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d_2Fe_(14)B/α-Fe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有效各向异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冯维存 高汝伟 +2 位作者 韩广兵 刘汉强 白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8-290,共3页
 Nd2Fe14B/α Fe纳米复合永磁材料中存在软 软、软 硬、硬 硬3种不同磁性晶粒界面。不同晶粒间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使其有效各向异性常数Keff减小。Keff可以用这3种不同有效各向异性的统计平均值表示。计算结果显示:Keff随晶粒尺寸D的...  Nd2Fe14B/α Fe纳米复合永磁材料中存在软 软、软 硬、硬 硬3种不同磁性晶粒界面。不同晶粒间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使其有效各向异性常数Keff减小。Keff可以用这3种不同有效各向异性的统计平均值表示。计算结果显示:Keff随晶粒尺寸D的减小和软磁性成分的增加而降低。当D减小到4nm时,Keff减小为通常各向异性常数值的13~14。当软磁性相体积分数为50%时,Keff的值下降为硬磁性相对应值的12左右。有效各向异性与矫顽力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2Fe14B/α-Fe纳米复合永磁体 交换耦合相互作用 有效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Fe/Nd2Fe14B复合纳米晶的织构形成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晓红 关颖 +2 位作者 李伟 张静武 张湘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558-560,共3页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技术,研究了NdprFeCoB熔体快淬所制备的α-Fee/Nd2Fe14B纳米晶的织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Nd2Fe14B纳米晶具有较强的(001)织构,而α-Fe纳米晶具有(110)织构,这些织构垂直于薄带表面,且从自由面到激冷面逐渐减弱.从...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技术,研究了NdprFeCoB熔体快淬所制备的α-Fee/Nd2Fe14B纳米晶的织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Nd2Fe14B纳米晶具有较强的(001)织构,而α-Fe纳米晶具有(110)织构,这些织构垂直于薄带表面,且从自由面到激冷面逐渐减弱.从自由面到激冷面,Nd2Fe14B相在(001)晶面法线方向的尺寸和α-Fe相在(220)晶面法线方向的尺寸逐渐减小.在激冷面各晶面法线方向的尺寸相近,表明纳米晶的形状近似于等轴晶.α-Fe/Nd2Fei4B纳米晶织构的形成和生长受合金薄带在凝固过程中热流梯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米永磁体 晶体织构 控制 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Fe/Nd2Fe14B复合纳米晶合金的X射线定量相分析
3
作者 孙宏宇 李晓红 张湘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599-601,共3页
采用联立方程组确立了α-Fe/Nd2Fe14B复合纳米晶合金中相含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运用最小二乘回归法和抛弃平均法消除病态方程组.将其应用于α-Fe/Nd2Fe14B复合纳米晶合金的相含量计算,所得结果与直接对比法一致.
关键词 复合纳米永磁体 无标定量相分析 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永磁材料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尔德 石刚 +1 位作者 郭斌 胡连喜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61,共7页
综述了稀土永磁材料研究的新进展 ,重点介绍了具有磁交换耦合作用的新型纳米复合永磁体。通过列举一些典型永磁体合金和其磁性能 ,讨论了不同合金成分、制备工艺以及添加微量元素对磁性材料微观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同时说明了在纳米复... 综述了稀土永磁材料研究的新进展 ,重点介绍了具有磁交换耦合作用的新型纳米复合永磁体。通过列举一些典型永磁体合金和其磁性能 ,讨论了不同合金成分、制备工艺以及添加微量元素对磁性材料微观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同时说明了在纳米复合永磁材料中硬磁相与软磁相间的磁交换耦合作用机理 ,以及交换耦合作用对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磁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耦合作用 稀土永磁材料 磁性能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 纳米复合永磁体 磁性材料 合金成分 研究新进展 影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directly quenched Nd_2Fe_(14)B/α-Fe nanocomposite material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5
作者 盛洪超 曾夑榕 +1 位作者 靳朝相 钱海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275-1278,共4页
Directly quenched Nd9.5Fe81Zr3B6.5 nanocomposite permanent magnets were prepared under different melt treatment conditions, i.e., the melt temperature was varied prior to ejection onto the quenching wheel. The effect ... Directly quenched Nd9.5Fe81Zr3B6.5 nanocomposite permanent magnets were prepared under different melt treatment conditions, i.e., the melt temperature was varied prior to ejection onto the quenching wheel. The effect of quenching temperature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alloys was studied by X-ray diffractometr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magnetization measurements. It is found that a finer and more uniform microstructure can be obtained directly from the melt quenched at lower temperature. With increasing initial quenching temperature, the optimal quenching speed decreases and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ribbons becomes coarser and more irregular. As a result,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alloys are deteriorate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break of the pre-existing Nd2Fe14B clusters and decrease in number of the developing nuclei of Nd2Fe14B phase with increase in quenching temperature may be the causes for the change of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ribb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tructure nanocomposite magnet quenching temper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