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示踪用盐酸米托蒽醌和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王金莲 梁胜昌 +3 位作者 郭怡斌 张琪 屈坤鹏 韩晓鹏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85-1891,共7页
目的比较示踪用盐酸米托蒽醌注射液(MHI)和纳米炭混悬注射液(CNSI)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2月至2024年2月于甘肃省中心医院普外科行腔镜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术中使用示踪剂种类将患者分为米托蒽... 目的比较示踪用盐酸米托蒽醌注射液(MHI)和纳米炭混悬注射液(CNSI)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2月至2024年2月于甘肃省中心医院普外科行腔镜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术中使用示踪剂种类将患者分为米托蒽醌组和纳米炭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及甲状旁腺显影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米托蒽醌组110例,纳米炭组126例,纳米炭组的中央区淋巴结显影时间明显快于米托蒽醌组(P<0.05);米托蒽醌蓝染率为97.5%,纳米炭黑染率为9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托蒽醌组清扫出(9.34±0.22)枚中央区淋巴结,纳米炭组清扫出(9.88±0.24)枚中央区淋巴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托蒽醌组甲状旁腺误切率1.8%,纳米炭组甲状旁腺误切率为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1 d、1个月、6个月血钙和PTH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永久性声音嘶哑。米托蒽醌组术后均未出现大出血、乳糜漏和皮肤染色,纳米炭组出现1例术后大出血、1例乳糜漏及2例皮肤染色;米托蒽醌组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纳米炭组(P<0.001)。结论在腔镜下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示踪用MHI与CNSI在淋巴结示踪效果和甲状旁腺保护方面无显著差异,但相比之下,CNSI中央区淋巴结染色时间更快,而MHI操作更简便、代谢更快、性价比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示踪用盐酸米托蒽醌注射液 纳米炭混悬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炭示踪技术在腹腔镜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魏秋亚 樊勇 +6 位作者 刘永永 王芙蓉 李徐生 周信远 陈小鹏 王跃斌 王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13-1116,共4页
目的探讨纳米炭示踪技术应用于腹腔镜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4年1月-2015年6月186例胃癌的临床资料,选择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60例,其中纳米炭示踪剂30例为实验组,未用纳米炭示踪剂3... 目的探讨纳米炭示踪技术应用于腹腔镜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4年1月-2015年6月186例胃癌的临床资料,选择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60例,其中纳米炭示踪剂30例为实验组,未用纳米炭示踪剂3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在手术过程中应用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卡纳琳),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剂注射。比较2组标本离体后检获淋巴结数目和转移率。结果实验组清扫淋巴结(38.9±7.4)枚,明显多于对照组(28.7±6.1)枚(t=5.826,P=0.000),其中清扫直径≤2 mm淋巴结(8.3±3.9)枚,明显多于对照组(5.8±3.3)枚(t=2.680,P=0.010);实验组转移淋巴结(10.4±3.6)枚,明显多于对照组(5.6±2.8)枚(t=5.765,P=0.000)。实验组黑染淋巴结数目632枚,黑染率54.1%(632/1168),黑染淋巴结转移率23.3%(147/632),明显高于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14.4%(124/860,χ^2=19.155,P=0.000)和未黑染淋巴结转移率12.3%(66/536,χ^2=23.305,P=0.000)。结论纳米炭淋巴示踪剂应用于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可清扫较多的淋巴结,提高小淋巴结及阳性淋巴结的清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炭混悬注射液 腹腔镜 进展期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联合亚甲蓝与纳米炭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对比 被引量:23
3
作者 邹伟伟 白玉 +5 位作者 王希龙 程凯 孙洪光 武孟孟 蒋京汝 杨振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57-1860,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成像联合亚甲蓝、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乳腺癌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患者134例,使用ICG联合亚甲蓝者48例,使用纳米炭者86例。结果:...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成像联合亚甲蓝、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乳腺癌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患者134例,使用ICG联合亚甲蓝者48例,使用纳米炭者86例。结果:ICG联合亚甲蓝组与纳米炭组前哨淋巴结(SLNs)的检出率(P>0.05)、检出数目(P>0.05)、灵敏度(P>0.05)、准确率(P>0.05)、假阴性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体质指数(BMI)并不影响两组SLNB的检出率及准确率(均P>0.05)。结论:ICG联合亚甲蓝与纳米炭示踪乳腺癌SLNs具有相同的检出率、检出数目、灵敏度、准确率、假阴性率,并且均操作简便,便于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吲哚菁绿 亚甲蓝 纳米炭混悬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纳米炭标记技术辅助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原位切除46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王源钊 张文昊 +6 位作者 杨劲 吴伟航 方永超 赵虎 林楠 王蓉 王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91-897,共7页
目的探讨内镜纳米炭标记技术在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原位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月,选择46例中低位LARC,于nCRT前内镜下应... 目的探讨内镜纳米炭标记技术在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原位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月,选择46例中低位LARC,于nCRT前内镜下应用纳米炭标记肿瘤下缘,nCRT后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观察术中纳米炭标记的显露情况,手术标本中各区域(原发肿瘤区域、肿瘤退缩瘢痕、远端切缘以及肿瘤下缘退缩区)长度,远端切缘阳性率。结果46例注射纳米炭至手术中位间隔时间105(77~182)d。nCRT后复查肠镜时均可在直肠黏膜面观察到纳米炭残迹。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41例(89.1%)可观察到直肠固有筋膜表面纳米炭标记显露,其中38例判定为显露且标记效果良好(纳米炭标记区宽度≤1.5 cm,可辅助术者精准判断远端手术切缘),3例判定为显露但标记效果欠佳(纳米炭黑染范围较大,但仍可实现肿瘤原位切除)。5例未观察到纳米炭标记,判定为显露失败。术中冰冻病理显示远端切缘均为阴性。测量可辨认原发肿瘤区域的30例离体标本:切除肠管长度17.9(10.1~25.7)cm;原发肿瘤区域长径(4.3±0.8)cm;肿瘤退缩瘢痕直径2.5(0.8~4.8)cm;肿瘤下缘退缩长度1.0(0~2.9)cm;17例中位直肠癌远端切缘长度3.4(1.5~4.3)cm,13例低位直肠癌远端切缘长度1.6(0.5~2.8)cm。结论直肠癌nCRT前应用内镜纳米炭标记技术,可以长期标记原发肿瘤下缘,辅助术者精准切除原发肿瘤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肿瘤标记 纳米炭混悬注射液 原位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