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复合食品接触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原晓喻 冯静园 +4 位作者 葛贝宁 张馨雨 张莹莹 姜芳凯 颜建伟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66-76,共11页
目的 为全面推进食品包装的功能化、智能化、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对纳米复合食品接触材料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探究。方法 首先,概述纳米复合食品接触材料的多样性发展,并剖释纳米技术对食品接触材料的机械强度、气体阻隔、抗菌保鲜、... 目的 为全面推进食品包装的功能化、智能化、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对纳米复合食品接触材料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探究。方法 首先,概述纳米复合食品接触材料的多样性发展,并剖释纳米技术对食品接触材料的机械强度、气体阻隔、抗菌保鲜、活性智能监控和生物降解等性能的影响;紧接着,深入分析实际工况下(环境温度、接触时长、食物酸碱度等)食品接触材料中纳米物质的迁移行为规律;最后,纳米材料的毒理性作为食品接触材料安全评估的重点关注因素,还探讨纳米物质对人体细胞和组织器官等的潜在毒性。结论 现代纳米技术改善了柔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性能,实现纳米复合食品接触材料的多功能化,在肉类、面包、果蔬等食品包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也为食品包装工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食品接触材料 活性抗菌 智能监控 生物降解 迁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作为食品包装材料的优异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奇 户昕娜 +3 位作者 卢舒瑜 崔然然 马涛 宋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436-444,共9页
近年来,塑料包装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开发可生物降解的新型食品包装材料以替代传统石油基塑料已成为研究热点。纤维素纳米纤维(cellulose nanofibrils,CNF)因其高比表面积、高弹性模量、高强度和... 近年来,塑料包装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开发可生物降解的新型食品包装材料以替代传统石油基塑料已成为研究热点。纤维素纳米纤维(cellulose nanofibrils,CNF)因其高比表面积、高弹性模量、高强度和高气体阻隔性等优异性能而受到研究者们广泛青睐。本文总结了CNF及其相关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讨论了CNF复合膜作为食品包装材料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抑菌性能、可降解性及响应性能。最后,提出CNF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所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未来生产纳米纤维素食品包装材料代替传统石油基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复合材料 制备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食品保鲜和包装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周煌 彭卫福 +1 位作者 郭琪 周宁萍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6-234,共9页
纳米材料凭借其优异的抗菌性、机械性能、稳定性及智能监测功能,长期主导食品包装的创新,被视为传统食品包装和保鲜材料的潜力替代品。综述系统探讨了纳米材料在食品安全和保鲜包装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最新进展、集成技术的应用现状以... 纳米材料凭借其优异的抗菌性、机械性能、稳定性及智能监测功能,长期主导食品包装的创新,被视为传统食品包装和保鲜材料的潜力替代品。综述系统探讨了纳米材料在食品安全和保鲜包装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最新进展、集成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面临的技术瓶颈,同时指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并展望了食品包装纳米技术的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食品保鲜 食品包装 纳米复合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复合食品包装抗菌材料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宝财 付建冶 仇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2,共6页
基于壳聚糖纳米复合抗菌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潜力,介绍了壳聚糖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壳聚糖与银纳米粒子、氧化镁、氧化锌、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碳酸钙等纳米材料复合制备复合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壳聚糖是性能优异的食品... 基于壳聚糖纳米复合抗菌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潜力,介绍了壳聚糖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壳聚糖与银纳米粒子、氧化镁、氧化锌、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碳酸钙等纳米材料复合制备复合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壳聚糖是性能优异的食品包装材料,但是壳聚糖复合薄膜还存在机械强度低、阻隔性能差、抗氧化性弱和水溶性差等缺点。溶液流延法是简单方便且使用广泛的制备壳聚糖复合薄膜的方法;层层挤出法制备的壳聚糖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与纯壳聚糖薄膜相比,壳聚糖与纳米材料复合制备的复合薄膜具有更好的抗菌性能。未来应加强对壳聚糖纳米复合食品包装抗菌材料安全性以及制备方法的研究,推动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和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材料 复合薄膜 抗菌 食品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对食品接触类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王平 陆海冰 +3 位作者 刘文秀 王毅 吴良伟 姚益权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361,共8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将硅灰石、晶须、滑石粉等填料引入聚丙烯(PP)/乙烯-辛烯共聚物/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中,制备了PP复合材料,并采用DSC,SEM,DMA等方法研究了填料对PP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机填料的引入改善了PP复合材料... 通过熔融共混法将硅灰石、晶须、滑石粉等填料引入聚丙烯(PP)/乙烯-辛烯共聚物/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中,制备了PP复合材料,并采用DSC,SEM,DMA等方法研究了填料对PP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机填料的引入改善了PP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与硅灰石和晶须相比,滑石粉可有效促进层间分子链段的规整排列,在基体中形成相对完善的填料网络,提高PP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使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较未改性PP分别提高了55.6%和86.9%,且高添加量下冲击强度未发生明显降低,小分子析出物降至1.49%(w),满足食品接触材料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复合材料 填料 机械性能 食品接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二环氧甘油醚的迁移量 被引量:28
6
作者 吴新华 丁利 +3 位作者 李忠海 张彦丽 刘晓霞 王利兵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94-1098,共5页
建立了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6种双酚-二环氧甘油醚(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BADGE)及其衍生物双酚A(2,3-二羟丙基)甘油醚(BADGE·H2O)、双酚A(3-氯-2-羟丙基)甘油醚(BADGE·HCl)、双酚A(3-氯-2-羟丙基)(2,3-二羟丙基)醚(BADGE·H2O... 建立了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6种双酚-二环氧甘油醚(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BADGE)及其衍生物双酚A(2,3-二羟丙基)甘油醚(BADGE·H2O)、双酚A(3-氯-2-羟丙基)甘油醚(BADGE·HCl)、双酚A(3-氯-2-羟丙基)(2,3-二羟丙基)醚(BADGE·H2O·HCl)和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BFDGE)及其衍生物双酚F双(3-氯-2-羟丙基)甘油醚(BFDGE·2HCl))迁移到食品中的迁移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样品以叔丁基甲醚(MT-BE)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提取液经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固相萃取(SPE)柱富集、净化。以COSMOSILC18为分析柱,流动相为0.1%甲酸的5mmol/L醋酸铵溶液和甲醇。6种双酚-二环氧甘油醚在1.0~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1)。在3个添加水平下,6种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范围为78.6%~89.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方法检出限范围为0.5~1.5μg/L。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应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二环氧甘油醚迁移量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多壁碳纳米 固相萃取 双酚-二环氧甘油醚 迁移量 食品接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周速度对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接触电压降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屹 凤仪 +3 位作者 王松林 张学斌 张敏 沈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5-227,共3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研究圆周速度对复合材料接触电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力一定时,随着圆周速度的增大,复合材料的接触电压降略有增加,而圆周速度增大到一定值后,接触电压降急剧增加并伴有火花磨损出现...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研究圆周速度对复合材料接触电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力一定时,随着圆周速度的增大,复合材料的接触电压降略有增加,而圆周速度增大到一定值后,接触电压降急剧增加并伴有火花磨损出现。压力较小时(1N/cm2)圆周速度为7.5m/s时就出现电火花,压力较大时(2.5N/cm2)圆周速度为15m/s出现电火花。在圆周速度不变的条件下,接触电压降先升后降最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 接触电压降 圆周速度 润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增强银/石墨复合材料电接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娟 凤仪 +2 位作者 李庶 林森 赵景淞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55,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CNTs/Ag/G),研究了碳纳米管增强银/石墨复合材料的电接触性能。结果表明:随CNTs含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布氏硬度、表面粗糙度和接触电阻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少量的CNTs可以起到提...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CNTs/Ag/G),研究了碳纳米管增强银/石墨复合材料的电接触性能。结果表明:随CNTs含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布氏硬度、表面粗糙度和接触电阻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少量的CNTs可以起到提高电接触性能的积极作用。这是因为少量的碳纳米管可以均匀分散在复合材料基体中,能够起到很好的增强作用;随含量的继续增大,CNTs难以在基体中分散均匀,容易发生团聚,割裂基体,从而导致材料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 CNTs含量 布氏硬度 表面粗糙度 接触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用多层复合包装中迁移物质的非靶向筛查和风险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金莉莉 邹凯 +5 位作者 黄颖琦 钱江山 眭洁 商贵芹 罗世鹏 刘桂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129,共11页
目的以食品接触用纸/铝/塑复合包装为研究对象,结合应用非靶向高通量筛查技术和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全面研究这类多层复合包装在接触食品过程中的迁移风险。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液相色谱-四级... 目的以食品接触用纸/铝/塑复合包装为研究对象,结合应用非靶向高通量筛查技术和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全面研究这类多层复合包装在接触食品过程中的迁移风险。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全面筛查食品接触用纸/铝/塑复合包装在不同迁移条件下的挥发性、半挥发性和非挥发性迁移物质,基于商业数据库、实验室自建库及行业信息解析物质化学结构及可能来源,利用内标半定量迁移水平,结合国内外食品接触材料法规和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符合性评价及风险评价。结果20批纸/铝/塑复合食品包装在体积分数为4%的乙酸模拟物中未发现迁移风险,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模拟物中共计检出35种物质,可能源于溶剂、抗氧剂、爽滑剂、低聚物、抗氧剂氧化/降解产物等物质。其中,33种物质经法规评估及毒理学评估,显示风险较低;其余2类聚烯烃低聚物因结构难以确定、缺乏毒理学研究建议持续关注毒理学研究进展及国内外法律法规动态。结论通过结合应用非靶向高通量筛查技术和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表明,在通常的使用条件下,纸/铝/塑多层复合包装用于盛装果汁等水性食品时不存在安全风险,但接触高乙醇含量或油脂类食品时建议关注聚烯烃类低聚物的迁移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纸/铝/塑 多层复合包装 迁移 非靶向筛查 安全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测定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中4,4'-二氯二苯砜的迁移量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均鹏 奚晓翔 +7 位作者 戴航 刘城昊 陈荣桥 梁明 冼燕萍 吴玉銮 侯向昶 张浩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5-1031,共7页
建立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中4,4′-二氯二苯砜迁移量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测定方法。首先对制备的金纳米颗粒(AuNPs)进行表征,并通过理论计算对4,4′-二氯二苯砜的拉曼特征峰进行归属。随后参照GB 31604.1-2015和GB 5009.156-2016... 建立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中4,4′-二氯二苯砜迁移量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测定方法。首先对制备的金纳米颗粒(AuNPs)进行表征,并通过理论计算对4,4′-二氯二苯砜的拉曼特征峰进行归属。随后参照GB 31604.1-2015和GB 5009.156-2016的规定进行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中4,4′-二氯二苯砜的迁移实验,将迁移液与AuNPs混合后进行SERS测试,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验证。4,4′-二氯二苯砜的特征峰(748 cm^(-1))强度与4,4′-二氯二苯砜质量浓度在0.05~10 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28,回收率为85.2%~93.4%,相对标准偏差为4.2%~6.6%,与HPLC方法结果基本一致。使用所建方法对5个不同品牌聚苯砜奶瓶中的4,4′-二氯二苯砜迁移量进行测定,结果均未检出。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单等优点,可为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中4,4′-二氯二苯砜的检测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4 4′-二氯二苯砜 纳米颗粒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迁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基抗菌复合材料及其在食品包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康晓鸥 易兰花 +2 位作者 邓丽莉 曾凯芳 阮长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17-326,共10页
纤维素是自然界储量最高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在能源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纤维素类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纳米纤维素因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同时还具有轻质、广泛的可利用性、可再生性和生物降解性等特点,已成为纳... 纤维素是自然界储量最高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在能源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纤维素类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纳米纤维素因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同时还具有轻质、广泛的可利用性、可再生性和生物降解性等特点,已成为纳米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在众多纳米纤维素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中,纳米纤维素基抗菌复合材料以其优良的抗菌性能、潜在的实用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在包装材料领域的应用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本文主要从纤维素和纳米纤维素的特性,以及常见用于与纤维素复合的抗菌剂种类论述纳米纤维素基抗菌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总结这类复合材料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抗菌 复合材料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何依谣 张萍 高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6-199,共4页
随着纳米技术快速发展,纳米包装材料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综述了高阻隔型、抗菌型和保鲜型纳米复合材料在食品包装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评价。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食品包装 活性包装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栾夏雨 郝站华 +3 位作者 卢家慧 石葆莹 阎瑞香 王玉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41-347,共7页
纳米纤维素具有高表面积、高弹性模量、高强度和高气体阻隔性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食品包装领域有广泛应用。为使相关研究者快速地了解纳米纤维素在食品包装中的研究进展,为纳米纤维素的利用和新型食品包装材料的开发提供参考,该文... 纳米纤维素具有高表面积、高弹性模量、高强度和高气体阻隔性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食品包装领域有广泛应用。为使相关研究者快速地了解纳米纤维素在食品包装中的研究进展,为纳米纤维素的利用和新型食品包装材料的开发提供参考,该文总结了纳米纤维素的来源和特点,讨论了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纳米纤维素的掺入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安全性和生物降解性,最后对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纳米纤维素作为增强相可以增加聚合物基体的机械强度和阻隔性能,还可以作为抗氧化剂、抗菌剂等活性物质的载体,与聚合物基体复合后延长食品货架期。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可以解决包装行业面临的很多问题,将包装浪费降至最低。同时为了提高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还要继续开发新技术,以期更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复合材料 食品包装 食品保鲜 生物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长安 李枘枝 +1 位作者 陈玉婷 陈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2-55,75,共5页
简述了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方法,主要论述了纳米填料对可降解生物高分子性能尤其是阻隔性的影响。指出了改善纳米填料的分散程度以及与聚合物的相容性是材料开发的关键,如何制备具有高性价比的功能性降解包装材料(如抗菌性)... 简述了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方法,主要论述了纳米填料对可降解生物高分子性能尤其是阻隔性的影响。指出了改善纳米填料的分散程度以及与聚合物的相容性是材料开发的关键,如何制备具有高性价比的功能性降解包装材料(如抗菌性)并满足相关法规要求,将会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生物高分子 纳米复合材料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法制备纳米银修饰碳纳米管环氧导电复合材料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孔华 刘岚 +2 位作者 高宏 罗远芳 贾德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1-719,共9页
将碳纳米管(CNTs)和乙酸银同时引入到环氧树脂-咪唑固化体系中,在固化过程中原位热降解银-咪唑复合物生成纳米银修饰碳纳米管,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明改性碳纳米管对环氧固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乙酸银和咪唑... 将碳纳米管(CNTs)和乙酸银同时引入到环氧树脂-咪唑固化体系中,在固化过程中原位热降解银-咪唑复合物生成纳米银修饰碳纳米管,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明改性碳纳米管对环氧固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乙酸银和咪唑配合物[Ag(2E4MZ)2]Ac的结构,并提出了原位降解生成纳米银的机理.XRD结果表明,单独的乙酸银-咪唑配合物热降解生成的纳米银粒径为21-24nm,而配合物在环氧基体中生成的纳米银粒径为11-13nm.添加80%(质量分数)片状微米银粉制备的纳米银/碳纳米管环氧导电复合材料其体积电阻率低达9×10-5Ω·cm.当纳米银和碳纳米管质量比为80:20时,复合材料导电性和剪切强度达到最佳;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烧结 纳米复合材料 接触电阻 导电填料 体积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密度对CNTs-Ag-G复合材料接触电压降和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屹 凤仪 +2 位作者 王松林 张学斌 沈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4-488,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研究了电流密度对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的接触电压降及其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磨损初期接触电压降较小,随着时间延长,接触电压降上升并趋于稳定;随着电流密度增加,发热量增大...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研究了电流密度对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的接触电压降及其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磨损初期接触电压降较小,随着时间延长,接触电压降上升并趋于稳定;随着电流密度增加,发热量增大,粘着磨损加剧,接触表面的接触方式发生改变,导致收缩电阻和过渡电阻减小,接触电压降略有上升;磨损量随着电流密度增加急剧增大,但与传统电刷相比已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 电流密度 接触电压降 磨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对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敏 凤仪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8-332,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在机械磨损和带电磨损2种状态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接触电压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带电磨损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损失均比不带电条件下的大.这是由于外...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在机械磨损和带电磨损2种状态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接触电压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带电磨损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损失均比不带电条件下的大.这是由于外加电场不利于保持摩擦副接触表面在摩擦热等作用下形成润滑膜的均匀性和完整性所致.此外,在带电磨损条件下,阳极的磨损体积损失比阴极的大.其原因在于,摩擦副接触表面润滑膜中的水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离解,在正刷侧释放出活性氧,活性氧与电刷表层中的碳或金属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使得磨损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 电流 接触电压降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PEEK复合材料表面构筑微纳米结构及其防冰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磊 王斐 潘蕾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17期95-101,共7页
为提高材料表面防结冰性能,同时满足航空航天轻质高强的要求,通过表面光刻、喷砂、喷砂+阳极氧化等方法在A5083铝合金表面构筑微纳米形貌,采用模板法将该形貌复制到碳纤维增强的聚醚醚酮复合材料(CF/PEEK)表面。使用接触角测试仪测量水... 为提高材料表面防结冰性能,同时满足航空航天轻质高强的要求,通过表面光刻、喷砂、喷砂+阳极氧化等方法在A5083铝合金表面构筑微纳米形貌,采用模板法将该形貌复制到碳纤维增强的聚醚醚酮复合材料(CF/PEEK)表面。使用接触角测试仪测量水滴在其表面的静态接触角,运用扫描电镜(SEM)分析表面形貌,利用自制结冰延迟性能测试仪记录表面结冰时间,并借助粘附力测试仪计算冰层的宏观粘附力大小。试验结果表明,与未经表面处理的试样对比,构筑微纳米结构的CF/PEEK疏水性能均提高;其中,利用表面喷砂+阳极氧化处理金属模板制备得到的CF/PEEK试样的表面疏水性能及防冰性能最好,当砂砾目数为120目时,接触角达150.4°,结冰时间达到538s(较未处理试样表面延长了12倍);最后讨论分析了表面结构与疏水、防结冰性能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模板法 纳米结构 接触 结冰时间 粘附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塑料复合食品包装中的纳米成分及其迁移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苏启枝 林勤保 +1 位作者 钟怀宁 李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83-289,共7页
在塑料食品包装中加入纳米材料可以实现很好的机械性、气体阻隔性或抗菌性等优良性能。然而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这些纳米材料也有可能迁移到食品中,从而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威胁,甚至对市场及消费者信心造成负面影响。对纳米材料进行迁... 在塑料食品包装中加入纳米材料可以实现很好的机械性、气体阻隔性或抗菌性等优良性能。然而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这些纳米材料也有可能迁移到食品中,从而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威胁,甚至对市场及消费者信心造成负面影响。对纳米材料进行迁移研究是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的重要一环,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纳米塑料复合包装的种类、在食品包装中应用较多的纳米材料及其作用,并详细分析了食品包装中纳米材料向食品或食品模拟物迁移的研究。结果表明:食品包装中纳米材料向食品或食品模拟释放的量较小,但到目前为止,关于它们是否会以纳米形态释放出来仍然没有达成统一意见。另外,微波处理、塑料助剂的添加可以影响纳米材料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塑料 复合包装 食品包装 迁移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与纳米抗菌材料的复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诗艺 蒋悦 +4 位作者 王玥 张凤 王毅豪 梁雪 刘耀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18,130,共6页
对聚乙烯醇(PVA)与纳米抗菌材料的复合工艺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通过收集文献,以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PVA与纳米抗菌材料复合的研究论文作为依据,对其复合工艺及研究中难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综述PVA与多种不同纳米抗菌材料的复合工艺、实... 对聚乙烯醇(PVA)与纳米抗菌材料的复合工艺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通过收集文献,以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PVA与纳米抗菌材料复合的研究论文作为依据,对其复合工艺及研究中难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综述PVA与多种不同纳米抗菌材料的复合工艺、实验结果及应用。对PVA与不同的纳米抗菌材料的复合研究结果总结发现,PVA易与其他纳米抗菌颗粒复合形成纳米复合薄膜从而赋予其抗菌性能,同时改善纯PVA膜的水溶性,提高其机械性能。PVA与纳米抗菌材料形成的复合膜具有优异的抑菌性,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和医药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纳米材料 复合薄膜 抑菌 食品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