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氧化锡锑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
作者 许戈文 戴震 +1 位作者 李智华 李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8-413,共6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醇(N-210)、二羟甲基丙酸(DMPA)、一缩二乙二醇(DEG)、三羟甲基丙烷(TMP)及纳米氧化锡锑(ATO)浆料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稳定的纳米ATO改性水性聚氨酯(APU)乳液。粒径测试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纳米...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醇(N-210)、二羟甲基丙酸(DMPA)、一缩二乙二醇(DEG)、三羟甲基丙烷(TMP)及纳米氧化锡锑(ATO)浆料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稳定的纳米ATO改性水性聚氨酯(APU)乳液。粒径测试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纳米ATO在水性聚氨酯中分散较好,乳液粒径均小于100 nm;FTIR分析表明,纳米ATO粒子与水性聚氨酯(WPU)间可能存在化学键;热重分析(TGA)测试显示,随纳米ATO添加量的增加,胶膜最大热分解温度逐渐提高,最大提高了约20℃;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及保温性能测试表明,随着纳米ATO添加量的提高,胶膜在800~2500 nm范围的透过率逐渐降低,但涂层在可见光区透过率均超过70%,热阻率由1.34×10-2 m2.℃/W提高至3.17×10-2 m2.℃/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纳米氧化锡 保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锡锑涂料制备与透明隔热性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黎燕利 陈明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4-117,共4页
以自制纳米氧化锡锑水性浆料为唯一颜料,水性聚氨酯为主要成膜物质制备得到纳米氧化锡锑涂料。对纳米氧化锡锑涂膜透明隔热效果考察结果表明,颜料体积浓度为0.011,厚度为60μm的涂膜可以获得最佳的光学性能,此时涂膜可见光区平均透过率... 以自制纳米氧化锡锑水性浆料为唯一颜料,水性聚氨酯为主要成膜物质制备得到纳米氧化锡锑涂料。对纳米氧化锡锑涂膜透明隔热效果考察结果表明,颜料体积浓度为0.011,厚度为60μm的涂膜可以获得最佳的光学性能,此时涂膜可见光区平均透过率高达71.3%,红外光区平均屏蔽率达60.3%;用自制隔热装置测试隔热效果,涂膜玻璃与空白玻璃相比,光照条件下箱内最大温差达2.5℃,日照条件下箱内最大温差可达4℃,透明隔热效果比某市售汽车隔热膜及某市售建筑外窗用隔热膜透明隔热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锡 透明隔热涂料 颜料体积浓度 透过率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水性聚氨酯纳米氧化锡锑-TiO_2透明隔热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3
作者 曾国屏 万树林 +3 位作者 张军 刘书保 林大山 邹怀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8-231,共4页
将纳米氧化锡锑(ATO)、纳米TiO_2、水性聚氨酯和一些助剂以一定配比混合制备得到性能十分优秀的水性透明隔热涂料,并研究了不同ATO/TiO_2配比对透明隔热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TO∶TiO_2的最佳值为10∶1(体积比,下同),此时,涂层既... 将纳米氧化锡锑(ATO)、纳米TiO_2、水性聚氨酯和一些助剂以一定配比混合制备得到性能十分优秀的水性透明隔热涂料,并研究了不同ATO/TiO_2配比对透明隔热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TO∶TiO_2的最佳值为10∶1(体积比,下同),此时,涂层既能保持良好的透光率,又能阻隔紫外线和红外线。涂层的最佳厚度为50μm,此时的可见光透光率为69%,隔热温差为9℃。并且ATO∶TiO_2=10∶1时,所制聚氨酯透明隔热涂料的耐候性以及各项力学性能也非常出色,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锡锑-TiO2 透明隔热 水性聚氨酯 高性能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锡在锌-硝基苯电池反应中的电催化
4
作者 涂序国 马翔宇 +4 位作者 何瑞楠 王晓娟 凌晨 孙云霞 陈松 《电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6-363,共8页
以氯化锡为原料,四丙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锡(SnO_2)催化剂,并以钛网为基材,制备催化电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催化... 以氯化锡为原料,四丙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锡(SnO_2)催化剂,并以钛网为基材,制备催化电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催化剂形貌的影响,并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锡催化剂对锌还原硝基苯原电池反应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氢氧化钠浓度为0.5 mol·L^(-1)、水热反应温度160oC、水热反应时间15 h时,所得SnO_2催化剂是由纳米片构成的刺球状颗粒,且粒径最小,约17 nm.与平板铂电极相比,制备的催化电极对硝基苯电还原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硝基苯转化率为74%,最大放电功率为21.9 mW·cm^(-2),远高于平板铂电极.硝基苯的主要还原产物为苯胺、对乙氧基苯胺和对氯苯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锡 电催化 锌-硝基苯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丝绸为模板合成纤维状氧化锡纳米晶材料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富升 李嘉 +1 位作者 张宗见 丁来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77,共4页
以丝绸为模板,通过生物模板法合成了纤维形态纳米氧化锡。丝绸模板在前驱体溶液中浸渍后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焙烧得到最终产物,并采用XRD、SEM、EDS、TEM和IR对其成分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原位自组装合成,产物很好地保留了原始... 以丝绸为模板,通过生物模板法合成了纤维形态纳米氧化锡。丝绸模板在前驱体溶液中浸渍后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焙烧得到最终产物,并采用XRD、SEM、EDS、TEM和IR对其成分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原位自组装合成,产物很好地保留了原始模板的微观结构,蛋白纤维转变为纳米晶粒组成的SnO2纤维,纤维直径约15μm,SnO2晶粒尺寸约55nm。讨论了反应条件对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温度为600℃,并分析了产物的形成机理。这种生物模板法为制备纳米SnO2提供了一种简易、环保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 蛋白纤维 纳米氧化锡 生物模板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双二茂铁噻吩/纳米二氧化锡异质结光伏性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向阳 张忠锁 +4 位作者 张兴堂 程轲 黄亚彬 王德军 杜祖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67-1171,共5页
运用LB技术制备了1,4-双二茂铁噻吩与纳米二氧化锡复合膜异质结.用AFM和XRD分别表征了纳米二氧化锡和异质结的成膜特性以及二氧化锡的物相结构;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表面光电压谱(surfacephotovo-ltagespectra,SPS)对其光吸收和光伏性... 运用LB技术制备了1,4-双二茂铁噻吩与纳米二氧化锡复合膜异质结.用AFM和XRD分别表征了纳米二氧化锡和异质结的成膜特性以及二氧化锡的物相结构;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表面光电压谱(surfacephotovo-ltagespectra,SPS)对其光吸收和光伏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复合膜异质结在紫外可见光区(300~550nm)有很好的光伏性能,相对于单一薄膜材料的光伏响应范围有一定程度的拓展,而且响应强度也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双二茂铁噻吩 氧化锡纳米粒子 异质结 光伏性质 表面光电压谱 LB技术 半导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二氧化锡的清洁制备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敬环 赵宝军 +3 位作者 吴绍斌 刘莹 康雪婧 胡道友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45,共5页
以结晶氯化锡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级二氧化锡,过程中不添加沉降剂和分散剂,避免在晶体洗涤过程中产生酸液及有机废液,实现了纳米二氧化锡的清洁制备. 采用X 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粒度分析仪... 以结晶氯化锡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级二氧化锡,过程中不添加沉降剂和分散剂,避免在晶体洗涤过程中产生酸液及有机废液,实现了纳米二氧化锡的清洁制备. 采用X 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制备的纳米级二氧化锡进行晶体结构及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纳米二氧化锡具有良好的结晶性、热稳定性和较高的相纯度;粒径分布均匀,粒径范围在40-60 nm 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二氧化锡 清洁制备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锡颗粒在乙二醇中的分散稳定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晓蕾 邵玮 李春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27-1431,共5页
开发了二次球磨湿法制备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锡(ATO)/乙二醇(EG)稳定体系的新方法;选用硅烷偶联剂KH 570,实现了ATO颗粒在EG溶液中的均匀分散和稳定性控制;研究了分散工艺参数对体系的影响,探讨了ATO颗粒的表面包覆改性机理。研究表明:分散... 开发了二次球磨湿法制备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锡(ATO)/乙二醇(EG)稳定体系的新方法;选用硅烷偶联剂KH 570,实现了ATO颗粒在EG溶液中的均匀分散和稳定性控制;研究了分散工艺参数对体系的影响,探讨了ATO颗粒的表面包覆改性机理。研究表明:分散剂KH 570的含量和体系的pH显著影响ATO在EG中的分散稳定性,在KH 570含量为1.5%,体系pH为8.5时,ATO/EG浆料的分散性能最佳。KH 570与ATO颗粒表面羟基发生的化学键结合,提高了颗粒表面的疏水性,改善了ATO颗粒与有机极性溶剂及高聚物之间的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掺杂纳米氧化锡颗粒 乙二醇 分散稳定性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零维到一维递变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
9
作者 胡荣 陈超 +2 位作者 麦凯光 俞中平 王智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7-911,共5页
为了研究纳米半导体材料的量子限域效应与形貌和结构的关系,本文以SnCl4.5H2O和不同的有机酸以及不同的胺类有机物为反应物,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氧化锡纳米材料。在其它实验条件相同的前提下,通过配制不同的反应物体系,通过在... 为了研究纳米半导体材料的量子限域效应与形貌和结构的关系,本文以SnCl4.5H2O和不同的有机酸以及不同的胺类有机物为反应物,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氧化锡纳米材料。在其它实验条件相同的前提下,通过配制不同的反应物体系,通过在同一反应体系中经过不同的溶剂热反应时间,均成功获得了从零维到一维递变的不同长径比的氧化锡纳米材料,包括纳米点、纳米棒、纳米线等。本文还尝试了在同一反应体系中使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的方法,虽然没有获得从零维到一维递变的产物,但产物仍然具有不同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锡纳米材料 维度递变 形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锡纳米梭阵列的合成与场发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媚媚 郑陶雷 +2 位作者 王宗利 李俊杰 顾长志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2-676,共5页
利用热蒸发法在硅衬底上合成了二氧化锡纳米梭阵列,并研究其场致电子发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二氧化锡纳米梭是一种新型的纳米结构,可以通过反应时间的不同得到不同密度的二氧化锡纳米梭阵列,从而实现可控生长。在研究场致电子... 利用热蒸发法在硅衬底上合成了二氧化锡纳米梭阵列,并研究其场致电子发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二氧化锡纳米梭是一种新型的纳米结构,可以通过反应时间的不同得到不同密度的二氧化锡纳米梭阵列,从而实现可控生长。在研究场致电子发射方面,我们发现所合成的二氧化锡纳米梭阵列有优良的场发射性能,开启电场为1.4V/μm,对应的发射电流密度为10μA/cm2;当电场强度为7.4V/μm时,发射电流密度高达2.48mA/cm2。这是由于二氧化锡纳米梭结构有很小的尖端曲率半径以及所测量样品中二氧化锡纳米梭阵列分布比较均匀造成的。测量结果发现在F-N曲线上呈现两个线性段,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在不同的电场下,发射电流由不同高度的梭形结构引起的,不同高度的梭形结构由于长径比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场增强因子,从而导致在F-N曲线上表现为两个线性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发射 氧化锡纳米梭阵列 热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锑掺杂氧化锡@粉煤灰抗静电复合粉体的制备及机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秋颖 王彩丽 +3 位作者 王志学 姚国鑫 邹育秀 杨润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83-3492,共10页
煤基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和高分子材料火灾问题是我国亟待解决的2个重要问题。研究经济性煤基抗静电复合粉体对实现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和解决高分子材料静电积累引起的火灾问题具有重大价值和现实意义。粉煤灰作为产量较高的煤基固废之一... 煤基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和高分子材料火灾问题是我国亟待解决的2个重要问题。研究经济性煤基抗静电复合粉体对实现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和解决高分子材料静电积累引起的火灾问题具有重大价值和现实意义。粉煤灰作为产量较高的煤基固废之一,将其作为填料实现高值化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在填充聚合物时电阻率高的问题仍未解决。纳米锑掺杂氧化锡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但其分散性较差、成本较高。基于此,根据“粒子设计”思想,采用异相成核法将纳米锑掺杂氧化锡(ATO)负载在价格低廉的粉煤灰上制备核壳结构复合粉体来提高ATO的分散性并且降低粉煤灰的电阻率。研究了不同pH、包覆量、SbCl_(3)与SnCl_(4)·5H_(2)O摩尔比、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复合粉体电阻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Zeta电位仪对粉煤灰和复合粉体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复合粉体异相形核机理和抗静电机理。结果表明,当pH为4、包覆量为30%,700℃煅烧2 h,SbCl_(3)与SnCl_(4)·5H_(2)O摩尔比为1∶6时,粉煤灰表面均匀地包覆了纳米ATO粒子,体积电阻率由1.724×10^(12)Ω·cm降低到2.36×10~5Ω·cm。粉煤灰与ATO前驱体在pH为4时存在静电吸引力,Sn(Sb)—OH与粉煤灰表面的Si—OH发生缩合生成Si—O—Sn(Sb)键。纳米ATO在粉煤灰表面以异相成核的方式进行沉淀,经过高温煅烧后生成具有导电功能的金红石结构的Sb-SnO_(2)。ATO的导电载流子主要取决于Sb^(5+) 和SnO_(2)形成的氧空位,导致粉煤灰体积电阻率降低。该复合粉体在作为抗静电涂料和塑料等填料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固废 粉煤灰 纳米锑掺杂氧化锡 核壳结构 抗静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锡粒子/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真空热还原制备及其在近红外胰腺癌热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金生 朱文娟 +1 位作者 万维宏 张志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4-57,61,共5页
利用真空热还原法制备得到氧化锡粒子/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SnO2/GR),该过程中,石墨烯氧化物原料既是氧化锡粒子的有效载体来源,也是新型的活泼氧给体,可同步将零价锡氧化为正四价锡,石墨烯氧化物原料则被还原为石墨烯。利用透射电镜(TEM... 利用真空热还原法制备得到氧化锡粒子/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SnO2/GR),该过程中,石墨烯氧化物原料既是氧化锡粒子的有效载体来源,也是新型的活泼氧给体,可同步将零价锡氧化为正四价锡,石墨烯氧化物原料则被还原为石墨烯。利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分别对氧化锡粒子/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和尺寸、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该新型材料在近红外(NIR)激光照射下的强光热转化性能,使相比健康细胞更易受到温度影响的胰腺肿瘤细胞内部产生过高热(Hyperthermia),从而诱导胰腺肿瘤细胞热损伤及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表明,在1064nm近红外激光照射下,对照组胰腺肿瘤细胞仍保持较高活性,而实验组的胰腺肿瘤细胞活力则大幅降至5.03%,充分显示了氧化锡粒子/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胰腺肿瘤热疗领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锡粒子/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胰腺癌 光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锡柔性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晓丽 赵新宇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第28期185-186,共2页
近年来,由于可折叠电子屏幕的商业化成功加快了锂离子柔性电池开发进程。文献报道的部分柔性电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可折叠化,但是其容量与抗拉伸性能较低。开发高容量、高机械强度柔性锂离子电池迫在眉睫。以二氧化锡为研究对象,采... 近年来,由于可折叠电子屏幕的商业化成功加快了锂离子柔性电池开发进程。文献报道的部分柔性电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可折叠化,但是其容量与抗拉伸性能较低。开发高容量、高机械强度柔性锂离子电池迫在眉睫。以二氧化锡为研究对象,采用溶胶凝胶涂覆法制备了碳纤维为导电集流体,二氧化锡为活性材料的高容量柔性锂离子电池,测试表明材料在1C电流密度下进行测试充放电性能,循环100次以后得到631 mAh g-1容量,高于目前的商业化石墨碳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锡 电化学 环境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锡/碳纳米复合材料的水热合成及性能研究进展
14
作者 栾照金 闫共芹 余冬燕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9-83,共5页
二氧化锡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学、光学和化学稳定性能,将其与其他导电材料复合形成复合材料,可以发挥不同材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从而使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光催化性能,在锂离子电池、光催化材料等领域具... 二氧化锡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学、光学和化学稳定性能,将其与其他导电材料复合形成复合材料,可以发挥不同材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从而使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光催化性能,在锂离子电池、光催化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二氧化锡/碳二元或多元纳米复合材料的水热合成方法及其电化学性能、光催化性能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二氧化锡/碳纳米复合材料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锡/碳纳米复合材料 水热合成 电化学性能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蒸发法制备二氧化锡纳米带及其表征分析
15
作者 艾鹏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第21期38-39,共2页
本文采用物理热蒸发法,在温度为1380℃恒温2.5 h成功制备了氧化锡纳米带,并对生长的氧化锡纳米材料进行了形貌结构的表征。从SEM图可以看出,生长的氧化锡呈带状,其长度可达上百微米,表面光滑平整;XRD分析表明,样品结晶良好并且纯净;TEM... 本文采用物理热蒸发法,在温度为1380℃恒温2.5 h成功制备了氧化锡纳米带,并对生长的氧化锡纳米材料进行了形貌结构的表征。从SEM图可以看出,生长的氧化锡呈带状,其长度可达上百微米,表面光滑平整;XRD分析表明,样品结晶良好并且纯净;TEM显示样品为理想的单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蒸发法 氧化锡纳米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沉积法制备氧化锡隔热树脂膜的研究
16
作者 赵洪凯 王洪里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1-4,共4页
当今世界以节能减排为主题的低碳经济发展潮流中,包括汽车玻璃和建筑玻璃的隔热贴膜节能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锡聚丙烯酸酯隔热有机膜.首先选择有利于产生异相沉积的前驱体溶液浓度及pH值,配制浓... 当今世界以节能减排为主题的低碳经济发展潮流中,包括汽车玻璃和建筑玻璃的隔热贴膜节能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锡聚丙烯酸酯隔热有机膜.首先选择有利于产生异相沉积的前驱体溶液浓度及pH值,配制浓度为2mM^10mM的低浓度四氯化锡溶液,盐酸浓度选择0.1M^0.4M;选取甲基丙稀酸甲酯34.5%~90%、丙烯酸丁酯10%~35.5%、甲基丙稀酸0~30%、偶氮二异丁腈0.1%~0.3%,制备聚丙烯酸酯薄膜;将制得的聚丙烯酸酯薄膜放入氯化锡溶液中,控制反应温度为40℃~80℃,反应时间为6h^18h,将薄膜拿出,洗涤、干燥得纳米氧化锡有机隔热薄膜.通过XRD分析及SEM观察,氧化锡均匀沉积在有机薄膜表面,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沉积法 纳米氧化锡 聚丙烯酸酯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法制备纳米SnO_2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石娟 吴世华 +2 位作者 张守民 黄唯平 王淑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7-609,共3页
Nanosized SnO 2 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by using the direct pyrolysis means from SnC 2O 4 .The specime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EM, XRD, TG-DTA, FTIR and BET. TEM and XRD showed that the SnO 2 crystallines were less ... Nanosized SnO 2 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by using the direct pyrolysis means from SnC 2O 4 .The specime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EM, XRD, TG-DTA, FTIR and BET. TEM and XRD showed that the SnO 2 crystallines were less than 8 nm in diameter together with a narrow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BET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area of SnO 2 was 115.2 m 2/g. FTIR spectra revealed that the absorptions of Sn—O and —OH bonds in SnO 2 ultrafine powders were red-shifted and broadened. According to the curve of TG-DTA, SnC 2O 4 transformed into SnO 2 completely after being calcined at 250 ℃. Further gas sensing experiments testified that the response and recovery times to C 2H 5OH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btained by the conventional precipit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锡 制备 热解法 气敏性能 电阻式气敏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TO/TiO_2填料聚氨酯透明隔热涂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小兵 付雪梅 +3 位作者 余桂英 魏杨 李兵 占梦君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21,9,共3页
为了制备隔热性能和透光性均较好的建筑物玻璃隔热涂料,以水性聚氨酯为成膜物质,纳米氧化锡锑(ATO)和纳米二氧化钛(TiO2)为填料,制备了水性纳米透明隔热玻璃涂料。采用扫描电镜、隔热膜温度测试仪及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纳米ATO与TiO2粒子... 为了制备隔热性能和透光性均较好的建筑物玻璃隔热涂料,以水性聚氨酯为成膜物质,纳米氧化锡锑(ATO)和纳米二氧化钛(TiO2)为填料,制备了水性纳米透明隔热玻璃涂料。采用扫描电镜、隔热膜温度测试仪及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纳米ATO与TiO2粒子在涂料涂膜中的分散稳定性、涂料涂膜的隔热性能及光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纳米TiO2与ATO浆料配比及涂膜厚度对涂料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ATO与TiO2浆料通过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再辅以分散剂分散,经过高速分散和超声波分散后,与聚氨酯复合制得了分散稳定的复合透明涂料;该涂料不仅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且涂膜经红外灯照射60 s后,与空白玻璃对比,隔热温差最高达6.23℃,在保证良好的可见光透过率及隔热性能的前提下,最佳纳米TiO2与ATO浆料体积比为2∶20,最佳涂膜厚度为75μm,此时涂料涂膜隔热温差达3.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热涂料 纳米氧化锡 纳米氧化 水性聚氨酯 隔热性能 透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TO透明隔热涂料分散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余桂英 李兵 +3 位作者 李小兵 周川 魏杨 付雪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86,共3页
研究了聚氨酯纳米氧化锡锑(ATO)透明隔热涂料的分散工艺,分析了水性浆料分散剂(螯合型、离子型、嵌段型分散剂)和分散方法(高速剪切、超声分散)、分散时间等对涂料可见光透过率和近红外阻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螯合型分散剂效果最优,因... 研究了聚氨酯纳米氧化锡锑(ATO)透明隔热涂料的分散工艺,分析了水性浆料分散剂(螯合型、离子型、嵌段型分散剂)和分散方法(高速剪切、超声分散)、分散时间等对涂料可见光透过率和近红外阻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螯合型分散剂效果最优,因其与ATO形成的螯合物更稳定;高速剪切分散与超声分散结合比采用单一分散工艺分散效果更好。综合来看,采用螯合型分散剂,对水性浆料高速剪切分散2h与超声分散20min相结合所制得的涂料隔热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锡 隔热涂料 透光率 隔热性能 分散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ATO的棉织物疏水隔热整理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硕 张维 +2 位作者 白桂芹 檀倩 阎若思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1-14,30,共5页
以"荷叶效应"为导向,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具有隔热效果的纳米氧化锡锑(ATO),并通过浸轧整理方式整理到织物上;随后使用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DTMS)的乙醇溶液对织物进行修饰,探讨纳米ATO含量对织物隔热和超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 以"荷叶效应"为导向,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具有隔热效果的纳米氧化锡锑(ATO),并通过浸轧整理方式整理到织物上;随后使用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DTMS)的乙醇溶液对织物进行修饰,探讨纳米ATO含量对织物隔热和超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纳米ATO分散液在p H值为8~9时稳定性最好,粒径为527 nm。浸轧纳米ATO分散液及3%DTMS的乙醇溶液后,棉织物接触角为136°,具有一定的疏水性;采用3%ATO整理棉织物,能够降低布下温度3.7℃,具有优良的隔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整理 纳米氧化锡 疏水 隔热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