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层状双羟基化合物阻燃聚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博 李向梅 +1 位作者 欧育湘 杨荣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综述了纳米层状双羟基化合物(LDH)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详细阐述了其作为聚合物纳米填料对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和环氧树脂(EP)热稳定性和阻燃性的影响,展望了LDP作为阻燃剂和作为聚磷酸铵(APP)的阻燃协效剂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纳米层状双羟基化合物 环氧树脂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态MgAl-CO_3双羟基层状金属化合物去除水中痕量高氯酸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一琼 高乃云 +1 位作者 郭洪光 马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9-165,共7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MgAl-CO3双羟基层状金属化合物,焙烧后制得焙烧态水滑石。考察了MgAl-CO3双羟基层状金属化合物及其焙烧产物对水中痕量高氯酸根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初始浓度、pH值、温度、粒径、共存阴离子等对去除效能的...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MgAl-CO3双羟基层状金属化合物,焙烧后制得焙烧态水滑石。考察了MgAl-CO3双羟基层状金属化合物及其焙烧产物对水中痕量高氯酸根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初始浓度、pH值、温度、粒径、共存阴离子等对去除效能的影响,计算得到了有关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550℃焙烧态水滑石(n(Mg2+)/n(Al3+)=3)对ClO4-的吸附效果最好,且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焙烧态水滑石对溶液的pH值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在较宽的pH范围均可广泛应用。但是在强酸条件下水滑石会发生溶解;强碱条件下OH-会与ClO4-形成吸附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CO3羟基层状金属化合物 焙烧态水滑石 高氯酸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基层状双羟基化合物的调控及其在电化学水氧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龙霞 王亚琼 +2 位作者 鞠敏 王政 杨世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81-889,共9页
过渡金属基层状双羟基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s based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TM LDHs)由于大的比表面积,开放的微观结构,可调的层间距和化学成分等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催化领域。本综述文章将集中介绍TM LDH在电催化水氧化中... 过渡金属基层状双羟基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s based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TM LDHs)由于大的比表面积,开放的微观结构,可调的层间距和化学成分等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催化领域。本综述文章将集中介绍TM LDH在电催化水氧化中的应用,从其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的调控两方面入手,详述TM LDH具有优异催化水性能的原因,并对其催化性能未来进一步的可能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基催化剂 层状羟基化合物 水分解 电催化 二维纳米材料 层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层状双羟基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维 齐暑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7期715-717,728,共4页
层状双羟基氧化物具有独特的结构优势、尺寸优势、性能优势,与高分子材料组装可得到聚合物/LDH纳米复合材料。重点阐述了聚合物/LDH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聚合物/LDH纳米复合材料发展趋势。开发高性能的,具有特殊结构... 层状双羟基氧化物具有独特的结构优势、尺寸优势、性能优势,与高分子材料组装可得到聚合物/LDH纳米复合材料。重点阐述了聚合物/LDH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聚合物/LDH纳米复合材料发展趋势。开发高性能的,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聚合物/LDH纳米复合材料,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聚合物 层状羟基氧化物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改性层状黏土/聚己内酯抗菌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毛龙 刘跃军 范淑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26-1732,共7页
利用Fe^3+引发吡咯(Py)在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LDHs)表面发生氧化反应,形成聚吡咯(PPy)包覆LDHs(LDHs@PPy);以LDHs@PPy和聚己内酯(PCL)为原料,采用溶液浇筑方法制备LDHs@PPy/PCL纳米复合薄膜.研究结果表明,LDHs@PPy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 利用Fe^3+引发吡咯(Py)在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LDHs)表面发生氧化反应,形成聚吡咯(PPy)包覆LDHs(LDHs@PPy);以LDHs@PPy和聚己内酯(PCL)为原料,采用溶液浇筑方法制备LDHs@PPy/PCL纳米复合薄膜.研究结果表明,LDHs@PPy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达到99.7%,其与基材PCL界面相容性良好,而且在基材中还具有异相成核作用.当LDHs@PPy的质量分数仅为1%时,LDHs@PPy/PCL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增加35%和23%,氧气渗透性降低幅度达到56%,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超过99.99%,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拓展了层状黏土/生物基高分子复合材料在活性包装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黏土 表面改性 纳米复合材料 阻隔性能 抗菌活性 层状羟基金属氧化物 聚吡咯 聚己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年问世的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 被引量:18
6
作者 欧育湘 辛菲 +1 位作者 赵毅 孟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共5页
综述了近5年问世的无机纳米填料包括碳纳米管(CNT)、层状氧化石墨(LGO)、层状双氢氧化合物(LDH)、多面低聚硅倍半氧烷(PO SS)及纳米碳纤维(CNF)等的复合材料研究进展,重点在于这些材料阻燃性能的特点及与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 综述了近5年问世的无机纳米填料包括碳纳米管(CNT)、层状氧化石墨(LGO)、层状双氢氧化合物(LDH)、多面低聚硅倍半氧烷(PO SS)及纳米碳纤维(CNF)等的复合材料研究进展,重点在于这些材料阻燃性能的特点及与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PLSN)的比较,并给予实例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 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 层状氧化石墨 层状氢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接枝聚合改性LDHs/PCL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氧气阻隔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毛龙 刘跃军 +1 位作者 白永康 刘小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43-48,共6页
以纳米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LDHs)为引发剂,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在纳米LDHs表面接枝上了聚己内酯(PCL)分子链(LDHs-g-PCL),并将其与纯PCL采用溶液浇筑法制备出LDHs/PCL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LDHs-g-PCL的化学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特性... 以纳米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LDHs)为引发剂,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在纳米LDHs表面接枝上了聚己内酯(PCL)分子链(LDHs-g-PCL),并将其与纯PCL采用溶液浇筑法制备出LDHs/PCL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LDHs-g-PCL的化学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特性、力学性能、阻隔性能等。结果表明,成功制备出化学键合牢固的PCL包覆LDHs;随着LDHs-g-PCL的加入,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异相成核作用效率有一定程度减弱。LDHs-g-PCL的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达到最大值,相比纯PCL分别提高了31%和37%。LDHs-g-PCL的质量分数为50%时,复合材料对氧气的渗透性达到最低值,相比纯PCL降低程度高达78%,这与层状结构的LDHs显著延长氧气分子在纳米复合材料的曲折渗透路径必不可分。基于Nielsen的相对渗透理论来优化纳米复合材料的渗透模型,结果表明,LDHs/PCL纳米复合材料阻隔性能的提高不仅归结于层状LDHs发挥的阻隔效应,而且更重要的是LDHs-g-PCL加入引起的体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层状羟基金属氧化物 纳米复合薄膜 原位聚合 氧气阻隔性能 可降解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LDH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赵维 齐暑华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3-45,共3页
LDH(层状双羟基氧化物)具有独特的结构优势、尺寸优势、性能优势,与高分子材料组装可得到聚合物/LDH纳米复合材料。重点阐述了聚合物/LDH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该类材料在涂料工业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层状羟基氧化物 制备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聚合制备硅丙树脂/MgAl LDH纳米复合乳液及性能(英文)
9
作者 赵维 齐暑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3-406,共4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酯类单体和不饱和硅油大单体为聚合单体,并加入有机改性后的纳米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制备出硅丙树脂/LDH纳米复合乳液,对其成膜进行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为纳米复合材... 采用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酯类单体和不饱和硅油大单体为聚合单体,并加入有机改性后的纳米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制备出硅丙树脂/LDH纳米复合乳液,对其成膜进行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为纳米复合材料,MgAl-LDH粒径为70nm,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中,其力学性能明显提高,抗氧指数比普通树脂高出7 .5个单位,具有优异的阻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纳米复合 层状羟基金属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催化剂Au/ZnAl-LDHs的制备及在CO常温氧化反应中的活性及稳定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杨子 祝琳华 +1 位作者 何艳萍 杨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14,共5页
以人工合成的双羟基金属氢氧化物ZnAl-LDHs为载体,将预先制备的金溶胶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负载到载体上,获得了纳米金催化剂Au/ZnAl-LDHs,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表征了催化剂的物相,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纳米金颗粒的粒径分布,以CO... 以人工合成的双羟基金属氢氧化物ZnAl-LDHs为载体,将预先制备的金溶胶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负载到载体上,获得了纳米金催化剂Au/ZnAl-LDHs,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表征了催化剂的物相,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纳米金颗粒的粒径分布,以CO的常温催化氧化为模型反应,分别考察了金溶胶制备过程中金前体HAuCl4·6H2O的浓度和还原剂THPC的用量、负载过程的pH值以及金的负载量等因素对金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制备金溶胶的过程中,降低HAuCl4·6H2O的浓度并提高还原剂THPC的用量,可以制备出粒径分布处于1-7nm之间、平均粒径仅3.87nm的负载型纳米金颗粒,其对CO的常温转化率为100%,且其催化活性的稳定性明显提高;而在金溶胶的吸附负载过程中,使体系的pH值处于6-7的范围,有利于金溶胶在ZnAl-LDHs载体上的吸附负载,从而得到实际负载量更接近理论负载量的金催化剂样品,当金的实际负载量接近1%(质量分数)时,能够确保对CO的常温氧化转化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羟基金属氢氧化物(LDHs) 纳米金催化剂 CO常温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Hs材料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俞卫华 倪哲明 +2 位作者 郭志强 周春晖 葛忠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306-310,共5页
LDHs(Layereddoublehydroxides)是一类阴离子层状化合物,具有碱性和酸性的特征、层间阴离子的可交换性、微孔结构和记忆效应。本文简单介绍了LDHs材料的结构、性能及生成机理,主要概括、分析了LDHs的制备方法,探讨了LDHs合成反应的主要... LDHs(Layereddoublehydroxides)是一类阴离子层状化合物,具有碱性和酸性的特征、层间阴离子的可交换性、微孔结构和记忆效应。本文简单介绍了LDHs材料的结构、性能及生成机理,主要概括、分析了LDHs的制备方法,探讨了LDHs合成反应的主要工艺参数对产品纯度、结构的影响。LDHs材料主要通过盐和碱反应、盐和氧化物反应和离子交换反应制得。文章指出了当今LDHs的研究动态和发展前景,为LDHs材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Hs材料 水滑石 羟基金属复合氧化物 阴离子层状化合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水滑石及其原位有机硅烷嫁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陶奇 李甜 +1 位作者 何宏平 Ray Frost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12-112,共1页
水滑石类层状双羟基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的唯一一类阴离子型粘土矿物。水滑石表面有丰富的羟基,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不利于其在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环境污水处理、阻燃抑烟等众多领域应用。改善的方法主要有:有机插层。
关键词 有机硅烷 合成水滑石 纳米复合材料 凝胶法 嫁接 羟基化合物 溶胶 污水处理 粘土矿物 原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