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耐久性试验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腾蛟 许金余 +1 位作者 彭光 孟博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114-11121,共8页
为研究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耐久性的改善效果,进行了不同体积掺量(0.1%,0.2%,0.3%,0.4%和0.5%)下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冻融循环实验、渗透实验以及碳化实验,另外通过SEM实验进一步探讨了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微观改性机理。结果... 为研究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耐久性的改善效果,进行了不同体积掺量(0.1%,0.2%,0.3%,0.4%和0.5%)下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冻融循环实验、渗透实验以及碳化实验,另外通过SEM实验进一步探讨了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微观改性机理。结果表明,纳米碳纤维能够通过纤维桥接、孔隙填充两种方式改善了混凝土的微观形貌,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掺量为0.3%时,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抗渗性能和抗碳化性能均达到最佳;冻融循环次数相同,随着纳米碳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损失率均先减小后增大;混凝土的渗水高度和相对渗透系数均随纳米碳纤维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相同碳化龄期下,随着纳米碳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先减小后增大;但掺量为0.5%的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抗渗性能和抗碳化性能仍优于素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 耐久性 抗冻融性能 抗渗性能 化性能 SEM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动态劈拉破坏的能耗规律 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志航 白二雷 +2 位作者 潘璐 黄河 聂良学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7,共8页
采用Φ100 mm SHPB试验装置对纳米碳纤维(CNFs)体积掺量为0、0.1%、0.2%、0.3%、0.5%的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CNFRC)进行了动态劈拉试验,分析了CNFRC动态劈拉破坏的能耗规律,并与碳纤维(CFs)体积掺量为0.3%的碳纤维增强混凝土(CFRC)进... 采用Φ100 mm SHPB试验装置对纳米碳纤维(CNFs)体积掺量为0、0.1%、0.2%、0.3%、0.5%的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CNFRC)进行了动态劈拉试验,分析了CNFRC动态劈拉破坏的能耗规律,并与碳纤维(CFs)体积掺量为0.3%的碳纤维增强混凝土(CFRC)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动态劈拉破坏过程中,随着入射能平均变化率的增大,混凝土的应变率不断增大。采用二次多项式能较好地拟合应变率随入射能平均变化率的变化规律。CNFs可“加固”混凝土内部结构,从而使得CNFRC的应变率较普通混凝土小。CNFRC的吸收能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和入射能平均变化率效应。在分析混凝土内部能量耗散时,建议采用入射能平均变化率作为自变量。CNFs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吸能特性和强度。入射能平均变化率相同时,随着CNFs掺量的增大,CNFRC的吸收能和动态劈拉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CNFs掺量为0.3%时,CNFRC的吸收能和动态劈拉强度均最大。入射能平均变化率相同时,CNFs对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效果较CFs差,对混凝土吸能特性的提高效果接近C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纳米纤维 纤维 动态劈拉 入射能 吸收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介电特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志航 许金余 +3 位作者 吴云泉 黄哲 任彪 聂良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4-141,共8页
为研究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介电特性,发现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对电磁波的反射与损耗规律,采用波导法测试纤维掺量为0、0.1%、0.2%、0.3%、0.5%的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在1.7~2.6 GHz频率范围内的介电常数。分别从相对复介电常数实部... 为研究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介电特性,发现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对电磁波的反射与损耗规律,采用波导法测试纤维掺量为0、0.1%、0.2%、0.3%、0.5%的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在1.7~2.6 GHz频率范围内的介电常数。分别从相对复介电常数实部、相对复介电常数虚部、损耗角正切等方面分析了纤维掺量、频率对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介电特性的影响,并对比分析0.3%纤维掺量下纳米碳纤维和普通碳纤维对混凝土材料介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碳纤维的掺加提高了混凝土材料相对复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损耗角正切,增强了混凝土材料对电磁波的损耗能力;纤维掺量越大,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介电特性越强,对电磁波的损耗能力越大;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材料介电特性的提高效果强于碳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混凝土 介电常数 电磁波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纤维掺杂高性能混凝土修复材料力学性能及抗冻性研究
4
作者 李长辉 薛文超 +2 位作者 齐麟 刘凌志 王道通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7,共9页
介绍了一种高性能混凝土(UHPC)掺杂气相生长碳纳米纤维增强体(VGCF)和碳纳米管(CNT)的跑道修复材料。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在混凝土中添加纳米纤维可以提高其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着重对修复材料与水泥基道面材料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同时对碳... 介绍了一种高性能混凝土(UHPC)掺杂气相生长碳纳米纤维增强体(VGCF)和碳纳米管(CNT)的跑道修复材料。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在混凝土中添加纳米纤维可以提高其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着重对修复材料与水泥基道面材料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同时对碳纳米纤维材料对混凝土增强微观机理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在混凝土中掺杂不同质量分数的碳纳米纤维进行配合比试验,测定了抗压强度、粘结强度和冻融循环下的质量损失率及粘结强度损失率。研究表明,当CNT104掺量为0.1%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粘结强度分别为60.6 MPa和11.3 MPa,150次冻融循环质量损失最小。当CNT107掺量为0.15%时,表现出较好的抗压强度和粘结强度,分别为59.1 MPa和11.5 MPa,当掺量达到0.2%时在150次冻融循环下质量损失最小。VGCF掺量为0.15%时混凝土达到最大抗压强度和粘结强度,分别为68.0 MPa和18.6 MPa,同时添加不同含量VGCF的混凝土均表现出更好的抗冻性能,在含量为0.15%时,经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最低。在150次冻融循环后再次测得粘结强度,通过冻融前后对比得到掺入0.15%的VGCF粘结强度下降率为32.79%,是所有组中最低。结果表明,在使用掺入0.15%VGCF的UHPC作为跑道修复材料时,其与水泥基道面材料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纳米纤维 抗压强度 粘结强度 冻融循环 机场跑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碳化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5
作者 黄湘寒 肖楮文 +1 位作者 郑凯 吴伟明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69,共6页
对不同纤维体积掺量(0.1%、0.2%、0.3%、0.4%、0.5%)的纳米碳纤维混凝土(CNFC)进行了碳化试验和力学试验,研究了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和碳化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在纳米碳纤维最佳掺量(0.3%)的基础上,制备了不同碳纤维体积掺量(0.1... 对不同纤维体积掺量(0.1%、0.2%、0.3%、0.4%、0.5%)的纳米碳纤维混凝土(CNFC)进行了碳化试验和力学试验,研究了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和碳化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在纳米碳纤维最佳掺量(0.3%)的基础上,制备了不同碳纤维体积掺量(0.1%、0.2%、0.3%)的碳-纳米碳纤维混凝土(C-CNFC),研究了复掺碳纤维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和碳化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SEM试验,分析了纳米碳纤维和碳纤维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纳米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碳化前和碳化后的力学性能.复掺碳纤维会降低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但可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碳化前和碳化后的力学性能.CNFC和C-CNFC碳化后的抗压和劈拉强度均略有增大,抗折强度有所减小.随着纳米碳纤维掺量的增大,CNFC的碳化深度先减小后增大,碳化前和碳化后的抗压、劈拉和抗折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碳纤维掺量的增大,C-CNFC的碳化深度不断增大、碳化前和碳化后的力学性能先增大后减小.纳米碳纤维和碳纤维在混凝土中可以协同工作,对不同尺寸的裂缝发挥阻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纳米纤维 纤维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对纳米偏高岭土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试验研究
6
作者 阎杰 罗岩 +2 位作者 于旭涛 王丽君 翁维素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24,共8页
为研究碳纤维(CF)对纳米偏高岭土再生混凝土(NRAC)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纳米偏高岭土(NMK)掺量、CF掺量、再生粗骨料(RA)取代率、CF长度作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CF对NRAC抗压强度、抗拉强度以及拉压比的影响,结合压汞法及扫描电镜法... 为研究碳纤维(CF)对纳米偏高岭土再生混凝土(NRAC)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纳米偏高岭土(NMK)掺量、CF掺量、再生粗骨料(RA)取代率、CF长度作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CF对NRAC抗压强度、抗拉强度以及拉压比的影响,结合压汞法及扫描电镜法对再生混凝土(RAC)孔隙结构及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得出其改善机理。结果表明:RA取代率和NMK掺量对抗压强度影响效果显著,CF掺量对抗拉及拉压比影响效果显著;在优先考虑RAC抗压强度、抗拉强度以及拉压比的情况下,最优配比分别为:A3B4C1D2、A1B3C1D3、A1B3C4D3;CF的掺入增加RAC的孔隙率,但由于NMK的存在,孔隙率只呈现少量增加。此外CF的分隔及阻裂效应细化RAC的孔隙结构;CF通过桥接,起到承载作用的同时,使得裂缝扩展路径更为复杂,不易产生贯穿裂缝。并且NMK的填充及火山灰效应可增强纤维-砂浆界面过渡区的粘结强度,进一步发挥CF的增强作用,由此提高RAC的强度及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纳米偏高岭土再生混凝土 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拉压比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灰比、砂率及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微波加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海燕 张文水 +1 位作者 吴文克 赵东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6,共6页
通过调整水灰比和砂率,研究了混凝土基本参数对其微波加热性能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水灰比和砂率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波加热性能的影响程度。为提高混凝土的微波加热性能,以纳米碳纤维为吸波剂,研究了其对混凝土升温速率、温度分布、除... 通过调整水灰比和砂率,研究了混凝土基本参数对其微波加热性能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水灰比和砂率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波加热性能的影响程度。为提高混凝土的微波加热性能,以纳米碳纤维为吸波剂,研究了其对混凝土升温速率、温度分布、除冰效率等的影响。并通过介电常数试验和电阻率试验,分析了纳米碳纤维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和砂率的增大,混凝土的微波加热性能不断增强。与水灰比相比,砂率的改变对混凝土微波加热性能的影响程度更大。改变砂率对于混凝土微波加热性能的影响比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纳米碳纤维通过增大混凝土的介电常数、降低混凝土的电阻率,从而增强混凝土的介电损耗能力和电阻损耗能力,进而提高混凝土的微波加热性能。纳米碳纤掺量越大,混凝土的微波加热性能越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微波加热 水灰比 砂率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对纳米偏高岭土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及微观结构影响试验研究
8
作者 阎杰 罗岩 +3 位作者 于旭涛 王丽君 谢军 舒新前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
为了充分利用再生混凝土资源,采用碳纤维对纳米偏高岭土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进行改性,以不同碳纤维和纳米偏高岭土掺量作为变量制备再生混凝土,结合压汞法及扫描电镜研究再生混凝土孔隙结构及微观形貌特征,分析碳纤维对纳米偏高岭土再生... 为了充分利用再生混凝土资源,采用碳纤维对纳米偏高岭土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进行改性,以不同碳纤维和纳米偏高岭土掺量作为变量制备再生混凝土,结合压汞法及扫描电镜研究再生混凝土孔隙结构及微观形貌特征,分析碳纤维对纳米偏高岭土再生混凝土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碳纤维对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增强效果显著,在不同纳米偏高岭土掺量下,碳纤维适配掺量有所不同,当纳米偏高岭土掺量为7%、10%、12%时,碳纤维最佳掺量分别为0.1%、0.15%、0.2%,当纳米偏高岭土掺量为10%,碳纤维掺量为0.15%时,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较普通再生混凝土强度增幅为59.1%;碳纤维的掺入细化了再生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结构,使有害孔和多害孔的比例降低,少害孔的比例增加;碳纤维在再生混凝土内部起到承载及阻裂作用,纳米偏高岭土的填充效应以及火山灰活性增强了界面过渡区的粘接强度,使碳纤维更能发挥其作用,进而促进再生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纳米偏高岭土 再生混凝土 抗折强度 微观结构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探讨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宝民 张源 +1 位作者 韩瑜 郭志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4-146,160,共4页
纳米碳纤维(Carbon nanofibers,CNFs)是近年来国内外纳米材料界的研究热点。介绍了纳米碳纤维的结构特点、性能、应用以及水泥基材料的各项性能和特点,并对纳米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力学性能的可能性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及研究,总结出现阶段需... 纳米碳纤维(Carbon nanofibers,CNFs)是近年来国内外纳米材料界的研究热点。介绍了纳米碳纤维的结构特点、性能、应用以及水泥基材料的各项性能和特点,并对纳米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力学性能的可能性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及研究,总结出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纳米碳纤维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均匀分散及纳米碳纤维与水泥基体的相容性,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为后期的工程应用及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水泥基材料均匀 分散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程云虹 王宏伟 王元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2-795,共4页
对普通混凝土、钢纤维增强混凝土、耐碱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及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进行了抗碳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3种纤维增强混凝土中,抗碳化性能最好的是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其次是耐碱... 对普通混凝土、钢纤维增强混凝土、耐碱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及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进行了抗碳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3种纤维增强混凝土中,抗碳化性能最好的是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其次是耐碱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再次是钢纤维增强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混凝土 化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SHPB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许金余 李为民 +1 位作者 范飞林 白二雷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5-440,共6页
以矿渣与粉煤灰制备了碳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carbon fiber reinforced geopolymeric concrete,CFRGC);采用100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装置,研究了不同碳纤维掺量的CFRGC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冲击压缩强度与能量吸收的应变率效应... 以矿渣与粉煤灰制备了碳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carbon fiber reinforced geopolymeric concrete,CFRGC);采用100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装置,研究了不同碳纤维掺量的CFRGC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冲击压缩强度与能量吸收的应变率效应,以及碳纤维掺量对CFRGC强度与吸能特性的影响;改进了波形整形技术,以满足恒应变加载的要求.结果表明:厚度为1mm,直径分别为20,22,25,27,30mm的H62黄铜波形整形器可以较好地实现SHPB试验过程中的恒应变率加载,且试验结果可靠;CFRGC属于应变率敏感材料,其冲击压缩强度与能量吸收特性均表现出近似的应变率线性相关性,强度的应变率敏感值为47.8s-1;碳纤维对地聚合物混凝土的强度特性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且该效果随着平均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强;碳纤维的相对最佳掺量为0.2%(体积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CFRGC) 波形整形 应变率 冲击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静动态拉伸形变的碳纳米纸传感器监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少微 贲强 +4 位作者 吕伟 王晓强 马克明 贾彩霞 赵国昌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6-750,共5页
碳纳米纸可用作应变传感器监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静动态拉伸状况下的变形问题,这主要是通过测量与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一体固化成型的碳纳米纸传感器电阻变化来实现。试验结果表明,静态拉伸试验中,碳纳米纸传感器具有非常灵敏的应变... 碳纳米纸可用作应变传感器监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静动态拉伸状况下的变形问题,这主要是通过测量与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一体固化成型的碳纳米纸传感器电阻变化来实现。试验结果表明,静态拉伸试验中,碳纳米纸传感器具有非常灵敏的应变传感性,在0~11 021με的应变范围内,其应变传感系数可达到22.1,在弹性极限点位置(应力为210MPa)电阻变化率发生突变;拉-拉疲劳试验中,当最大拉伸应力(215 MPa)大于弹性极限时,残余电阻变化率随疲劳周期增加明显加快;碳纳米纸传感器具有非常好的应变监测同步性和稳定性,完全可满足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纸传感器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电阻 变形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高迪 彭立敏 Y.L.Mo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8-24,共7页
纳米碳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等力学上的优异特性。通过单轴抗压试验和劈裂试验,测试了掺加3种类型纳米碳纤维的普通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并讨论其最优掺量。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掺量且纤维分散良好... 纳米碳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等力学上的优异特性。通过单轴抗压试验和劈裂试验,测试了掺加3种类型纳米碳纤维的普通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并讨论其最优掺量。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掺量且纤维分散良好的纳米碳纤维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纳米碳纤维对于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有很好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混凝土 抗压强度 劈裂强度 增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电阻特性 被引量:11
14
作者 高迪 彭立敏 莫诒隆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58,共7页
为了探讨纳米碳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导电特性及功能化的可行性,对其静态电阻进行了观测。在此基础上,测量纳米碳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试件在单轴抗压试验、劈裂试验和抗弯试验中的实时电阻变化,分析讨论了在受力(拉压)情况下试件的电阻变化... 为了探讨纳米碳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导电特性及功能化的可行性,对其静态电阻进行了观测。在此基础上,测量纳米碳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试件在单轴抗压试验、劈裂试验和抗弯试验中的实时电阻变化,分析讨论了在受力(拉压)情况下试件的电阻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掺量适当的纳米碳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电阻率在半导体范围之内;在受拉、压作用时电阻变化率与应力(应变)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作为一种新型智能混凝土材料是非常具有潜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混凝土 电阻 电阻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混凝土构件破坏过程的动态红外监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格靓 李建保 +4 位作者 王厚亮 黄勇 汪长安 吴智深 福泽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9-43,共5页
在碳纤维增强混凝土构件的增强层与基体之间埋设电热丝作为加热元件 ,借助红外热像技术检测试件表面的温度场 ,实现了对试件不同弯曲破坏阶段的红外监测。发现随着试件所受载荷的加大 ,界面剥离程度提高 ,在特定加热条件下 ,整个温度场... 在碳纤维增强混凝土构件的增强层与基体之间埋设电热丝作为加热元件 ,借助红外热像技术检测试件表面的温度场 ,实现了对试件不同弯曲破坏阶段的红外监测。发现随着试件所受载荷的加大 ,界面剥离程度提高 ,在特定加热条件下 ,整个温度场温差、最大温差比和最大温度梯度逐步加大 ,呈现阶段性变化。提出了构件弯曲破坏过程的动态红外监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红外监测 破坏过程 纤维增强混凝土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综述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东 赵颖华 +1 位作者 陆靖 宋晓利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03-107,共5页
介绍了碳纤维增强聚合物 (CFRP)材料的性能、特点 ,在混凝土结构加固领域的应用及方法 ,综述了此种新型加固方法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并指出今后的发展趋势 .利用CFRP对混凝土结构加固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 .CFRP材料以其轻质、... 介绍了碳纤维增强聚合物 (CFRP)材料的性能、特点 ,在混凝土结构加固领域的应用及方法 ,综述了此种新型加固方法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并指出今后的发展趋势 .利用CFRP对混凝土结构加固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 .CFRP材料以其轻质、高强、适用面广、耐久性好、抗腐蚀等优越的性能正在为人们广泛接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增强聚合物 加固 混凝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同步改善VARI成型CF/EP复合材料层间韧性和面内力学性能
17
作者 阳泽濠 宁博 +6 位作者 陈正国 徐学宏 刘卫平 薛怿 刘勇 张辉 俞建勇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12,共11页
研究了静电纺聚醚酰亚胺(PEI)纳米纤维膜对真空辅助树脂灌注(VARI)成型碳纤维/环氧树脂(CF/EP)复合材料层间韧性和面内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内在微观机制。研究发现,PEI纳米纤维膜与环氧树脂浸渍性良好且不影响树脂流动,适用于灌注温... 研究了静电纺聚醚酰亚胺(PEI)纳米纤维膜对真空辅助树脂灌注(VARI)成型碳纤维/环氧树脂(CF/EP)复合材料层间韧性和面内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内在微观机制。研究发现,PEI纳米纤维膜与环氧树脂浸渍性良好且不影响树脂流动,适用于灌注温度为70℃且灌注时间小于30 min的VARI成型工艺,在120℃的环氧树脂固化温度下6 min内完全溶解。PEI纳米纤维膜的引入可同时改善CF/EP复合材料的层间韧性和面内力学性能,15 g/m^(2)的PEI纳米纤维膜可以使CF/EP复合材料的Ⅰ型层间断裂韧度、Ⅱ型层间断裂韧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提升55.1%,65.4%和12.2%,20 g/m^(2)的PEI纳米纤维膜使CF/EP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模量分别提高了10.6%和9.3%,10 g/m^(2)的PEI纳米纤维膜使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分别增加24.3%和18.9%。PEI纳米纤维膜通过原位溶解和环氧树脂固化诱导相分离,在CF/EP复合材料层间形成均匀分布的PEI/环氧树脂两相结构,提高了复合材料层间裂纹的扩展阻力和层间树脂基体的载荷转移能力,可能是复合材料层间韧性和面内力学性能得到改善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 真空辅助树脂灌注 聚醚酰亚胺 纳米纤维 层间韧性 面内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贴碳纤维增强材料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设计方法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慧 吴志平 王萱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16-421,共6页
根据目前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加固混凝土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重点研究碳纤维制成织物片材粘贴到混凝土表面用于结构的补强与加固的技术特点,分析二次受力对加固结构的弯矩承载力的影响;同时对外贴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提供一... 根据目前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加固混凝土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重点研究碳纤维制成织物片材粘贴到混凝土表面用于结构的补强与加固的技术特点,分析二次受力对加固结构的弯矩承载力的影响;同时对外贴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对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中出现剥离破坏也进行了分析,提供了最大剥离正应力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材料 混凝土 抗弯设计 结构加固 二次受力 弯矩承载力 最大剥离正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片对碳纤维增强金属层板层间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昌葆 曹猛 +4 位作者 薛红前 胡宗浩 周志强 孟庆实 王朔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1-147,共7页
提出一种新的方法,用来改善碳纤维增强金属板(CARALL)的层间黏结强度。将不同质量分数(0,0.1%,0.3%,0.5%和1.0%)的石墨烯纳米片(GnPs)利用超声分散的方法使其均匀分散于环氧树脂中,并利用湿法铺层方法完成CARALL的制作。进行Ⅰ型断裂韧... 提出一种新的方法,用来改善碳纤维增强金属板(CARALL)的层间黏结强度。将不同质量分数(0,0.1%,0.3%,0.5%和1.0%)的石墨烯纳米片(GnPs)利用超声分散的方法使其均匀分散于环氧树脂中,并利用湿法铺层方法完成CARALL的制作。进行Ⅰ型断裂韧性的测试,探究GnPs对CARALL层间性能的影响,并进行CARALL的拉伸与弯曲性能测试,研究GnPs对CARALL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SEM与光学图像观察GnPs的增强机制与CARALL试件的失效模式。结果表明,当GnPs的添加量为0.5%时,CARALL具有最佳的层间黏结强度与力学性能。当添加0.5%GnPs时,Ⅰ型断裂韧性提高79%;拉伸强度、弹性模量与断裂应变率分别提高14.5%,11.0%和15.5%;弯曲强度与弯曲应变率分别提高23.9%和81.5%。这是由于添加GnPs到环氧树脂中可以分散CARALL所承受载荷,并利用自身的断裂、拔出和脱黏等机制吸收能量,进一步改善CARALL的层间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金属层板 石墨烯纳米 层间性能 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纳米混凝土的微观增强机理与强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丹盈 李晗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55,共9页
将微观分析与宏观性能试验相结合,探讨钢纤维体积分数和纳米材料掺量对纤维纳米增强混凝土微观机理与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复合材料力学理论,并结合相关文献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建立了考虑纳米材料和纤维影响的纤维纳米混凝土强度... 将微观分析与宏观性能试验相结合,探讨钢纤维体积分数和纳米材料掺量对纤维纳米增强混凝土微观机理与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复合材料力学理论,并结合相关文献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建立了考虑纳米材料和纤维影响的纤维纳米混凝土强度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纤维和纳米材料,改善了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增加了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了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随钢纤维体积分数从0%增大到1.5%,拌和物坍落度从40mm逐渐减小到25mm,纤维纳米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提高12%,32%和12.5%;随着纳米SiO2掺量(质量分数)从0%增大到2%,拌和物坍落度减小95 mm,初凝、终凝时间分别减小52.3%和35.9%,纤维纳米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提高9%,24%和14.7%;随着纳米CaCO3掺量从0%增大到2%,拌和物坍落度减小50 mm,初凝、终凝时间分别减小35.2%和3.8%,纤维纳米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提高8%,20%和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纳米混凝土 力学性能 微观增强机理 坍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