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W和C+ W离子注入钢表面纳米相镶嵌复合层结构电子显微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固 张通和 +1 位作者 马芙蓉 梁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8-192,共5页
选取质量差异很大的C ,W和C +W对钢进行离子注入 ,用TEM对注入样品横截面进行结构分析 .结果表明 :注入层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形成了纳米相镶嵌复合层 ,W注入复合层的厚度大约是相应离子射程的 16 .3倍 .C +W注入改性层是由注入层、... 选取质量差异很大的C ,W和C +W对钢进行离子注入 ,用TEM对注入样品横截面进行结构分析 .结果表明 :注入层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形成了纳米相镶嵌复合层 ,W注入复合层的厚度大约是相应离子射程的 16 .3倍 .C +W注入改性层是由注入层、过渡层和缺陷层构成的 ,其厚度为 6 94nm ,该厚度是离子射程的 2 5.1倍 .3种条件下注入 ,其结构变化有明显的差异 .用TRIM95程序对 3种离子注入的碰撞参数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其结构的变化明显地与注入参数相关 .还分析了纳米相镶嵌复合层结构的形成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离子注入 纳米相镶嵌复合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退火对Zr-B-N/ZrO_(2)多层复合涂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叶佳妮 马莉莎 +4 位作者 张纪福 刘艳梅 曹凤婷 范其香 王铁钢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07-120,共14页
目的 针对Zr-B-N涂层耐热性较差的问题,制备高硬度、高韧性且耐高温的Zr-B-N/ZrO_(2)多层复合涂层。通过真空退火处理强化Zr-B-N/ZrO_(2)多层复合涂层性能,探究高温下涂层界面扩散行为、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摩擦学性能的变化机理。方法... 目的 针对Zr-B-N涂层耐热性较差的问题,制备高硬度、高韧性且耐高温的Zr-B-N/ZrO_(2)多层复合涂层。通过真空退火处理强化Zr-B-N/ZrO_(2)多层复合涂层性能,探究高温下涂层界面扩散行为、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摩擦学性能的变化机理。方法 采用复合磁控溅射技术制备Zr-B-N/ZrO_(2)多层复合涂层,并在真空管式炉内进行500~800℃真空退火试验(<10^(-3)Pa,1 h)。利用XRD、FESEM、HRTEM、纳米压痕仪、大载荷划痕仪及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涂层的相组成、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 Zr-B-N/ZrO_(2)多层复合涂层主要由t-ZrO_(2)相和fcc-ZrN相组成。随着退火温度升高,t-ZrO_(2)相的衍射峰逐渐增强并发生向大角度偏移的现象。当退火温度为600℃时,涂层表面相对致密,纳米多层结构保持完整,硬度(32.75 GPa)和弹性模量(391.70 GPa)达到最大值,结合强度为47.95 N,摩擦系数为0.658,磨损率为1.11×10^(-5)mm^(3)/(N·m)。当退火温度达到800℃时,涂层中析出fcc-ZrO相和hcp-ZrB_(2)相,摩擦系数(0.507)和磨损率(4.54×10^(-6)mm^(3)/(N·m))降至最低值,分别比真空退火前下降43.29%和69.97%。然而,晶粒粗化导致微裂纹扩展及严重界面互溶,硬度和弹性模量降至最低值,涂层与基体间出现明显开裂。结论 适当的真空退火能够显著影响涂层性能。当退火温度为600℃时,涂层综合性能达到最优水平;800℃退火虽然提高了耐磨性,但因结构破坏,其整体性能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磁控溅射 真空退火 纳米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层聚合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形态 被引量:36
3
作者 马继盛 张世民 +2 位作者 漆宗能 胡友良 张树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34-738,共5页
使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广角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插层聚合法制备的聚丙烯-蒙脱土(PP-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态发展. 结果表明, 随着插层聚合反应的进行, 较大的初级MMT粒子逐渐剥离成较小的次级粒子. 次级粒子由2... 使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广角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插层聚合法制备的聚丙烯-蒙脱土(PP-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态发展. 结果表明, 随着插层聚合反应的进行, 较大的初级MMT粒子逐渐剥离成较小的次级粒子. 次级粒子由2~20片的单个MMT片层组成, 其层间充满了PP分子链. 提出了插层聚合过程中PP-MMT复合材料的形态发展模型. 另外, MMT的加入对PP的球晶形态也有重要影响, PP完整的球晶随MMT的加入逐渐变小和趋于扭曲甚至破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复合材料 形态 蒙脱土 聚合 微观结构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层聚合制备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结构性能表征 被引量:49
4
作者 马继盛 漆宗能 +3 位作者 张树范 王新 陈士娟 胡友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767-1770,共4页
将插层聚合的概念引入烯烃聚合 ,制备了聚丙烯 /蒙脱土 ( PP/MMT)纳米复合材料 .X射线衍射和TEM分析结果表明 ,蒙脱土在聚丙烯基体中达到了纳米级的分散 .动态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在高于 Tg的温度区域内 PP/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 将插层聚合的概念引入烯烃聚合 ,制备了聚丙烯 /蒙脱土 ( PP/MMT)纳米复合材料 .X射线衍射和TEM分析结果表明 ,蒙脱土在聚丙烯基体中达到了纳米级的分散 .动态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在高于 Tg的温度区域内 PP/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 ( E )成倍增加 ,加入 8%的蒙脱土 ( MMT) ,PP/MMT的E 提高近 3倍 .PP/MM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随蒙脱土含量的增加 ,PP/MMT的热分解温度和热变形温度 ( HD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复合材料 蒙脱土 聚合 结构 性能 TEM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PI/SiO_2纳米复合材料中SiO_2微相结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尚修勇 朱子康 +1 位作者 印杰 李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8-71,共4页
选取可溶性聚酰亚胺 ( PI)作为有机高聚物基体 ,通过正硅酸四乙酯 ( TEOS)在聚酰胺酸 ( PAA)的N-甲基 - 2 -吡咯烷酮 ( NMP)溶液中进行溶胶 -凝胶反应 ,制备出新型的聚酰亚胺 /二氧化硅 ( PI/ Si O2 )纳米复合材料。并用 UV- Vis、FT- I... 选取可溶性聚酰亚胺 ( PI)作为有机高聚物基体 ,通过正硅酸四乙酯 ( TEOS)在聚酰胺酸 ( PAA)的N-甲基 - 2 -吡咯烷酮 ( NMP)溶液中进行溶胶 -凝胶反应 ,制备出新型的聚酰亚胺 /二氧化硅 ( PI/ Si O2 )纳米复合材料。并用 UV- Vis、FT- IR、SEM和光子相关法等对其溶胶 -凝胶转变过程、二氧化硅微相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并对溶液中粒子间的团聚行为作了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 ,PAA逐步亚胺化 ,同时 TEOS水解后的硅羟基 ( Si- OH)逐步缩合 ,由线型结构向环状结构过渡 ,原位生成Si O2 凝胶网络。实验结果还发现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对二氧化硅无机粒子的尺寸无明显的影响 ,而光子相关法结果则表明颗粒表面活性 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 有机-无机 杂化 团聚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中间相沥青过渡层的炭/炭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皓 李克智 +2 位作者 李贺军 卢锦花 翟言强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6-490,共5页
采用液相浸渍-炭化和CVI复合工艺,制备出在炭纤维和热解炭之间具有中间相沥青过渡层的炭/炭复合材料,借助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所制备的炭/炭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偏光显微镜下中... 采用液相浸渍-炭化和CVI复合工艺,制备出在炭纤维和热解炭之间具有中间相沥青过渡层的炭/炭复合材料,借助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所制备的炭/炭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偏光显微镜下中间相沥青炭的光学活性高于热解炭的光学活性,中间相沥青炭在SEM和TEM下均呈片层条带状结构,热解炭在SEM下呈"皱褶状"片层结构,在TEM下为粒状结构;在HRTEM下,中间相沥青炭、热解炭和炭纤维的晶化程度依次降低.在加载过程中,材料内部多层次的界面通过改变裂纹扩展路径而延缓其扩展速度,在断口形貌上体现出锯齿状的断裂形式,纤维拔出长度适中,材料表现出韧性破坏的断裂特征.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抗弯强度达到244MPa,断裂韧性达到9.7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中间沥青 微观结构 过渡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剥离型环氧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相结构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晓虹 郭宁 高俊国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2-289,共8页
为改进环氧树脂固有的一些缺陷和不足,提出了利用纳米复合材料的特殊性改性环氧树脂的一新的研究途径。在选取经十六烷基季铵盐有机化表面修饰的蒙脱土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进行改性时分别采用溶液插层法与熔融插层法制备了不同蒙脱土含量... 为改进环氧树脂固有的一些缺陷和不足,提出了利用纳米复合材料的特殊性改性环氧树脂的一新的研究途径。在选取经十六烷基季铵盐有机化表面修饰的蒙脱土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进行改性时分别采用溶液插层法与熔融插层法制备了不同蒙脱土含量的环氧树脂/蒙脱土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试了剥离前后蒙脱土的层间距;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试样的冲击断口形貌,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两相结构;采用热重法(TGA)测定了试样的热分解温度,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无论是溶液插层法还是熔融插层法,均能制得剥离型环氧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但是,在机械分散的作用下,纳米粒子易发生团聚,使复合材料中的无机相无法均匀的分散。热重分析结果发现,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并没有随着蒙脱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是表现出更为复杂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蒙脱土 PLS纳米复合材料 剥离 结构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燃烧合成纳米复合粒子的形态与结构 被引量:12
8
作者 董俊 杨宏昀 +1 位作者 李春忠 姜海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在气相燃烧反应器中成功地合成了TiO2-SiO2、TiO2-SnO2复合粒子。TiO2-SiO2复合粒子中TiO2以金红石型和锐钛型存在,SiO2以无定型的形式存在。复合结构为SiO2附着于TiO2的外部,在Ti∶Si的进料比较大时SiO2附着于TiO2的表面,Ti∶Si比值减... 在气相燃烧反应器中成功地合成了TiO2-SiO2、TiO2-SnO2复合粒子。TiO2-SiO2复合粒子中TiO2以金红石型和锐钛型存在,SiO2以无定型的形式存在。复合结构为SiO2附着于TiO2的外部,在Ti∶Si的进料比较大时SiO2附着于TiO2的表面,Ti∶Si比值减小到1∶4时,SiO2包覆全部TiO2表面。包覆层的厚度大约为6~7nm。TiO2-SnO2的复合粒子中同时存在着三种晶体结构SnO2、金红石型和锐钛型的TiO2。在复合粒子的表面,TiO2和SnO2两种组分分布均匀。通过改变进料方式可以调整复合粒子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合成 纳米复合粒子 形态 结构 TIO2-SIO2 TiO2-SnO2 二氧化钛 二氧化硅 二氧化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ZrO_2纳米复合电铸层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文峰 朱荻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188-1192,共5页
通过复合电铸工艺制备Ni-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探讨了镀液中纳米ZrO2颗粒悬浮量和电流密度对Ni-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表面形貌的影响,用SEM、TEM和显微硬度仪对纳米复合电铸层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镀液中纳... 通过复合电铸工艺制备Ni-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探讨了镀液中纳米ZrO2颗粒悬浮量和电流密度对Ni-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表面形貌的影响,用SEM、TEM和显微硬度仪对纳米复合电铸层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镀液中纳米ZrO2颗粒悬浮量和电流密度对纳米复合电铸层表面形貌有较大程度的影响。纳米ZrO2颗粒细化了复合电铸层中基质金属的晶粒,使复合电铸层的表面光滑平整,组织均匀、致密,显微硬度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电铸 表面形貌 微观结构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ZrO_2纳米复合电铸层组织结构及磨损形貌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文峰 郑晓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24,共4页
通过复合电铸工艺制备Ni-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用SEM和TEM对其表面形貌、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镀液中纳米颗粒悬浮量对纳米复合电铸层在干摩擦状态下耐磨性的影响,并观察了纳米复合电铸层磨损后的表面形貌,探讨了磨损机理。结果表... 通过复合电铸工艺制备Ni-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用SEM和TEM对其表面形貌、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镀液中纳米颗粒悬浮量对纳米复合电铸层在干摩擦状态下耐磨性的影响,并观察了纳米复合电铸层磨损后的表面形貌,探讨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纳米ZrO2颗粒细化了基质金属的晶粒,使复合电铸层表面光滑平整;复合电铸层由微Ni单晶和多晶以及ZrO2颗粒所组成;纳米颗粒的强化作用使复合电铸层表现出优良的耐磨性,耐磨性的高低取决于纳米颗粒的复合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电铸 表面形貌 微观结构 耐磨性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晶相为莫来石复合纳米晶显微结构及热稳定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银叶 马智 秦永宁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5-228,共4页
天然矿高岭土经除杂、除铁、除碳系列处理后 ,制得了主晶相为莫来石的复合氧化物 ,经水热晶化法合成了主晶相为莫来石复合纳米晶 ,利用 XRD、TEM、BET及 TG-
关键词 高岭土 莫来石 水热晶化法 复合纳米 显微结构 热稳定性 复合氧化物 陶瓷材料 纳米材料 主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S-海泡石插层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与形态结构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静 院国保 张烨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57,61,共4页
采用苯乙烯乳液聚合法对有机海泡石原位插层,将插层产物聚苯乙烯(PS)-海泡石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备PP/PS-海泡石插层纳米复合材料。流变测试结果表明:PP/PS-海泡石插层纳米复合材料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其偏离牛顿流体的程度随PS-海... 采用苯乙烯乳液聚合法对有机海泡石原位插层,将插层产物聚苯乙烯(PS)-海泡石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备PP/PS-海泡石插层纳米复合材料。流变测试结果表明:PP/PS-海泡石插层纳米复合材料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其偏离牛顿流体的程度随PS-海泡石含量增加而增大,表观黏度和零切黏度随着PS-海泡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PS-海泡石有改善PP流动性能的作用。添加PS-海泡石后,复合材料的黏流活化能明显小于纯PP,有利于复合材料在较宽温度范围内加工。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PS-海泡石以二维纳米级的形式均匀分散在PP基体中,且相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苯乙烯 海泡石 纳米复合材料 流变性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氮硅烷气相裂解反应制备Si-C-N复合纳米微粉的组成与结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耿平 张长瑞 +1 位作者 冯坚 周新贵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6-169,共4页
采用低分子聚氮硅烷气相裂解反应工艺 ,制备了Si C N复合纳米微粉。通过XRD、XPS、TEM、HREM等方法 ,对Si C N纳米微粉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Si C N纳米微粉为无定形结构 ,局部有短程有序态存在。随裂解气氛的不同 ,Si、C。
关键词 聚氮硅烷 裂解反应 制备 Si-C-N复合纳米微粉 组成 结构 碳化硅 氮化硅 纳米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PS/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炭层结构对阻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颜龙 张军 李翔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24,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多壁碳纳米管/(MWNT)复合材料,采用热重分析仪和锥形量热仪评价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并用数码相机、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燃烧残余物的结构。结果表明:与HIPS相比,w(MWNT)分别为3%,5%,10%的H...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多壁碳纳米管/(MWNT)复合材料,采用热重分析仪和锥形量热仪评价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并用数码相机、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燃烧残余物的结构。结果表明:与HIPS相比,w(MWNT)分别为3%,5%,10%的HIPS/MWNT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分别下降了21.66%,40.12%,56.21%,质量损失速率也明显降低,同时形成了对阻燃有关键作用并具有特殊结构的炭渣残余物。HIPS/MWNT复合材料燃烧后形成的炭渣具有蜂窝状的亚微观结构,以及纳米尺度的微观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抗冲聚苯乙烯 多壁碳纳米 复合材料 结构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TiO_2锐钛矿相复合粒子的纳米结构及其Ag对TiO_2光学性质的增强效应(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方新 陈祖耀 +4 位作者 刘宏杰 朱玉瑞 宋子台 周勇 张馨宇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3期76-80,共5页
本文报导经用液相电弧放电结合水热处理制备的Ag修饰TiO2锐钛矿相复合粒子呈现亚铃状纳米结构,并具有拉曼表面增强散射(SERS)。随着AgTiO2团簇复合粒子。平均尺寸的减少,增强效应趋于增加,最大增强因子可达80... 本文报导经用液相电弧放电结合水热处理制备的Ag修饰TiO2锐钛矿相复合粒子呈现亚铃状纳米结构,并具有拉曼表面增强散射(SERS)。随着AgTiO2团簇复合粒子。平均尺寸的减少,增强效应趋于增加,最大增强因子可达800。Ag粒子表面等离子体激发的强电场产生TiO2超细粒子新的光学响应。作者也发现该锐钛矿相在140cm-1处或许由无序引起的一个新的谱带,同时简要讨论了体系SERS增强弱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结构 SERS 二氧化钛 锐钛矿 复合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纳米WC复合镀层结构与性能研究
16
作者 徐淑庆 郑云云 +2 位作者 黄学仁 李家明 蔡成翔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1,共4页
通过恒流电沉积制备Ni镀层和Ni-纳米WC复合镀层,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并通过浸泡腐蚀实验和高温氧化实验,研究纳米WC颗粒对Ni镀层的微观形貌、物相结构、耐蚀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WC颗粒使Ni镀层表面平整性... 通过恒流电沉积制备Ni镀层和Ni-纳米WC复合镀层,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并通过浸泡腐蚀实验和高温氧化实验,研究纳米WC颗粒对Ni镀层的微观形貌、物相结构、耐蚀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WC颗粒使Ni镀层表面平整性明显改善,组织结构趋于完整且致密,镀层的耐蚀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得到了提高;与Ni镀层相比,Ni-纳米WC复合镀层表面平整、结构致密,同等条件下的腐蚀速率和氧化增量均较低,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WC颗粒 Ni-纳米WC复合 微观形貌 结构 耐蚀性能 抗高温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纳米相复合结构的互不溶体系合金的机械合金化研究
17
作者 吴志方 周 吴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8-52,共5页
互不溶体系合金在机械合金化的非平衡过程中能够形成纳米相复合结构,并显示出与其微米尺度结构合金所不同的独特性能。纳米相复合结构不仅是互不溶体系中亚稳态结构的重要的一种,也是纳米材料体系中重要的一种。综述了近年来具有纳米相... 互不溶体系合金在机械合金化的非平衡过程中能够形成纳米相复合结构,并显示出与其微米尺度结构合金所不同的独特性能。纳米相复合结构不仅是互不溶体系中亚稳态结构的重要的一种,也是纳米材料体系中重要的一种。综述了近年来具有纳米相复合结构的互不溶体系合金的机械合金化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纳米相复合结构的形成机理,以及纳米相复合结构的热稳定性、力学和物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结构 互不溶合金系 机械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薄膜电容器应用的高储能密度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材料研究进展
18
作者 尹训茜 倪金哲 +2 位作者 孙大宇 陈昭伟 贾芷若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46-2259,共14页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朝着多功能化、集成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传统介电材料很难满足电力电子设备对高能量密度以及小设备体积和重量的需求。高储能密度的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材料因其优异的加工性能、良好的可设计性和介电性能而受到了广...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朝着多功能化、集成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传统介电材料很难满足电力电子设备对高能量密度以及小设备体积和重量的需求。高储能密度的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材料因其优异的加工性能、良好的可设计性和介电性能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文首先介绍了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材料及界面;然后,从低含量填料填充、核壳结构(改性)填料填充、聚合物电介质表面处理和多层结构构建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高储能密度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材料体系的构建策略;最后,指出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材料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电容器 电介质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储能性能 核壳结构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厚度二维VN插入层对TiSiN纳米复合膜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薛增辉 李伟 +4 位作者 刘平 马凤仓 刘新宽 陈小红 何代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82-1086,共5页
采用TiSi复合靶与V靶,用射频磁控溅射工艺在TiSiN纳米复合膜中插入不同厚度的VN纳米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纳米压痕仪研究了VN插入层厚度对TiSiN纳米复合膜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i... 采用TiSi复合靶与V靶,用射频磁控溅射工艺在TiSiN纳米复合膜中插入不同厚度的VN纳米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纳米压痕仪研究了VN插入层厚度对TiSiN纳米复合膜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iSiN纳米复合膜中插入VN纳米层厚度较小时,薄膜由纳米复合结构转变成纳米多层结构,薄膜硬度降低。继续增加VN层厚度,薄膜硬度随之升高,在VN沉积层厚为0.5 nm时薄膜出现连续贯穿多层纳米层、结晶度良好的柱状晶,TiSiN层与VN层呈共格外延生长的结构,薄膜硬度达到37.2 GPa。随着VN层厚的继续增加,薄膜的共格外延生长结构消失,硬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iN纳米复合 VN插入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纳米蒙脱土复合材料炭层结构对阻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佩佩 白卯娟 张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60,64,共4页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不同纳米蒙脱土含量的聚丙烯(PP)/有机蒙脱土(OMMT)和PP/无机蒙脱土(MMT)复合材料,且评价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采用数码相机、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燃烧残余物结构。加入OMMT可显著提高PP/OMMT的阻燃性能;纯PP的...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不同纳米蒙脱土含量的聚丙烯(PP)/有机蒙脱土(OMMT)和PP/无机蒙脱土(MMT)复合材料,且评价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采用数码相机、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燃烧残余物结构。加入OMMT可显著提高PP/OMMT的阻燃性能;纯PP的热释放速率(HRR)峰值为1337.59kW/m^2;w(OMMT)分别为5%,10%的PP/OMMT的HRR峰值分别为1035.86,588.27kW/m^2,与纯PP相比,分别降低了22.56%,56.02%;PP/MMT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提高不明显。PP/OMMT复合材料的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炭层结构对其阻燃性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蒙脱土 复合材料 结构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