 +2 位作者 吴鸿业 王桂霞 鲁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11-2913,共3页
通过对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掺杂稀土氧化物纳米粒子Gd2O3,Eu2O3和Nd2O3,测试可见光范围内PDLC掺杂前后的透射率随驱动电压的变化,进而研究稀土氧化物对PDLC电光特性的调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掺杂Gd2O3的PDLC样品透射率在驱动电压低于... 通过对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掺杂稀土氧化物纳米粒子Gd2O3,Eu2O3和Nd2O3,测试可见光范围内PDLC掺杂前后的透射率随驱动电压的变化,进而研究稀土氧化物对PDLC电光特性的调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掺杂Gd2O3的PDLC样品透射率在驱动电压低于10V时,随驱动电压升高而降低,当驱动电压达到为15V时,样品对光感应出现了弛豫现象,使得其透射率围绕10V时的透射率做微小的上下波动,当驱动电压达到20V时,样品透射率迅速升高,并出现了滤光现象;掺杂Eu2O3的PDLC样品透射率随驱动电压升高而下降,下降的幅度较小;掺杂Nd2O3的PDLC样品透射率随驱动电压的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分散液晶 稀土氧化物纳米粒子 掺杂 透射率 驱动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探针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敬晗 陈冠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35-2355,共21页
响应式光学传感器在特异性检测和微定量分析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凭借独特的荧光性能、大的反斯托克斯位移、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自体荧光干扰,可作为新兴光学标记物实现更深层组织的高灵敏度生物... 响应式光学传感器在特异性检测和微定量分析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凭借独特的荧光性能、大的反斯托克斯位移、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自体荧光干扰,可作为新兴光学标记物实现更深层组织的高灵敏度生物检测。本综述重点介绍了基于UCNP荧光纳米探针在生物检测领域的前景及关键应用,包括离子、活性氧、气体和生物分子的特异性检测。此外,本综述还讨论了上转换检测的传感机制以及纳米探针的设计原理,评估了上转换纳米探针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未来挑战,旨在为UCNP在生物检测及临床诊断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粒子 生物检测 响应式荧光纳米探针 特异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二羧酸根敏化LaF_3:Tb发光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对DNA的测定 被引量:3
3
作者 于永丽 王丽美 +1 位作者 徐淑坤 张秀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17-1622,共6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水溶性良好的吡啶二羧酸根(DPA)敏化LaF3∶Tb(DPA-LaF3∶Tb)纳米粒子,该粒子的发光强度大且光学性能稳定.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合成了单一相六方晶系的LaF3晶体;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所合成粒子分散性良好,粒径约为15 ...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水溶性良好的吡啶二羧酸根(DPA)敏化LaF3∶Tb(DPA-LaF3∶Tb)纳米粒子,该粒子的发光强度大且光学性能稳定.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合成了单一相六方晶系的LaF3晶体;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所合成粒子分散性良好,粒径约为15 nm.测得合成粒子在水相中的发光寿命为2.95 ms.以DPA-LaF3∶Tb纳米粒子为发光探针,基于DNA对纳米粒子的发光猝灭,实现了对DNA的定量测定,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83~13.0μg/mL;检出限为0.02μg/mL;并研究了共存物质对DNA测定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稀土纳米粒子 吡啶二羧酸 DNA LAF3 T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YF_(4)∶Yb,Er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免疫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
4
作者 胡瑾 陆新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79-282,共4页
稀土掺杂发光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质,如发射寿命长、发射波段窄、Stokes位移大、光稳定性强、荧光寿命长、反自发荧光能力强等特点,为进一步探索稀土纳米粒子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首先研究上转换稀土纳米粒子的可控合成,后采用巯基... 稀土掺杂发光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质,如发射寿命长、发射波段窄、Stokes位移大、光稳定性强、荧光寿命长、反自发荧光能力强等特点,为进一步探索稀土纳米粒子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首先研究上转换稀土纳米粒子的可控合成,后采用巯基乙酸(TGA)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再将其固癌胚抗原制备免疫传感器,进行了电化学发光测试和样品检测。结果表明:溶剂法合成的纳米粒子形貌均一,分散性好,构建的免疫传感器的检测极限低达3.2p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纳米粒子 NaYF_(4)∶Yb ER 电致化学发光 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天然皮革可穿戴X射线防护材料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倩 丁平平 +2 位作者 王亚平 廖学品 石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2-190,共9页
天然皮革(NL)具有质轻、无毒、柔软和可穿戴性好的特点。本文将稀土氧化物纳米粒子(RE)引入天然皮革中制备了稀土-天然皮革复合材料(RE-NL),并考察其X射线屏蔽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所制备的材... 天然皮革(NL)具有质轻、无毒、柔软和可穿戴性好的特点。本文将稀土氧化物纳米粒子(RE)引入天然皮革中制备了稀土-天然皮革复合材料(RE-NL),并考察其X射线屏蔽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制革的“复鞣”方法可成功制得稀土-天然皮革复合材料。对不同稀土天然皮革复合材料进行X射线屏蔽性能测定,发现纳米氧化镧-天然皮革(La-NL)有更优异的屏蔽性能,这是因为其K吸收边能量同X射线入射能量较近。当纳米La_(2)O_(3)在材料中的摩尔含量为7.80 mmol·cm^(−3)时,所制备的La_(7.80)-NL在40–80 keV有优异X射线屏蔽性能,比0.25 mm的铅板(摩尔含量为54.7 mmol·cm^(–3))具有更好的屏蔽性能,表明稀土在天然皮革中的高度均匀分布增强了其对X射线的屏蔽能力。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稀土-天然皮革X射线屏蔽材料较高分子聚合物基稀土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柔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皮革 纳米稀土粒子 X射线 可穿戴防护材料 衰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ite Light Emission Enhancement in Sm^(3+)-doped Lithium Aluminum Silicate Glasses by Ag Nanoparticles
6
作者 CHANG Yuanxing ZHANG Dandan +4 位作者 YIN Guanchao WANG Yesen WANG Mingzhong QIU Jianbei XU Yinsheng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9-1261,共13页
Sm^(3+)-doped materials exhibit red and orange emissions in the visible light region,showing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both laser and display material fields.However,the inherent small emission and absorption cr... Sm^(3+)-doped materials exhibit red and orange emissions in the visible light region,showing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both laser and display material fields.However,the inherent small emission and absorption cross-sections of Sm^(3+)result in low luminous efficiency,posing challenges for achieving high-quality solid-state lighting.Here,the excellent white emission of Sm^(3+)doped lithium aluminum silicate(LAS)glass was realized by introducing the Ag aggregates through Ag ion exchange.Under 395 nm excitation,the Ag-doped samples exhibit significant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with color coordinates close to the equal energy white point E(0.33,0.33)and a color ren⁃dering index(CRI)of 81.8.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effect of Ag nanoparticles enhances the luminescence of Sm^(3+),while the energy transfer mechanism between Ag^(+)and Sm^(3+)also promotes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By adjust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AgNO_(3) and the exchange time,a series of high-quality full-spectrum white light emissions were obtained,indicating that the Ag ion-exchanged Sm^(3+)-doped LAS glass has good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lid-state lighting devices.Moreover,variations in the excitation wave⁃length can effectively tune the emission color,further demonstrating the tunability and practicality of this material in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 NPs luminescent properties rare earth ions lithium aluminum silicate gla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稀土荧光基质的磁性荧光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拓 潘桦滟 +5 位作者 罗东 陈如标 张宏 沈晔 李旸晖 王乐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6期83-88,95,共7页
近年来,磁性纳米粒子和镧系稀土荧光材料因其独特的荧光性能和磁学性能而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兴趣。然而,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单一功能的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实验研究的需求。因此,兼具磁性荧光双功能的复合材料备受关注。综述了不同稀... 近年来,磁性纳米粒子和镧系稀土荧光材料因其独特的荧光性能和磁学性能而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兴趣。然而,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单一功能的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实验研究的需求。因此,兼具磁性荧光双功能的复合材料备受关注。综述了不同稀土荧光基质的磁性荧光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总结了以Fe3O4纳米粒子为磁性核,镧系稀土离子掺杂化合物为荧光壳的磁性荧光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复合方式以及性能特点等。通过对磁性荧光双功能材料的研究,对于促进生物,医学等科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荧光性 纳米复合材料 稀土掺杂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Tm^(3+)分区掺杂结构的比率型光子上转换低温探针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晗 陈浩然 +4 位作者 解小雨 涂浪平 李齐清 孔祥贵 常钰磊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35-1343,共9页
利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六角相NaYF_(4)∶20%Yb,2%Er@NaYF_(4)@NaYbF_(4)∶0.5%Tm@NaYF_(4)多层核壳结构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粒子,研究其在低温场(10~295 K)及980 nm激发下分别来自于Er^(3+)的绿色与红色以及Tm^(3+)的蓝色发光的上转换发光... 利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六角相NaYF_(4)∶20%Yb,2%Er@NaYF_(4)@NaYbF_(4)∶0.5%Tm@NaYF_(4)多层核壳结构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粒子,研究其在低温场(10~295 K)及980 nm激发下分别来自于Er^(3+)的绿色与红色以及Tm^(3+)的蓝色发光的上转换发光性质。结果显示,绿光强度随温度升高呈现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而蓝光强度随温度升高呈现热衰减的趋势。本工作利用发光强度比的测温方法实现了精准的温度测量,相对灵敏度可达3.2%·K^(-1)。并通过改变外层发光壳层的厚度调节发光强度比,进一步应用于低温场光学防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纳米粒子 发光强度比测温 上转换发光 低温场 防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