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对嗜乙酸产甲烷八叠球菌表面特性与生物效应研究
1
作者 孙逊 王文宇 +2 位作者 李晓华 祝凡平 袁宪正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4,共6页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多参数成像技术、功能化探针技术和单细胞力谱技术,研究了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Fe_(3)O_(4)NPs)诱导的嗜乙酸产甲烷八叠球菌的表面特性和黏附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Fe_(3)O_(4)NPs暴露促进了细胞的甲烷产量,促进胞外...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多参数成像技术、功能化探针技术和单细胞力谱技术,研究了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Fe_(3)O_(4)NPs)诱导的嗜乙酸产甲烷八叠球菌的表面特性和黏附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Fe_(3)O_(4)NPs暴露促进了细胞的甲烷产量,促进胞外聚合物的蛋白和多糖分泌,降低了表面粗糙度和细胞刚度。Fe_(3)O_(4)NPs暴露影响细胞表面的化学性质,进而改变细胞间和细胞-气泡间界面黏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 嗜乙酸产甲烷八叠球菌 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 表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水中银检测上的应用
2
作者 秦园 吴建兵 +4 位作者 沈怡佳 吴梅 朱楠 陈蓉 陈祝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9-462,共4页
以柚子皮粉末、六水合三氯化铁、尿素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生物质炭-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NC/Fe_(3)O_(4)NPs)。取10.0 mL水样,加入10.0 mg NC/Fe_(3)O_(4)NPs,振荡15 min,用磁铁吸附NC/Fe_(3)O_(4)NPs,与溶液分离,弃去溶液,再加... 以柚子皮粉末、六水合三氯化铁、尿素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生物质炭-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NC/Fe_(3)O_(4)NPs)。取10.0 mL水样,加入10.0 mg NC/Fe_(3)O_(4)NPs,振荡15 min,用磁铁吸附NC/Fe_(3)O_(4)NPs,与溶液分离,弃去溶液,再加入5.0 mL水洗涤NC/Fe_(3)O_(4)NPs,弃去溶液,重复洗涤3次,加入5.0 mL 30%(体积分数)硝酸溶液,振荡15 min,磁性分离NC/Fe_(3)O_(4)NPs,收集溶液,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银的含量。结果表明,银的质量浓度在0.20~10.0μg·L^(-1)内与对应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为0.13μg·L^(-1)。对6.0μg·L^(-1)银标准溶液测定6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按照标准加入法对实际样品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1.5%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NC/Fe_(3)O_(4)NPs) 磁性固相萃取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体系中四氧化三铁与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颗粒的合成 被引量:7
3
作者 杨俊松 张晖 +1 位作者 王腾 张胜义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0-102,共3页
在200℃自气压水热条件下制备了四氧化三铁与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颗粒。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一系列仪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四氧化三铁与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颗粒由粒径大约20 nm的四氧... 在200℃自气压水热条件下制备了四氧化三铁与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颗粒。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一系列仪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四氧化三铁与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颗粒由粒径大约20 nm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与氧化石墨烯复合而成,数据分析表明氧化石墨烯对于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形成和进一步演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水热 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物理因素对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在有机质存在条件下的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持留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胡俊栋 鞠莉 +2 位作者 寇小明 王学军 金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17-2024,共8页
近些年来,环境研究者对纳米颗粒的迁移性进行了部分研究,但是对环境稳定性低、反应活性高的金属氧化物工程纳米颗粒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沉积行为的系统探讨还很不足,尤其是对其在有机质(NOM)存在条件下迁移行为的了解非常有限。本研究选... 近些年来,环境研究者对纳米颗粒的迁移性进行了部分研究,但是对环境稳定性低、反应活性高的金属氧化物工程纳米颗粒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沉积行为的系统探讨还很不足,尤其是对其在有机质(NOM)存在条件下迁移行为的了解非常有限。本研究选用四氧化三铁磁纳米颗粒(MENP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填充柱淋溶实验法,对其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持留行为展开探讨,其目的是考察几种主要介质环境物理因素对其在天然有机质存在条件下的纵向淋溶过程及其在介质中持留量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不利吸附条件下的MENPs集聚体在多孔介质中的吸附持留及迁移性能取决于多种合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孔隙水流速增大时,MENPs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性增强,持留性减弱,持留MENPs在介质中的逐层分布随孔隙水流速改变而变化;而且,MENPs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持留性与介质颗粒的表面物理性质也有关,天然有机质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石英砂表面的异质性。另外,介质颗粒粒径大小也是影响MENP-介质间持留机制的重要因子。当多孔介质颗粒粒径大小改变时,MENPs穿透曲线及持留分布曲线随之变化明显,MENPs的吸附沉积机制也相应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饱和多孔介质 迁移 持留 DLVO(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理论 物理因子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妥珠单抗包被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对肺癌细胞放射增敏及磁共振显像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葛小林 孟庆红 +1 位作者 马珺 孙新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简称hR3,是表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对多种实体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放疗增敏作用,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有良好的磁共振信号敏感性,文中探讨hR3包被的超胜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p... 目的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简称hR3,是表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对多种实体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放疗增敏作用,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有良好的磁共振信号敏感性,文中探讨hR3包被的超胜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particles,SPIO)对肺癌A549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和对肺癌细胞体外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hR3-SPIO对肺癌A549细胞的毒性;用克隆形成抑制实验检测hR3-SPIO对肺癌A549细胞放射增敏的影响,用多靶单击方程拟合肺癌A549细胞的剂量存活曲线,求出放射增敏比(sensitization enhancement ratio,SER),评价增敏效果;将hR3-SPIO、hR3、SPIO分别与A549细胞孵育,同时设立对照组,体外MRI观察各组T2弛豫时间。结果不同浓度的hR3-SPIO作用于人肺癌A549细胞株24 h后,其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hR3-SPIO对肺癌A549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25μg/ml hR3-C225培养24 h的放射增敏比(SER)为1.20;体外MRI显示hR3-C225组T2弛豫时间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 hR3-SPIO对肺癌A549细胞有毒性作用和有放射增敏性;hR3-SPIO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过表达的肺癌细胞具有较好磁共振靶向成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增敏作用 尼妥珠单抗 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肺癌A54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制备磁性四氧化三铁-金纳米复合颗粒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6
作者 李永生 陈玲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1-228,共8页
随着纳米催化剂的不断发展,基于纳米金的多功能复合材料以其高效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简单可控的原位还原法,制备了一种粒径均一、分散性良好、可快速磁分离且具有高催化活性与催化稳定性的磁性四氧化三铁-金纳米复合... 随着纳米催化剂的不断发展,基于纳米金的多功能复合材料以其高效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简单可控的原位还原法,制备了一种粒径均一、分散性良好、可快速磁分离且具有高催化活性与催化稳定性的磁性四氧化三铁-金纳米复合颗粒。首先用有机硅源-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PTES)水解得到的有机硅层来包覆粒径约100 nm的亲水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颗粒,再通过有机硅层表面的巯基来锚定原位还原生成的尺寸可控的金纳米颗粒(2 nm或6 nm),得到内核为四氧化三铁、壳层为金纳米颗粒均匀修饰有机硅层的磁性氧化硅复合颗粒。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光散射仪(DLS)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对所合成材料进行系统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磁性氧化硅复合颗粒核壳结构明显,分散性良好,粒径约为150 nm;饱和磁强度为32.1 A?m2/kg,具有良好的超顺磁特性。将其应用于4-硝基苯酚的催化还原,转化频率(TOF)值高达70 s-1,远高于文献报道值,五次循环反应后的转化率依然高达98%,证实其具备高催化活性及良好的循环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还原 磁性氧化三铁-金纳米复合颗粒 超顺磁性 高催化活性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暴露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进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7
作者 林晓君 赵甲亭 +2 位作者 郭晨 宋慧东 陈汉清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7-307,共11页
医用及工业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效应评价及其潜在生物安全性研究已成为纳米生物学及预防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拟探讨氨基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amino-modified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NH_(2)-Fe_(3)O_(4) NPs)尾静脉单次5 m... 医用及工业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效应评价及其潜在生物安全性研究已成为纳米生物学及预防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拟探讨氨基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amino-modified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NH_(2)-Fe_(3)O_(4) NPs)尾静脉单次5 mg·kg^(-1)给药1周后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模型小鼠肝脏功能及疾病进展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合成生物相容性好的NH_(2)-Fe_(3)O_(4) NP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等技术表征其表面形貌结构、粒径分布、zeta电位、水合粒径等物理化学性质。接着,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给药组(对照组)、NH_(2)-Fe_(3)O_(4) NPs尾静脉单次5 mg·kg^(-1)给药1周正常小鼠组(暴露组)、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methionine-and choline-deficient,MCD)诱导组(NASH模型组)、NH_(2)-Fe_(3)O_(4) NPs尾静脉单次5 mg·kg^(-1)给药NASH模型小鼠1周暴露组(NASH模型暴露组)。研究结果表明,NH_(2)-Fe_(3)O_(4) NPs暴露正常健康小鼠,引起小鼠轻微的肝损伤;NH_(2)-Fe_(3)O_(4) NPs暴露NASH模型小鼠,引起肝脏铁沉积并加重MCD饮食诱导的小鼠肝脏损伤,如提高血清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激活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SREBP-1c)介导的肝脏脂肪从头合成代谢,引起肝脏脂滴沉积和氧化应激,加剧肝脏组织病理学损伤,促进肝脏炎症反应和肝纤维化。综上,本研究发现,相比正常健康小鼠,NH_(2)-Fe_(3)O_(4) NPs暴露加重MCD饮食诱导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炎症反应、肝纤维化和肝脏损伤,加速NASH小鼠疾病进展。本研究结果将为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特别是对NASH这一患病群体的生物学效应与安全性评价机制提供重要的实验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脏毒性 肝脏脂肪变性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四氧化三铁纳米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元杰 夏玉珍 胡桂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82-189,共8页
核-壳型纳米催化剂是由一层或多层外壳包裹在核心材料外表面形成,该结构具有增大材料的比表面积,提高催化剂对于催化目标的吸附能力,有效减少纳米粒子的团聚等优点,表现出良好的耐化学侵蚀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加氢、氧化、光催化和电催化... 核-壳型纳米催化剂是由一层或多层外壳包裹在核心材料外表面形成,该结构具有增大材料的比表面积,提高催化剂对于催化目标的吸附能力,有效减少纳米粒子的团聚等优点,表现出良好的耐化学侵蚀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加氢、氧化、光催化和电催化等领域。四氧化三铁(Fe_(3)O_(4))具有磁性强、比表面积高、兼容性好等特点,Fe_(3)O_(4)核心赋予了核-壳结构催化剂易于回收的特点,因此在污水处理、氧化还原反应催化等领域备受青睐。外壳材料包括非金属(C)、金属氧化物(TiO_(2),SiO_(2),MnO等)和金属(Co, Mn, Pt, Te等)。综述了单层外壳和多层外壳结构核-壳型Fe_(3)O_(4)纳米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催化剂的外壳材料、制备方法、催化机理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核-壳结构 催化性能 单层壳体 多层壳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根对纳米Fe_3O_4颗粒的生长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9
作者 汪汉斌 刘祖黎 +2 位作者 卢强华 彭丽 姚凯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79-1283,共5页
现代诊断学的发展使得超小超顺磁性的Fe3O4粒子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实验中利用某些羧酸盐对铁氧化物晶粒成长的抑制作用,在共沉淀法中引入柠檬酸根,制备出平均粒径小于5nm的Fe3O4纳米分散体系。研究了不同柠檬酸根浓度对生成... 现代诊断学的发展使得超小超顺磁性的Fe3O4粒子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实验中利用某些羧酸盐对铁氧化物晶粒成长的抑制作用,在共沉淀法中引入柠檬酸根,制备出平均粒径小于5nm的Fe3O4纳米分散体系。研究了不同柠檬酸根浓度对生成粒子的大小、结晶和表面吸附情况的影响。对Fe3O4颗粒在不同条件下的磁性与胶体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根 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 生长 磁性颗粒 诊断 共沉淀法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Fe_3O_4颗粒及其磁流体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符晓兰 卞学海 +1 位作者 赵亚萍 蔡再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1-345,361,共6页
以氨水为沉淀剂,利用改进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粒径分布均匀的超顺磁性纳米Fe3O4颗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试样进行了结构与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当n(Fe3... 以氨水为沉淀剂,利用改进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粒径分布均匀的超顺磁性纳米Fe3O4颗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试样进行了结构与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当n(Fe3+)/n(Fe2+)=1.75,温度为60℃,pH值为9时,超声波预处理制备的Fe3O4颗粒平均粒径在23 nm左右,饱和磁化强度(Ms)达到61.63 emu/g,具有超顺磁性.同时利用油酸钠和聚乙二醇4000(PEG 4000)的协同作用制得了稳定分散的纳米Fe3O4磁流体,当二者加入量与纳米Fe3O4颗粒质量比均为2.00∶3.48时,制备的纳米Fe3O4磁流体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 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 纳米氧化三铁磁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Fe_3O_4颗粒协同化疗药物及5溴汉防己甲素在荷瘤鼠体内逆转耐药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亚男 陈宝安 +10 位作者 程坚 高峰 许文林 丁家华 高冲 孙新臣 李国宏 陈文姬 刘莉洁 李小毛 王雪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0-64,共5页
本研究探讨5溴汉防己甲素(5-BrTet)、磁性纳米Fe3O4(Fe3O4-MNP)协同化疗药在动物模型体内逆转耐药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建立恶性血液病荷瘤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5组。A组:生理盐水;B组:单用DNR;C组:5-BrTet复合DNR;D组:Fe3O4-MNPs复合DN... 本研究探讨5溴汉防己甲素(5-BrTet)、磁性纳米Fe3O4(Fe3O4-MNP)协同化疗药在动物模型体内逆转耐药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建立恶性血液病荷瘤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5组。A组:生理盐水;B组:单用DNR;C组:5-BrTet复合DNR;D组:Fe3O4-MNPs复合DNR;E组:Fe3O4-MNPs复合DNR及5-BrTet。观察各组肿瘤生长特征,肿瘤重量、体积。取各组肿瘤以及心、肝、肾等脏器行组织病理观察。Western blot检测耐药肿瘤BCL-2,BAX,以及caspase-3表达。结果表明:对于K562移植瘤,B、C、D、E4个组之间肿瘤抑制率没有明显的差别。对于K562/A02移植瘤,Fe3O4-MNP复合DNR及5-BrTet可明显抑制移植瘤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肿瘤组织病理观察显示肿瘤坏死明显。5-BrTet联合Fe3O4-MNP抑制K562/A02移植瘤的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BAX和caspas-3的表达。结论:在耐药肿瘤动物模型体内,FeO-MNPs协同DNR和5-BrTet具有很强的肿瘤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溴汉防己甲素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 柔红霉素 多药耐药 移植瘤模型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海东 田冰 +1 位作者 宋杨 陶晓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12-318,共7页
纳米颗粒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具有抗菌、着色效果好等特性,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和食品添加剂。近期相关研究表明,纳米颗粒可以通过食品、土壤以及生物富集的方式进入人体内,对身体... 纳米颗粒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具有抗菌、着色效果好等特性,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和食品添加剂。近期相关研究表明,纳米颗粒可以通过食品、土壤以及生物富集的方式进入人体内,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该文阐述了食品工业中几种常用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TiO_(2)、ZnO和Fe_(3)O_(4))的应用以及安全性研究,为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在食品中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纳米颗粒 食品工业 氧化纳米颗粒 氧化纳米颗粒 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O4纳米颗粒的可控合成及其在破乳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牛瑞霞 马钰 +2 位作者 龙彪 宋华 王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3-312,共10页
对不同粒径、形貌的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进行了阐述,并重点介绍了它在破乳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性质与颗粒粒径和形貌密切相关,不同应用领域对颗粒形貌和粒径的要求不同。破乳功能化的磁性Fe3O4纳米颗粒具... 对不同粒径、形貌的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进行了阐述,并重点介绍了它在破乳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性质与颗粒粒径和形貌密切相关,不同应用领域对颗粒形貌和粒径的要求不同。破乳功能化的磁性Fe3O4纳米颗粒具有破乳效果好、环保、可回收等优点。对磁性Fe3O4纳米颗粒在破乳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探索具有粒径可调和形貌可控的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合成技术,探究磁性破乳剂的颗粒形貌、功能基团、破乳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仍然是Fe3O4纳米颗粒及其破乳功能化技术实现大规模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粒径 形貌 破乳功能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修饰Fe3O4纳米颗粒的刺激响应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鑫宇 王红 +1 位作者 方云 樊晔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19-2525,共7页
采用少量天然不饱和脂肪酸共轭亚油酸(CLA)代替常用油酸对Fe3O4纳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通过引发CLA中共轭双键自交联增强表面修饰牢度,并利用该修饰层为修饰后的Fe3O4纳米颗粒提供第二重pH响应性.分别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粒径和... 采用少量天然不饱和脂肪酸共轭亚油酸(CLA)代替常用油酸对Fe3O4纳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通过引发CLA中共轭双键自交联增强表面修饰牢度,并利用该修饰层为修饰后的Fe3O4纳米颗粒提供第二重pH响应性.分别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粒径和形貌、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表征配位模式、热重(TG)分析修饰量、θ角表征表面润湿性、超景深三维显微技术表征修饰后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粒径及分布等.结果表明,修饰后颗粒具有分散性好、修饰层薄而稳定、表面疏水性增强及具有明显的pH/磁双重响应性等特征.修饰后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具有乳化剂用量(质量分数0.05%)少、乳液为高内(油)相(体积分数80%)类型、pH响应能够开关乳液、外磁场驱使乳液定向移动等特征,且模拟实验显示借助该乳液可以有效实现水相有机污染物的萃取与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表面修饰 刺激响应 Pickering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多孔介质中Fe3O4纳米颗粒与铜离子的共迁移
15
作者 宋仕蕙 林山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4-151,共8页
采用饱和柱渗流实验,探究了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Fe3O4 nanoparticles,MNPs对铜离子(Cu^2+)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持留的影响.结果表明:MNPs对Cu^2+的迁移并无太大影响.具体表现为:低浓度的MNPs微弱地促进Cu^2+迁移,其质量浓度为50 mg/L和... 采用饱和柱渗流实验,探究了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Fe3O4 nanoparticles,MNPs对铜离子(Cu^2+)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持留的影响.结果表明:MNPs对Cu^2+的迁移并无太大影响.具体表现为:低浓度的MNPs微弱地促进Cu^2+迁移,其质量浓度为50 mg/L和180mg/L时,Cu^2+的最大出流率从0.78分别增长到0.82和0.83,这是由于低浓度的MNPs在静电斥力的作用下分散性较好、聚合率较低,聚合后团聚体粒径较小,可以穿过多孔介质而不被拦截沉积,部分Cu^2+被吸附在MNPs表面随其一起出流;而高浓度的MNPs一定程度上抑制了Cu^2+的迁移,当MNPs的质量浓度增长到500mg/L时,Cu^2+的最大出流率则降至0.73,这与其高浓度的高聚合率和聚合后团聚体的大粒径有关.此外,MNPs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Cu^2+在介质中的空间分布,使得Cu2+的空间垂向分布更为均匀,这与MNPs的失稳集聚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饱和多孔介质 迁移持留 CU2+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负载超顺磁纳米Fe_3O_4的合成及其基因转染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琴 谢柏臻 裴一花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53,共6页
采用单甲基醚聚乙二醇(mPEG-OH)改性聚乙烯亚胺(PEI),得到水溶性接枝共聚物聚乙二醇接枝支化聚乙烯亚胺(mPEG-g-PEI),并利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负载超顺磁性氧化铁的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PEG-PEISPIO).然后合成了α-羧基-ω-马来酰亚胺聚... 采用单甲基醚聚乙二醇(mPEG-OH)改性聚乙烯亚胺(PEI),得到水溶性接枝共聚物聚乙二醇接枝支化聚乙烯亚胺(mPEG-g-PEI),并利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负载超顺磁性氧化铁的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PEG-PEISPIO).然后合成了α-羧基-ω-马来酰亚胺聚乙二醇(mal-PEG-COOH)和多功能负载SPIO的抗体-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Ab-PEG-PEI-SPIO).PEG-PEI-SPIO与质粒DNA(pDNA)的复合物(Ab-PEG-PEI-SPIO/pDNA)粒径约105nm.体外实验结果显示:T细胞能特异性地吸收Ab-PEG-PEI负载的SPIO,靶向组在基因转染实验中有较好的效果,在基因转染的过程中可用磁共振手段进行实时无创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 聚乙二醇 超顺磁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MRI检测兔早期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红 谭理连 +1 位作者 李志铭 黄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MRI在检测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及对照组,对模型组通过球囊拉伤联合高脂饲料建立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对两组动物行MR扫描,检测静脉注射...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MRI在检测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及对照组,对模型组通过球囊拉伤联合高脂饲料建立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对两组动物行MR扫描,检测静脉注射葡聚糖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DCIONP)对比剂前及注射后45min、24h、48h、72h、96h和120h血管壁信号强度(SI)及信号强度变化值(ΔSI)。之后处死动物,病理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模型组斑块注射DCIONP后45min SI升至最高,48h开始低于注射前水平,96h降至最低;对照组管壁于注射DCIONP后45min均匀强化,24h后SI基本恢复至注射前水平,其后SI无明显变化。两组间各时间点ΔS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理结果表明血管壁信号衰减区与斑块内铁蓝染区及巨噬细胞分布相符。结论巨噬细胞MRI可检测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巨噬细胞 磁共振成像 葡聚糖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Fe_3O_4/mSiO_2复合微球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聂立波 杨鸿成 姜鹏飞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8-353,共6页
磁性Fe_3O_4/介孔二氧化硅(Fe_3O_4/mSiO_2)复合微球兼具Fe_3O_4纳米粒子的磁性与介孔二氧化硅的空间负载能力,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介绍核壳型、空腔型和响铃型复合微球的合成方法,以及Fe_3O_4/mSiO_2复合微球在靶向载... 磁性Fe_3O_4/介孔二氧化硅(Fe_3O_4/mSiO_2)复合微球兼具Fe_3O_4纳米粒子的磁性与介孔二氧化硅的空间负载能力,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介绍核壳型、空腔型和响铃型复合微球的合成方法,以及Fe_3O_4/mSiO_2复合微球在靶向载药系统、核磁成像系统、磁热疗载药系统以及生物分离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磁性 介孔二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研究团队发现前列腺癌治疗新路径
19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1-641,共1页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薛蔚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张春富教授合作,通过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温热应激调控肿瘤代谢,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发生铁死亡,并发现操纵其不同死亡方式转换的关键因子ACSBG1,有望...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薛蔚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张春富教授合作,通过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温热应激调控肿瘤代谢,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发生铁死亡,并发现操纵其不同死亡方式转换的关键因子ACSBG1,有望为前列腺癌治疗提供新途径。该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济医院 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上海交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前列腺癌 泌尿科 化学学会 关键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