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壳核纳米微球固定乙醇脱氢酶联用HPLC对抑制剂筛选
1
作者 杜志云 潘文龙 +5 位作者 毛学圃 黄宝华 黄仲立 方岩雄 张坤 马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5-458,共4页
对新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壳聚糖纳米微球进行制备、纯化和表征,采用该纳米微球对乙醇脱氢酶进行固定化。让多组分天然产物直接作用于固定化乙醇脱氢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固定化酶吸附组分,研究多组分天然产物混合物对乙醇脱氢... 对新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壳聚糖纳米微球进行制备、纯化和表征,采用该纳米微球对乙醇脱氢酶进行固定化。让多组分天然产物直接作用于固定化乙醇脱氢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固定化酶吸附组分,研究多组分天然产物混合物对乙醇脱氢酶具有抑制活性的有效成分。结果表明:由HPLC检测到的被固定化乙醇脱氢酶从多组分化合物中直接吸附的组分对乙醇脱氢酶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说明该方法从多组分直接筛选抑制剂是可行的,同时,本文所检测到的7种天然化合物对乙醇脱氢酶的抑制活性还没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乙醇脱氢酶 固定化 高效液相色谱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耐光/耐化学性的核壳型荧光纳米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振锟 张青 +2 位作者 薛敏钊 盛巧蓉 刘燕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94-1196,共3页
A class of core-shell-type fluorescent nanospheres with a particle diameter less than 40 nm,which emit orange,yellow,green and cyan light,respectively,were prepared.In fabricating strategy,the water-insoluble,photo-th... A class of core-shell-type fluorescent nanospheres with a particle diameter less than 40 nm,which emit orange,yellow,green and cyan light,respectively,were prepared.In fabricating strategy,the water-insoluble,photo-thermostable fluorescent dye molecules are molecularly dispersed and embedded in the nanoscale crosslinked polymeric matrix via a modified miniemulsion polymerization process,and then the biocompatible shells are achieved by a seeded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These obtained nanospheres are uniform in size,highly photostable,of high chemical resistance and high fluorescence quantum-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荧光纳米 水不溶性荧光染料 改进的细乳液聚合反应 种子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喷墨微滴珠液开发研究
3
作者 秦瑞平 吕彤 +1 位作者 张远 赵艳芳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18,共3页
用微乳液界面反应制备了含油溶性颜料、酚醛树脂的纳米核壳微球彩色乳液,TEM和激光散射粒度仪测定了微球形态粒径为80~120nm球形。通过IR和DSC测定了壁材的结构,表明微球外壳为聚脲壳,芯为酚醛树脂。SEM观察了微球喷涂到电解氧化的... 用微乳液界面反应制备了含油溶性颜料、酚醛树脂的纳米核壳微球彩色乳液,TEM和激光散射粒度仪测定了微球形态粒径为80~120nm球形。通过IR和DSC测定了壁材的结构,表明微球外壳为聚脲壳,芯为酚醛树脂。SEM观察了微球喷涂到电解氧化的铝版基上成膜前后的形态,成膜前为球形;成膜后为团聚片状。把制成的纳米核壳微球彩色乳液经计算机直接喷墨成像,在电解氧化形成砂目的铝版上制成喷墨CTP版,并在胶印机上进行了印刷,耐印率超过2万印以上。分辨率取决于喷墨打印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核壳微球 酚醛树脂 乳液界面聚合 喷墨C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膨型核壳纳米微球的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左巧林 仝其雷 +3 位作者 范振忠 刘庆旺 乔三原 郑弘扬 《精细化工》 2025年第10期2288-2298,共11页
为解决油田用聚合物微球尺寸较大,并且前期膨胀过快而难以注入的问题,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聚合单体,采用反相乳液二次聚合法,首先制备了阴离子核体微球,... 为解决油田用聚合物微球尺寸较大,并且前期膨胀过快而难以注入的问题,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聚合单体,采用反相乳液二次聚合法,首先制备了阴离子核体微球,通过加入带有阳离子单体DMC的壳体材料和阳离子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AIBA),利用阴阳离子的相互作用及阳离子引发机制,制备了核壳纳米微球(PAE微球)。采用FTIR、TGA、^(1)HNMR、SEM和TEM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盐溶液溶解实验和界面张力测定,评价了PAE微球的化学稳定性、界面张力和润湿能力。通过吸水膨胀实验和模拟填砂管实验,评估了PAE微球的吸水膨胀性能和调驱性能。结果表明,质量分数0.5%的PAE微球乳液可将界面张力从70.10 mN/m降至1.12 mN/m。在65℃下,PAE微球可缓膨35 d,膨胀倍数可达13.51。PAE微球的采收率为72.34%,采收率增幅可达18.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乳液法 纳米 油田调驱 提高采收率 缓膨性能 二次聚合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