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氧化锆的含量对纳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广奎 康宏 +2 位作者 包广洁 吕晋军 高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锆的含量对纳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纳米氧化锆、氧化铝、复合添加剂等粉料与一定比例的醇—水混合后,球磨制备浆液,采用离心渗透注浆法成坯,在1450℃下烧结8h。烧结体打磨抛光后,测...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锆的含量对纳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纳米氧化锆、氧化铝、复合添加剂等粉料与一定比例的醇—水混合后,球磨制备浆液,采用离心渗透注浆法成坯,在1450℃下烧结8h。烧结体打磨抛光后,测试其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烧结体表面和断面的微观结构。结果不同实验组的三点抗弯曲强度、维氏硬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氧化锆组的断裂韧性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氧化锆组和30%氧化锆组间的断裂韧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纳米氧化锆含量为20%时,其力学性能显著高于10%及30%组,三点抗弯曲强度为(433±19)MPa,断裂韧性达(7.50±0.56)MPa·m1/2。显微结构观察到内晶—晶界复合型结构、晶间及穿晶断裂。结论内晶—晶界复合型结构具有强烈的增韧效果,可提高陶瓷的强度和韧性。纳米氧化锆含量为20%时,具有较好的增韧效果,适合口腔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 离心渗透注浆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丁凯东 李响 +3 位作者 卢响 王琦 匡健磊 曹文斌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90,共16页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ZTA)陶瓷与单相Al_(2)O_(3)和ZrO_(2)陶瓷相比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电子、生物医疗、半导体等高端工业领域显示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ZTA陶瓷的增韧机制,梳理并总结了近期国内外关...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ZTA)陶瓷与单相Al_(2)O_(3)和ZrO_(2)陶瓷相比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电子、生物医疗、半导体等高端工业领域显示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ZTA陶瓷的增韧机制,梳理并总结了近期国内外关于ZTA陶瓷的粉体制备、烧结方法和第三相引入等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利用多种烧结技术和制备工艺在ZTA陶瓷中引入第三相的作用,最后指出粉体的纳米化、先进烧结技术的精细控制以及探索第三相对微观组织的调控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增韧氧化铝 原料粉体 烧结方法 第三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磨削氧化铝陶瓷的性能评价
3
作者 王勇 黄世瑞 +5 位作者 张晶 张立峰 李晨 余文沁 李贺 王太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91-95,共5页
为研究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磨削氧化铝陶瓷的加工性能,提出一种正多边形磨削轨迹的组合实验方法。采用干式、浇注式和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3种不同冷却条件对氧化铝陶瓷进行磨削实验,比较磨削速度、进给速度及磨削深度对磨削力和... 为研究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磨削氧化铝陶瓷的加工性能,提出一种正多边形磨削轨迹的组合实验方法。采用干式、浇注式和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3种不同冷却条件对氧化铝陶瓷进行磨削实验,比较磨削速度、进给速度及磨削深度对磨削力和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磨削参数相同的条件下,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下的磨削力最小,浇注式次之,干式最大;干式条件下的最大凹坑长度为40μm,而采用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条件下的最大凹坑长度减少至10μm,且能观察到连续的塑性断裂。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在改善氧化铝陶瓷磨削性能、提高表面加工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纳米流体 微量润滑 氧化铝陶瓷 磨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基陶瓷刀具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钟金豹 黄传真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1-54,共4页
利用纳米氧化锆的相变增韧和纳米颗粒的增韧作用,提高了氧化铝基体的综合力学性能。在氧化铝基体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纳米3Y-ZrO2,纳米ZrO2含量为15wt%的A15Z材料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好(抗弯强度766.74MPa、断裂韧度6.13MPa·m1/2、维... 利用纳米氧化锆的相变增韧和纳米颗粒的增韧作用,提高了氧化铝基体的综合力学性能。在氧化铝基体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纳米3Y-ZrO2,纳米ZrO2含量为15wt%的A15Z材料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好(抗弯强度766.74MPa、断裂韧度6.13MPa·m1/2、维氏硬度18.32GPa),表明添加纳米氧化锆的复合刀具材料的力学性能远远超过单相氧化铝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增韧 增韧补强机理 纳米氧化 氧化铝基体 陶瓷刀具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用亚微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吕文芳 康宏 +3 位作者 吕晋军 高飞 包广洁 席戈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4-269,共6页
考察了亚微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Z2S)在人工唾液润滑下的摩擦磨损行为,并与目前口腔临床常用烤瓷材料V ita陶瓷和Dentsp ly陶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S i3N4陶瓷配副时,Z2S的摩擦磨损性能优于V ita陶瓷和Dentsp ly陶瓷,其磨损率比V it... 考察了亚微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Z2S)在人工唾液润滑下的摩擦磨损行为,并与目前口腔临床常用烤瓷材料V ita陶瓷和Dentsp ly陶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S i3N4陶瓷配副时,Z2S的摩擦磨损性能优于V ita陶瓷和Dentsp ly陶瓷,其磨损率比V ita陶瓷和Dentsp ly陶瓷的磨损率低2个数量级,Z2S的主要磨损机制为轻微的磨粒磨损和塑性变形,并受ZrO2的摩擦诱导相变影响;与天然牙釉质配副时,Z2S不仅自身磨损低而且对天然牙釉质的磨损较小,天然牙釉质的磨损表面保持了较好的初始形态,其与天然牙釉质的配对性优于Dentsp ly陶瓷与天然牙釉质的配对性,是1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牙科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微米氧化 增韧 氧化铝陶瓷 天然牙釉质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纳米ZrO_2增韧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志 赵军 +1 位作者 邢国红 史国普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38-241,共4页
选用莫来石纤维(MF)和纳米ZrO2为增强体制备了MZTA复合增韧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通过设计正交试验讨论了MF含量、nano-ZrO2含量、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研究了陶瓷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选用莫来石纤维(MF)和纳米ZrO2为增强体制备了MZTA复合增韧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通过设计正交试验讨论了MF含量、nano-ZrO2含量、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研究了陶瓷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莫来石纤维和纳米ZrO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烧结温度为1550℃,保温时间为30 min,陶瓷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分别达到712 MPa、10.05 MPa.m1/2,与纯Al2O3陶瓷相比晶粒细化、力学性能显著提高;纤维的拔出、桥联、裂纹扩展路径偏转、沿晶断裂等消耗了大量的断裂能、缓和了裂纹尖端的应力是材料断裂韧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来石纤维 纳米ZRO2 增韧 氧化铝陶瓷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氧化锆增韧氧化铝复相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云凯 钟家湘 +1 位作者 朱鹤孙 刘云飞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5期561-565,共5页
在纳米氧铝粉中加入碳化硅晶须和纳米氧化铝粉,通过烧结得到细晶的氧化铝基复相陶瓷,达到了提高氧化铝陶瓷断裂韧性的目的.研究了Nano-Al2O3/SiC(w)、ZrO2复相陶瓷的烧结温度、晶粒尺寸、SiC(w)含量等对... 在纳米氧铝粉中加入碳化硅晶须和纳米氧化铝粉,通过烧结得到细晶的氧化铝基复相陶瓷,达到了提高氧化铝陶瓷断裂韧性的目的.研究了Nano-Al2O3/SiC(w)、ZrO2复相陶瓷的烧结温度、晶粒尺寸、SiC(w)含量等对细晶Al2O3基复相陶瓷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采用纳米Al2O3粉,可使烧结温度大幅度下降,在1600℃即可得到致密的细晶陶瓷材料.SiC(w)质量分数w为18%时可以得到较高的断裂韧性值,KIC=6.96MPa·m1/2.晶须增韧的机理仍然是晶须的拔出和断裂.加入ZrO2后,利用ZrO2的相变增韧的效果,可以使Al2O3基陶瓷材料的断裂韧性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氧化 碳化硅 晶须 断裂韧性 复相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和TiO_2烧结助剂对凝胶注模成型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思钱 王薇 +3 位作者 杜若茜 张大风 刘传通 麻健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5-339,343,共6页
目的探讨加入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基体粉体质量分数5%的烧结助剂对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牙科ZTA纳米复合陶瓷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微米氧化铝和纳米氧化锆按质量比4∶1配置体积分数为55%的浆料,同时加入基体粉体质量分数5... 目的探讨加入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基体粉体质量分数5%的烧结助剂对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牙科ZTA纳米复合陶瓷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微米氧化铝和纳米氧化锆按质量比4∶1配置体积分数为55%的浆料,同时加入基体粉体质量分数5%的烧结助剂MgO、TiO2,按二者比例的不同分0、1、2、3、4号组。各组凝胶注模成型后,分别在1150、1200、1300、1400、1450、1500、1600℃下保温2h,冷却后取出抛光,测其三点抗弯强度、线收缩率、相对密度,扫描电镜观察其断面形态。结果添加1%MgO和4%TiO2烧结助剂组(1号组)具有最高的抗弯强度,1600℃保温2h后达(401.78±19.50)MPa,高于0号组(380.64±44.50)MPa。MgO含量为基体粉体质量分数2%及以上时,对烧结致密后陶瓷的抗弯强度起降低作用,均比0号组低。MgO含量高于2%及以上,含烧结助剂各组相对密度升高的速率没有明显的区别。烧结温度高于1200℃后各组均出现明显的收缩,且含烧结助剂组均高于0号组。结论含1%MgO和4%TiO2烧结助剂的ZTA纳米复合陶瓷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MgO含量为基体粉体质量分数2%及以上时,对ZTA纳米复合陶瓷相对密度速率的提高没有明显的作用,且对ZTA纳米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起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增韧氧化铝陶瓷 凝胶注模成型 纳米复合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增韧的氧化铝纳米粉体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晶 高宏 邱竹贤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1年第5期38-42,共5页
以自制的异丙醇铝、异丙醇锆为原料 ,采用Sol Gel方法制备了氧化锆增韧的氧化铝纳米复合粉体 (ZTA)。通过DTA、X Ray及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粉体的性能与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 :ZTA体系的凝胶热分解行为受铝锆摩尔比的制约 ,Al∶Zr大于 2∶... 以自制的异丙醇铝、异丙醇锆为原料 ,采用Sol Gel方法制备了氧化锆增韧的氧化铝纳米复合粉体 (ZTA)。通过DTA、X Ray及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粉体的性能与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 :ZTA体系的凝胶热分解行为受铝锆摩尔比的制约 ,Al∶Zr大于 2∶1时 ,其热分解行为与纯氢氧化铝的热分解行为相似 ;130 0℃煅烧后的ZTA系粉体中亚稳态的t ZrO2 含量亦与Al∶Zr有关 ,Al∶Zr愈高 ,t ZrO2 所占比重越大 ;ZTA粉体在热处理过程中经历了由无规网状→针状→球形→哑铃形结构的变化 ;纳米ZTA粉体的存在温度为 12 0 0℃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增韧 氧化铝陶瓷 纳米粉体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永平 岑远坤 廖运茂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 利用ZrO2 相变和微粉的纳米效应对氧化铝复合渗透陶瓷增强增韧 ,并对其化学组分、复合体的微观结构与复合体系力学特性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制备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 ,测试其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 ;采用X射线衍射... 目的 利用ZrO2 相变和微粉的纳米效应对氧化铝复合渗透陶瓷增强增韧 ,并对其化学组分、复合体的微观结构与复合体系力学特性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制备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 ,测试其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其晶相组成 ;扫描电镜观察其显微结构。结果 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三点弯曲强度测试的平均值高达 (6 1 0 85± 37 0 7)MPa,单边切口梁法测定断裂韧性的平均值高达(6 5 1± 1 38)MPa·m1 2 ,复合陶瓷的主晶相为α_Al2 O3及TZP_ZrO2 。结论 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是一种力学性能优良的新型渗透陶瓷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陶瓷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断裂韧性 纳米复合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增韧氧化铝纳米复合陶瓷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1
作者 毕松 苏勋家 +3 位作者 侯根良 牛云波 谷国强 肖舟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0-676,共7页
短纤维增韧作为改善陶瓷材料脆性的新方法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CNTs增韧Al2O3陶瓷作为短纤维增韧的探索性研究内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简述了CNTs增韧Al2O3纳米陶瓷的表征及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综述了CNTs/Al2O3复合陶瓷合成方... 短纤维增韧作为改善陶瓷材料脆性的新方法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CNTs增韧Al2O3陶瓷作为短纤维增韧的探索性研究内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简述了CNTs增韧Al2O3纳米陶瓷的表征及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综述了CNTs/Al2O3复合陶瓷合成方法及性能的研究现状,简要分析了CNTs/Al2O3复合陶瓷的增韧机理及性能影响因素,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氧化铝 复合陶瓷 增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锆弥散增强氧化铝陶瓷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发民 孟国文 关晓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105-108,共4页
采用自制的ZrO2(3Y—TZP,7.6nm)纳米粉,分别按9,12,15,18mol%弥散增强氧化铝陶瓷。对试样测试了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抗弯强度在15mol%ZrO2出现极值,而断裂韧性则趋于... 采用自制的ZrO2(3Y—TZP,7.6nm)纳米粉,分别按9,12,15,18mol%弥散增强氧化铝陶瓷。对试样测试了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抗弯强度在15mol%ZrO2出现极值,而断裂韧性则趋于饱和,这一现象是由纳米晶粒t→m相变过程中的量子效应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陶瓷 纳米氧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包覆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颗粒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
13
作者 柴金荣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29,共5页
采用铸渗工艺制备了铁包覆和无铁包覆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颗粒(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不同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微区成分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无铁包覆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中ZTAp与高铬铸铁间存在界面间隙,在制样中Z... 采用铸渗工艺制备了铁包覆和无铁包覆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颗粒(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不同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微区成分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无铁包覆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中ZTAp与高铬铸铁间存在界面间隙,在制样中ZTAp发生脱落;铁包覆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中的ZTAp嵌在高铬铸铁中,界面处无空洞、脱黏和分层等明显缺陷,且形成连续的厚度在15~30μm的界面层,可以提升界面结合性能;铁包覆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的冲击韧度(2.1 J·cm^(-2))提升至无铁包覆时(0.5 J·cm^(-2))的4.2倍,失效方式由拔出失效转变为颗粒断裂失效,基体区断裂机制为准解理性断裂,界面层局部存在韧窝、撕裂棱等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增韧氧化铝颗粒 高铬铸铁 界面活性剂 冲击韧性 金属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粒径和氧化锆粉外加量对氧化铝造粒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江 刘学新 +2 位作者 李文 张子翼 员文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7-313,共7页
为了提高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造粒粉的烧结性能,以不同粒径(d_(50)=1.72μm,d_(50)=3.48μm,d_(50)=13 nm)的Al_(2)O_(3)粉和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粉(YSZ)为主要原料,并加入黏结剂和分散剂,混合球磨得到ZTA浆料。研究了不同YSZ外加量(外... 为了提高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造粒粉的烧结性能,以不同粒径(d_(50)=1.72μm,d_(50)=3.48μm,d_(50)=13 nm)的Al_(2)O_(3)粉和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粉(YSZ)为主要原料,并加入黏结剂和分散剂,混合球磨得到ZTA浆料。研究了不同YSZ外加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15%和20%)对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ZTA造粒粉。造粒粉经压样成型后分别在1520、1600和1680℃保温2 h烧成,并测试其线收缩率和致密度。结果表明:1)ZTA浆料呈现剪切变稀的特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屈服应力,浆料的流变性能符合Herschel-Bulkley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较高,>0.98;2)所制备的ZTA造粒粉的粒度分布范围主要在125~45μm,粒度分布较广;3)以99%(w)活性Al_(2)O_(3)粉(d_(50)=1.72μm)为主要原料,加入1%(w)纳米Al_(2)O_(3)(d_(50)=13 nm)、外加15%(w)YSZ时,所制备造粒粉性能较好,其对应的卡尔系数为8.62%,含水率为0.22%,休止角为25.2°,经1600℃保温2 h烧后,其致密度为94.8%,线收缩率为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法 氧化增韧氧化铝(ZTA) 流变性能 致密度 线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热粉体爆炸烧结单相纳米氧化铝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钟盛文 焦永斌 +4 位作者 叶雪均 匡敬忠 刘政 饶俊 张立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72-576,共5页
采用预热粉体爆炸烧结技术制备单相纳米陶瓷,用40nm的α-Al2O3粉体作原料进行烧结试验,用高倍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测试.最近的研究表明:纳米粉体分别经 600~800℃预热后进行爆炸烧结... 采用预热粉体爆炸烧结技术制备单相纳米陶瓷,用40nm的α-Al2O3粉体作原料进行烧结试验,用高倍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测试.最近的研究表明:纳米粉体分别经 600~800℃预热后进行爆炸烧结,可以得到密度为 96%~100%理论密度、晶粒大小在100nm以下的单相氧化铝纳米陶瓷,随着预热温度的递增,陶瓷晶粒生长有加快趋势.与常温下爆炸烧结相比,本研究的陶瓷晶粒无明显晶格变形.对陶瓷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途径也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纳米陶瓷 预热粉体 爆炸烧结 氧化铝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增韧的纳米复合渗透陶瓷粉体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柴枫 徐凌 +2 位作者 廖运茂 巢永烈 杨禾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8-521,共4页
目的 :研制合成Al2 O3 nZrO2 纳米复合陶瓷粉体 ,以获得其粉体体系全面而真实的粉体颗粒信息。方法 :采用包裹共沉淀法与湿法球磨相结合的方法合成Al2 O3 nZrO2 纳米复合陶瓷粉体 ,对Al2 O3 nZrO2 纳米复合粉体的颗粒形状 尺寸、粒度... 目的 :研制合成Al2 O3 nZrO2 纳米复合陶瓷粉体 ,以获得其粉体体系全面而真实的粉体颗粒信息。方法 :采用包裹共沉淀法与湿法球磨相结合的方法合成Al2 O3 nZrO2 纳米复合陶瓷粉体 ,对Al2 O3 nZrO2 纳米复合粉体的颗粒形状 尺寸、粒度分布、晶相组成、化学成分等重要表征进行研究分析。并与GI -Ⅱ型α-Al2 O3及In CeramR Zirconia等两种氧化铝陶瓷粉体的性能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 :①XRD衍射图剖析结果 ,所研制合成的Al2 O3 nZrO2 纳米复合渗透陶瓷粉体晶相组成为α Al2 O3、t ZrO2 及m ZrO2 ;②Al2 O3 nZrO2 纳米复合渗透陶瓷粉体密度为 4.12g cm3;③粉体粒度分布范围为 0 .0 2~ 3.0 μm之间 ,并且粒径小于 0 .5 μm的超细颗粒的相对体积含量达 2 0 %左右 ;④SEM观察及粒度分布测试结果表明Al2 O3 nZrO2 纳米复合渗透陶瓷粉体的微观形貌较规则 ,纵横比接近 1.2。结论 :所合成Al2 O3 nZrO2 粉体化学组成稳定 ,均质性好 ;粉体粒度级配合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体性能 包裹共沉淀法 纳米复合陶瓷 氧化增韧 湿法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科氧化铝基陶瓷纳米硅涂层表面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谢海峰 章非敏 +1 位作者 汪效祖 夏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硅涂层的工艺,评价涂层对牙科氧化铝基陶瓷润湿性的改变,为提高其与树脂的粘接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喷砂的In-Ceram氧化铝基片表面制备硅涂层;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热处理后涂层凝胶的微观形... 目的探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硅涂层的工艺,评价涂层对牙科氧化铝基陶瓷润湿性的改变,为提高其与树脂的粘接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喷砂的In-Ceram氧化铝基片表面制备硅涂层;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热处理后涂层凝胶的微观形态;红外光谱(IR)分析热处理前后的凝胶;计算瓷片抛光组、喷砂组、喷砂加纳米硅涂层组油酸接触角的改变。结果在In-Ceram氧化铝基片表面置得纳米硅涂层,AFM观测显示热处理使纳米氧化硅粒子的直径长大;IR分析可知凝胶经热处理后Si-OH弯曲振动吸收峰消失;喷砂和喷砂加纳米硅涂层组油酸的接触角均小于抛光组(P=0.000,P=0.000),喷砂加纳米硅硅涂层组的接触角最小(P=0.000,P=0.003)。结论溶胶凝胶法可以在牙科氧化铝基陶瓷表面制备纳米硅涂层;热处理加强了涂层凝胶微结构中的Si-O-Si网络,但会使纳米粒子部分团聚;喷砂能够提高氧化铝基陶瓷的润湿性,纳米硅涂层使润湿性进一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硅涂层 氧化铝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须及颗粒增韧氧化铝基陶瓷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 被引量:8
18
作者 吕珺 郑治祥 +1 位作者 金志浩 王永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5-18,共4页
对 Al2 O3- Si Cw和 Al2 O3- Ti Cp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结果表明 :Al2 O3- Si Cw和 Al2 O3-Ti Cp陶瓷基复合材料与基体相比抗热震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其中 ,Al2 O3- Si Cw复合材料显示出更为优越的抗裂纹扩... 对 Al2 O3- Si Cw和 Al2 O3- Ti Cp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结果表明 :Al2 O3- Si Cw和 Al2 O3-Ti Cp陶瓷基复合材料与基体相比抗热震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其中 ,Al2 O3- Si Cw复合材料显示出更为优越的抗裂纹扩展能力与抗循环热震性能。材料增韧效果的差异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热震性 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 晶须 颗粒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化锆含量对氧化锆增韧的纳米复合陶瓷(Al_2O_3n-nZrO_2)基体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柴枫 徐凌 +2 位作者 廖运茂 巢永烈 杨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 :研究氧化锆的添加量对Al2 O3 /nZrO2 纳米复合陶瓷基体物理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包裹共沉淀法与湿法球磨相结合的方法合成Al2 O3 /nZrO2 纳米复合陶瓷粉体 ,制备氧化锆质量百分数分别为 5 %、10 %、15 %及 2 0 %的复合粉... 目的 :研究氧化锆的添加量对Al2 O3 /nZrO2 纳米复合陶瓷基体物理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包裹共沉淀法与湿法球磨相结合的方法合成Al2 O3 /nZrO2 纳米复合陶瓷粉体 ,制备氧化锆质量百分数分别为 5 %、10 %、15 %及 2 0 %的复合粉体 (W ) ,以及氧化锆质量百分数分别为 12 .5 %、2 5 %的In -Ceram Zirconia粉体 (V)作为对照。采用粉浆涂塑法制作力学性能测试所需的试件样本进行线收缩率、堆积密度、三点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的测试。结果 :①氧化锆添加量对于W基体的线收缩率、堆积密度无显著影响 (P >0 .0 5 ) ;②W基体的三点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随氧化锆添加量的增多而显著增强 (P <0 .0 5 ) ;③微观结构观察发现W基体断口起伏不平 ,细小颗粒密密麻麻布满稍大颗粒的间隙及表面 ,彼此熔接成片。结论 :氧化锆添加含量对复合体基体的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 ,独特的微观结构是力学性能提高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氧化增韧 纳米复合陶瓷 显微断口观察 物理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对氧化铝质多孔陶瓷膜支撑体烧结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玉龙 周健儿 +2 位作者 汪永清 常启兵 杨柯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41-2846,共6页
采用原位水解法,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研究了纳米TiO2对多孔陶瓷膜支撑体烧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原位水解法可以将纳米TiO2与大粒径的氧化铝颗粒均匀混合,起到良好的助烧结作用;预烧温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 采用原位水解法,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研究了纳米TiO2对多孔陶瓷膜支撑体烧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原位水解法可以将纳米TiO2与大粒径的氧化铝颗粒均匀混合,起到良好的助烧结作用;预烧温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纳米TiO2添加量的作用并影响支撑体的各项性能。当预烧温度为1300℃,纳米TiO2添加量为0.4wt%时,支撑体经1650℃煅烧2h后,支撑体内部的细颗粒迁移至粗颗粒颈部而基本消失,一定程度上提高支撑体的抗折强度。随着保温时间延长,支撑体的抗折强度不断提高,孔径逐渐增大。但是,较多量的纳米TiO2存在于支撑体内部,起不到良好的助烧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陶瓷 原位水解 纳米TIO2 烧结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