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朗科研人员在室温下合成纳米二氧化钛粒子
1
作者 贾磊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8-78,共1页
伊朗Semnan大学的科研人员成功在室温条件下制备得到粒径小于15nm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其步骤主要包括研磨、水解、气相反应、沉淀、溶胶-凝胶等方法。产品粒子为规则的球形.这主要是实验初始阶段引入高稳定性的溶胶所致。pH和煅烧温... 伊朗Semnan大学的科研人员成功在室温条件下制备得到粒径小于15nm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其步骤主要包括研磨、水解、气相反应、沉淀、溶胶-凝胶等方法。产品粒子为规则的球形.这主要是实验初始阶段引入高稳定性的溶胶所致。pH和煅烧温度对产品粒径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工作 纳米二氧化钛粒子 溶胶 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混合基质膜的原位聚合及气体渗透性能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彩虹 满春利 +4 位作者 薛琬蕾 王挺 陈迪 陈潜 吴礼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6-693,共8页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TiO_2-GO)复合物,再将TiO_2-GO复合物与4,4'-(六氟异亚丙基)邻苯二甲酸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通过原位聚合构建TiO_2-GO/TiO_2-GO/PI(聚酰亚胺)混合基质...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TiO_2-GO)复合物,再将TiO_2-GO复合物与4,4'-(六氟异亚丙基)邻苯二甲酸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通过原位聚合构建TiO_2-GO/TiO_2-GO/PI(聚酰亚胺)混合基质膜,用于CO_2的渗透脱除.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失重(TG)和Zeta电位等表征了TiO_2-GO复合物和TiO_2-GO/PI混合基质膜的形貌与结构;探讨了TiO_2掺杂量对TiO_2-GO复合物及TiO_2-GO/PI混合基质膜的结构和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_2-GO复合物中TiO_2纳米粒子较均匀地沉积在GO片层上,TiO_2纳米粒子在形成的同时破坏了GO的结构,使其无序度增加.TiO_2的掺杂对TiO_2-GO/PI混合基质膜的形貌与结构影响较小,但提升了TiO_2-GO/PI混合基质膜的CO_2和N2渗透性能.但过量的掺杂使TiO_2粒子在GO片层上团聚,从而导致TiO_2-GO复合物在混合基质膜中的分散性变差,CO_2渗透性及CO_2/N2渗透选择性降低.当TiO_2掺杂质量分数为30%时,TiO_2-GO/PI混合基质膜的CO_2渗透性为360 Barrer[1 Barrer=10^(-10)cm^3(STP)·cm/(cm^2·s·cm Hg)=7.5×10^(-14)cm^3(STP)·cm/(cm^2·s·Pa)],CO_2/N_2的渗透选择性可达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物 聚酰亚胺 混合基质膜 原位聚合 气体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低温合成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殷澍 王金淑 +1 位作者 佐藤 次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503-2506,共4页
介绍一种低温合成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新方法.将非晶型二氧化钛加入强酸性溶液中室温搅拌数小时后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继续在室温搅拌数48h后,可以得到高比表面的金红石相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改变处理过程温度及酸的种类,可以得到不同组成... 介绍一种低温合成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新方法.将非晶型二氧化钛加入强酸性溶液中室温搅拌数小时后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继续在室温搅拌数48h后,可以得到高比表面的金红石相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改变处理过程温度及酸的种类,可以得到不同组成的纤维状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对盐酸体系进行详细讨论结果表明,在低于60℃时得到的是热力学稳定的金红石单一相,而在高于120℃时得到的是热力学亚稳态的锐钛矿单一相,高于170℃时得到的是锐钛矿及金红石的混合相,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结晶行为.通过此低温法制备的金红石相二氧化钛在具有较小的吸收禁带的同时,还拥有100n2·g-1以上的比表面积.与锐钛矿相相比,显示了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 光催化 低温合成 可见光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对纳米纤维增强透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卢松 黄争鸣 薛聪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6,共6页
对纳米二氧化钛粒子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透光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将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分别加在同轴共纺复合纳米纤维的壳/芯结构中,分析了相同含量二氧化钛粒子在不同结构中的分布状况以及对纳米纤维增强透光复合材... 对纳米二氧化钛粒子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透光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将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分别加在同轴共纺复合纳米纤维的壳/芯结构中,分析了相同含量二氧化钛粒子在不同结构中的分布状况以及对纳米纤维增强透光复合材料透光性和紫外光吸收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在芯层中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对纳米纤维增强透光复合材料的透光性能影响较小,且能在200-400nm^-1的紫外光区域产生明显的吸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粒子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透光复合材料 同轴共纺 紫外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亲型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制备及高稳定非水分散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何盈至 赵谦 +4 位作者 王世荣 刘红丽 张天永 李彬 李祥高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41-146,共6页
以钛酸丁酯(TBOT)为钛源、氨水(25%~28%)为反应介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改性剂,采用水热法合成并改性双亲型二氧化钛纳米粒子。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水热合成的过程进行了探究。为防止二氧化钛粒... 以钛酸丁酯(TBOT)为钛源、氨水(25%~28%)为反应介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改性剂,采用水热法合成并改性双亲型二氧化钛纳米粒子。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水热合成的过程进行了探究。为防止二氧化钛粒子的团聚、提高其在有机分散介质中的荷电量及分散稳定性,在反应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TAB对生成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后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对Zeta(ζ)电位、粒径及其分布、电泳淌度和分散稳定性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当CTAB加入浓度为0.7 mg/mL时,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在Isopar L中的Zeta电位值最高为+58.89 mV,且粒子分散稳定。本研究提供了一种能够均匀分散在非水中的双亲型TiO_(2)纳米粒子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 水热法 ZETA电位 分散稳定性 非水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电子传输层中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提高反式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效率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小银 刘冠辰 +1 位作者 徐重阳 柳志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286-290,共5页
基于CH_3NH_3PbX_3(X=Cl,Br,I)材料的钙钛矿太阳电池由于其简单的制作工艺和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在近年来吸引了大量的研究。报道了在电子传输层(PCBM层)中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粒子从而提高反式结构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性能。通过掺杂二氧化钛... 基于CH_3NH_3PbX_3(X=Cl,Br,I)材料的钙钛矿太阳电池由于其简单的制作工艺和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在近年来吸引了大量的研究。报道了在电子传输层(PCBM层)中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粒子从而提高反式结构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性能。通过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粒子,使电子传输层的能级和钙钛矿层的能级更加匹配,从而改善了电子的传输和收集并抑制了正负电荷复合,提高了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和填充因子。光电转换效率从原来的12.1%提高到了13.5%。结果表明,在PCBM层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提高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性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 钙钛矿太阳电池 能量转换效率 电子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掺杂改进纳米二氧化钛的SERS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昆 杜鹃 +1 位作者 江欣 杨立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45-246,共2页
通过溶胶-水热法合成了Ni和Zn双金属共掺杂的TiO_2纳米粒子,并以其作为SERS活性基底对吸附在表面的4-巯基苯甲酸(4-MBA)探针分子进行了SERS研究。结果显示,吸附在Ni和Zn共掺杂TiO_2表面上的4-MBA分子展现了不同程度的SERS增强;适当比例... 通过溶胶-水热法合成了Ni和Zn双金属共掺杂的TiO_2纳米粒子,并以其作为SERS活性基底对吸附在表面的4-巯基苯甲酸(4-MBA)探针分子进行了SERS研究。结果显示,吸附在Ni和Zn共掺杂TiO_2表面上的4-MBA分子展现了不同程度的SERS增强;适当比例的双金属掺杂有利于TiO_2基底对吸附分子的SERS增强。此工作将有助于进一步扩展纳米TiO_2作为SERS活性基底的研究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S 电荷转移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 双金属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8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16,共1页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将氯氧化钛溶液于95~105℃、常压下热水解1-6h,得到悬浮液,过程中无须添加二氧化钛成核剂:中和悬浮液得到悬浮物,经过滤(80~130℃)、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 制备方法 悬浮液 钛溶液 氧化 热水解 悬浮物 成核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器件用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新方法
9
作者 贾磊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17,共1页
日前,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USA)的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合成二氧化钛纳米牡子的新方法,该工艺成本低康。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最。二氧化钛纳米粒子作为光封裟材料的填料,用于LED、太阳能电池等光电... 日前,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USA)的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合成二氧化钛纳米牡子的新方法,该工艺成本低康。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最。二氧化钛纳米粒子作为光封裟材料的填料,用于LED、太阳能电池等光电器件上,可有效提高产品的折射率,但是由于传统工艺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具有技术复杂、价格昂贵等缺点,导致该产品在上述领域的应用受到极大制约。桑迪亚国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采用廉价易得的酒精作为溶剂,通过控制工艺条件得到理想的产品。所碍二氧化钛产品的粒径为5nm,约是可见光波长的1/100,几乎不存在光的散射,从而可提高光封装材料的透光度和折射率。目前该实验室正寻求商业合作伙伴,以推动该技术的市场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 光电器件 国家实验室 研究人员 传统工艺 封装材料 太阳能电池 市场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钛矿型TiO_(2)纳米粒子的形态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梦楠 杜鹃 +2 位作者 张家民 齐超 周兴平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3,共9页
以异丙醇钛为钛源、三乙醇胺为稳定剂,采用凝胶-溶胶法通过改变体系的pH值合成了从颗粒状到棒状形态径向比逐渐增大的锐钛矿型TiO_(2)纳米粒子。通过不同形态的TiO_(2)在紫外灯下光催化降解阳离子型染料亚甲基蓝(MB)、孔雀石绿(MG)、罗... 以异丙醇钛为钛源、三乙醇胺为稳定剂,采用凝胶-溶胶法通过改变体系的pH值合成了从颗粒状到棒状形态径向比逐渐增大的锐钛矿型TiO_(2)纳米粒子。通过不同形态的TiO_(2)在紫外灯下光催化降解阳离子型染料亚甲基蓝(MB)、孔雀石绿(MG)、罗丹明B(RB)与阴离子型染料甲基橙(MO)、刚果红(CR),探究TiO_(2)的形态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棒状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径向比的增加,其对碱性阳离子染料的光催化活性随之升高,而对酸性阴离子染料的光催化活性则随之降低。在阳离子染料中对MG的降解率最为显著,紫外光照2 h内降解率可达100.0%;而在阴离子染料中对CR的效果最好,紫外光下照射2 h后的降解率可达68.0%。通过对比二氧化钛的形态,可见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各个晶面中c面所占比例大小决定了TiO_(2)纳米粒子的选择性吸附,从而影响其光催化性能,而其中同种类型染料的降解速率的不同与染料自身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 形态 光催化 降解 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与光伏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朱连杰 王德军 +3 位作者 谢腾峰 尚静 徐自力 杜尧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27-829,共3页
We investigated the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of series of TiO 2 photocatalysts by means of SPS and found that the thresholds of TiO 2 particles blue shift with their particle sizes decreasing and crystal phases changin... We investigated the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of series of TiO 2 photocatalysts by means of SPS and found that the thresholds of TiO 2 particles blue shift with their particle sizes decreasing and crystal phases changing from rutile TiO 2 to anatase TiO 2. Combining with the photodegradation activities of TiO 2 on C 7H 16 ,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TiO 2 increase with their thresholds increasing,which can be explained using energy band theory. We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ween the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B TiO 2 before and after photooxidation on C 7H 16 , SO 2 and C 7H 16 +SO 2, respectively and found adsorbates at the surface of TiO 2 affect their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and conduction types of surface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光电压谱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 光催化活性 光催化剂 光伏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纳米粒子可为光催化制氢反应提速——有望成为基于氢的清洁能源技术的关键
12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5-115,共1页
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原子尺度的“混乱工程”技术,可以将光催化反应中低效的“白色”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变成高效的“黑色”纳米粒子。科学家们表示,最新技术有望成为氢清洁能源技术的关键。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 清洁能源技术 光催化反应 制氢反应 美国科学家 提速 原子尺度 最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纳米TiO_2及其在Grtzel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3
作者 高恩勤 张莉 +1 位作者 杨迈之 蔡生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7-180,共4页
By varying the hydrolysis and hydrothermal processing parameters in preparing TiO2 nanoparticles different sizes of TiO2 nanoparticles are obtained.(1) At higher autoclaving temperature,lower pH and longer autoclaving... By varying the hydrolysis and hydrothermal processing parameters in preparing TiO2 nanoparticles different sizes of TiO2 nanoparticles are obtained.(1) At higher autoclaving temperature,lower pH and longer autoclaving period,larger sizes of TiO2 nanoparticles are prepared.(2) The nanoporous electrodes made from sintering smaller TiO2 nanoparticles show relatively poor IPCE and low absorption in UV-Vis spectrum,(3) Higher IPCE can be achieved with TiO2 nanoporous electrodes made from sintering larger TiO2 nanoparticles.These electrodes are suitable for studying behavior of the photoelectrochemistry of dye sensitized nanoporous electr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 光电化学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iO_2纳米复合基底的制备及其SERS研究
14
作者 孙晓东 江欣 +1 位作者 佟德成 杨立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43-244,共2页
通过溶胶-水热法合成TiO_2纳米粒子,然后采用光催化还原法通过改变氯金酸(HAuCl4)水溶液浓度和光照时间等参数制备不同量Au沉积的TiO_2(Au-TiO_2)纳米复合体,并以其作为SERS活性基底对吸附在其表面的探针分子(4-MBA)进行SERS研究。与纳... 通过溶胶-水热法合成TiO_2纳米粒子,然后采用光催化还原法通过改变氯金酸(HAuCl4)水溶液浓度和光照时间等参数制备不同量Au沉积的TiO_2(Au-TiO_2)纳米复合体,并以其作为SERS活性基底对吸附在其表面的探针分子(4-MBA)进行SERS研究。与纳米TiO_2上本征的SERS增强相比,适量的Au沉积导致复合基底对4-MBA分子具有更强的SERS增强效应,4-MBA的SERS信号增强来源于贵金属和半导体的共同作用;制备复合基底的光还原时间和氯金酸的浓度对复合基底的SERS增强效应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S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TiO2 Nanoparticles on Charge Transportation in Mineral Oil and Natural Ester Based Nanofluid 被引量:2
15
作者 DU Yuefan LI Chengrong +3 位作者 LU Yuzhen ZHONG Yuxiang CHEN Mutian ZHOU You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41-1946,共6页
TiO2 semiconductive nanoparticles are added into mineral and ester based transformer oil to form semiconductive nanofluids (SNFs) with the aim of enhancing the oil’s insulating performance. Charge accumulation and de... TiO2 semiconductive nanoparticles are added into mineral and ester based transformer oil to form semiconductive nanofluids (SNFs) with the aim of enhancing the oil’s insulating performance. Charge accumulation and decay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pure oils and SNFs are measured by pulse electroacoustic (PEA) technique. The result reveals that compared with pure oil, SNFs have more uniform in- ternal electric fields with voltage applied and higher charge decay rate after removing the applied voltage. This is caused by the increase of shallow trap density in SNFs, due to the test results of thermally stimulated current (TSC).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electron trapping and de-trapping processes in shallow traps could be the main charge transport processes in the nanofluid transformer 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 电荷积累 纳米流体 矿物油 酯基 半导体纳米粒子 天然 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ammonia-water nanofluids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柳 杜垲 张小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1622-1628,共7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nanoparticles enhancing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of the ammonia-water absorption process,several types of binary nanofluids were prepared by mixing Al2O3 nanoparticles with p...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nanoparticles enhancing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of the ammonia-water absorption process,several types of binary nanofluids were prepared by mixing Al2O3 nanoparticles with polyacrylic acid(PAA),TiO2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PEG 1000),and TiN,SiC,hydroxyapatite(noodle-like) with PEG 10000 to ammonia-water solution,respectively.The thermal conductivities were measured by using a KD2 Pro thermal properties analyzer.The influences of surfactant and ammonia on the dispersion stabilities of the binary nanofluid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light absorbency ratio index method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ype,content and size of nanoparticles,the temperature as well as the dispersion stability are the key parameters that affect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nanofluids.For the given nanoparticle material and the base fluid,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ratio of the nanofluid to the ammonia-water liquid increases as the nanoparticle content and the temperature are increased,and the diameter of nanoparticle is decreased.Furthermore,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ratio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by improving the stabilities of nanofluids,which is achieved by adding surfactants or performing the proper ammonia content in the flu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nary nanofluids AMMONIA-WATER thermal conductivity size effect dispersion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家研制出新型涂料
17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8-658,共1页
添加到软和硬性材料表面的一种新型油漆样涂料具有强固性和自洁性,它可排斥液体并同时能抵抗让其他类似涂料损坏的划伤和磨擦。该新型涂料甚至能在接触油的时候发挥作用,这使得它对像需要润滑的齿轮等机械部件会特别有用。Yao Lu和同事... 添加到软和硬性材料表面的一种新型油漆样涂料具有强固性和自洁性,它可排斥液体并同时能抵抗让其他类似涂料损坏的划伤和磨擦。该新型涂料甚至能在接触油的时候发挥作用,这使得它对像需要润滑的齿轮等机械部件会特别有用。Yao Lu和同事开发了这种涂料,它是由在过氟硅烷中涂覆并悬浮于乙醇溶液中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组成的。由此产生的"漆"可直接喷洒或浸渍某一表面(他们在纸张、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料 科学家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 材料表面 机械部件 乙醇溶液 自洁性 氟硅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理工大学光控超分子自组装研究取得新进展
18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1-242,共2页
光控超分子自组装是超分子化学和材料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学院曲大辉教授科研小组近期在基于主客体化学的光控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白组装研究领域取得了新进展。利用超分子化学,特别是主客体化学相互作用来构建刺激响应... 光控超分子自组装是超分子化学和材料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学院曲大辉教授科研小组近期在基于主客体化学的光控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白组装研究领域取得了新进展。利用超分子化学,特别是主客体化学相互作用来构建刺激响应型智能纳米材料,对超分子化学和材料化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自组装 华南理工大学 光控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 超分子化学 主客体化学 纳米材料 化学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19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吡虫啉 固定化 纳米二氧化钛 水力停留时间 二嗪农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 有机污染物 综合利用 农业 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