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氧化钨对序批式反应器活性污泥脱氮性能和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1
作者 边少晨 邱程 +4 位作者 汪华 储意轩 郑磊 宋亚丽 方程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0-496,共7页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研究了不同浓度氧化钨(WO_(3))纳米颗粒(NPs)对SBR中活性污泥脱氮性能以及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L WO_(3) NPs(WO10)对SBR脱氮性能没有影响,而100 mg/L的WO_(3) NPs(WO100)降低了比硝酸盐和比...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研究了不同浓度氧化钨(WO_(3))纳米颗粒(NPs)对SBR中活性污泥脱氮性能以及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L WO_(3) NPs(WO10)对SBR脱氮性能没有影响,而100 mg/L的WO_(3) NPs(WO100)降低了比硝酸盐和比亚硝酸盐还原速率,最终导致出水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积累。WO10对EPS含量和组成无显著影响,但是WO100显著增加了松散结合型EPS(LB-EPS)和EPS中多糖的含量。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结果显示,WO10仅对LB-EPS中官能团有影响,而WO100对LB-EPS和紧密结合型EPS(TB-EPS)的官能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OH、C=O以及C—O—C等官能团参与EPS和WO_(3) NPs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分析也发现,WO_(3) NPs改变了EPS中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组成,进而影响了活性污泥的絮凝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反应器 纳米氧化钨 脱氮 胞外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钨铜复合粉末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谭敦强 肖冬飞 +4 位作者 刘兵发 周浪 张全孝 杨润田 陈伟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5-439,共5页
采用偏钨酸铵、硝酸铜通过喷雾干燥、焙烧、球磨工艺制备纳米氧化钨铜复合粉末。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检测了复合粉末各个过程中的形貌、成分、组织。结果表明:采用喷雾干燥方法能制备出平均粒径20μm以下的中空结构的前驱体粉末... 采用偏钨酸铵、硝酸铜通过喷雾干燥、焙烧、球磨工艺制备纳米氧化钨铜复合粉末。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检测了复合粉末各个过程中的形貌、成分、组织。结果表明:采用喷雾干燥方法能制备出平均粒径20μm以下的中空结构的前驱体粉末,粉末为结晶体;经过焙烧、球磨破碎能获得平均粒径为80nm左右的复合氧化钨铜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法 前驱体粉末 纳米氧化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纳米氧化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林艳 刘阳思 +2 位作者 席晓丽 马立文 聂祚仁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25-1136,共12页
纳米氧化钨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物理化学性质的半导体功能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能源、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在纳米氧化钨中的应用进展,概述了量子力学基础上的第一性原理及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基本... 纳米氧化钨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物理化学性质的半导体功能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能源、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在纳米氧化钨中的应用进展,概述了量子力学基础上的第一性原理及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理论,介绍了该领域常用的MS(Materials studio)、VASP(Vienna ab initio simulation package)等模拟计算软件,并分类阐述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对氧化钨的微观电子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分子热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在纳米氧化钨这类半导体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钨 第一性原理 模拟计算 电子结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钨复合棉纤维的制备及其光致变色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玉婷 凌忠文 +1 位作者 杨欣 刘宇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26,40,共7页
针对氧化钨晶相结构不稳定,光变色响应时间长,寿命短等问题,先采用水热一步法制备浅黄色氧化钨纳米棒,再通过磁力搅拌将其均匀分散到聚乙烯醇溶液中,最后采用快速连续的浸渍涂覆工艺在棉纤维表面涂覆氧化钨纳米棒,制备光致变色纤维,并... 针对氧化钨晶相结构不稳定,光变色响应时间长,寿命短等问题,先采用水热一步法制备浅黄色氧化钨纳米棒,再通过磁力搅拌将其均匀分散到聚乙烯醇溶液中,最后采用快速连续的浸渍涂覆工艺在棉纤维表面涂覆氧化钨纳米棒,制备光致变色纤维,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光致变色纤维在紫外光照射下,在1 min内颜色由最初的淡黄色变为灰蓝色,并在5 min内逐渐变为深蓝色;在红外灯加热处理过程中,纤维的颜色在约2 h内恢复到其初始状态,表现出从浅黄色到深蓝色的快速、可逆的颜色切换。该光致变色纤维可规模化生产,可编织成各种图案,在开发光致变色纺织品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变色纤维 氧化钨纳米 水热一步法 溶液涂覆法 智能服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三氧化钨的制备、表征及对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热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宁宁 贺翠翠 +4 位作者 王通 安亭 赵凤起 胡荣祖 马海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59-1965,共7页
采用水热法通过控制前躯体钨酸钠的加入量和反应时间制备了长方体形纳米WO3,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及能量散射光谱仪(SEM-EDS)对样品进行表征。并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纳米WO3对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采用水热法通过控制前躯体钨酸钠的加入量和反应时间制备了长方体形纳米WO3,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及能量散射光谱仪(SEM-EDS)对样品进行表征。并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纳米WO3对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组分CL-20相比,纳米WO3的加入使复合物WO3/CL-20的热分解峰温降低2.95℃,活化能减小7.74 k J·mol-1,因此纳米WO3能够加速CL-20的热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钨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水热法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亲水/超疏水镍-纳米三氧化钨复合镀层的制备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毕向阳 明平美 +1 位作者 申继文 赵西梅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5-133,共9页
硬度高、寿命长、适用范围广的金属基自清洁表面的制备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镍为金属基体,纳米三氧化钨(WO_3)作为功能性材料,采用复合电沉积法在金属基底上制备出超亲水或超疏水可选择的镍-纳米三氧化钨自清洁镀层。使用SEM、S... 硬度高、寿命长、适用范围广的金属基自清洁表面的制备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镍为金属基体,纳米三氧化钨(WO_3)作为功能性材料,采用复合电沉积法在金属基底上制备出超亲水或超疏水可选择的镍-纳米三氧化钨自清洁镀层。使用SEM、S-neox三维光学轮廓仪、EDS、接触角测量仪等测量其表面形貌特征、力学性能、表面润湿性及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WO_3质量分数为17%时的镍-纳米三氧化钨复合镀层表面呈现典型的微纳米分级结构特征和超亲水润湿特性,并具有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能力;经氟化处理,复合镀层由超亲水转变为超疏水,接触角高达156.5°;经电化学刻蚀-氟化处理,复合镀层的疏水能力更强,光催化性更好;制备的复合镀层具备超亲水或超疏水特性,具有硬度高、与金属基体结合力大、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等更加优异的自清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超亲水 超疏水 镍-纳米氧化钨复合镀层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钨纳米线敏感膜对CO气体的气敏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宇兴 唐子龙 张中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46-1048,1052,共4页
采用丝网印刷法制备了氧化钨纳米线敏感膜,系统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下敏感膜的结构、形貌以及对CO气体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氧化钨纳米线敏感膜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经450℃热处理后其结晶取向和结构均未发生变化;热处理温度的升高... 采用丝网印刷法制备了氧化钨纳米线敏感膜,系统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下敏感膜的结构、形貌以及对CO气体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氧化钨纳米线敏感膜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经450℃热处理后其结晶取向和结构均未发生变化;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有助于提高敏感膜的晶化程度,同时导致其表面的氧化钨纳米棒逐渐变短、变粗直至消失,并最终形成较大的纳米颗粒;经300℃热处理的敏感膜在300℃时对1×10-6CO气体具有最佳的气敏性能,其灵敏度为17.64,响应时间为8s,恢复时间为16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纳米线 CO气体 气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修饰三氧化钨填充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8
作者 林煦航 钱善华 +2 位作者 张炜 卞达 倪自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2,共7页
为提升聚四氟乙烯(PTFE)的耐磨性能,开展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KH560)表面修饰和未经表面修饰的纳米三氧化钨(nano⁃WO_(3))填充的PTFE复合材料性能研究。通过冷压烧结法制备PTFE/nano⁃WO_(3)复合材料,采用材料试... 为提升聚四氟乙烯(PTFE)的耐磨性能,开展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KH560)表面修饰和未经表面修饰的纳米三氧化钨(nano⁃WO_(3))填充的PTFE复合材料性能研究。通过冷压烧结法制备PTFE/nano⁃WO_(3)复合材料,采用材料试验机和磨损试验机分别研究复合材料的力学及摩擦学性能,探讨nano⁃WO_(3)的含量和表面修饰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H560接枝到nano⁃WO_(3)的表面,提高nano⁃MWO_(3)与PTFE基体的相容性;与PTFE/nano⁃WO_(3)相比,nano⁃MWO_(3)能够改善PTFE的力学性能;其中PTFE/5%nano⁃MWO_(3)的性能较好,与PTFE相比,拉伸强度降低了17.7%,但断裂伸长率提升了43.5%,弯曲强度提升了16.1%;与PTFE/nano⁃WO_(3)和PTFE相比,nano⁃MWO_(3)能够改善PTFE的耐磨性能;其中PTFE/5%nano⁃MWO_(3)的性能较好,与PTFE相比,对应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分别降低了14.2%和73.4%,其研究结果将为PTFE工程应用和新材料研发提供较好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钨 聚四氟乙烯 表面修饰 耐磨性能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钨(WO_(3-x)@BSA)纳米颗粒的CT成像
9
作者 闫伟 王东新 +1 位作者 郭晋纲 洪紫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53-1457,共5页
目的探讨氧化钨(WO3-x@BSA)纳米颗粒作为CT对比剂的CT成像价值。
关键词 氧化钨纳米颗粒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大鼠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内填充生长超细一维亚化学计量比氧化钨纳米线
10
作者 吴秋琴 姚奋发 +1 位作者 金传洪 郑遗凡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3-419,共7页
超细亚化学计量比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其可控合成仍存在挑战。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碳纳米管的限域空间合成法,首先采用溶液法将四硫代钨酸铵((NH_(4))_(2)WS_(4))填充至碳管内,然后真空热分解反应制得产... 超细亚化学计量比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其可控合成仍存在挑战。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碳纳米管的限域空间合成法,首先采用溶液法将四硫代钨酸铵((NH_(4))_(2)WS_(4))填充至碳管内,然后真空热分解反应制得产物。通过表征发现:碳管内限域生长的主要产物为一维亚氧化物W_(3)O_(8)纳米线,其典型线宽为1.23~1.93 nm,对应4~5列钨氧原子链,长度可达数十微米。W_(3)O_(8)纳米线与碳管内壁之间主要为范德华力相互作用(间距约0.35 nm),为分离及表征W_(3)O_(8)纳米线的本征特性提供了方便,该方法也有望应用于合成其他亚化学计量比的一维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纳米线 纳米管填充 亚化学计量比 原子分辨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生长时间对钼掺杂三氧化钨纳米棒阵列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满文宽 李杨 +2 位作者 鞠靓辰 张梅 郭敏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6-321,共6页
采用水热法,在不同水热生长时间条件下成功制备了钼掺杂三氧化钨纳米棒阵列。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仪(EDS能谱)以及X射线衍射(XRD)系统研究了生长时间对于制备得到的纳米棒阵列的微观形貌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 采用水热法,在不同水热生长时间条件下成功制备了钼掺杂三氧化钨纳米棒阵列。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仪(EDS能谱)以及X射线衍射(XRD)系统研究了生长时间对于制备得到的纳米棒阵列的微观形貌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钼掺杂三氧化钨纳米棒阵列的平均尺寸、生长密度和取向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另外,探讨了不同时间对其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规律。当生长时间为6 h时,所得钼掺杂的三氧化钨纳米棒阵列具有较大的光学调制(65.3%)以及较高的着色效率(87.3 cm2/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钼掺杂 氧化钨纳米棒阵列 电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氧化效率的纳米WO3水氧化光阳极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东 高彩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7-151,共5页
以钨粉(W)和双氧水(H2O2)为原料,通过液相合成法制备前驱体粉末后,采用刮刀涂布工艺制备了具有高光电化学(PEC)水氧化效率的WO3光阳极。并利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分析并结合热分析法研究煅烧温度对纳米WO3的晶型和晶粒直径的影响。结... 以钨粉(W)和双氧水(H2O2)为原料,通过液相合成法制备前驱体粉末后,采用刮刀涂布工艺制备了具有高光电化学(PEC)水氧化效率的WO3光阳极。并利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分析并结合热分析法研究煅烧温度对纳米WO3的晶型和晶粒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400℃时可制备单斜相WO3,且WO3的晶粒直径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WO3颗粒尺寸约为20~70 nm。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WO3-600光阳极的光电流达到1.88 m A/cm2,是WO3-400的2.65倍。入射光子-电流转换效率(IPCE)说明WO3光阳极的起始波长为470 nm。Co2+的添加大幅提升了PEC分解水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钨 氧化 光阳极 光电化学分解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导体氧化钨W_(18)O_(49)SERS的研究
13
作者 朱琳 李鹏 +1 位作者 郭琳 赵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39-140,共2页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鉴定分子物种的非常强大的工具,但不幸的是它基本上限于贵金属载体(Au,Ag和Cu)。我们报告使用非化学计量的氧化钨纳米结构,海胆样W_(18)O_(49)纳米线作为基底材料,以放大底物—分析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导致拉曼...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鉴定分子物种的非常强大的工具,但不幸的是它基本上限于贵金属载体(Au,Ag和Cu)。我们报告使用非化学计量的氧化钨纳米结构,海胆样W_(18)O_(49)纳米线作为基底材料,以放大底物—分析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导致拉曼光谱特征的显著放大^([1])。丰富的表面氧空位可以带来额外的增强。据我们所知,在半导体材料中,甚至与没有"热点"的贵金属相比,其灵敏度最高。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是一种表面敏感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对于吸附在诸如粗金属的特定表面上的分子的拉曼强度增加的数量级,相对于相同数量的非金属吸附分子在溶液或气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半导体材料 SERS基底 非化学计量的氧化钨纳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剂对合成WO_3纳米棒形貌和光吸收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牟婉君 谢翔 +4 位作者 李兴亮 张锐 唐慧 周官宏 魏洪源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5-368,共4页
以六氯化钨为原料,以乙二醇、尿素为辅助剂,在酸性反应体系通过醇热法合成了纳米氧化钨。利用XRD、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控制乙二醇及尿素的加入量,可获得不同形貌的纳米氧化钨。对不同条件下合成的WO3进行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以六氯化钨为原料,以乙二醇、尿素为辅助剂,在酸性反应体系通过醇热法合成了纳米氧化钨。利用XRD、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控制乙二醇及尿素的加入量,可获得不同形貌的纳米氧化钨。对不同条件下合成的WO3进行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可知,当反应体系加入乙二醇和尿素,纳米氧化钨的紫外吸收不同程度的减弱,单独加入乙二醇吸收峰发生蓝移,两者同时加入时吸收峰也发生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热法 纳米氧化钨 光吸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_3纳米管的模板法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0
15
作者 程利芳 张兴堂 +4 位作者 陈艳辉 刘兵 李蕴才 黄亚彬 杜祖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17-1120,共4页
In this work, the highly ordered tungsten trioxide nanotube array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Sol-Gel chemical method and anodic aluminum oxide (AAO) templating method. The morphology and the chemical... In this work, the highly ordered tungsten trioxide nanotube array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Sol-Gel chemical method and anodic aluminum oxide (AAO) templating method. The morphology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ungsten trioxide nanotubes array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ll thickness of the tungsten trioxide nanotubes arrays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immersion time.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naotubes arrays is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纳米 模板法 制备 半导体材料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条件对合成WO_3纳米棒形貌和光吸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傅小明 杨在志 徐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246,共5页
以钨酸钠为原料,硫酸钾为辅助盐,在强酸性反应体系通过水热法合成了WO3纳米棒。利用XRD、SEM、TEM和SAED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水热体系中合成WO3纳米棒时,增加pH值、升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都有利于合成WO3纳米棒。在pH... 以钨酸钠为原料,硫酸钾为辅助盐,在强酸性反应体系通过水热法合成了WO3纳米棒。利用XRD、SEM、TEM和SAED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水热体系中合成WO3纳米棒时,增加pH值、升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都有利于合成WO3纳米棒。在pH值为1.5、反应温度为240℃和反应时间72 h下合成直径小于100 nm的WO3纳米棒,此WO3纳米棒直径分布较均匀。对不同条件下合成的WO3进行紫外-可见光的吸收光谱分析可知,随着pH值的增加、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获得的WO3样品的光吸收能力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氧化钨纳米 光吸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WO_3气敏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蒋凯 许亚杰 牛新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8-60,共3页
本文用沉淀法制得了 xwt% Si O2 +WO3(x=3,10 ,15 ,2 0 )纳米粉体 ,对其进行了 XRD物相分析 ,以TEM观察其形貌并测得平均粒径 ,并与烧结法制得的纯 WO3纳米粉体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沉淀法可获得单斜晶系和三斜晶系共存的 WO3纳米粉体 ... 本文用沉淀法制得了 xwt% Si O2 +WO3(x=3,10 ,15 ,2 0 )纳米粉体 ,对其进行了 XRD物相分析 ,以TEM观察其形貌并测得平均粒径 ,并与烧结法制得的纯 WO3纳米粉体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沉淀法可获得单斜晶系和三斜晶系共存的 WO3纳米粉体 ,晶粒尺寸随 Si O2 掺杂量增加而减小 ,所得粉体粒径范围为 2 0 - 30 nm ,粒度均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WO3 制备 纳米氧化钨 纳米粉体 气敏材料 氧化 沉淀法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丝上原位加热生长的WO_(3-x)纳米棒的结构与缺陷研究
18
作者 张怀若 刘立宝 +5 位作者 陈寒元 刘飞 丰敏 虞红春 高鸿钧 李建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6-366,共1页
关键词 半导体材料 氧化钨纳米 结构分析 原位加热生长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NO_2薄膜气敏元件的研究
19
作者 林伟 黄世震 陈文哲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4-668,共5页
采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氧化钨/多壁碳纳米管(WO3/MWCNTs)薄膜材料,并在此基础上研制NO2气敏元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研究WO3/MWCNTs材料的表面形貌、表面化学状态、表面化学元... 采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氧化钨/多壁碳纳米管(WO3/MWCNTs)薄膜材料,并在此基础上研制NO2气敏元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研究WO3/MWCNTs材料的表面形貌、表面化学状态、表面化学元素等材料特性。研究结果表明,MWCNTs已经掺杂进WO3材料,合成的WO3/MWCNTs气敏元件表现出对NO2气体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响应-恢复特性,并解释了该元件的工作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多壁碳纳米 射频反应磁控溅射 NO2气敏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