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复合碳化钨-钴粉末的分散与粒度表征 被引量:4
1
作者 邵刚勤 谢济仁 +4 位作者 段兴龙 蔡虎 余晓华 吴伯麟 袁润章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40-342,共3页
为研究纳米复合碳化钨-钴粉末的分散稳定性和粒度表征方法,以一定量分散介质和分散剂作用于纳米复合碳化钨-钴粉末,利用氮吸附法(BET)、光子相关光谱法(PCS)和电位分析仪分别测试了粉末的比表面积、粒度及其分布和粉末的ζ电位.研究结... 为研究纳米复合碳化钨-钴粉末的分散稳定性和粒度表征方法,以一定量分散介质和分散剂作用于纳米复合碳化钨-钴粉末,利用氮吸附法(BET)、光子相关光谱法(PCS)和电位分析仪分别测试了粉末的比表面积、粒度及其分布和粉末的ζ电位.研究结果表明:高比重的纳米复合碳化钨-钴粉末经一定工艺处理后具有相当的分散稳定性,但长时间球磨对分散并非有利;用BET可表征一次粒径,而PCS则表征二次粒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碳化钨-钴粉末 分散稳定性 粒度分布 氮吸附法 光子相关光谱法 电位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复合碳化钨-钴粉末的工业化制备技术 被引量:8
2
作者 吴伯麟 邵刚勤 +3 位作者 段兴龙 谢济仁 魏明坤 袁润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5-58,共4页
超细晶粒的WC-Co硬质合金具有高硬度、高强度的性能,纳米晶WC-Co复合粉末的合成是制备该合金的首要前提工作,中国正努力保持和强化“钨钴液相复合—喷雾干燥—流态化连续还原碳化技木”在国际上的前沿优势。该技术将偏钨酸铵和水合硝酸... 超细晶粒的WC-Co硬质合金具有高硬度、高强度的性能,纳米晶WC-Co复合粉末的合成是制备该合金的首要前提工作,中国正努力保持和强化“钨钴液相复合—喷雾干燥—流态化连续还原碳化技木”在国际上的前沿优势。该技术将偏钨酸铵和水合硝酸钴以分子级水平混合,经喷雾干燥制备出CoWO_4/WO_3复合氧化物前驱体粉末,然后将前驱体粉末置于流态化反应炉中,在H_2/CH_4/CO_2/N_2气氛下经过连续的还原、碳化、调碳过程,得到无缺碳相的纳米晶WC-Co复合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钨- 复合粉末 纳米 液相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碳化钨-钴材料的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邵刚勤 段兴龙 +4 位作者 孙鹏 李勇 谢济仁 钟涛 张枫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976-2979,共4页
超细晶碳化钨-钴(WC-Co)硬质合金是当今具有高强度、高硬度最佳综合性能的材料.通过测定WC-Co材料的磁性能来控制其制备工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工作用喷雾热解-流态化连续还原碳化法制备了WC-Co纳米复合粉末,用等离子放电... 超细晶碳化钨-钴(WC-Co)硬质合金是当今具有高强度、高硬度最佳综合性能的材料.通过测定WC-Co材料的磁性能来控制其制备工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工作用喷雾热解-流态化连续还原碳化法制备了WC-Co纳米复合粉末,用等离子放电烧结(SPS烧结)技术制备了超细晶硬质合金,测试了不同钴含量样品的碳含量、密度和磁滞回线,由此计算了化合碳含量、钴平均自由程和碳化钨平均晶粒度,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粉末 等离子放电烧结 碳化钨- 矫顽磁力 比磁饱和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纳米W-10%Cu复合粉末制备与烧结工艺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涛 范景莲 +2 位作者 田家敏 成会朝 高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35-1239,共5页
采用溶胶喷雾干燥共还原法制备超细/纳米W-10%Cu(质量分数)复合粉末,将该粉末压制成形后进行一步烧结,研究粉末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对粉末晶粒尺寸、比表面积、粒度、氧含量、相组成和形貌的影响以及烧结参数对烧结体密度的影响。研究... 采用溶胶喷雾干燥共还原法制备超细/纳米W-10%Cu(质量分数)复合粉末,将该粉末压制成形后进行一步烧结,研究粉末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对粉末晶粒尺寸、比表面积、粒度、氧含量、相组成和形貌的影响以及烧结参数对烧结体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氧化物粉末可在较低温度下还原较完全,还原后的W-10Cu复合粉末粒度细小,团聚体粒度为100nm左右,单颗粒晶粒粒度约为22.6nm,W-10%Cu复合粉末在1350~1400℃烧结可达近全致密,其显微组织主要是细小的球形钨晶粒均匀弥散分布在铜相中,其中钨晶粒粒度约为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u复合粉末 超细/纳米 溶胶-喷雾干燥-共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WC-Co粉末的烧结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余晓华 邵刚勤 谢济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2-54,58,共4页
纳米复合WC-Co粉末的烧结是纳米晶WC-Co硬质合金制备的关键。主要阐述了纳米复合WC-Co粉末的烧结研究进展,包括纳米复合粉末的烧结特性、烧结机理和常用的烧结方法。
关键词 纳米复合WC-Co粉末 纳米复合钨碳-粉末 烧结特性 烧结机理 烧结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结构WC-Co复合粉末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34
6
作者 高荣根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1999年第2期49-54,共6页
介绍了一种制备纳米结构WCCo复合粉末的方法———热化学合成法。该方法包括原始溶液制备、喷雾干燥生成化学均匀的前驱体粉末及其流化床热转化为纳米结构WCCo复合粉末。论述了制得的纳米结构WCCo复合粉末的结构。
关键词 纳米结构 硬质合金 复合粉末 制备 碳化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纳米W-Cu复合粉末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黄丽枚 罗来马 +1 位作者 吴玉程 罗广南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34,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超细/纳米W-Cu复合粉末的研究进展,对超细/纳米W-Cu复合粉末的多种制备方法——机械合金化、机械-热化学法、喷雾干燥法、溶胶-凝胶法等进行了介绍和技术特点分析。
关键词 W-Cu复合粉末 超细/纳米晶粒 制备方法 机械合金化 喷雾干燥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钴-镍-锌氧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水蓉 刘开宇 +2 位作者 易小艺 何方 谢清亮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4年第6期607-613,共7页
以Co(NO3)2·6H2O和Ni(NO3)2·6H2O为原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为模板剂和碳锌的原料来源,制备了前驱体,随后通过高温煅烧法合成了多孔钴-镍-锌氧化物/碳纳米复合物。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等手... 以Co(NO3)2·6H2O和Ni(NO3)2·6H2O为原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为模板剂和碳锌的原料来源,制备了前驱体,随后通过高温煅烧法合成了多孔钴-镍-锌氧化物/碳纳米复合物。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等手段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研究,发现钴-镍-锌氧化物/碳复合物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高达155 m2/g。采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1A/g的电流密度下,钴-镍-锌氧化物/碳纳米复合物的比容量为804 F/g,远高于钴-镍氧化物的比容量(180 F/g),且1000次循环后其比容量仍保持94.4%;在高电流密度10A/g下,比容量保持率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氧化物/碳纳米复合 MOF-5 模板法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碳化钨-钴硬质合金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史晓亮 杨华 +2 位作者 邵刚勤 段兴龙 张卫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2-144,共3页
以液相复合-连续还原碳化方法制备的纳米碳化钨-钴复合粉末为原料,采用低压烧结制备了性能优良的超细碳化钨-钴硬质合金。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超细碳化钨-钴硬质合金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缺陷和粒度分析,同时对合金的力学性能进... 以液相复合-连续还原碳化方法制备的纳米碳化钨-钴复合粉末为原料,采用低压烧结制备了性能优良的超细碳化钨-钴硬质合金。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超细碳化钨-钴硬质合金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缺陷和粒度分析,同时对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低压烧结获得的烧结试样的洛氏硬度HRA≥93.5,抗弯强度TRS≥3300MPa,平均晶粒度<220nm。制备了具有高强度、高硬度的超细碳化钨-钴硬质合金。纳米碳化钨-钴复合粉末制备的超细硬质合金组织结构均匀,但局部仍然存在着组织缺陷,分析了产生缺陷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碳化钨- 复合粉末 超细硬质合金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钨/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硝基苯的电催化活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晓娟 马淳安 +1 位作者 李国华 沈田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904-2909,共6页
采用表面修饰技术和原位还原碳化技术制备了纳米碳化钨(WC)/碳纳米管(CN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差热分析(TG-DTA)等手段对WC/CNT纳米复合材料的晶相组成、形态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显... 采用表面修饰技术和原位还原碳化技术制备了纳米碳化钨(WC)/碳纳米管(CN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差热分析(TG-DTA)等手段对WC/CNT纳米复合材料的晶相组成、形态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样品是由WC和CNT两相构成,纳米WC颗粒均匀地分散在碳纳米管上,粒径细小;在空气气氛中,WC/CNT纳米复合材料在470℃以下保持稳定。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WC/CNT纳米复合材料对硝基苯的电催化活性和电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WC/CNT纳米复合材料对硝基苯的电催化活性优于纳米WC和CNT,且WC/CNT纳米复合材料在硝基苯电还原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钨 纳米 纳米复合材料 粉末微电极 电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TiO_2/SiO_2复合纳米微粒的合成及光催化降解NO_2^- 被引量:51
11
作者 金华峰 李文戈 +1 位作者 向纪明 唐吉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36-639,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 Ti O2 / Si O2 和不同浓度 Fe3+掺杂的 Fe3+ / Ti O2 / Si O2 复合纳米粉末 ,并利用XRD、BET、UV-vis等手段研究了 Ti O2 / Si O2 及掺铁形成的 Fe3+ / Ti O2 / Si O2 复合微粒的表面结构形态变化 ,以及对污染物...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 Ti O2 / Si O2 和不同浓度 Fe3+掺杂的 Fe3+ / Ti O2 / Si O2 复合纳米粉末 ,并利用XRD、BET、UV-vis等手段研究了 Ti O2 / Si O2 及掺铁形成的 Fe3+ / Ti O2 / Si O2 复合微粒的表面结构形态变化 ,以及对污染物 NO- 2 光催化降解的影响 .结果表明 ,Fe3+ / Ti O2 / Si O2 (ω( Fe3+ ) =1 .5 % ,m( Ti)∶ m( Si) =2∶ 1 )具有最佳活性 ,样品呈晶化度较低的锐钛矿结构 .Fe3+ 掺杂导致晶粒的增大 ,稳定性降低 ,大大提高了半导体的光催化活性 ,有利于对低浓度 NO-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TiO2/SiO2 TIO2/SIO2 复合微粒 光降解 NO2- 纳米粉末 催化活性 环境污染物 二氧化钛 二氧化硅 铁掺杂 亚硝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纳米复合陶瓷涂层的组织结构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26
12
作者 王东生 田宗军 +2 位作者 沈理达 刘志东 黄因慧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7-83,共7页
以Al2O3-13%TiO2(质量分数)团聚体复合陶瓷粉末为材料,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TiAl合金表面制备纳米结构陶瓷涂层。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粉末和涂层形貌、微观结构及相组成,讨论涂层的微观组织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纳米... 以Al2O3-13%TiO2(质量分数)团聚体复合陶瓷粉末为材料,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TiAl合金表面制备纳米结构陶瓷涂层。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粉末和涂层形貌、微观结构及相组成,讨论涂层的微观组织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纳米结构复合陶瓷涂层由部分熔化区以及与常规等离子喷涂类似的片层状完全熔化区组成;根据组织结构的不同,部分熔化区又分为液相烧结区(亚微米A12O3粒子镶嵌在TiO2基质相的三维网状或骨骼状结构)和固相烧结区(经过一定程度长大但仍保持在纳米尺度的残留纳米粒子);等离子喷涂使部分α-A12O3以及全部θ-A12O3转变为亚稳态γ-A12O3;纳米结构复合陶瓷涂层中的完全熔化区、液相烧结区及固相烧结区分别由等离子喷涂过程中纳米团聚体粉末中温度高于A12O3熔点、介于TiO2熔点到A12O3熔点之间以及低于TiO2熔点区域沉积获得,纳米结构涂层中不同部分熔化组织源于复合陶瓷粉末中A12O3与TiO2之间的熔点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13%TiO_2纳米复合陶瓷涂层 等离子喷涂 纳米团聚体粉末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还原碳化法制备TiC-WC-Ni超细粉末
13
作者 易忠来 邵刚勤 +5 位作者 李佳 张卫丰 王冲 段兴龙 林华幌 郭景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04期163-164,共2页
TiC-WC是一种重要的复式碳化物,原料粉末颗粒的大小对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以TiCl4、AMT、Ni(NO3)2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得纳米氧化物复合粉末,再经直接还原碳化合成了TiC-WC-Ni超细粉末。研究了碳化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TiC-WC是一种重要的复式碳化物,原料粉末颗粒的大小对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以TiCl4、AMT、Ni(NO3)2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得纳米氧化物复合粉末,再经直接还原碳化合成了TiC-WC-Ni超细粉末。研究了碳化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可以在1580℃碳化2h制备出粒径为0.2~03μm的超细TiC-WC-Ni粉末,其制备温度比传统碳化温度低1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末 直接还原 碳化法 Ni(NO3)2 溶胶-凝胶工艺 TiC-WC 碳化温度 复式碳化物 TICL4 纳米氧化物 粉末颗粒 复合粉末 还原碳化 制备温度 AMT 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Y-TZP/γ-Al_2O_3复合粉体制备方法的探究
14
作者 韦薇 陈亮维 +1 位作者 管春平 陈应花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45,共4页
以氧氯化锆、硝酸钇、硝酸铝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化学沉淀法)在经过扩孔处理的γ-Al2O3基载体上制备了纳米3Y-TZP/γ-Al2O3复合粉末。为有效去除水分,减少粉体团聚,采用正丁醇与粉末混合蒸馏。用XRD、TEM、BET等技术对粉体的进行了... 以氧氯化锆、硝酸钇、硝酸铝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化学沉淀法)在经过扩孔处理的γ-Al2O3基载体上制备了纳米3Y-TZP/γ-Al2O3复合粉末。为有效去除水分,减少粉体团聚,采用正丁醇与粉末混合蒸馏。用XRD、TEM、BET等技术对粉体的进行了表征,各种制备因素对所得粉末的影响被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复合粉体中ZrO2主要由四方晶相组成,产物粒径普遍在30nm左右;样品经600℃焙烧4h后的比表面积为79.21m2/g,总孔容为0.2816ml/g,平均孔径为14.223nm。由于该粉体具有高比表面性,可提高粉体的室温、高温力学性能和抗低温时效老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粉末 3Y-TZP/γ-Al2O3 表面活性剂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WC硬质合金制备新工艺 被引量:33
15
作者 赵海锋 朱丽慧 马学鸣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0-133,共4页
文章综述了制备纳米WC、WC Co粉体的几种方法。着重阐述了纳米WC Co硬质合金的烧结新工艺 :微波烧结、二阶段烧结、快速热等静压烧结和等离子体活化烧结等。与传统烧结方法相比 ,使用这些烧结新工艺制备的产品性能更优异 ,有很大的发展... 文章综述了制备纳米WC、WC Co粉体的几种方法。着重阐述了纳米WC Co硬质合金的烧结新工艺 :微波烧结、二阶段烧结、快速热等静压烧结和等离子体活化烧结等。与传统烧结方法相比 ,使用这些烧结新工艺制备的产品性能更优异 ,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WC 硬质合金 制备工艺 烧结 碳化钨 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溶胶-凝胶法制备CoPc/TiO_2及其光催化还原CO_2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志换 范济民 +1 位作者 刘少华 王志忠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238-241,243,共5页
以Ti(OC4H9)4为原料,采用改进溶胶-凝胶工艺将不同掺杂浓度的钴酞菁(CoPc)植入二氧化钛凝胶基质,制备了均匀掺杂的纳米级复合光催化剂CoPc/TiO2,以期拓宽TiO2的光响应范围。以CoPc/TiO2为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及NaOH水溶液中可将CO2成功... 以Ti(OC4H9)4为原料,采用改进溶胶-凝胶工艺将不同掺杂浓度的钴酞菁(CoPc)植入二氧化钛凝胶基质,制备了均匀掺杂的纳米级复合光催化剂CoPc/TiO2,以期拓宽TiO2的光响应范围。以CoPc/TiO2为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及NaOH水溶液中可将CO2成功还原为HCOOH、CH3OH、HCHO等产物,当光照50h时,还原总产物可达406.65μmol/g,其中主产物HCOOH量可达355.82μ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复合材料 酞菁 溶胶-凝胶法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付延鲍 马晓华 +2 位作者 杨清河 徐幸琪 宗祥福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25-230,共6页
聚合物电解质是现在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 ,有机 -无机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 (CSPE)是现在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主流。在聚合物电解质中添加无机粉末 ,特别是纳米材料 ,大大改善了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性能、离子导电性能以及界面稳定性... 聚合物电解质是现在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 ,有机 -无机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 (CSPE)是现在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主流。在聚合物电解质中添加无机粉末 ,特别是纳米材料 ,大大改善了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性能、离子导电性能以及界面稳定性能。对CSPE性能进行了评价 ,对在CSPE中添加无机粉末性能改善机理作了概括和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 研究进展 纳米无机粉末 锂离子电池 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技术》2008年第1~6期总目次
18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72-474,共3页
关键词 粉末冶金技术 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法 纳米 磁性能 机械合金化 粉末冶金 粉体 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工艺 燃烧合成 表面致密化 合金粉末 合金粉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文摘
19
作者 亓家钟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1-241,共1页
关键词 粉末冶金 金刚石工具 脉冲雾化 铝合金 不锈钢-碳化硅复合材料 纳米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