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_2O_3异质复合对TiO_2纳米晶晶型转变和晶粒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志义 崔作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52,共7页
以Al2O3为异质相,采用液相共沉淀法,考察了异质相的复合及复合量对TiO2纳米晶晶型转化、晶粒生长及紫外-可见光吸收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其复合结构进行了初步解析.结果表明:TiO2晶经Al2O3复合后,其相变过程和晶粒生长均得到显著的抑制,90... 以Al2O3为异质相,采用液相共沉淀法,考察了异质相的复合及复合量对TiO2纳米晶晶型转化、晶粒生长及紫外-可见光吸收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其复合结构进行了初步解析.结果表明:TiO2晶经Al2O3复合后,其相变过程和晶粒生长均得到显著的抑制,900℃仍完全是锐钛矿结构,950—1050℃之间为良好的混晶结构;950℃晶粒呈球形,粒径平均在 20-30nm左右,分散均匀,其紫外-可见光吸收特性较700℃纯TiO2晶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AL2O3 异质相 纳米复合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土制备复合纳米晶的粘度和形态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银叶 马智 +2 位作者 范文元 秦永宁 韩森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9-101,共3页
The composite nanocrystallites with mullite as the main crystalline phase was prepared from kaolin by hydrothermal method after a series of treatments. The influences of feed composition, heat treatment of kaolin, cry... The composite nanocrystallites with mullite as the main crystalline phase was prepared from kaolin by hydrothermal method after a series of treatments. The influences of feed composition, heat treatment of kaolin, crystallization time and calcination on the particle size and shap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莫来石 复合纳米 制备 粘度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Si_3N_4纳米晶复合膜的微结构和强化机制 被引量:13
3
作者 孔明 赵文济 +2 位作者 乌晓燕 魏仑 李戈扬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9-544,共6页
采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高硬度的TiN/Si3N4纳米晶复合膜的观察发现,这类薄膜的微结构与Veprek提出的nc-TiN/a-Si3N4模型有很大不同;复合膜中的TiN晶粒为平均直径约10nm的柱状晶,存在于柱晶之间的Si3N4界面相厚度为0.5-0.7nm,呈... 采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高硬度的TiN/Si3N4纳米晶复合膜的观察发现,这类薄膜的微结构与Veprek提出的nc-TiN/a-Si3N4模型有很大不同;复合膜中的TiN晶粒为平均直径约10nm的柱状晶,存在于柱晶之间的Si3N4界面相厚度为0.5-0.7nm,呈现晶体态,并与TiN形成共格界面.进一步采用二维结构的TiN/Si3N4纳米多层膜的模拟研究表明,Si3N4层在厚度约<0.7nm时因TiN层晶体结构的模板作用而晶化,并与TiN层形成共格外延生长结构,多层膜相应产生硬度升高的超硬效应.由于TiN晶体层模板效应的短程性,Si3N4层随厚度微小增加到1.0nm后即转变为非晶态,其与TiN的共格界面因而遭到破坏,多层膜的硬度也随之迅速降低.基于以上结果,本文对TiN/Si3N4纳米晶复合膜的强化机制提出了一种不同于nc-TiN/a-Si3N4模型的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Si3N4纳米复合 纳米多层膜 界面相 体化 超硬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体系下二氧化钛与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晶的合成 被引量:4
4
作者 杨俊松 张晖 +1 位作者 王腾 张胜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6,82,共4页
200℃下四方结构的二氧化钛(TiO2)与氧化石墨烯(GO)复合纳米晶在一个装有适量钛酸四丁酯、无水乙醇、氧化石墨烯和蒸馏水的密闭的水热釜中加热12 h后被制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一系列... 200℃下四方结构的二氧化钛(TiO2)与氧化石墨烯(GO)复合纳米晶在一个装有适量钛酸四丁酯、无水乙醇、氧化石墨烯和蒸馏水的密闭的水热釜中加热12 h后被制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一系列分析仪器被运用来揭示二氧化钛与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晶是由粒径大约160 nm的四方结构的二氧化钛纳米晶与氧化石墨烯复合而成,通过紫外吸收对其光学性能进行了必要的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氧化石墨烯 复合纳米 水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制备Mo-3%Cu纳米晶复合粉末特性 被引量:6
5
作者 胡保全 白培康 程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2期73-75,共3页
利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出Mo-3%Cu(质量分数,以下同)超细复合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BET氮吸附法和DTA差热分析方法对球磨后的Mo-6%Cu纳米晶复合粉的组织结构变化、表面特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能球磨可以制取纳米晶复... 利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出Mo-3%Cu(质量分数,以下同)超细复合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BET氮吸附法和DTA差热分析方法对球磨后的Mo-6%Cu纳米晶复合粉的组织结构变化、表面特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能球磨可以制取纳米晶复合粉末,晶粒内部产生很大的晶格畸变,同时球磨产生的晶体缺陷使原子扩散加快,形成Mo-Cu超饱和固溶体和扩大Mo在粘结相中的溶解度,BET氮吸附结果证实了球磨使粉末产生大量微孔,且比表面、中孔表面和孔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 机械合金化 Mo-Cu合金 纳米复合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复合Nd_(10)Fe_(76)B_(10)Nb_(4-x)Zr_x(x=0~4)永磁合金的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洁 谭晓华 +3 位作者 徐晖 陶雪云 白琴 侯雪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4,共4页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成分为Nd10Fe76B10Nb4-xZrx(x=0~4)的合金条带,退火处理后得到了纳米晶复合永磁合金。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析了该合金体系的退磁曲线、磁交互作用曲线(δM-H曲线)、磁化率χ随外加磁场变化曲线,研究了其磁...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成分为Nd10Fe76B10Nb4-xZrx(x=0~4)的合金条带,退火处理后得到了纳米晶复合永磁合金。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析了该合金体系的退磁曲线、磁交互作用曲线(δM-H曲线)、磁化率χ随外加磁场变化曲线,研究了其磁性能及软、硬磁性相间的交换耦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Zr元素可细化晶粒,从而有效地增强合金中软、硬磁性相间的交换耦合作用,进而提高合金的综合磁性能。当Zr含量为2%(原子分数)时,制得的合金具有最佳的综合磁性能:jHc=1059.16kA/m,Br=1.08T,(BH)max=185.72kJ/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 磁性能 交换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在微结构与制备工艺上的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敬丰 蒲健 +2 位作者 肖建中 甘章华 易回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7期21-23,75,共4页
介绍了Skomski和Coey等人提出的各向异性纳米晶复合永磁体的理想模型,对比分析了当前制备工艺得到的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与该模型的差异,并因此在微结构和制备工艺设计上提出了一些思路,以期充分发挥该材料诱人的高性能。
关键词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 设计 理想模型 磁性能 微结构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TiC/W纳米晶复合粉体的烧结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勇 吴玉程 +1 位作者 于福文 陈俊凌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7,共4页
利用高能机械球磨制备出W-10%TiC复合粉体并进行烧结,分析了粉体特性和烧结体的组织形貌。结果表明:球磨使引入的镍铁和钨形成固溶体,并且产生大量缺陷,从而促进烧结致密化。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粉体晶粒尺寸下降,点阵畸变逐渐增大,经... 利用高能机械球磨制备出W-10%TiC复合粉体并进行烧结,分析了粉体特性和烧结体的组织形貌。结果表明:球磨使引入的镍铁和钨形成固溶体,并且产生大量缺陷,从而促进烧结致密化。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粉体晶粒尺寸下降,点阵畸变逐渐增大,经过球磨后粉体具有较高的烧结活性,并且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复合粉体烧结后密度逐渐增加。烧结体显微组织均匀致密,没有间隙和空洞出现,其中钨颗粒近似呈球状,粒径为20~30μm,碳化钛颗粒基本保持原始颗粒大小(1~2μm)弥散分布在相邻的钨颗粒边界处;钨镍铁相呈网状组织包围着部分钨和碳化钛颗粒,其体积随着球磨时间延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碳化钛 高能球磨 纳米复合粉体 烧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复合Nd_(9.5)Fe_(76)Co_5Zr_(3-x)Nb_xB_(6.5)(x=0~3.0)粘结磁体的磁性能和温度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丽萍 谭晓华 +1 位作者 徐晖 徐兴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02-1105,共4页
采用熔体快淬法及真空退火工艺制备了Nd9.5Fe76Co5Zr3-xNbxB6.5(x=0~3.0)粘结磁体,研究了其磁性能及温度系数。结果表明,随着Nb含量的增加,合金剩磁逐渐提高,磁能积和矫顽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Zr元素与Nb元素复合添加,能够有效... 采用熔体快淬法及真空退火工艺制备了Nd9.5Fe76Co5Zr3-xNbxB6.5(x=0~3.0)粘结磁体,研究了其磁性能及温度系数。结果表明,随着Nb含量的增加,合金剩磁逐渐提高,磁能积和矫顽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Zr元素与Nb元素复合添加,能够有效地改善矫顽力温度系数β。经最佳条件退火处理后制备的Nd9.5Fe76Co5Zr1.5Nb1.5B6.5的粘结磁体,具有最优的综合磁性能:Br=0.717T,Hcj=773kA/m,(BH)max=82kJ/m3,α20~150℃=-0.111%/℃,β20~150℃=-0.3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 磁性能 温度系数 交换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复合纳米晶耐温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志义 史献峰 崔作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21-1424,共4页
以Al2O3为异质相,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TiO2纳米复合晶,考察了反应方式、反应产物脱水方式、以及异质相复合量对耐温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其光吸收特性及结构形态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TiO2纳米晶经异质复合后,耐温性能得到显... 以Al2O3为异质相,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TiO2纳米复合晶,考察了反应方式、反应产物脱水方式、以及异质相复合量对耐温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其光吸收特性及结构形态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TiO2纳米晶经异质复合后,耐温性能得到显著改善,表现为:900℃完全是锐钛矿结构,950~1050℃为良好的混晶结构;950℃晶粒呈球形,分散均匀,无团聚现象,粒径20~30nm,UV-vis吸收特性优于700℃纳米TiO2混晶.无定形Al2O3的表面均匀包覆和键和约束机制,抑制了纳米TiO2的晶型转化和颗粒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异质相 复合纳米 耐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Si_3N_4界面结构对Ti-Si-N纳米晶复合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晓萍 梅芳华 +2 位作者 邵楠 李戈扬 顾明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63-1367,共5页
采用多层膜模拟的方法研究了Ti-Si-N纳米晶复合膜中Si3N4界面相的存在方式,以探讨纳米晶复合膜的超硬机制.研究结果表明Si3N4层厚对TiN/Si3N4多层膜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当Si3N4层厚小于0.7nm时,因TiN晶体的“模板效应”,原为... 采用多层膜模拟的方法研究了Ti-Si-N纳米晶复合膜中Si3N4界面相的存在方式,以探讨纳米晶复合膜的超硬机制.研究结果表明Si3N4层厚对TiN/Si3N4多层膜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当Si3N4层厚小于0.7nm时,因TiN晶体的“模板效应”,原为非晶态的Si3N4晶化,并反过来促进TiN的晶体生长,从而使多层膜呈现TiN层和Si3N4层择优取向的共格外延生长.相应地,多层膜产生硬度和弹性模量升高的超硬效应,最高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34.0GPa和352GPa.当层厚大于1.3nm后,Si3N4呈现非晶态,多层膜中TiN晶体的生长受到Si3N4非晶层的阻碍而形成纳米晶,薄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亦随之下降.由此可得,Ti-Si-N纳米晶复合膜的强化与多层膜中2层不同模量调制层共格外延生长产生的超硬效应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结构 纳米复合 共格外延生长 超硬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BaMgAl_(10)O_(17):Eu复合氧化物的合成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璠 李样生 胡友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69-1071,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晶BaMgAl_(10)O_(17):Eu蓝色荧光粉,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微米晶相比,纳米晶的XRD图谱展宽,随着Eu^(2+)浓度的增加,表现为荧光猝灭;荧光猝灭源于晶格迁移。
关键词 荧光粉 BaMgAl10O17:Eu 纳米复合氧化物 稀土铝酸盐 铕掺杂 合成 发光特性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苞叶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及其聚砜复合膜的抗污染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雪 韩阜益 +4 位作者 降帅 赵艳娇 刘慧 赵兵 刘丽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20,共7页
为了提高玉米苞叶的经济价值,以玉米苞叶为原料,采用高强度超声波法制备纤维素纳米晶(CNC),并协同共混相转化法制备聚砜(PSF)/CNC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以及超滤装置测试了CNC和PSF/CNC复合膜的形态结... 为了提高玉米苞叶的经济价值,以玉米苞叶为原料,采用高强度超声波法制备纤维素纳米晶(CNC),并协同共混相转化法制备聚砜(PSF)/CNC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以及超滤装置测试了CNC和PSF/CNC复合膜的形态结构和性能;探讨了CNC含量对复合膜的强度,亲水性,水通量以及抗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从玉米苞叶中提取的CNC,平均直径为18.82 nm,平均长度为569.95 nm,晶型结构为纤维素I型,结晶度为53.86%。CNC的加入提高了PSF膜的断裂强度,并可改善PSF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综合考虑CNC对PSF复合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得出CNC最佳添加量为2%,相应复合膜的水通量和抗污染性能分别为纯PSF膜的2.13倍和1.32倍,蛋白质截留率为48.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 玉米苞叶 聚砜/纤维纳米复合 蛋白质截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制备Al_3Ti/Al块体纳米晶复合材料 被引量:8
14
作者 席生岐 周敬恩 +2 位作者 朱蕊花 郑玉峰 郑修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15-119,共5页
通过对Al Ti系和Al TiO2 系进行高能球磨和压制烧结制备了固态原位反应生成的纳米晶块体Al3Ti/Al复合材料。研究表明 :Al Ti合金系高能球磨后 ,各组元晶粒得到细化 ,并且Ti在Al中发生了强制超饱和固溶 ,烧结时原位反应形成纳米晶Al3Ti/A... 通过对Al Ti系和Al TiO2 系进行高能球磨和压制烧结制备了固态原位反应生成的纳米晶块体Al3Ti/Al复合材料。研究表明 :Al Ti合金系高能球磨后 ,各组元晶粒得到细化 ,并且Ti在Al中发生了强制超饱和固溶 ,烧结时原位反应形成纳米晶Al3Ti/Al复合材料 ;而Al TiO2 反应体系高能球磨仅发生组分晶粒细化 ,烧结时TiO2 部分还原并和Al原位反应生成纳米晶 (Ti2 O3+Al3Ti) /Al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纳米复合材料 Al3Ti/Al复合材料 高能球磨 原位反应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复合材料电沉积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文峰 朱荻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4-49,共6页
纳米晶复合材料电沉积工艺是在金属电沉积过程中加入纳米颗粒 ,使其与金属共沉积 ,并通过控制适当的工艺条件 ,最终获得具有优良性能的纳米晶复合材料的过程。分析了电沉积过程中纳米晶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 ,并提出了有利于获得纳米晶复... 纳米晶复合材料电沉积工艺是在金属电沉积过程中加入纳米颗粒 ,使其与金属共沉积 ,并通过控制适当的工艺条件 ,最终获得具有优良性能的纳米晶复合材料的过程。分析了电沉积过程中纳米晶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 ,并提出了有利于获得纳米晶复合材料的措施 ;综述了各种因素 ,如纳米颗粒的性质、电解条件、脉冲参数、纳米颗粒的分散方法以及有机添加剂对复合过程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电沉积 性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溅射Ti-Al-Si-N纳米晶复合薄膜的微结构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云杉 孔明 +2 位作者 胡晓萍 李戈扬 顾明元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6,共3页
采用 Ar、N2 和 SiH4 混合气体反应溅射制备了一系列不同 Si 含量的 Ti- Al- Si- N 薄膜,并采用EDS、AES、XRD、TEM和微力学探针研究了薄膜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混合气体中SiH4 分压可以方便地获得不同 Si 含量的 Ti- A... 采用 Ar、N2 和 SiH4 混合气体反应溅射制备了一系列不同 Si 含量的 Ti- Al- Si- N 薄膜,并采用EDS、AES、XRD、TEM和微力学探针研究了薄膜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混合气体中SiH4 分压可以方便地获得不同 Si 含量的 Ti- Al -Si N纳米晶复合薄膜。当 Si 含量达到 3. 5% (原子分数)时,薄膜中出现 TiSix 界面相,造成(Ti,Al)N 晶粒细化,使薄膜力学性能得到提高,硬度和弹性模量的最高值分别为 36.0GPa和 400GPa。进一步提高 Si 含量,薄膜的力学性能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溅射 纳米复合薄膜 微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忭 张敏刚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4年第4期8-11,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晶双相复合永磁材料的发展状况,重点从该类合金的矫顽力理论和提高磁性能的方法两个方面作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 矫顽力 磁性能 永磁合金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磁性能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静贤 张同俊 崔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2期265-268,共4页
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计算了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的磁性能 ,并对软磁相比例对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当软磁相比例增加时 ,由于软磁相高的饱和磁极化强度以及软硬磁相间的交换耦合作用的影响 ,剩磁逐渐增加 ,但矫顽力则随着... 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计算了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的磁性能 ,并对软磁相比例对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当软磁相比例增加时 ,由于软磁相高的饱和磁极化强度以及软硬磁相间的交换耦合作用的影响 ,剩磁逐渐增加 ,但矫顽力则随着软磁相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磁体 计算机模拟 剩磁增强 矫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D/0D有序复合SnO2纳米晶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德政 杨高元 +6 位作者 向文灏 王松 李望南 钟杰 黄福志 陈美华 梁桂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94,共10页
通过水热前驱体中的功能添加剂调控一维(1D)纳米棒阵列疏密度,继而在纳米棒间隙沉积零维(0D)纳米颗粒,制备1D/0D有序的复合SnO2电子传输层(ETL),并组装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系统研究前驱体中NaCl添加剂以及后续纳米颗粒的沉... 通过水热前驱体中的功能添加剂调控一维(1D)纳米棒阵列疏密度,继而在纳米棒间隙沉积零维(0D)纳米颗粒,制备1D/0D有序的复合SnO2电子传输层(ETL),并组装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系统研究前驱体中NaCl添加剂以及后续纳米颗粒的沉积对复合ETL的形貌结构、光谱性能及界面电荷过程的作用规律,探讨上述作用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机制。前驱体中NaCl的加入使棒密度变小,从而使0D纳米颗粒顺利渗透到1D纳米棒间隙中,其对钙钛矿/ETL和钙钛矿/FTO界面复合的抑制作用是造成器件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增大的原因。在经2 mL饱和NaCl水溶液改性的1D电子传输层ETL-2Cl的基础上,继续沉积0D的纳米颗粒,制备得到新型1D/0D复合电子传输层ETL-2P,后者优良的电荷复合抑制作用(复合电阻是ETL-2Cl的2.9倍)和高效的电子抽提性能(抽提速率3.03×10^7 s^-1,抽提效率91.6%)促成了电池较优的光电性能(光电效率1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SnO2纳米 形貌调控 纳米结构 电子传输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能充电系统中纳米晶复合屏蔽结构的屏蔽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献 王禹潮 +2 位作者 杨庆新 沙琳 刘立东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59,共8页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屏蔽背部空间的漏磁问题,提出一种边缘加厚的新型纳米晶复合屏蔽结构。通过建立多层复合屏蔽数学模型,仿真计算分析不同屏蔽结构背部空间磁通密度。结果表明:边缘加厚纳米晶复合屏蔽结构对于屏蔽背后空间漏磁...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屏蔽背部空间的漏磁问题,提出一种边缘加厚的新型纳米晶复合屏蔽结构。通过建立多层复合屏蔽数学模型,仿真计算分析不同屏蔽结构背部空间磁通密度。结果表明:边缘加厚纳米晶复合屏蔽结构对于屏蔽背后空间漏磁场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相比于单层纳米晶复合屏蔽磁通密度下降了25%~26.1%,相比于铁氧体+铝板结构磁通密度下降了50%~55.7%,屏蔽结构的屏蔽效能高22.9%~26.7%,有效地减少了屏蔽的漏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屏蔽效能 磁通密度分布 纳米复合屏蔽结构 空间磁测量 电磁屏蔽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