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能球磨制备Al_3Ti/Al块体纳米晶复合材料 被引量:8
1
作者 席生岐 周敬恩 +2 位作者 朱蕊花 郑玉峰 郑修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15-119,共5页
通过对Al Ti系和Al TiO2 系进行高能球磨和压制烧结制备了固态原位反应生成的纳米晶块体Al3Ti/Al复合材料。研究表明 :Al Ti合金系高能球磨后 ,各组元晶粒得到细化 ,并且Ti在Al中发生了强制超饱和固溶 ,烧结时原位反应形成纳米晶Al3Ti/A... 通过对Al Ti系和Al TiO2 系进行高能球磨和压制烧结制备了固态原位反应生成的纳米晶块体Al3Ti/Al复合材料。研究表明 :Al Ti合金系高能球磨后 ,各组元晶粒得到细化 ,并且Ti在Al中发生了强制超饱和固溶 ,烧结时原位反应形成纳米晶Al3Ti/Al复合材料 ;而Al TiO2 反应体系高能球磨仅发生组分晶粒细化 ,烧结时TiO2 部分还原并和Al原位反应生成纳米晶 (Ti2 O3+Al3Ti) /Al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纳米晶复合材料 Al3Ti/Al复合材料 高能球磨 原位反应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复合材料电沉积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文峰 朱荻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4-49,共6页
纳米晶复合材料电沉积工艺是在金属电沉积过程中加入纳米颗粒 ,使其与金属共沉积 ,并通过控制适当的工艺条件 ,最终获得具有优良性能的纳米晶复合材料的过程。分析了电沉积过程中纳米晶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 ,并提出了有利于获得纳米晶复... 纳米晶复合材料电沉积工艺是在金属电沉积过程中加入纳米颗粒 ,使其与金属共沉积 ,并通过控制适当的工艺条件 ,最终获得具有优良性能的纳米晶复合材料的过程。分析了电沉积过程中纳米晶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 ,并提出了有利于获得纳米晶复合材料的措施 ;综述了各种因素 ,如纳米颗粒的性质、电解条件、脉冲参数、纳米颗粒的分散方法以及有机添加剂对复合过程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复合材料 电沉积 性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法制备Cu-Al非晶/纳米晶复合材料
3
作者 徐红霞 段辉平 宋洪海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2,共5页
利用搅拌摩擦技术,使叠放在一起的Cu、Al板材发生强烈的热塑性变形。对搅拌区产物的显微结构分析表明:Cu、Al板材被搅拌破碎并充分混合在一起,Cu、Al元素发生扩散并实现合金化;在搅拌区中有许多尺寸>1μm的非晶相和非晶/纳米晶复合相... 利用搅拌摩擦技术,使叠放在一起的Cu、Al板材发生强烈的热塑性变形。对搅拌区产物的显微结构分析表明:Cu、Al板材被搅拌破碎并充分混合在一起,Cu、Al元素发生扩散并实现合金化;在搅拌区中有许多尺寸>1μm的非晶相和非晶/纳米晶复合相,非晶相的基体中含有平均尺寸约为5nm的纳米晶。热塑性变形技术不仅可用于块体金属材料的机械合金化,也可用于制备块体非晶/纳米晶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变形 纳米晶复合材料 搅拌摩擦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Al-Ni-Cu-Nd金属玻璃的晶化行为及Al基纳米晶/非晶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肖于德 黎文献 马正青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9-44,共6页
采用熔体旋甩法制备了快速凝固Al87Ni7Cu3Nd3金属玻璃薄带,并以连续加热和等温加热两种模式对非晶态薄带进行退火处理。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 射线衍射分析和高分辨率电镜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非晶态薄带的晶化过程,对非晶态和退火态薄... 采用熔体旋甩法制备了快速凝固Al87Ni7Cu3Nd3金属玻璃薄带,并以连续加热和等温加热两种模式对非晶态薄带进行退火处理。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 射线衍射分析和高分辨率电镜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非晶态薄带的晶化过程,对非晶态和退火态薄带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细致检测,研究重点放在形成α Al纳米晶体颗粒的初始晶化行为,以便了解Al基纳米晶/非晶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快速凝固Al87Ni7Cu3Nd3合金薄带为单一的非晶态结构。非晶态薄带的晶化过程包括两个主要转变:α Al晶体从非晶基体中析出的初始晶化以及有Al3Ni,Al11Nd3和Al8Cu3Nd形成的第二次晶化过程。初始晶化的速率控制过程可能是铝自扩散,而第二次晶化过程则受控于溶质原子Ni,Nd和Cu的扩散。90~160℃等温退火薄带由α Al晶体相加残余非晶相的两相组织构成,随着等温温度的提高,初始晶化过程速率增大,而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α Al晶体相的相对含量增大。110℃等温热暴露130min退火薄带的显微组织可以描述为,在非晶基体上均匀弥散分布着体积分数约20%的α Al晶体纳米(10nm)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凝固 Al-Ni-Cu-Nd金属玻璃 化行为 Al基纳米/非复合材料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治”PbS纳米晶/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NH3的室温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云枫 王浩然 +3 位作者 李心宏 王子威 杨爽 刘曰利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27-1232,共6页
采用一步溶液法制备"三明治"PbS纳米晶/rGO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制作旁热式气敏元器件,测试其气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PbS纳米晶/rGO复合材料中,PbS纳米晶... 采用一步溶液法制备"三明治"PbS纳米晶/rGO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制作旁热式气敏元器件,测试其气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PbS纳米晶/rGO复合材料中,PbS纳米晶均匀负载在rGO片层上,且复合材料存在类似"三明治"的三维结构。该复合材料在室温下对NH_3具有良好检测能力,对1000 ppm NH_3的灵敏度达到3.45,与纯PbS纳米晶及rGO相比,气敏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其最低检测极限为1 ppm,且具有良好的氨气选择性。对"三明治"PbS纳米晶/rGO复合材料气敏机理进行分析认为,rGO加入起到载流子传输层的作用,三维结构增加气体扩散速度及吸附面积。三明治状PbS纳米晶/rGO复合材料因其特殊结构及优异的气敏性能,有望在气敏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S纳米/rGO复合材料 三维结构 NH3 室温检测 气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