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孔玻态炭—超级电容器的新型电极材料 I.固化温度对其结构和电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文越华 曹高萍 +1 位作者 程杰 杨裕生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9-224,共6页
 玻态炭的电导率高,机械性能好,但因制备费时长而价格昂贵,透气率极低而无法整体活化,难以用作电化学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为此提出了一种具有纳米结构多孔玻态炭的快捷制备方法:在热塑性酚醛树脂中加入适量的固化剂,经加热固化、粉碎研...  玻态炭的电导率高,机械性能好,但因制备费时长而价格昂贵,透气率极低而无法整体活化,难以用作电化学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为此提出了一种具有纳米结构多孔玻态炭的快捷制备方法:在热塑性酚醛树脂中加入适量的固化剂,经加热固化、粉碎研磨、模压成型、快速升温炭化、活化。这种酚醛树脂基纳米孔玻态炭整体呈多孔结构,由于比表面较大而可得大比容量,由于块体电导率较高和孔结构合适而可得大比功率。着重研究了制备方法中影响其电化学电容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固化温度。研究结果表明,炭化物的孔隙率随固化温度升高而增大,利于活化剂分子向内扩散,增强活化反应的造孔作用。所制纳米孔玻态炭的结构介于玻态炭和活性炭之间,固化温度越高,孔结构越发达,其结构越趋近于活性炭。225℃以上固化,产物的孔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较好,因此225℃作为固化温度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玻态炭—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固化温度 结构 电容性能 高比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孔玻态炭的成孔机理与“壳芯”结构 被引量:8
2
作者 文越华 曹高萍 +1 位作者 程杰 杨裕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41-447,共7页
研制的纳米孔玻态炭电极,整体呈纳米开孔结构,电容特性优良,全面超过了中孔碳气凝胶.其成孔机理研究表明:通过添加适量的固化剂-六次甲基四胺,经球磨固混后,调节固化温度,造成固化树脂颗粒内芯与外壳的交联度不同,形成“壳芯”结构;粉... 研制的纳米孔玻态炭电极,整体呈纳米开孔结构,电容特性优良,全面超过了中孔碳气凝胶.其成孔机理研究表明:通过添加适量的固化剂-六次甲基四胺,经球磨固混后,调节固化温度,造成固化树脂颗粒内芯与外壳的交联度不同,形成“壳芯”结构;粉碎压制时, 内芯作为外壳的粘合剂使材料成型,炭化时壳层不融化而阻挡内芯熔并成玻态炭.于是,碳粒内外形成丰富的开放孔隙,活化剂气体能够扩散渗入体相进行活化而得纳米孔玻态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玻态炭 “壳芯”结构 成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