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纳米分子器件电子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
1
作者
阴立群
刘玉卫
周彦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15期4332-4334,共3页
随着分子器件的测量和制备技术不断突破,揭示电子输运机制的理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将纳米分子器件的电极和分子本体作为一个系统,考虑入射电子在原子电极和分子本体中的传导,根据量子理论,得出了系统的电流密度函数模型。这一理...
随着分子器件的测量和制备技术不断突破,揭示电子输运机制的理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将纳米分子器件的电极和分子本体作为一个系统,考虑入射电子在原子电极和分子本体中的传导,根据量子理论,得出了系统的电流密度函数模型。这一理论模型把3个区域上的不同量子态完整地表达在一个方程里,符合物理学基本原理,可以系统地用来研究纳米分子器件的电子输运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分子器件
电子输运
格林函数
纳米
分子
桥(或
分子
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端纳米分子桥的电子传输特性研究
2
作者
王利光
李勇
+2 位作者
郁鼎文
塚田捷
田上胜规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7-800,796,共5页
利用基于Green Function的Tight-binding方法,对由平面共轭分子连结成的三端子纳米分子桥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得出了入射电子通过纳米分子桥传输到各个端点的电子传输概率,揭示出传导电子与分子轨道共振时传输峰值的出现和电子传...
利用基于Green Function的Tight-binding方法,对由平面共轭分子连结成的三端子纳米分子桥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得出了入射电子通过纳米分子桥传输到各个端点的电子传输概率,揭示出传导电子与分子轨道共振时传输峰值的出现和电子传输振荡的物理机制。利用Fisher-Lee关系式和电子流密度理论,在传输概率出现峰值的两个能量点E=±1.89处计算了分子桥内的电子流分布,同时得出了键电子流的最大值,并且得出了数值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端
纳米
分子
桥
电子传输特性
电子流
纳米分子器件
苯状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易方法制备交叉碳纳米管-石墨烯异质结(英文)
被引量:
1
3
作者
甘霖
刘松
+6 位作者
李丹娜
谷航
曹阳
申茜
王振兴
王青
郭雪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51-1156,共6页
发展了一种通过两次高分子辅助转移和选择性氧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大量制备交叉碳纳米管-石墨烯异质结的无损方法.拉曼光谱和导电性测试证明,制备的单层石墨烯薄片在大面积范围内质量均一、导电性好.而且,本文所讨论的单层石墨烯的生长和...
发展了一种通过两次高分子辅助转移和选择性氧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大量制备交叉碳纳米管-石墨烯异质结的无损方法.拉曼光谱和导电性测试证明,制备的单层石墨烯薄片在大面积范围内质量均一、导电性好.而且,本文所讨论的单层石墨烯的生长和随后的器件制备也提供了大面积制备石墨烯薄片图案化的可重复性方法.该方法与传统的薄膜技术兼容,只需简易的几步便可把图案化的石墨烯集成到大规模的微电子器件回路中,有望实现流线型和自动化的石墨烯微电子器件的大量生产.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制备分子整流器和其它功能纳米/分子器件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纳米
/
分子
器件
单壁碳
纳米
管
分子
整流器
纳米
转移印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分子器件电子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
1
作者
阴立群
刘玉卫
周彦
机构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燕山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15期4332-4334,共3页
文摘
随着分子器件的测量和制备技术不断突破,揭示电子输运机制的理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将纳米分子器件的电极和分子本体作为一个系统,考虑入射电子在原子电极和分子本体中的传导,根据量子理论,得出了系统的电流密度函数模型。这一理论模型把3个区域上的不同量子态完整地表达在一个方程里,符合物理学基本原理,可以系统地用来研究纳米分子器件的电子输运特性。
关键词
纳米分子器件
电子输运
格林函数
纳米
分子
桥(或
分子
结)
Keywords
nano molecular device eleectron transport Green' s function nano molecular bridge
分类号
TN495 [电子电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端纳米分子桥的电子传输特性研究
2
作者
王利光
李勇
郁鼎文
塚田捷
田上胜规
机构
江南大学理学院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东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出处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7-800,79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No.2003CB716204)日本东京大学国际合作项目(DevicesonmolecularandDNAlevels)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A200015)
文摘
利用基于Green Function的Tight-binding方法,对由平面共轭分子连结成的三端子纳米分子桥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得出了入射电子通过纳米分子桥传输到各个端点的电子传输概率,揭示出传导电子与分子轨道共振时传输峰值的出现和电子传输振荡的物理机制。利用Fisher-Lee关系式和电子流密度理论,在传输概率出现峰值的两个能量点E=±1.89处计算了分子桥内的电子流分布,同时得出了键电子流的最大值,并且得出了数值模拟结果。
关键词
三端
纳米
分子
桥
电子传输特性
电子流
纳米分子器件
苯状环
Keywords
Nano-molecular bridge
electron transport
electron current
分类号
O738 [理学—晶体学]
TB38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易方法制备交叉碳纳米管-石墨烯异质结(英文)
被引量:
1
3
作者
甘霖
刘松
李丹娜
谷航
曹阳
申茜
王振兴
王青
郭雪峰
机构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51-1156,共6页
基金
supported by the FANEDD(2007B21)
111Project(B08001)
+2 种基金
BSTSP(2009A01)
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973)(2009CB623703)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50873004,50821061,20833001)~~
文摘
发展了一种通过两次高分子辅助转移和选择性氧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大量制备交叉碳纳米管-石墨烯异质结的无损方法.拉曼光谱和导电性测试证明,制备的单层石墨烯薄片在大面积范围内质量均一、导电性好.而且,本文所讨论的单层石墨烯的生长和随后的器件制备也提供了大面积制备石墨烯薄片图案化的可重复性方法.该方法与传统的薄膜技术兼容,只需简易的几步便可把图案化的石墨烯集成到大规模的微电子器件回路中,有望实现流线型和自动化的石墨烯微电子器件的大量生产.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制备分子整流器和其它功能纳米/分子器件提供了技术基础.
关键词
石墨烯
纳米
/
分子
器件
单壁碳
纳米
管
分子
整流器
纳米
转移印刷
Keywords
Graphene
Nano/molecular device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Molecular rectifier
Nanotransfer printing
分类号
O621.2 [理学—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纳米分子器件电子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
阴立群
刘玉卫
周彦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端纳米分子桥的电子传输特性研究
王利光
李勇
郁鼎文
塚田捷
田上胜规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简易方法制备交叉碳纳米管-石墨烯异质结(英文)
甘霖
刘松
李丹娜
谷航
曹阳
申茜
王振兴
王青
郭雪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