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型单晶硅上电镀纳米Ni-W-P合金电极及其光照析氢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卫国 姚素薇 +1 位作者 赵转清 龚正烈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90-793,共4页
通过电化学方法在半导体 p型硅上沉积 Ni-W-P合金 ,制备出具有高催化析氢活性的纳米金属 /半导体电极 .考察了电沉积工艺条件对电极催化析氢性能的影响 ,用扫描电镜 (SEM)观察了电极的表面形貌 .结果表明 ,随着镀液 p H值增加、温度升高... 通过电化学方法在半导体 p型硅上沉积 Ni-W-P合金 ,制备出具有高催化析氢活性的纳米金属 /半导体电极 .考察了电沉积工艺条件对电极催化析氢性能的影响 ,用扫描电镜 (SEM)观察了电极的表面形貌 .结果表明 ,随着镀液 p H值增加、温度升高 ,Ni-W-P合金镀层结构由晶态向非晶态转变 .在 5 0℃ ,p H=6,电流密度为 1 5 A/dm2 时 ,获得了纳米晶 Ni-W-P合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 纳米晶ni-w-p合金 催化析氢 p型单 催化活性 电镀 光解 催化剂 氢气 镍钨磷合金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纳米晶WC基硬质合金制备技术研究发展现状
2
作者 袁媛 韩勇 +2 位作者 唐思思 周飞扬 刘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25-2939,共15页
超细/纳米晶WC基硬质合金具有超高强度、硬度和韧性等优点,在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然而,超细/纳米级WC粉末粒度小、活性大,控制超细/纳米级WC粉末在烧结过程中的快速长大粗化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获得超细... 超细/纳米晶WC基硬质合金具有超高强度、硬度和韧性等优点,在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然而,超细/纳米级WC粉末粒度小、活性大,控制超细/纳米级WC粉末在烧结过程中的快速长大粗化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获得超细/纳米晶WC基硬质合金,从原料粉末制备、新型烧结技术开发、晶粒长大抑制剂添加和新型硬质合金设计等方面综述最新的研究进展,分析优化的制粉和烧结工艺获得的WC粉末的粒度以及烧结后合金的力学性能,并对比各种晶粒生长抑制剂对WC基硬质合金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比较新型的烧结方法,如低压热等静压烧结(Sinter-HIP)、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和微波烧结(MS)对WC基硬质合金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阐述典型的新型纳米级硬质合金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包括无黏结剂硬质合金和高熵黏结相的硬质合金,并展望超细/纳米晶WC基硬质合金的发展前景和研究重点,以期为现代超细/纳米晶硬质合金材料及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纳米 WC基硬质合金 抑制剂 新型烧结技术 新型硬质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合金粉芯的超重力渗流制备及磁性能
3
作者 王佳敏 甘章华 +3 位作者 朱昭峰 吴传栋 鲁越辉 丁景楠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1,共8页
为了探索粉芯的新制备工艺,以Fe_(73.5)Cu_(1)Nb_(3)Si1_(3.5)B_(9)纳米晶合金铁芯为原料,使用机械破碎法制粉,并采用超重力渗流工艺制备了7种不同粒度配比的纳米晶合金粉芯,借助SEM、XRD、VSM分别对纳米晶粉末的形貌、结构和磁性能进... 为了探索粉芯的新制备工艺,以Fe_(73.5)Cu_(1)Nb_(3)Si1_(3.5)B_(9)纳米晶合金铁芯为原料,使用机械破碎法制粉,并采用超重力渗流工艺制备了7种不同粒度配比的纳米晶合金粉芯,借助SEM、XRD、VSM分别对纳米晶粉末的形貌、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粉末粒度配比对纳米晶合金粉芯的形貌、密度、有效磁导率、损耗及品质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破碎法制得的粉末虽带尖角,但矫顽力低,利用超重力渗流工艺制备的粉芯其粉末表面基本被树脂完全包覆。同时,通过适当的粉末粒度匹配,发现性能最佳粉芯的粉末粒度配比为:100~200目占60%,200~400目占20%,400~1000目占20%。该种粉芯的密度为4.46 g∕cm^(3),在100~3000 kHz频率范围内有效磁导率比较稳定,且在3000 kHz时为28.2。当设定磁感应强度为20 mT,频率为500 kHz时,其损耗为99.1 W/kg。另外,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该工艺能够制备出频率在MHz以上具有较低损耗的粉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73.5)Cu_(1)Nb_(3)Si1_(3.5)B_(9)纳米合金 粉芯 超重力渗流 粒度配比 有效磁导率 粉芯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b-B纳米晶合金的结构与磁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支起铮 王继杰 +1 位作者 陈文智 何开元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72-1075,共4页
利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及静态磁性测量,研究了退火温度对不同成分的非晶Fe Nb B合金纳米晶化行为和磁性的影响·实验发现:在纳米晶化过程的初期出现磁硬化,矫顽力与最大磁导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恶化·在硼化物(Fe2B和Fe3B)相析... 利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及静态磁性测量,研究了退火温度对不同成分的非晶Fe Nb B合金纳米晶化行为和磁性的影响·实验发现:在纳米晶化过程的初期出现磁硬化,矫顽力与最大磁导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恶化·在硼化物(Fe2B和Fe3B)相析出前,具有纳米结构的合金由α Fe固溶体和非晶基体相组成,呈现较佳的软磁特性·随纳米晶相体积分数增加而呈现的磁软化现象可解释为由于纳米晶粒间距的减少,交换耦合增强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合金 合金 磁性 Fe-Nb-B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WC-Co硬质合金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武装 刘咏 黄伯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9-82,共4页
概述了国内外纳米晶硬质合金的发展现状。纳米晶WC-Co硬质合金制备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优质纳米晶WC粉的制备和烧结过程中WC晶粒长大的控制。综述了优质纳米晶WC粉的特点和制备技术,以及目前国内外烧结过程中控制晶粒长大采取的主要措施... 概述了国内外纳米晶硬质合金的发展现状。纳米晶WC-Co硬质合金制备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优质纳米晶WC粉的制备和烧结过程中WC晶粒长大的控制。综述了优质纳米晶WC粉的特点和制备技术,以及目前国内外烧结过程中控制晶粒长大采取的主要措施:添加晶粒长大抑制剂、调整烧结工艺和开发新型烧结方法。列举了合金的实际应用领域,展望了纳米晶硬质合金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WC 硬质合金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_2Ni纳米晶储氢材料的机械合金化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玲 彭述明 +2 位作者 晏洪波 罗顺忠 龙兴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4-538,共5页
利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Mg2 Ni纳米晶粉末 ,根据不同球磨参数下样品的X射线衍射结果 ,分析了球磨过程中相组成、粉末晶粒度等的变化 ,研究了球磨时间、球磨转速、过程控制剂等工艺条件对粉末晶粒度、机械合金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 利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Mg2 Ni纳米晶粉末 ,根据不同球磨参数下样品的X射线衍射结果 ,分析了球磨过程中相组成、粉末晶粒度等的变化 ,研究了球磨时间、球磨转速、过程控制剂等工艺条件对粉末晶粒度、机械合金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较高的转速下进行循环变速运行并加入合适的过程控制剂可以使生成Mg2 Ni的时间提前 ,完全合金化的过程缩短 ,得到的Mg2 Ni晶粒度为 10nm左右。对Mg2 Ni纳米晶粉末进行了初步的贮氢性能研究 ,结果表明 :机械合金化制备的样品在室温下即可吸氢 ,贮氢性能较之传统材料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NI 纳米粉末 机械合金 Mg2Ni合金 粒度 贮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晶化法制备纳米晶双相永磁合金的磁性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敏刚 金志浩 郭东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3-56,共4页
采用快淬及退火工艺 ,通过非晶晶化制备了两种成分的纳米晶 ,即Nd2 Fe14 B/α Fe永磁合金 .研究了添加Dy +Ga和晶化工艺对合金磁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三元Nd8.5Fe86B5.5合金晶化是由 3个过程组成的 ,而添加Dy +Ga的Nd7.5Dy1Fe85B4... 采用快淬及退火工艺 ,通过非晶晶化制备了两种成分的纳米晶 ,即Nd2 Fe14 B/α Fe永磁合金 .研究了添加Dy +Ga和晶化工艺对合金磁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三元Nd8.5Fe86B5.5合金晶化是由 3个过程组成的 ,而添加Dy +Ga的Nd7.5Dy1Fe85B4 .5Ga2 合金晶化是由 2个过程组成的 ,与三元合金相比 ,添加Dy +Ga可改变α Fe和Nd2 F14 B相的形成温度及细化两相晶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永磁合金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纳米晶Al-Mg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李炯利 张坤 熊艳才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5-80,共6页
本文介绍了国外有关纳米晶Al-Mg合金的研究进展。传统的Al-Mg合金经纳米化后强度得到明显提升,但塑性普遍较低。国外提出了多种思路方法(包括组织优化、成分优化等)对纳米晶Al-Mg合金的强塑性进行优化,使纳米晶Al-Mg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得... 本文介绍了国外有关纳米晶Al-Mg合金的研究进展。传统的Al-Mg合金经纳米化后强度得到明显提升,但塑性普遍较低。国外提出了多种思路方法(包括组织优化、成分优化等)对纳米晶Al-Mg合金的强塑性进行优化,使纳米晶Al-Mg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得到匹配,研制出了高性能的Al-Mg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AL-MG合金 多模态 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制备铁-镍-铬纳米晶合金箔工艺的正交设计 被引量:8
9
作者 邓姝皓 龚竹青 +2 位作者 易丹青 蔡桂华 苏玉长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8-943,共6页
运用正交设计研究影响电沉积铁-镍-铬合金箔质量的主要工艺因素,分析电流密度、溶液温度和溶液的pH值等各因素对合金成分和电流效率的影响,通过综合评分的方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的合金箔材的微观形貌、结构、物... 运用正交设计研究影响电沉积铁-镍-铬合金箔质量的主要工艺因素,分析电流密度、溶液温度和溶液的pH值等各因素对合金成分和电流效率的影响,通过综合评分的方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的合金箔材的微观形貌、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合金箔材成分为60%~65%Fe,34%~36%Ni,1%~2%Cr,厚度均匀,表面光滑,结晶细致。扫描电镜观察和X衍射结果表明其晶粒尺寸在纳米范围内,合金箔的抗拉强度和延展率分别为658MPa和6%以上,电阻率超过90μΩ.cm,磁感应强度为1.25T,最大导磁率为1.096×10-2H.m-1,矫顽力为357.53A.m-1;箔材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纳米 铁-镍-铬合金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FeMB纳米晶软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玲飞 汪明朴 +2 位作者 谢丹 郭明星 徐根应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05期20-22,26,共4页
介绍了一类重要的高性能软磁材料FeMB纳米晶合金的研究情况,重点论述了机械合金化法制备原理、过程参数和后续处理工艺对合金软磁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材料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FeMB合金 纳米软磁材料 机械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积钴基纳米晶合金涂层工艺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玉程 舒霞 +5 位作者 张勇 郑玉春 王文芳 黄新民 李广海 张立德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
 化学沉积是制备纳米材料的一种良好方法,通过控制溶液组份和操作条件可以获得不同尺度的纳米晶。在化学沉积钴硼、钴磷合金纳米晶涂层制备工艺的基础上,制备了钴镍硼、钴镍磷纳米晶合金涂层,研究了三元纳米晶合金的沉积速率和显微组...  化学沉积是制备纳米材料的一种良好方法,通过控制溶液组份和操作条件可以获得不同尺度的纳米晶。在化学沉积钴硼、钴磷合金纳米晶涂层制备工艺的基础上,制备了钴镍硼、钴镍磷纳米晶合金涂层,研究了三元纳米晶合金的沉积速率和显微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当CCo2+/CNi2+=3∶2时,pH值7.2,温度80℃,负载因子0.4dm2/L,可以获得钴镍硼合金纳米晶。以纳米晶钴磷合金沉积液为基本配方,CCo2+/(CCo2++CNi2+)保持在0.1~0.5之间变化,可获得较好的纳米晶钴镍磷合金沉积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镍硼合金 钴镍磷合金 化学沉积 纳米 合金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质量浓度对纳米晶Ni-Fe合金电沉积层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于洋 陈吉 +1 位作者 储刚 史艳华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51-54,共4页
采用直流电沉积技术在黄铜基体上制备出低Fe高Ni的纳米晶Ni-Fe合金镀层。研究不同Fe2+质量浓度(2~12 g/L)对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镀层成分、相结构、镀层显微硬度和耐蚀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电镀Ni-Fe合金可获得纳米晶结构,当F... 采用直流电沉积技术在黄铜基体上制备出低Fe高Ni的纳米晶Ni-Fe合金镀层。研究不同Fe2+质量浓度(2~12 g/L)对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镀层成分、相结构、镀层显微硬度和耐蚀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电镀Ni-Fe合金可获得纳米晶结构,当Fe2+质量浓度为4 g/L时,硬度较高,为658 HV。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Fe2+质量浓度为4 g/L时,合金镀层的耐蚀性最好,自腐蚀电流密度较小,约为0.430μA/cm2,涂层电阻较大,约为143 400Ω,比基体黄铜提高约4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合金 纳米 电沉积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Ni-Mo-Co合金镀层的结构与析氢行为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令 杨防阻 +1 位作者 许书楷 周绍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67-771,共5页
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纳米 Ni-Mo-Co合金沉积层 ,用 XRD、XPS方法对沉积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Ni-Mo-Co合金出现较大的晶格畸变 ,纳米合金各物种的结合能发生不同程度的位移 .在 3 0 %的KOH溶液中的阴极极化曲线表明 ,Ni-Mo-Co... 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纳米 Ni-Mo-Co合金沉积层 ,用 XRD、XPS方法对沉积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Ni-Mo-Co合金出现较大的晶格畸变 ,纳米合金各物种的结合能发生不同程度的位移 .在 3 0 %的KOH溶液中的阴极极化曲线表明 ,Ni-Mo-Co合金电极具有良好的析氢电催化活性 .电化学的交流阻抗谱表明 ,低过电位时该合金电极上析氢过程为 Volmer-Tafel机理 ,即吸附态的氢经化学脱附形成氢气 ,速率决定步骤是 Volmer反应 ;在较高过电位时析氢反应表现为 Volmer-Heyrovsky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纳米Ni-Mo-Co合金 结构 析氢反应 镍钼钴合金 镀层 薄膜材料 电催化活性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冷非晶/纳米晶Al_(65)Si_(35)合金的显微组织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占奎 李建忱 蒋青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2-34,共3页
用单辊熔体激冷法制得 Al6 5Si35(原子分数 / % ,下同 )的铝硅合金薄带 ,厚度为 0 .0 2~ 0 .0 3m m,宽度 2 mm。经过透射电子显微分析、能谱分析和 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的组织结构由纳米 Si相、 fcc- Al纳米颗粒及非晶相组... 用单辊熔体激冷法制得 Al6 5Si35(原子分数 / % ,下同 )的铝硅合金薄带 ,厚度为 0 .0 2~ 0 .0 3m m,宽度 2 mm。经过透射电子显微分析、能谱分析和 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的组织结构由纳米 Si相、 fcc- Al纳米颗粒及非晶相组成。形成了纳米 /非晶复合材料。合金的显微硬度达到 HV2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织 Al65Si35合金 铝硅合金 纳米 合金 单辊熔体激冷法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制备纳米晶Al-Cu合金 被引量:4
15
作者 席生岐 周敬恩 +1 位作者 王笑天 张东文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1-13,共3页
利用高能球磨工艺制备了纳米晶Al-Cu合金。发现按Al_(50)Cu_(50)配比纯元素粉末高能球磨时,形成了纳米晶的Cu_9Al_4金属间化合物。初步探讨了高能球磨纳米晶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 高能球磨 纳米合金 金属间化合物 铝铜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铁镍合金纳米晶薄膜微结构与耐蚀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卢琳 刘天成 李晓刚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2,共6页
采用电沉积方法从硫酸盐体系镀液中制备3种纳米级Fe-36Ni、Fe-44Ni、Fe-80Ni合金薄膜,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中性盐雾试验和电化学测量技术对三种Fe-Ni合金薄膜的微观结构和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纳米Fe... 采用电沉积方法从硫酸盐体系镀液中制备3种纳米级Fe-36Ni、Fe-44Ni、Fe-80Ni合金薄膜,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中性盐雾试验和电化学测量技术对三种Fe-Ni合金薄膜的微观结构和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纳米Fe-Ni合金薄膜的耐腐蚀性能与合金的微观结构密切相关,具有单一γ相结构的Fe-80Ni耐蚀性能最好,由α-(Fe,Ni)相和γ-(Fe,Ni)相组成的混合固溶体Fe-44Ni次之,而含有单相铁、α-(Fe,Ni)相和γ-(Fe,Ni)相的混合固溶体Fe-36Ni合金最差,这是由于合金薄膜中各相电化学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镍合金 电沉积 纳米薄膜 耐蚀性能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钨粉对液相烧结93W合金组织性能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于洋 王尔德 胡连喜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5-388,共4页
采用高能机械球磨方法制备了超细钨粉,经冷等静压和1465℃分解氨气氛中液相烧结制得高密度钨合金.研究了纳米晶亚微米颗粒钨粉对烧结态93W-4.9N i-2.1Fe高密度钨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超细钨粉与低温液相烧结技术,获... 采用高能机械球磨方法制备了超细钨粉,经冷等静压和1465℃分解氨气氛中液相烧结制得高密度钨合金.研究了纳米晶亚微米颗粒钨粉对烧结态93W-4.9N i-2.1Fe高密度钨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超细钨粉与低温液相烧结技术,获得了高相对密度(大于99.7%)的烧结态高密度钨合金,且细钨颗粒组织均匀分布于粘结相中;与采用亚微米颗粒钨粉的烧结态钨合金相比较,不仅微观组织弥散分布,而且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液相烧结态钨合金的力学性能主要与原始钨粉粒度及烧结温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钨合金 机械球磨 液相烧结 纳米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陆伟 严彪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61-465,共5页
本文主要评述了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的晶化过程、组织结构及其与磁性能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优异磁性能的起源 ,并详细论述了解释其优异磁性能的各向异性模型 ,提出了目前在该模型上存在的问题。此外 ,还介绍了纳米晶软磁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文主要评述了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的晶化过程、组织结构及其与磁性能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优异磁性能的起源 ,并详细论述了解释其优异磁性能的各向异性模型 ,提出了目前在该模型上存在的问题。此外 ,还介绍了纳米晶软磁材料的制备方法 ,并在最后对纳米晶软磁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软磁材料 铁基合金 磁性能 各向异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晶化过程中Ni-B纳米非晶态合金的结构 被引量:2
19
作者 韦世强 张新夷 +3 位作者 刘文汉 王晓光 杨宏伟 闫文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50-752,共3页
采用XAFS和XRD两种方法研究化学还原法制备的Ni-B纳米非晶态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我们发现,在573 K左右的退火温度下,Ni-B纳米非晶态合金生成亚稳的纳米晶Ni和Ni3B.在773 K或更高的退火温度下... 采用XAFS和XRD两种方法研究化学还原法制备的Ni-B纳米非晶态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我们发现,在573 K左右的退火温度下,Ni-B纳米非晶态合金生成亚稳的纳米晶Ni和Ni3B.在773 K或更高的退火温度下,Ni-B纳米非晶态合金大部分晶化为晶态金属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FS XRD 硼镍纳米合金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沉积纳米晶Ni-W-Cr-Nd合金镀层的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峥 周英智 +1 位作者 袁帅 张学会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共7页
铬镀层具有许多优点,但对环境有严重污染。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制备了含22%W,26%W,31%W和36%W的纳米晶Ni-W-Cr-Nd合金层,用作代铬镀层。通过扫描电镜、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等对代铬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和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动电位扫... 铬镀层具有许多优点,但对环境有严重污染。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制备了含22%W,26%W,31%W和36%W的纳米晶Ni-W-Cr-Nd合金层,用作代铬镀层。通过扫描电镜、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等对代铬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和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动电位扫描、电化学阻抗技术考察了其耐蚀性能。结果表明:4种W含量的Ni-W-Cr-Nd合金镀层表面均匀致密,无裂纹,晶粒尺寸分别为14,17,21,26 nm;含22%W镀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和耐蚀性能均优于铬镀层;22%W的镀层400℃热处理后硬度为1 132 HV,磨损失重率为0.018 3mg/(cm2.h),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沉积 Ni-W—Cr—Nd合金镀层 纳米 代铬镀层 镀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