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铈纳米颗粒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黄真锋 法宪恩 +3 位作者 朱方涛 王宏山 高成山 柳兵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铈纳米颗粒(nanoceria)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nanoceria预处理1~3组。模型组、nanoceria预处... 目的:探讨二氧化铈纳米颗粒(nanoceria)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nanoceria预处理1~3组。模型组、nanoceria预处理1~3组制备心肌IR动物模型(心肌缺血45 min后再灌注120 min),nanoceria预处理1~3组分别于造模术前24 h经尾静脉注射1~10、10~25和50 nm粒径的nanoceria悬液(2 m L/kg)。再灌注结束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再灌注区域心肌组织中Nrf2、醌氧化还原酶1(NQO1)及血红素氧化酶1(HO-1)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胞核内Nr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心肌细胞内NQO1、HO-1 mRNA表达水平及胞核内Nrf2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增加(P<0.05),Nrf2 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nanoceria预处理1~3组Nrf2、NQO1和HO-1 mRNA及胞核内Nrf2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nanoceria预处理2组变化最显著(P<0.05)。结论:nanoceria预处理可能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纳米颗粒 Nrf2信号通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纳米二氧化铈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2
作者 席宝信 王梅 +5 位作者 邢强 王益亨 吴文华 陈彦模 朱美芳 张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7-60,共4页
通过原位悬浮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PS)/纳米二氧化铈(CeO2)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复合材料中CeO2粒子的红外吸收存在蓝移现象。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失重仪和毛细管流变仪等对PS/纳米CeO2复合材料的分子量、玻... 通过原位悬浮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PS)/纳米二氧化铈(CeO2)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复合材料中CeO2粒子的红外吸收存在蓝移现象。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失重仪和毛细管流变仪等对PS/纳米CeO2复合材料的分子量、玻璃化转变温度、热稳定性及流动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随着纳米CeO2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分子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熔体表观粘度有所升高,热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 聚苯乙烯 纳米CEO2 复合材料 凝胶渗透色谱仪 热失重仪 原位悬浮聚合 玻璃化转变温度 蓝移 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铈抛光介质制备通过鉴定
3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0,共1页
由江苏工业学院和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纳米二氧化铈抛光介质的制备研究项目,日前通过了江苏省教育厅主持的成果鉴定。该项目由江苏工业学院主持。他们采用六亚甲基四胺(HMT)为沉淀剂的均相沉淀法制备出了粒径为10~2... 由江苏工业学院和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纳米二氧化铈抛光介质的制备研究项目,日前通过了江苏省教育厅主持的成果鉴定。该项目由江苏工业学院主持。他们采用六亚甲基四胺(HMT)为沉淀剂的均相沉淀法制备出了粒径为10~20nm的球形CeO2抛光介质,粉体颗粒尺寸均匀;采用尿素为沉淀剂的均相沉淀法制备出了100~300nm单分散球形CeO2,尺寸均一、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 成果鉴定 光介质 制备 江苏工业学院 均相沉淀法 六亚甲基四胺 CE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镧和铈的TiO_2纳米粒子的结构相变 被引量:43
4
作者 井立强 孙晓君 +3 位作者 辛柏福 王百齐 蔡伟民 付宏刚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以钛酸四丁酯,La2O3和Ce(NO3)3·6H2O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和分别掺杂5mol%镧和铈的TiO2纳米粒子,并利用XRD,TG-DTA,TEM和XPS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晶型、尺寸和形貌等进行了表征,主要考察了镧和铈的掺杂对TiO2的晶粒尺寸... 以钛酸四丁酯,La2O3和Ce(NO3)3·6H2O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和分别掺杂5mol%镧和铈的TiO2纳米粒子,并利用XRD,TG-DTA,TEM和XPS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晶型、尺寸和形貌等进行了表征,主要考察了镧和铈的掺杂对TiO2的晶粒尺寸和锐钛矿→金红石结构相变的影响,并初步的探讨了镧和铈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600℃焙烧而获得的TiO2纳米粒子具有与P-25型TiO2粒子相类似的组成、结构、形貌和粒子尺寸;掺杂剂镧和铈分别以La2O3和CeO2小团簇形式存在,并比较均匀的弥散在TiO2纳米粒子中,二者的掺杂抑制了锐钛矿晶粒的增长和锐钛矿→金红石的结构相变,使相变温度显著提高,晶格畸变增大,而镧比铈的作用更加显著.镧和铈的作用机理可能主要与掺杂离子的半径和价态以及稀土氧化物的存在和熔点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溶胶凝胶 结构相变 掺杂 二氧化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铈掺杂对纳米TiO_2结构和性能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小丽 毛健 涂铭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4,共3页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负载稀土铈离子的基本性能,二氧化钛对铈离子的吸附机理,焙烧温度对二氧化钛晶型结构影响,不同吸附量对二氧化钛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级二氧化钛对铈离子具有很强的吸附力,铈离子的添加提高了二氧化钛晶型...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负载稀土铈离子的基本性能,二氧化钛对铈离子的吸附机理,焙烧温度对二氧化钛晶型结构影响,不同吸附量对二氧化钛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级二氧化钛对铈离子具有很强的吸附力,铈离子的添加提高了二氧化钛晶型转变温度,铈离子的吸附可以提高二氧化钛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离子 掺杂 结构和性能 晶型结构 纳米二氧化 晶型转变 纳米TiO2 纳米二氧化 焙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掺杂CeO_(2)纳米片负载Pd催化剂催化醇类氧化:界面位点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雷丽军 范薇 +3 位作者 侯封校 王月清 孙川 张翼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07-1017,共11页
本研究通过Ti掺杂以及改变Ti的掺杂量可控制备了表面氧空位浓度不同的CeO_(2)纳米片,将其作为载体负载Pd物种后研究其醇类氧化性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以及X射线吸收谱的表征结果显示,CeO_(2)表面氧空位浓度和Pd^(2+)的比例正... 本研究通过Ti掺杂以及改变Ti的掺杂量可控制备了表面氧空位浓度不同的CeO_(2)纳米片,将其作为载体负载Pd物种后研究其醇类氧化性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以及X射线吸收谱的表征结果显示,CeO_(2)表面氧空位浓度和Pd^(2+)的比例正向相关。醇类氧化评价结果和构效关系研究显示,Pd^(2+)比例和表面的Ce^(3+)浓度分别与苯甲醇氧化反应的TOF值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Pd与CeO_(2)形成的界面位点(Pd–O–Ce)是这类醇氧化催化剂的主要催化位点。本研究有助于认识金属和氧化物载体界面位点的催化作用,从而开发更好的醇氧化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eO_(2) 界面催化位点 二氧化纳米 氧空位 醇类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负载的锰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7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62,共1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O2负载的锰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纳米二氧化钛为载体,其上负载的锰铈复合氧化物为活性组分,各组分比例为n(Ti):n(Mn):n(Ce)=1:(0.05~1):(0.05~1)。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O2负载的锰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纳米二氧化钛为载体,其上负载的锰铈复合氧化物为活性组分,各组分比例为n(Ti):n(Mn):n(Ce)=1:(0.05~1):(0.05~1)。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溶胶凝胶制备工艺提高锰、铈这两种活性组分在TiO2载体上的分散度和强度。并且,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颗粒均匀,活性物质分散性好,不易烧结。应用于低温SCR反应能够大大降低SCR的操作温度和运行成本,在120℃左右即有很高的NO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制备方法 TIO2 高锰 负载 纳米二氧化 活性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两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在水体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吕雪艳 孙媛媛 +2 位作者 施小清 徐红霞 吴吉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4-154,共11页
以纳米二氧化铈(Nano-Ce O2)及纳米二氧化钛(Nano-Ti O2)为主要实验材料,研究腐植酸(HA)、离子强度(IS)与p H对其在水体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A浓度升高(0~5 mg·L-1),两种纳米颗粒在水体中的稳定性均增强,其原因是吸附在纳米... 以纳米二氧化铈(Nano-Ce O2)及纳米二氧化钛(Nano-Ti O2)为主要实验材料,研究腐植酸(HA)、离子强度(IS)与p H对其在水体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A浓度升高(0~5 mg·L-1),两种纳米颗粒在水体中的稳定性均增强,其原因是吸附在纳米颗粒表面的HA使颗粒间产生巨大的空间位阻斥力与静电斥力,从而减弱了颗粒的凝聚;IS增加(1~50 mmol·L-1Na Cl),两种纳米材料稳定性均降低,颗粒凝聚后粒径变大,且HA的存在(5 mg·L-1)能显著减弱IS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其原因是吸附在纳米颗粒表面的HA使颗粒间产生空间位阻斥力及静电斥力且这两种斥力占主导作用。实验p H范围内(6.01~10.02),随着p H的增加,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增强,但当本体溶液中存在HA(5 mg·L-1),p H变化对纳米颗粒稳定性几乎不产生影响。此外,计算并运用XDLVO(extended 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理论进行预测分析的结果表明,XDLVO理论的预测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Nano-Ce O2及Nano-Ti O2在水体中的环境行为,并为进一步预测两者的生态环境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nano-ceo2) 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 稳定性 腐植酸 离子强度 pH XDLV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溶剂水热法制备CeO_2纳米粉 被引量:48
9
作者 王成云 苏庆德 钱逸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2-405,共4页
本文以甲酸为反应介质 ,采用非水溶剂水热法制备了CeO2 纳米粉。XRD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萤石结构的立方相CeO2 ;TEM分析结果表明产物颗粒呈球形 ,粒径分布范围很窄 ;IR和XPS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无水、甲酸、NO-3吸附 ;同时采用光声光谱对C... 本文以甲酸为反应介质 ,采用非水溶剂水热法制备了CeO2 纳米粉。XRD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萤石结构的立方相CeO2 ;TEM分析结果表明产物颗粒呈球形 ,粒径分布范围很窄 ;IR和XPS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无水、甲酸、NO-3吸附 ;同时采用光声光谱对CeO2 纳米粉的量子尺寸效应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 甲酸 二氧化 纳米 水热法 制备 非水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聚氨酯/Ce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23
10
作者 刘桂霞 孙多先 洪广言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6-268,共3页
The cationic polyurethane/CeO 2 nanocomposite dispersion has been synthesiz ed by adding ceria organosol to pre-polymer of polyurethane and then adding neutralization reagent and water to give an emulsion. FTIR analys... The cationic polyurethane/CeO 2 nanocomposite dispersion has been synthesiz ed by adding ceria organosol to pre-polymer of polyurethane and then adding neutralization reagent and water to give an emulsion. FTIR analysis shows blue shift of the absorpsion band of CeO 2 . TEM micrograph shows that CeO 2 nano- particles ar e uniformly dispersed in polyurethane. Polyurethane/CeO 2 nanocomposite has high absorption at the region lower 35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氨酯 CEO2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二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Ce-TZP/Al_2O_3纳米复合粉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刚 罗军明 +1 位作者 黎俊初 艾云龙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5-247,共3页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法研究了共沉淀法制备Ce TZP/Al2 O3纳米复合粉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当混合溶液的浓度为 0 5M ,加入活性剂PEG及络合剂EDTA作为分散剂 ,溶胶的pH值为 8~ 9并采用醇洗 +共沸蒸溜进行脱水时 ,所得到的粉末粒径最小 。
关键词 共沉淀法 制备 Ce-TZP/Al2O3纳米复合粉 正交设计 分散性 二氧化 氧化 氧化 复相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eO2的制备技术及其催化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姜亚昌 王巧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04期131-132,141,共3页
通过比较多种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认为外场溶胶凝胶技术是制备纳米二氧化铈较好的方法,其具有产品质量好、成本低、易产业化的特点。纳米级CeO2具有比表面大、表面活性高和氧化还原变价特征,非常适用于催化材料。介绍了纳米CeO2在汽... 通过比较多种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认为外场溶胶凝胶技术是制备纳米二氧化铈较好的方法,其具有产品质量好、成本低、易产业化的特点。纳米级CeO2具有比表面大、表面活性高和氧化还原变价特征,非常适用于催化材料。介绍了纳米CeO2在汽车尾气催化、化学催化、燃烧催化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EO2 制备技术 纳米二氧化 溶胶凝胶技术 纳米材料 产品质量 氧化还原 表面活性 催化材料 汽车尾气 化学催化 应用情况 燃烧催化 成本低 产业化 比表面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溶胶-凝胶法制备Ge/SiO_2量子点玻璃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合情 刘守信 +3 位作者 张邦劳 王喧 张良莹 姚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707-1710,共4页
以 3-三氯锗丙酸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 ,通过水解、缩聚凝胶热处理及氢气反应 ,在 Si O2 凝胶玻璃中析出立方相 Ge纳米晶 ,当 x=30时 ,凝胶玻璃中除了析出立方相 Ge纳米晶外 ,还析出六方相 Ge O2 .利用XRD测试了 Ge纳米晶的大小 ,发现随... 以 3-三氯锗丙酸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 ,通过水解、缩聚凝胶热处理及氢气反应 ,在 Si O2 凝胶玻璃中析出立方相 Ge纳米晶 ,当 x=30时 ,凝胶玻璃中除了析出立方相 Ge纳米晶外 ,还析出六方相 Ge O2 .利用XRD测试了 Ge纳米晶的大小 ,发现随着掺杂量的增加 ,纳米颗粒粒径从 1 nm增大到 1 0 nm.电子衍射表明镶嵌在 Si O2 凝胶玻璃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Ge纳米 SIO2玻璃 /二氧化纳米复合材料 量子点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_(1-x)M′_xCa_(0.2)O_(1.8-0.4x)(M=Y,La和Gd)的水热合成及离子导电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辉 朱向荣 +3 位作者 刘泷龙 韩东霖 徐娓 冯守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441-1445,共5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系列双掺杂的萤石结构 Ce1 - x Lnx Ca0 .2 O1 .8- 0 .4x固溶体 ,并研究了 3种稀土离子对固溶体导电性的影响 ,发现掺杂离子半径接近 Ce4+时 ,体系电导率增大而活化能降低 .同时发现水热合成的Ce1 - x Lnx Ca0 .2 O1 .8...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系列双掺杂的萤石结构 Ce1 - x Lnx Ca0 .2 O1 .8- 0 .4x固溶体 ,并研究了 3种稀土离子对固溶体导电性的影响 ,发现掺杂离子半径接近 Ce4+时 ,体系电导率增大而活化能降低 .同时发现水热合成的Ce1 - x Lnx Ca0 .2 O1 .8- 0 .4x样品的平均粒度按着掺入离子 Y3+ ,Gd3+ ,La3+ 的顺序逐渐减小 ,分别为 32 ,2 0和1 5 nm.这种变化是由于 Y3+ 半径比 La3+ 和 Gd3+ 更接近 Ce4+ ,因而在水热合成过程中 ,掺 Y3+ 的体系更有利于晶粒的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双掺杂CeO2固溶体 纳米粒子 离子传导 二氧化 稀土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掺杂 固体电解质 离子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CeO_(2)催化剂对甲苯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谷广锋 曹兴涛 +4 位作者 刘铭辉 王新乐 万海勤 郑寿荣 许昭怡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115,共6页
文章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棒二氧化铈,并以其为载体,通过沉淀沉积法制备了不同金属(Cu,Co,Ni,Mn)掺杂的Pd/CeO_(2)催化剂。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 文章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棒二氧化铈,并以其为载体,通过沉淀沉积法制备了不同金属(Cu,Co,Ni,Mn)掺杂的Pd/CeO_(2)催化剂。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催化剂催化甲苯燃烧性能。结果表明,不同金属掺杂制备的Pd/CeO_(2)催化剂中Pd均以Pd^(2+)的形式存在于纳米棒状CeO_(2)表面,但其氢气还原温度和催化性能出现差异。其中掺杂金属铜的Pd-Cu/CeO_(2)催化剂还原温度最低,且在催化性能测试中具有更低的T50和T90,其温度分别为239℃和266℃,表明以Cu改性合成的Pd-Cu/CeO_(2)对甲苯的催化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 Pd-M/CeO_(2)催化剂 金属掺杂 甲苯 催化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