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纳米气泡水耦合生物炭提升红壤通气性及水果黄瓜产量与品质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欧阳赞 张杰 +4 位作者 梁雪丽 王辉 唐蓉 喻启华 张勇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101,共13页
红壤质地黏重、酸化板结、水气失调等障碍制约了作物产能提升,地下滴灌微纳米气泡水是一种高效节水的增氧灌溉技术,生物炭是一种具有丰富多孔的生物质资源,微纳米气泡水耦合生物炭对土壤通气性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尚不清楚。该研究以红... 红壤质地黏重、酸化板结、水气失调等障碍制约了作物产能提升,地下滴灌微纳米气泡水是一种高效节水的增氧灌溉技术,生物炭是一种具有丰富多孔的生物质资源,微纳米气泡水耦合生物炭对土壤通气性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尚不清楚。该研究以红壤-水果黄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3个微纳米气泡水溶解氧浓度(O1,4~5 mg/L;O2,9~10 mg/L;O3,14~15 mg/L),3个生物炭施加量(B1,20 t/hm^(2);B2,40 t/hm^(2);B3,60 t/hm^(2)),1个对照组CK(溶解氧,4~5 mg/L;生物炭,0 t/hm^(2)),研究了2024年2个生长季微纳米气泡水和生物炭对红壤通气性及水果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纳米气泡水溶解氧和生物炭对土壤通气性、产量及品质主要指标影响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红壤通气性孔隙度、氧气含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维生素C显著增加。产量与土壤通气孔隙度、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土壤氧气、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正相关(P<0.05),与容重显著负相关(P<0.05)。生物炭通过“多孔”特性降低容重,增加通气孔隙度,与微纳米气泡水结合提高了氧气含量和氧化还原电位,改善了红壤通气性,促进了水果黄瓜提质增效,综合考虑产量、品质、经济效益等因素,较优处理为O3B3。研究成果可为中国南方黏性红黄壤通气性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生物炭 土壤 地下滴灌 纳米气泡水 通气性 产量与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气泡水与沼液联合浸泡对水稻秸秆厌氧产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邢帆 王恩振 +6 位作者 吴兴国 李玉蓉 马雪杨 王晓 徐吉磊 董仁杰 郭建斌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7-591,共5页
文章以水稻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4种浸泡溶剂(去离子水、纳米气泡水、沼液、纳米气泡水联合沼液)对水稻秸秆进行5 d厌氧预处理,研究了不同浸泡预处理对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木质纤维素含量以及甲烷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气泡水和沼液... 文章以水稻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4种浸泡溶剂(去离子水、纳米气泡水、沼液、纳米气泡水联合沼液)对水稻秸秆进行5 d厌氧预处理,研究了不同浸泡预处理对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木质纤维素含量以及甲烷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气泡水和沼液浸泡均促进了水稻秸秆的水解过程;纳米气泡水联合沼液组的处理效果最为突出,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达到了6470 mg/L,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率分别达到了12.1%和23.7%,最大累积甲烷产率提高了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秸秆 厌氧消化 纳米气泡水 浸泡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气泡水对喷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成丽华 杜航 +4 位作者 杨永浩 闫国光 周坤 唐爽 付天保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78-4388,共11页
微纳米气泡水(MNBW)具有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好以及水分子活性高等特点,将其用于拌和喷射混凝土可提高喷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选用MNBW作为拌合水,研究了MNBW气泡气体类型、MNBW剪切时间、MNBW含量和无碱液体速凝剂掺量对水泥净浆凝... 微纳米气泡水(MNBW)具有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好以及水分子活性高等特点,将其用于拌和喷射混凝土可提高喷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选用MNBW作为拌合水,研究了MNBW气泡气体类型、MNBW剪切时间、MNBW含量和无碱液体速凝剂掺量对水泥净浆凝结时间和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数字图像采集技术探究了水泥砂浆在单轴压缩过程中界面裂缝的扩展规律。结果表明:MNBW(特别是含CO_(2)气泡的MNBW)可以明显促进水泥水化反应,缩短水泥净浆凝结时间;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随MNBW含量和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大,随MNBW剪切时间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在单轴压缩破坏过程中,不同拌合水试件初始裂缝萌生所需载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CO_(2)气泡MNBW组、空气气泡MNBW组、自来水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混凝土 纳米气泡水 无碱液体速凝剂 凝结时间 力学性能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气泡水地下滴灌对紫花苜蓿土壤酶活性与根系脯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曹雪松 郑和祥 +3 位作者 佟长福 李和平 刘瑞春 郝语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73,共7页
为了探究微纳米气泡水地下滴灌条件下不同溶解氧质量浓度对紫花苜蓿土壤酶活性与根系脯氨酸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地下滴灌灌溉定额相同的条件下设低(WA-1,1.8 mg·L^-1)、中(WA-2,5.0 mg·L^-1)、高(WA-3,8.2 mg·L^-... 为了探究微纳米气泡水地下滴灌条件下不同溶解氧质量浓度对紫花苜蓿土壤酶活性与根系脯氨酸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地下滴灌灌溉定额相同的条件下设低(WA-1,1.8 mg·L^-1)、中(WA-2,5.0 mg·L^-1)、高(WA-3,8.2 mg·L^-1)3个微纳米气泡水溶氧量质量浓度水平和不加气常规灌溉处理(CK),研究了不同试验处理下紫花苜蓿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以及根系特征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微纳米气泡水地下滴灌能明显增加紫花苜蓿根区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在紫花苜蓿不同的生长期,随着微纳米气泡水溶解氧质量浓度的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呈增大的趋势;相同试验处理条件下,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随着微纳米气泡水地下滴灌次数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处理WA-3、WA-2、WA-1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最大分别为20.28、19.19、16.92 ml·g^-1和13.98、13.17、12.07 mg·g^-1·d^-1,分别比处理CK(13.82 ml·g^-1和9.63 mg·g^-1·d^-1)增加46.74%、38.86%、22.43%和45.17%、36.76%和25.34%;微纳米气泡水地下滴灌能降低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处理WA-2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最低(51.01μmol·g^-1),相较于处理CK(92μmol·g^-1),减少44.55%。说明微纳米气泡水地下滴灌能够缓解因长时间地下滴灌导致的土壤通透性减弱的现象,提高土壤氧气扩散率,增强土壤酶活性,促进根系的正常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纳米气泡水 紫花苜蓿 土壤酶活性 根系特征 根系脯氨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气泡水拌合混凝土的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田正宏 焦新宸 +1 位作者 杨韩刚 李昂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9-285,共7页
通过水泥浆水化反应、新拌混凝土流变性能与硬化试块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纳米气泡水(NBW)拌合混凝土工作性改善及抗压强度提高的规律,并探讨了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NBW对C25以下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和硬化试块的抗压强度改... 通过水泥浆水化反应、新拌混凝土流变性能与硬化试块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纳米气泡水(NBW)拌合混凝土工作性改善及抗压强度提高的规律,并探讨了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NBW对C25以下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和硬化试块的抗压强度改善不显著,但可提高C30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并显著抑制其坍落度经时损失,且7、28d龄期试块的抗压强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长.这是因为NBW富含纳微级气泡,可促进拌合物中骨料-浆面层的滚珠润滑作用,提升介观粗细料层浆体流动稳定性,进而改善拌合物的宏观工作性能;同时微细气泡表面的ζ电位具有高强吸附力,增加了拌合物溶液中离子的成核位点数量,有利于水泥早期有效水化产物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拌合物 纳米气泡水 流动性 化反应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氧微/纳米气泡水在白萝卜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吕梦华 翟黄胜 +3 位作者 王楠 赵曼 赵淑梅 周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90-1096,共7页
【目的】探究充氧微/纳米气泡水在设施蔬菜栽培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普通自来水作为对照,以两种溶氧浓度(20和30 mg/L)充氧微/纳米气泡水为处理,进行不同灌溉用水条件下的白萝卜对比栽培试验,观测其生长及相关品质指标。【结果】与... 【目的】探究充氧微/纳米气泡水在设施蔬菜栽培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普通自来水作为对照,以两种溶氧浓度(20和30 mg/L)充氧微/纳米气泡水为处理,进行不同灌溉用水条件下的白萝卜对比栽培试验,观测其生长及相关品质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溶解氧浓度下的根长、根粗、经济产量、生物产量以及V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4.8%、4.1%、3.5%、4.1%、9.9%和5.8%;高溶解氧浓度下上述指标分别增加了13.7%、5.6%、13.7%、15.1%、22.5%和9.3%。【结论】充氧微/纳米气泡水对白萝卜的生长发育以及部分品质指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高溶解氧浓度的促进效果更加突出。该技术在设施蔬菜栽培领域应用是可行的,为设施蔬菜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物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氧微/纳米气泡水 白萝卜 生长发育 品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气泡水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的影响
7
作者 李丽芳 许江环 +4 位作者 袁启东 梁均业 何梓峰 谢平 周鸿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0期21-24,28,共5页
为探究微/纳米气泡水增氧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以9311(模式种)和JX99(较耐盐)为供试材料,用Yoshida营养液+蒸馏水与Yoshida营养液+微/纳米气泡水培育水稻幼苗,再进行0.6%NaCl盐胁迫与无盐胁迫处理,测定水稻幼苗生长指标及生化... 为探究微/纳米气泡水增氧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以9311(模式种)和JX99(较耐盐)为供试材料,用Yoshida营养液+蒸馏水与Yoshida营养液+微/纳米气泡水培育水稻幼苗,再进行0.6%NaCl盐胁迫与无盐胁迫处理,测定水稻幼苗生长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无盐胁迫下,微/纳米气泡水增氧,9311水稻幼苗的根长、茎鲜重和茎基宽显著减小,分别减少24.87%、11.20%和12.50%,JX99的根长、叶片数显著增大,分别增加31.76%、21.88%,2个品种幼苗的丙二醛含量显著减小,分别减少41.19%、15.85%,2个品种的脯氨酸含量没有显著变化;0.6%盐胁迫下,微/纳米气泡水增氧,9311水稻幼苗的根长、茎鲜重、根鲜重显著减小,分别减少45.16%、46.81%和38.64%,JX99的茎长、根长、茎鲜重、根鲜重显著减小,分别减少28.09%、35.67%、67.97%和55.43%,2个品种幼苗的丙二醛显著增大,分别增加46.25%、36.11%,2个品种幼苗的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大,分别增加85.63%、131.64%。无盐胁迫时,微/纳米气泡水减缓2个品种幼苗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降低活性氧的伤害;0.6%盐胁迫下,微/纳米气泡水加剧2个品种幼苗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加剧活性氧的伤害,渗透胁迫也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气泡水 增氧培育 稻幼苗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微纳米气泡水联合聚赖氨酸盐酸盐对鮰优势腐败菌及致病菌的抑菌机制
8
作者 彭亮聪 孙钦秀 +3 位作者 张艳秋 张子琪 文教辉 刘书成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106-115,共10页
【目的】探究臭氧微纳米气泡水(OMNBW)与聚赖氨酸盐酸盐(ε-PLH)联合使用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中优势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及机理,为开发新型水媒介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平板计数、荧光染色、扫描电子... 【目的】探究臭氧微纳米气泡水(OMNBW)与聚赖氨酸盐酸盐(ε-PLH)联合使用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中优势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及机理,为开发新型水媒介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平板计数、荧光染色、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OMNBW联合ε-PLH处理前、后鮰3种优势菌株和1种腐败菌的细胞形态、细胞膜通透性、胞内活性氧状况以及核酸蛋白泄漏情况等多项指标分析。【结果】相较单一处理,3.0 mg/L OMNBW与0.25 mg/mLε-PLH联合处理显著提高对4株优势腐败菌和致病菌菌株的杀灭效果(P<0.05),活菌数量对数值降幅均超过4。经ε-PLH、OMNBW及OMNBW联合ε-PLH处理后,希瓦氏菌(Shewanella)菌落总数对数值分别减少至4.40、4.08、3.46。扫描电镜结果发现,OMNBW与ε-PLH联合处理会加剧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大量细胞发生破碎。联合处理还可促使4株菌株细胞膜通透性显著增强,致使细胞内的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等物质泄漏,胞外核酸、蛋白、K~+浓度以及电导率值等显著升高(P<0.05)。OMNBW联合ε-PLH主要是通过促进疏水物质暴露、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以及改变菌株细胞形态等方式,来实现对菌株增殖的抑制。【结论】OMNBW联合ε-PLH使用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其通过加剧破坏细胞结构完整性、显著破坏细胞膜通透性、致使内容物流出,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腐败菌 抑菌机理 臭氧微纳米气泡水 聚赖氨酸盐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气泡臭氧水对尖孢镰刀菌的杀灭效果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安星辰 宋卫堂 +1 位作者 何华名 齐太山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9-684,共6页
为了探索绿色、无残留、无污染的土壤消毒新方法,研究了微/纳米气泡臭氧水的性质及其对尖孢镰刀菌的杀灭效果。将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配成孢子浓度为2.4×104个·m L-1的菌液后,... 为了探索绿色、无残留、无污染的土壤消毒新方法,研究了微/纳米气泡臭氧水的性质及其对尖孢镰刀菌的杀灭效果。将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配成孢子浓度为2.4×104个·m L-1的菌液后,通入微/纳米气泡臭氧水,对病原菌进行灭菌试验,研究灭菌效果及规律。在此基础上,将培养的尖孢镰刀菌均匀喷洒在营养土中,每7d浇灌1次微/纳米气泡臭氧水灭菌,连续浇灌3次,以自来水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当水中臭氧浓度为7.3mg·L-1、接触时间2 min时,对孢子浓度为2.4×104个·m L-1的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病原菌的杀灭率接近100%;采用浓度为1.2~1.7 mg·L-1和7.8~8.3 mg·L-1的微/纳米气泡臭氧水,对营养土进行3次连续灭菌后,对尖孢镰刀菌的最终杀灭率分别为76.83%和88.76%。由此可见,利用微/纳米气泡臭氧水对土传病害中的典型致病菌-尖孢镰刀菌具有一定的杀灭效果,可作为土壤消毒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气泡臭氧 尖孢镰刀菌 杀灭率 土壤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气泡强化喷雾降尘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鹏飞 邬高高 +3 位作者 袁新虎 江玖鸿 陈世强 李石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495-4503,共9页
为增强雾滴捕获粉尘的性能,提高喷雾降尘效率,提出微纳米气泡强化喷雾降尘的方法。以微纳米气泡水和润湿性差的焦煤粉尘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微纳米气泡水的基本特性及其对粉尘的吸附和润湿性能。基于自行设计的喷雾降尘实验平台,对... 为增强雾滴捕获粉尘的性能,提高喷雾降尘效率,提出微纳米气泡强化喷雾降尘的方法。以微纳米气泡水和润湿性差的焦煤粉尘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微纳米气泡水的基本特性及其对粉尘的吸附和润湿性能。基于自行设计的喷雾降尘实验平台,对比微纳米气泡水与自来水的喷雾降尘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微米级的气泡能短暂存在于水中,而纳米级的气泡能长期存在于水中;微纳米气泡水比超纯水的Zeta电位高,带电荷的气泡能有效附着粉尘;微纳米气泡水比自来水的表面张力低5.5 mN/m,随着微米级的气泡逐渐破裂,微纳米气泡水的表面张力缓慢增大;微纳米气泡水比自来水对焦煤颗粒的接触角小4.58°,微纳米气泡增强了水润湿焦煤颗粒的性能;随接触时间增加,微纳米气泡水和自来水对焦煤颗粒的接触角均不断减小,且微纳米气泡水减小的速率更大;微纳米气泡水是非稳态体系,比自来水更易蒸发;微纳米气泡水相对于自来水作为喷雾介质,可提高喷雾周围的负氧离子浓度;随着X形旋流压力喷嘴供水压力逐渐增加,微纳米气泡水和自来水喷雾的雾滴粒径均减小;喷嘴供水压力相同,微纳米气泡水喷雾粒径比自来水喷雾粒径小,但雾滴粒径差距不大;随着供水压力增加,喷嘴降尘效率不断增大,且微纳米气泡水比自来水喷雾降尘效率大;微纳米气泡有助于粉尘的润湿和凝聚,更有利于捕获呼吸性粉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降尘 纳米气泡水 焦煤粉尘 润湿性 降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技术在香石竹切花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田敏 施自明 +2 位作者 蔡艳飞 孙丹 赵培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0-17,共8页
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瓶插寿命是决定其品质和消费者喜好的重要因素;且香石竹为典型的乙烯敏感型切花,贮运过程中损耗率高。因此,各种化学和物理的采后处理方法被用于控制香石竹切花的采后处理,但这些... 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瓶插寿命是决定其品质和消费者喜好的重要因素;且香石竹为典型的乙烯敏感型切花,贮运过程中损耗率高。因此,各种化学和物理的采后处理方法被用于控制香石竹切花的采后处理,但这些方法具有生产成本高、保质期短、残留物会造成环境污染等局限性。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热稳定性、较强表面活性和催化性能等优点,与纳米材料技术相关的延长保质期策略有可能弥补传统保鲜方法的缺点,在切花保鲜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从纳米材料的种类、浓度、试验材料的基因型、处理方式等方面综述了纳米材料技术对香石竹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分别综述了金属纳米颗粒、碳纳米材料、1-甲基环丙烯/NS复合物、β-环糊精纳米海绵-1-MCP复合物及氢纳米气泡水等纳米材料的保鲜机制,旨在为香石竹采后处理中纳米保鲜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香石竹 保鲜 金属纳米 纳米 环糊精纳米海绵 纳米气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减菌预处理对鲜南美白对虾虾仁冷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溪 蓝蔚青 +4 位作者 迪丽菲拉·库尔班 张俊杰 赵盼盼 刘嘉莉 谢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8-165,共8页
该文旨在探究3种减菌预处理对真空包装鲜南美白对虾虾仁冷藏期间品质变化影响。分别采用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臭氧水(ozonated water,OW)、充氮微纳米气泡水(nitrogen-/nano-bubble water,NMW)浸渍... 该文旨在探究3种减菌预处理对真空包装鲜南美白对虾虾仁冷藏期间品质变化影响。分别采用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臭氧水(ozonated water,OW)、充氮微纳米气泡水(nitrogen-/nano-bubble water,NMW)浸渍南美白对虾虾仁10 min,以蒸馏水(distilled water,CK)为对照。样品沥干后真空包装,置于(4±1)℃冰箱中贮藏,每隔2 d进行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s,TVC)]、理化指标[p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色差]与感官分析,并结合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分析南美白对虾虾仁冷藏期间的综合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样品经SAEW、OW、NMW处理后,其菌落总数低于对照组,其中SAEW处理对样品微生物生长繁殖抑制作用较显著(P<0. 05);不同减菌预处理能延缓样品冷藏期间TVB-N值与TBA值升高,保持样品良好的色差、感官品质与水分,其中以SAEW预处理效果最佳。综上所述,与CK组相比,以OW和SAEW预处理对南美白对虾虾仁减菌处理效果较好,可保持样品良好的品质,延长其冷藏货架期2~4 d,可用于鲜南美白对虾虾仁贮藏前的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菌预处理 南美白对虾 品质变化 微酸性电解 臭氧 充氮微纳米气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mechanical and column flotation performances on recovery of phosphate slimes in presence of nano-microbubbles 被引量:1
13
作者 Fatemeh Taghavi Mohammad Noaparast +1 位作者 Ziaeddin Pourkarimi Fardis Nakha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02-115,共14页
Fine particle flotation has been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many mineral processing plants.The bubble particle collision rate is very low for fine particles,which reduces flotation efficiency.Also,the existence of sl... Fine particle flotation has been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many mineral processing plants.The bubble particle collision rate is very low for fine particles,which reduces flotation efficiency.Also,the existence of slimes is,generally,detrimental to the flotation process,affecting the selectivit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concentrates.Besides,it causes an increase in reagents consumption.Hence,in most of processing plants,some of these particles are transmitted to the tailing ponds to reduce the effects of these problems and increase the selectivity of the process.Esfordi phosphate plant in Iran loses more than 30%of its capacity as particles with d 80 finer than 30μm.These fine particles with 15.9%P_(2)O_(5)content are transferred to tailing dam.Processing of fine particles is very important for phosphate industry from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This study addressed the processing of fine tailings(slimes)from a phosphate ore concentrator via flotation,despite the traditional view that ultrafine particles do not float.Phosphate flotation performances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nanobubbles(NBs)in both mechanical and column cells were compared according to the metallurgical results of the process.NBs(generated by hydrodynamic cavitation)have interesting and exclusive properties such as high stability,durability and high surface area per volume,leading to increase of their utilization in mining-metallurgy and environmental areas.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in the absence of NBs,a concentrate containing 26.9%P_(2)O_(5)with a recovery of 29.13%was obtained using mechanical cells in comparison to 31.6%P_(2)O_(5)with a recovery of 32.74%obtained using column flotation.In the presence of NBs,the recoveries of the concentrate of the mechanical and column flotation increased to 40.49%and 41.26%with 28.47%and 30.43%P_(2)O_(5)contents,respectively.Comparative study showed that the column flotation was almost more efficient for processing the phosphate ore in the presence of the NBs,and had thicker froth layer compared to the mechanical flo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umn flotation mechanical cell PHOSPHATE TAILINGS SLIME NANOBUBBLE Venturi tube hydrodynamic cavi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