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复合氢氧化镍电极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红兵 浦坦 李道火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05期146-147,共2页
纳米氢氧化镍材料是一种高效的镍电极材料 ,纳米级镍电极的制备方法对镍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很大。研究结果表明 :分散处理的纳米氢氧化镍颗粒制备的镍电极在容量与放电平台方面高于未处理的电极 ;纳米复合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优于纳米... 纳米氢氧化镍材料是一种高效的镍电极材料 ,纳米级镍电极的制备方法对镍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很大。研究结果表明 :分散处理的纳米氢氧化镍颗粒制备的镍电极在容量与放电平台方面高于未处理的电极 ;纳米复合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优于纳米镍电极。分散处理的纳米氢氧化镍颗粒组装而成的纳米复合镍电极电化学性能超过了常规球镍电极。纳米颗粒团聚的减轻与纳米颗粒的流动性 ,使纳米复合电极的导电性能与质子传导性能明显改善是分散处理纳米复合镍电极具有优良电化学性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容量 放电平台 纳米复合氢氧化镍电极 分散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镍氢氧化镍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长久 叶乃清 刁汉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5-337,共3页
Tow nanosize powders of β Ni(OH) 2 and NiO were synthesized by solid state reaction of NiC 2O 4·2H 2O with NaOH and NiCl 2·6H 2O with NaOH respectively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and SEM. Their electrochemica... Tow nanosize powders of β Ni(OH) 2 and NiO were synthesized by solid state reaction of NiC 2O 4·2H 2O with NaOH and NiCl 2·6H 2O with NaOH respectively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and SEM. Their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n that the composite electrode materials composed of the two kinds of nano particles and zinc powder displayed excellent discharge proper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镍 氧化镍 固相反应 纳米复合电极材料 制备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β-氢氧化镍和氧化镍掺杂Co(OH)_2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长久 叶乃清 +3 位作者 黄巧妹 尚伟 刁汉明 朱华平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66-170,共5页
通过采用NiC2 O4 ·2H2 O和NaOH进行固相反应 ,制备出 1 0~ 2 0nm的 β_Ni(OH) 2 和2 0~ 3 0nmNiO粉体 ,样品按一定的比例掺杂Co(OH) 2 和石墨粉制备复合电极 ,研究其电化学性能 .结果表明掺杂Co(OH) 2 的纳米Ni(OH) 2 和NiO复合... 通过采用NiC2 O4 ·2H2 O和NaOH进行固相反应 ,制备出 1 0~ 2 0nm的 β_Ni(OH) 2 和2 0~ 3 0nmNiO粉体 ,样品按一定的比例掺杂Co(OH) 2 和石墨粉制备复合电极 ,研究其电化学性能 .结果表明掺杂Co(OH) 2 的纳米Ni(OH) 2 和NiO复合电极其电化学性能有明显的改善 ,其电极结构稳定 ,充电效率高 ,开路电位达 2 4V ,电极经 1 0mA/cm2 恒电流充电 3h后 ,以 0 9mA/cm2 进行恒流放电 ,放电时间达到 1 6h以上 ,放电容量明显增大 ,放电电位平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据氧化镍 氧化镍 CO(OH)2 复合电极 固相反应 Β-NI(OH)2 NiO 纳米粉体 掺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氢氧化镍结构及其复合电极电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平 计亚军 +2 位作者 唐敏 周建华 何建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4-668,共5页
采用沉淀转化法制备纳米结构β-氢氧化镍,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仪(BET)、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结果显示,所得β-氢氧化镍呈片状和棒状的混合纳米结构,片层厚度约为35 nm,棒长为5... 采用沉淀转化法制备纳米结构β-氢氧化镍,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仪(BET)、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结果显示,所得β-氢氧化镍呈片状和棒状的混合纳米结构,片层厚度约为35 nm,棒长为50~80 nm,且比表面积约为68 m2/g.用线性电位扫描对β-氢氧化镍与二氧化锰复合电极的电催化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含有10%MnO2/10%Ni(OH)2的催化材料,在-0.7 V(vs.SCE)的极化电位下可获得约87 mA/cm2的电流密度,与单一的MnO2催化材料(约68 mA/cm2)相比有更佳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结构 复合电极 电催化性能 β-氢氧化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氢氧化镍掺杂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韩恩山 许寒 +1 位作者 康红欣 冯智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6-428,439,共4页
介绍了一种通过合成草酸镍,进而生成纳米Ni(OH)2的新的合成路线。X射线衍射以及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得到的Ni(OH)2为β型。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到,合成的Ni(OH)2样品呈针状,长度在100~200 nm之间,直径为10~20 nm。对掺杂质量分数8%纳... 介绍了一种通过合成草酸镍,进而生成纳米Ni(OH)2的新的合成路线。X射线衍射以及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得到的Ni(OH)2为β型。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到,合成的Ni(OH)2样品呈针状,长度在100~200 nm之间,直径为10~20 nm。对掺杂质量分数8%纳米级氢氧化镍的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可以发现:放电容量比未掺杂的球形氢氧化镍电极提高了9.6%,且经过10次循环以后放电容量仍能达到原来的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氢氧化镍 电极材料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结构氢氧化镍粉末对镍电极的改性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宋全生 李泱瑶 +1 位作者 唐致远 S.L.I.CHAN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0-172,176,共4页
采用水溶液化学沉淀法直接合成了具有纳米结构特征的氢氧化镍粉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面积等方法对其结构特征进行了表征。将纳米结构氢氧化镍粉末以一定比例添加到商用球形氢氧化镍粉末中作为活性材料... 采用水溶液化学沉淀法直接合成了具有纳米结构特征的氢氧化镍粉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面积等方法对其结构特征进行了表征。将纳米结构氢氧化镍粉末以一定比例添加到商用球形氢氧化镍粉末中作为活性材料制备发泡式镍电极,采用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CV)及交流阻抗分析(EIS)等方法对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结构氢氧化镍粉末的添加可以使镍电极在充电效率、放电比容量、活性物质利用率、放电电压、抗膨胀能力及高速率放电性能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添加有纳米结构粉末的镍电极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及更小的电化学反应阻抗,充电时氧气析出电位也比较高,因而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 改性 纳米结构 氢氧化镍粉末 碱性蓄电池 放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氢氧化镍和钴对镍电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郑辅养 余兴增 蔡长寿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7-169,共3页
通过充放电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的测定探讨了纳米级氢氧化镍和氢氧化镍表面包复CoOOH以及镍箔上电镀钴层对氢氧化镍粉末压制的镍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级氢氧化镍有较快的活化能力,CoOOH包Ni(OH)2则有较高的放电容量,而比例适当的... 通过充放电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的测定探讨了纳米级氢氧化镍和氢氧化镍表面包复CoOOH以及镍箔上电镀钴层对氢氧化镍粉末压制的镍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级氢氧化镍有较快的活化能力,CoOOH包Ni(OH)2则有较高的放电容量,而比例适当的纳米复合镍电极才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氢氧化镍表面包复CoOOH可改善镍电极的充放电性能;镍箔上镀钴可大大降低电极过程的电荷转移电阻;钴含量大于3%后,虽然活化速度有所下降,但是大电流充放电时,镍电极活性物的利用率更高,放电容量更大。纳米级Ni(OH)2含量大于30%后,镍电极的活化速度不仅未能加快,反而略有减慢,而且容量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电极 表面包复 镀钴层 性能 氢氧化镍 二次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氢氧化镍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庄玉贵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综述了纳米级氢氧化镍电极材料的制备原理和相应的方法,粉体材料的组成、晶相结构、形貌与制备工艺条件以及与电化学性能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纳米级氢氧化镍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纳米 氢氧化镍 电极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负载氢氧化镍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
9
作者 金君 于浩 +3 位作者 王飞 宋诗稳 刘珍叶 齐广才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39,共5页
采用表面滴涂结合循环伏安法制备了碳纳米管负载氢氧化镍修饰电极(Ni(OH)2/MWNT/CCE)。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葡萄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在优化条件下,安培法检测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2... 采用表面滴涂结合循环伏安法制备了碳纳米管负载氢氧化镍修饰电极(Ni(OH)2/MWNT/CCE)。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葡萄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在优化条件下,安培法检测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2.0×10-7~5.7×10-4 mol.L-1(r=0.999 9,s=2 786.5μA.(mmol.L-1)-1.cm-2)和5.7×10-4~2.7×10-3 mol.L-1(r=0.999 1,s=2 005.2μA.(mmol.L-1)-1.cm-2),检出限(3sb)为8.0×10-8 mol.L-1。该法已成功用于血清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镍 纳米 化学修饰电极 葡萄糖 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镍/氧化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煦呐 宋朝霞 +2 位作者 曾森 张玉娟 刘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20,共4页
通过化学沉淀法,将氧化石墨烯与硫酸镍、过硫酸铵、氨水反应,制备出Ni(OH)_2/GO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使用循环伏安法(CV)、恒电流充放电法... 通过化学沉淀法,将氧化石墨烯与硫酸镍、过硫酸铵、氨水反应,制备出Ni(OH)_2/GO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使用循环伏安法(CV)、恒电流充放电法研究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Ni(OH)_2/GO复合材料呈现为大小不等的薄片状结构。作为电极材料,复合材料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在1.0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476F/g,比纯Ni(OH)_2的比电容(387F/g)高出约20%。制备的Ni(OH)_2/GO复合电极材料适合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该方法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温和的途径将氢氧化镍分散在氧化石墨烯的表面上,可用于能量存储和转换装置中其它金属氢氧化物/GO复合材料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镍/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 电极材料 化学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Zn^(2+)替代镍离子的纳米氢氧化镍电极材料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红兵 浦坦 李道火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76-281,共6页
提出了多离子不同位置替代镍离子(利用晶格畸变互补性)来制备氢氧化镍电极材料的方法,并对Al3+、Zn2+的替代量、阴离子种类、活性剂的种类和反应温度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出了最佳的Al3+、Zn2+替代纳米氢氧化镍的制备工艺,获得电化学容量达... 提出了多离子不同位置替代镍离子(利用晶格畸变互补性)来制备氢氧化镍电极材料的方法,并对Al3+、Zn2+的替代量、阴离子种类、活性剂的种类和反应温度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出了最佳的Al3+、Zn2+替代纳米氢氧化镍的制备工艺,获得电化学容量达316 mAh/g的电极材料。通过晶格常数分析,证实了晶格畸变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离子 纳米氢氧化镍 电极材料 铝离子 锌离子 镍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氢氧化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余丹梅 周上祺 +1 位作者 陈昌国 王华清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4-115,共2页
镍电极性能是高能MH/Ni电池性能提高的关键因素。纳米氢氧化镍粒度小,表面积大,增加了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减小了质子在固相中的扩散距离,提高了质子的扩散速度,有利于改善镍电极电化学性能,近年来纳米氢氧化镍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研究热... 镍电极性能是高能MH/Ni电池性能提高的关键因素。纳米氢氧化镍粒度小,表面积大,增加了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减小了质子在固相中的扩散距离,提高了质子的扩散速度,有利于改善镍电极电化学性能,近年来纳米氢氧化镍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综述了纳米氢氧化镍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进展,并对现存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NI电池 电极 电解质溶液 纳米氢氧化镍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温度对纳米β-氢氧化镍团聚程度和循环伏安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赵力 张翠芬 周德瑞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25-1129,共5页
采用沉淀转化法制备出纳米级Ni(OH) 2 ,研究了干燥温度对材料团聚程度和电化学循环伏安性能的影响。XRD和TEM测试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材料为纳米级 β Ni(OH) 2 ,晶粒尺寸在 10~ 10 0nm之间。干燥温度对纳米级Ni(OH) 2 的团聚程度有较... 采用沉淀转化法制备出纳米级Ni(OH) 2 ,研究了干燥温度对材料团聚程度和电化学循环伏安性能的影响。XRD和TEM测试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材料为纳米级 β Ni(OH) 2 ,晶粒尺寸在 10~ 10 0nm之间。干燥温度对纳米级Ni(OH) 2 的团聚程度有较大影响 ,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材料的密度。循环伏安测试表明 :适当团聚的纳米级Ni(OH) 2 比微米级的具有更优越的电化学循环伏安性能 ,其质子扩散系数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镍氢电池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制备 氢氧化镍 干燥温度 团聚 循环伏安性能 粉末微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羧基苯基卟啉铜/银纳米线复合电极的构建及其在柔性透明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14
作者 范颖童 姚堉瑾 +3 位作者 万守昊 申一航 高翔 赵翠娥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09-1317,共9页
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二维四羧基苯基卟啉铜(Cu-TCPP,H_(2)TCPP=四(4-羧基苯基)卟吩)纳米片,并采用喷涂法构建了Cu-TCPP/AgNWs复合电极。Cu-TCPP、AgNWs的复合促进了电子的快速传输,进而提升了柔性透明超级电容器(FTSCs)的电化学性能。... 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二维四羧基苯基卟啉铜(Cu-TCPP,H_(2)TCPP=四(4-羧基苯基)卟吩)纳米片,并采用喷涂法构建了Cu-TCPP/AgNWs复合电极。Cu-TCPP、AgNWs的复合促进了电子的快速传输,进而提升了柔性透明超级电容器(FTSCs)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由Cu-TCPP/AgNWs组装的FTSCs的面积比电容达到5.96 mF·cm^(-2),透光率为58.6%,且经过180°的弯曲折叠后电容保持率仍高达87%,显示出良好的机械柔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超级电容器 导电复合电极 喷涂法 纳米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镍/碳纳米管复合型超级电容器的研制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晓峰 王大志 梁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7-141,共5页
通过电化学阴极还原的方法制备了氧化镍电极材料。经250℃脱水处理后氧化镍材料表现出法拉第赝电容的电化学特性且材料单电极比容量达到210F·g-1,优于普通活性炭材料。本文采用催化裂解法制备了碳纳米管电极材料,比容量达到了42F&#... 通过电化学阴极还原的方法制备了氧化镍电极材料。经250℃脱水处理后氧化镍材料表现出法拉第赝电容的电化学特性且材料单电极比容量达到210F·g-1,优于普通活性炭材料。本文采用催化裂解法制备了碳纳米管电极材料,比容量达到了42F·g-1。提出了采用电化学法沉积氧化镍和碳纳米管分别作为电容器正负极的新工艺,该工艺制备的复合型超级电容器的工作电位达到了1.6V,且具有良好的大电流放电特性。实验还表明该型氧化镍超级电容器具有极低的自放电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镍 法拉第赝电容 纳米 复合型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电容器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及氧化锌纳米复合物修饰丝印电极的制备及在去甲肾上腺素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玉婷 田辉 +2 位作者 王诗 陶莉 丁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53-957,共5页
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及氧化锌纳米复合物修饰的丝印电极(MWNTs-ZnO SPE)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的方法。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即抛型MWNTs-ZnO丝印电极,去甲肾上腺素在此电极上0.28 V处可产生灵敏的响应电流。应用方波伏安法测定NE的线性... 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及氧化锌纳米复合物修饰的丝印电极(MWNTs-ZnO SPE)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的方法。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即抛型MWNTs-ZnO丝印电极,去甲肾上腺素在此电极上0.28 V处可产生灵敏的响应电流。应用方波伏安法测定NE的线性范围为0.75~50μmol/L,r2=0.999 3,检出限(S/N=3)为0.3μmol/L。该法简单、快速、灵敏,且电极成本低、可批量制作,适用于大批量样品中NE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及氧化纳米复合物(MWNTs-ZnO) 丝印电极(SPE) 去甲肾上腺素(NE)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钛-聚苯胺载铂复合电极微分脉冲法测定葡萄糖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何珍 褚道葆 +1 位作者 陈忠平 尹晓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9-482,共4页
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钛-聚苯胺载铂(CNT/nanoTiO2-PAn-Pt)复合电极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作用。以0.5mol/LKOH水溶液为底液,采用微分脉冲法在-0.5—0.2V电位区间扫描,在-0.33V(vs,SCE)附近产生的氧化电流峰灵敏... 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钛-聚苯胺载铂(CNT/nanoTiO2-PAn-Pt)复合电极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作用。以0.5mol/LKOH水溶液为底液,采用微分脉冲法在-0.5—0.2V电位区间扫描,在-0.33V(vs,SCE)附近产生的氧化电流峰灵敏度高且峰型好,故以此峰为定量峰。葡萄糖浓度在1.25×10^-2~1.0×10^-5mol/L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81,检出限为5.0×10^-6mol/L。加入0.06mmol/L的抗坏血酸或0.3mmol/L的尿酸(模拟人血成份)均不干扰葡萄糖的测定。该电极对模拟血液中葡萄糖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纳米TiO2-PAn膜载Pt复合电极 葡萄糖 电催化氧化 微分脉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氧化物修饰碳糊电极在检测海洛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锡恩 朱旭华 +1 位作者 李重阳 高锦章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0-62,共3页
应用自制的纳米复合氧化物对碳糊电极进行修饰,以该电极为工作电极,213型铂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研究海洛因对Belousov-Zhabotinsky(B-Z)振荡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按质量比2∶1制备的纳米复合氧化物/石墨粉纳米铁酸钴... 应用自制的纳米复合氧化物对碳糊电极进行修饰,以该电极为工作电极,213型铂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研究海洛因对Belousov-Zhabotinsky(B-Z)振荡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按质量比2∶1制备的纳米复合氧化物/石墨粉纳米铁酸钴碳糊电极的振荡曲线规则、周期稳定、振幅较大、电极重现性好、使用时间长,使用该电极对海洛因的检测中发现,海洛因的加入明显地改变振荡体系的周期和振幅,即对振荡体系产生扰动,其对浓度1.54×10-5 mol/L的海洛因响应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氧化 修饰碳糊电极 振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钴氢氧化物膜修饰玻碳电极同时测定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
19
作者 侯宏卫 张小涛 +3 位作者 陈欢 刘彤 唐纲岭 胡清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5-109,共5页
文章将纳米金与钴氢氧化物膜的催化作用有效结合,制备了GNPs/CoOOH复合修饰电极,该修饰电极在碱性条件下对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具有较强的电催化活性。考察了支持电解质酸度及纳米金沉积时间对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电化学响应的影响,选取0.... 文章将纳米金与钴氢氧化物膜的催化作用有效结合,制备了GNPs/CoOOH复合修饰电极,该修饰电极在碱性条件下对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具有较强的电催化活性。考察了支持电解质酸度及纳米金沉积时间对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电化学响应的影响,选取0.1 mol/L PBS(pH 10.0)作为支持电解质,纳米金的最佳沉积时间为4 min。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利用差示脉冲伏安法(DPV)对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进行选择性检测:当两者浓度同时改变时,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分别在7~100μmol/L和6~1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对应的检出限分别为0.9、0.8μmol/L(S/N=3)。该复合修饰电极具有较好的重现性、稳定性及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酚 对苯二酚 纳米 氢氧化物膜 复合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电极极化现象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宏亮 金海 +2 位作者 张丝钰 刘鹏 彭宗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5591-5599,共9页
以单层氧化石墨烯(GO)为填料,采用两相萃取法制备了纳米GO/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和对照用纯EP试样。对GO在EP基体中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测。测量了试样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空间电荷分布,发现直流电场下复合材料试样内部有明显的异极性电... 以单层氧化石墨烯(GO)为填料,采用两相萃取法制备了纳米GO/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和对照用纯EP试样。对GO在EP基体中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测。测量了试样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空间电荷分布,发现直流电场下复合材料试样内部有明显的异极性电荷积聚。测量了复合材料及EP试样的宽频介电谱,发现复合材料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会出现较明显的介电松弛现象。利用修正后的电极极化模型对复合材料的宽频介电谱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低频区出现的介电松弛现象为电极极化造成的,产生电极极化的载流子主要来源于离子跳跃电导;温度达到80℃以上时,EP基体的直流电导率明显增大,其载流子主要来源于电子跳跃电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环氧树脂 纳米复合材料 空间电荷 电极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