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二氧化钛(TiO_(2)-NPs)对施氏鲟幼鱼的毒性效应研究
1
作者 罗天逊 周洲 +3 位作者 刘霆 孔杰 赵振新 吕盛寒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81-93,共13页
【目的】探明纳米二氧化钛(TiO_(2)-NPs)对底栖鱼类施氏鲟的毒性效应,为评估TiO_(2)-NPs对水生鱼类危害及其毒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施氏鲟幼鱼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TiO_(2)-NPs(50 mg/L、100 mg/L、200 mg/L、300 mg/L、400 m... 【目的】探明纳米二氧化钛(TiO_(2)-NPs)对底栖鱼类施氏鲟的毒性效应,为评估TiO_(2)-NPs对水生鱼类危害及其毒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施氏鲟幼鱼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TiO_(2)-NPs(50 mg/L、100 mg/L、200 mg/L、300 mg/L、400 mg/L、500 mg/L、600 mg/L和800 mg/L)进行96 h半致死浓度(LC50)试验。在TiO_(2)-NPs 96 h LC50基础上,以超纯水为对照(CK),分别设置10%LC50、1%LC50和1‰LC503个浓度梯度进行TiO_(2)-NPs胁迫试验。通过显微观察TiO_(2)-NPs对施氏鲟幼鱼鳃、肝脏、肠及脾脏细胞组织结构的影响,阐明TiO_(2)-NPs对施氏鲟幼鱼的毒性作用。【结果】半致死浓度试验表明:TiO_(2)-NPs浓度为50 mg/L时,施氏鲟幼鱼第3天开始出现死亡,死亡率为4.17%;TiO_(2)-NPs浓度为100 mg/L、200 mg/L、300 mg/L时,施氏鲟幼鱼第2天开始出现死亡,死亡率分别为5.17%、8.33%、12.5%;TiO_(2)-NPs浓度为400 mg/L、500 mg/L、600 mg/L、800 mg/L时,施氏鲟幼鱼第1天开始出现死亡,死亡率分别为8.33%、12.5%、16.67%、20.83%。TiO_(2)-NPs对施氏鲟幼鱼96 h LC50为52.70 mg/L。高浓度(10%LC50=5.27 mg/L)TiO_(2)-NPs处理施氏鲟幼鱼鳃、脾脏、肝脏和肠组织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破坏了正常细胞结构。TiO_(2)-NPs胁迫试验表明:TiO_(2)-NPs胁迫14 d后,幼鱼肝脏组织SOD活性随TiO_(2)-NPs浓度降低而逐渐增加,CAT活性随TiO_(2)-NPs浓度降低而逐渐下降,高浓度TiO_(2)-NPs显著降低GPx活性,MDA含量随TiO_(2)-NPs浓度降低呈下降趋势。【结论】TiO_(2)-NPs对施氏鲟幼鱼96 h的半致死浓度为52.70 mg/L,TiO_(2)-NPs会破坏施氏鲟幼鱼鳃、脾脏、肝脏和肠组织细胞结构,引起肝组织氧化应激反应,对施氏鲟有明显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TiO_(2)-NPs 施氏鲟 半致死浓度 毒性效应 胁迫试验 细胞形态 氧化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对植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2
作者 姜丽思 李文远 +3 位作者 张雨祺 杨洋雯迪 刘子瑞 富薇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41,共10页
21世纪以来,纳米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愈发迅速广泛,而纳米二氧化钛(TiO_(2)NPs)作为全球年产量第一的纳米金属氧化物,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对植物表现出一定的毒性效应,对TiO_(2)NPs毒性效应的原理及成因进行系统梳理极具重要性与迫切性。... 21世纪以来,纳米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愈发迅速广泛,而纳米二氧化钛(TiO_(2)NPs)作为全球年产量第一的纳米金属氧化物,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对植物表现出一定的毒性效应,对TiO_(2)NPs毒性效应的原理及成因进行系统梳理极具重要性与迫切性。本文归纳了TiO_(2)NPs对植物产生毒性的基本途径,从表观生长、生理生化、分子水平多层面剖析了TiO_(2)NPs及其与部分污染物复合对植物的毒性效应。同时,在深化毒性机制研究、拓展研究范围以及推动纳米技术创新与应用等方面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提升对纳米材料环境风险的认知评估能力,并为纳米材料在农业和环境领域的可持续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TiO_(2)NPs) 植物 毒性效应 复合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TiO_2和Zn-Fe-TiO_2纳米复合镀层中二氧化钛复合量的测定
3
作者 亓新华 王红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72-673,共2页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纳米复合镀层 分光光度法测定 TiO2 复合量 Zn 二安替比林甲烷 化学镀技术 Fe 环境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铁氧化物共复合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及其CO_2光电催化还原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雅琼 杨德凤 朱新宇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5-100,共6页
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基底上制备出直立有序的TiO2纳米管(TiO2NTs)阵列,通过浸渍法将氧化锌和氧化铁同时修饰到TiO2NTs上,得到锌铁共复合二氧化钛纳米管(ZnFe2O4?TiO2NTs),并将复合纳米管材料应用于光电催化还原CO2研究,考察制备条件对TiO... 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基底上制备出直立有序的TiO2纳米管(TiO2NTs)阵列,通过浸渍法将氧化锌和氧化铁同时修饰到TiO2NTs上,得到锌铁共复合二氧化钛纳米管(ZnFe2O4?TiO2NTs),并将复合纳米管材料应用于光电催化还原CO2研究,考察制备条件对TiO2NTs形貌的影响以及采用SEM,XRD,UV-vis方法对TiO2NTs和ZnFe2O4?TiO2NT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锌铁氧化物附着在TiO2NTs表面,ZnFe2O4?TiO2NTs复合材料的禁带宽度窄化为2.93eV;ZnFe2O4?TiO2NTs具有优良的光电催化还原性能,光电催化还原CO2的主要产物为异戊醇、异己醇等碳数较大的醇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 光电催化 CO2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在抗菌塑料中的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80
5
作者 徐瑞芬 许秀艳 付国柱 《塑料》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6-29,共4页
利用纳米TiO2 作为无机抗菌剂 ,研制抗菌广谱长效的功能塑料 ,探讨了塑料制品的抗菌长效性、抗菌广谱性和安全稳定性 ,展示出抗菌塑料制品的广阔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抗菌塑料 应用 性能 纳米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二氧化钛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胡娟 邓建刚 +3 位作者 何水样 畅柱国 赵建社 刘建宁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1-74,共4页
分别以钛酸丁酯和工业用二氧化钛为前驱物 ,用溶胶 凝胶法和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粒度均匀的纳米级二氧化钛粉体。考察探究了各个制备参数对纳米级TiO2 粒径及团聚情况的影响 ,这些参数包括溶液pH值、钛盐浓度、陈化时间、温度、压强、灼... 分别以钛酸丁酯和工业用二氧化钛为前驱物 ,用溶胶 凝胶法和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粒度均匀的纳米级二氧化钛粉体。考察探究了各个制备参数对纳米级TiO2 粒径及团聚情况的影响 ,这些参数包括溶液pH值、钛盐浓度、陈化时间、温度、压强、灼烧时间等。发现用Sol Gel法时 ,反应物最佳配比为Ti(OC4 H9) 4∶CH3CH2 OH∶H2 O∶冰HAc =1∶9∶3∶10 ,产物呈球形微粒 ,粒径介于 16- 2 0nm ,晶形属锐钛矿型。用水热合成法时 ,因要同时考虑尿素分解温度及反应器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综合各种因素发现反应釜内最佳反应温度为 12 2℃ ,灼烧温度应介于 4 0 0 - 5 0 0℃ ,所得的粉体粒径介于 9- 2 5nm之间 ,亦属锐钛矿型。成品都用TG、XRD及TEM技术表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SOL-GEL法 水热合成法 制备 纳米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散纳米二氧化钛混合晶体的合成、结构与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振兴 丁士文 张美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7-440,共4页
0引言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它具有光催化降解有机物活性高、化学性质稳定、耐化学和光化学腐蚀以及无毒等特性,因而在污水处理及空气净化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潜在应用价值[1-4].然而TiO2是宽禁带材料,仅能吸收太阳光... 0引言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它具有光催化降解有机物活性高、化学性质稳定、耐化学和光化学腐蚀以及无毒等特性,因而在污水处理及空气净化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潜在应用价值[1-4].然而TiO2是宽禁带材料,仅能吸收太阳光谱的紫外光部分,太阳能利用效率低,通常需要用紫外光源来激发,这限制了其实际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散 纳米二氧化钛 TiO2 光催化性能 混合 合成 TICL4 晶体 TG-DTA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对沼泽土壤反硝化和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范峰华 郑荣波 +1 位作者 刘爽 郭雪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6525-6532,共8页
近年来,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O_(2)NPs)环境释放量不断增加,并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湿地生态系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湿地生态系统环境和功能。然而,关于TiO_(2)NPs对沼泽土壤反硝化作用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机及制尚不明确。选择典型... 近年来,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O_(2)NPs)环境释放量不断增加,并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湿地生态系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湿地生态系统环境和功能。然而,关于TiO_(2)NPs对沼泽土壤反硝化作用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机及制尚不明确。选择典型沼泽土壤,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反硝化酶活性、反硝化速率(DNR)和N_(2)O排放对不同剂量TiO_(2) NPs 0 mg/kg(CK)、10 mg/kg(A10)、100 mg/kg(A100)、1000 mg/kg(A1000)输入的响应,探讨TiO_(2) NPs输入对沼泽土壤反硝化作用和N_(2)O排放影响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剂量TiO_(2) NPs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pH(P<0.05),A10处理显著降低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P<0.01),A1000处理显著降低硝态氮(NO-3-N)和亚硝态氮(NO_(2)^(-)-N)含量(P<0.05)。TiO_(2) NPs处理抑制硝酸盐还原酶(NAR)活性,促进一氧化氮还原酶(NOR)和氧化亚氮还原酶(NOS)活性(P<0.01),A1000处理先促进后抑制了亚硝酸盐还原酶(NIR)活性(P<0.05)。不同剂量TiO_(2)NPs处理抑制了土壤DNR,促进了N2O排放,TiO_(2) NPs处理通过抑制NIR活性,降低土壤DNR,同时通过促进NOR活性,提高N2O排放。综上,TiO_(2)NPs输入通过影响反硝化还原酶活性改变沼泽土壤反硝化过程,导致沼泽土壤N2O排放增加,改变湿地氮的源、汇功能,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为TiO_(2) NPs输入的湿地环境风险评估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反硝化作用 N_(2)O排放 酶活性 沼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朱新锋 杨家宽 +1 位作者 肖波 王秀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63-866,共4页
以粉煤灰分离出来的微珠为载体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TiO2 负载膜光催化剂 ,通过XRD、SEM技术对粉煤灰微珠负载TiO2 光催化剂的晶型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以偶氮染料甲基橙为降解对象 ,考察不同负载方法、负载层数以及负载量对TiO2 光催... 以粉煤灰分离出来的微珠为载体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TiO2 负载膜光催化剂 ,通过XRD、SEM技术对粉煤灰微珠负载TiO2 光催化剂的晶型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以偶氮染料甲基橙为降解对象 ,考察不同负载方法、负载层数以及负载量对TiO2 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良溶胶 -凝胶法负载的TiO2 薄膜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 ,同时负载的薄膜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TiO2 粉末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催化 微珠 负载型 纳米二氧化钛 光催化剂 制备 光催化性能 晶型结构 催化活性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对纤毛虫阔口游仆虫超微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林颖 马瑞 +2 位作者 翟楠 倪兵 顾福康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7-40,共4页
为探讨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对纤毛虫阔口游仆虫细胞(Euplotes eurystomus)超微结构的影响,研究选取了两种粒径(5 nm、25 nm)的TiO2对阔口游仆虫进行毒性处理,并采用透射电镜术对其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纳米TiO2能穿破核膜及... 为探讨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对纤毛虫阔口游仆虫细胞(Euplotes eurystomus)超微结构的影响,研究选取了两种粒径(5 nm、25 nm)的TiO2对阔口游仆虫进行毒性处理,并采用透射电镜术对其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纳米TiO2能穿破核膜及线粒体膜,并可引起阔口游仆虫背腹表膜下微管层局部缺失、细胞质空泡化、细胞核核仁减少及染色质聚集浓缩、线粒体变形瓦解等现象;与25 nm TiO2相比,5 nm TiO2对细胞的损伤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 阔口游仆虫 超微结构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欣宇 陈铁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04期59-61,65,共4页
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项节能高效、绿色环保型新技术。详细评述了光催化氧化作用机理、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途径以及光催化氧化技术的应用。对当前该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 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项节能高效、绿色环保型新技术。详细评述了光催化氧化作用机理、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途径以及光催化氧化技术的应用。对当前该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技术 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TIO2 绿色环保型 光催化活性 作用机理 研究现状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与碳纳米管协同作用的葡萄糖生物传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小梅 邓祥 吴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78-1483,共6页
在玻碳电极表面滴涂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碳纳米管-壳聚糖(TiO2-MWNT-CS)复合物,待干后在其TiO2-MWNT-CS修饰电极表面电沉积一层均匀而致密的纳米铂(Pt),然后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于修饰电极表面,最后,为了防止酶的泄漏和干扰物质的干扰... 在玻碳电极表面滴涂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碳纳米管-壳聚糖(TiO2-MWNT-CS)复合物,待干后在其TiO2-MWNT-CS修饰电极表面电沉积一层均匀而致密的纳米铂(Pt),然后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于修饰电极表面,最后,为了防止酶的泄漏和干扰物质的干扰,将Nafion滴涂于修饰电极表面,制得新型的葡萄糖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技术和计时电流法考察了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在3.0×10-6~1.45×10-3 mol/L范围内对葡萄糖有良好的线性响应,相关系数为0.9967(n=15),检测下限为9.5×10-7 mol/L(S/N=3)。由于纳米粒子间的协同作用,该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选择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O2) 纳米管(MWNT) 纳米铂(Pt)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锡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树新 刘长虹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29,共4页
采用光化学还原法,在复合半导体基础上表面作进一步钯改性,制备了钯锡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Pd-SnO2/TiO2,以二氧化碳光催化还原反应为探针,对催化剂进行了评价,并与复合半导体基础上,表面铜改性光催化剂的光催化还原性能进行了比... 采用光化学还原法,在复合半导体基础上表面作进一步钯改性,制备了钯锡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Pd-SnO2/TiO2,以二氧化碳光催化还原反应为探针,对催化剂进行了评价,并与复合半导体基础上,表面铜改性光催化剂的光催化还原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表面钯改性、二氧化碳光催化还原产物只检测到甲醇,这说明,复合半导体基础上钯的沉积,比铜掺杂更有利于深度还原产物甲醇的生成。结合XRD、XPS、TEM等催化剂表征结果,对钯锡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光激发机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二氧化碳光催化还原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还原 纳米二氧化钛 钯改性 甲醇 复合半导体 Pd-SnO2/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汤莹 于洋 +4 位作者 雷长海 范晓燕 羊富光 许珊 杨勇骥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9-542,共4页
目的:应用电镜观察二氧化钛纳米颗粒(nano-TiO2)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nano-TiO2溶液加入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cell)中,在37℃、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孵育4h,收集细胞,制样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小鼠单核巨... 目的:应用电镜观察二氧化钛纳米颗粒(nano-TiO2)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nano-TiO2溶液加入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cell)中,在37℃、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孵育4h,收集细胞,制样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小鼠单核巨噬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电镜下,nano-TiO2的粒径为20~35nm。致密的nano-TiO2通过内吞进入细胞,当浓度超过200μg/mL时,细胞胞质空泡内吞噬有大量成簇的致密颗粒,细胞核固缩,染色质浓缩、边集,出现早期细胞凋亡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nano-TiO2) 小鼠单核巨噬细胞 电镜 超微结构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对纳米二氧化钛吸附水体中重金属离子行为的影响和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艳香 陈玖妍 +4 位作者 韩荣 栾日坚 张玉强 吴来东 祁志冲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7-325,共9页
纳米二氧化钛(n TiO_(2))被广泛应用于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磷酸盐作为水体中普遍存在的无机阴离子,能够对重金属离子在n TiO_(2)上的吸附特征产生影响。本文聚焦磷酸盐存在条件下n TiO_(2)胶体颗粒对典型重金属离子(Zn^(2+)和Cd^(2+))... 纳米二氧化钛(n TiO_(2))被广泛应用于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磷酸盐作为水体中普遍存在的无机阴离子,能够对重金属离子在n TiO_(2)上的吸附特征产生影响。本文聚焦磷酸盐存在条件下n TiO_(2)胶体颗粒对典型重金属离子(Zn^(2+)和Cd^(2+))的吸附行为,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吸附平衡后水相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通过批量吸附实验考察不同水化学条件下(离子强度和共存阴离子),磷酸盐对n TiO_(2)胶体颗粒吸附水体中Zn^(2+)和Cd^(2+)特征的影响规律。采用经典吸附等温线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并结合纳米颗粒的Zeta电位和粒径变化等表征手段揭示了相关吸附机制。研究发现:①磷酸盐的存在能有效地增强重金属在n TiO_(2)上的吸附,Zn^(2+)和Cd^(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由121.1mg/g和84.7mg/g增加至588.3mg/g和434.8mg/g,增加了3.8~4.1倍。这主要由于磷酸盐能够通过桥连作用形成金属-磷酸盐-n TiO_(2)三元络合物以及增加重金属离子和胶体颗粒之间的静电引力,从而增强n TiO_(2)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②背景溶液中离子强度的增加会降低n TiO_(2)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当背景溶液中离子强度(NaCl浓度)从0增加至10mmol/L时,n TiO_(2)与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会减弱,同时Na+与重金属离子竞争n TiO_(2)表面吸附位点亦降低了n TiO_(2)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③共存竞争性阴离子(如Cl-、NO_(3)^(-)和SO_(4)^(2-))会削弱磷酸盐对n TiO_(2)吸附金属离子的增强作用,抑制顺序为:SO_(4)^(2-)>NO_(3)^(-)>Cl-,即与其离子半径的数量级成反比。这是由于共存阴离子与磷酸盐竞争n TiO_(2)表面的吸附位点所致。研究结果表明,磷酸盐可以显著地增强n TiO_(2)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能,但是去除效能的大小会受到背景溶液中水化学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n TiO 2) 重金属离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磷酸盐 阴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法合成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石 谢洪勇 +1 位作者 王利希 马世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0-345,共6页
为了解火焰法合成纳米颗粒过程中流体力学和颗粒动力学作用过程,利用CFD商业软件FLUENT模拟了在湍流扩散火焰中合成TiO2纳米颗粒的过程.模型在没有考虑先驱物TiCl4反应的情况下,计算了在燃烧室内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假设当气体温度超过一... 为了解火焰法合成纳米颗粒过程中流体力学和颗粒动力学作用过程,利用CFD商业软件FLUENT模拟了在湍流扩散火焰中合成TiO2纳米颗粒的过程.模型在没有考虑先驱物TiCl4反应的情况下,计算了在燃烧室内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假设当气体温度超过一定数值后,所有先驱物分子迅速转化为TiO2单分子;引入Kruis的颗粒动力学模型对产物颗粒直径、比表面积等进行了预测,研究了不同的火焰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颗粒的烧结特征,即温度是影响一级颗粒及聚集块尺寸的关键因素;火焰温度越高,聚集块中一级颗粒的数目增长得越快,出口处一级颗粒及聚集块的尺寸也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数值模拟 合成 燃烧法 颗粒动力学模型 湍流扩散火焰 FLUENT TiO2 TICL4 作用过程 流体力学 商业软件 气体温度 颗粒直径 比表面积 火焰结构 形成原因 火焰温度 先驱物 火焰法 CFD 温度场 速度场 单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负载纳米二氧化钛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校冬 邓桦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5-39,共5页
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TiO2)溶胶,通过浸轧、烘干、焙烘后在棉织物表面负载形成了TiO2凝胶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表征;并以酸性橙Ⅱ和酸性嫩黄2G模拟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考察了... 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TiO2)溶胶,通过浸轧、烘干、焙烘后在棉织物表面负载形成了TiO2凝胶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表征;并以酸性橙Ⅱ和酸性嫩黄2G模拟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考察了溶液pH值、电解质、光照强度对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TiO2属于锐钛矿型,粒径在50 mm左右,其凝胶薄膜可较牢固地附着在棉织物纤维表面;酸性橙II在初始pH值为3时降解率最高,酸性嫩黄2G初始pH值为5或9时降解率较高;Na2SO4、Na2CO3可有效提高降解效果,而NaCl则抑制光催化氧化反应;TiO2只在短波长的紫外光下有光催化作用,且光照强度越大,越可明显提高染料的降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溶胶-凝胶法 光催化降解 酸性橙Ⅱ 酸性嫩黄2G 锐钛矿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对稀有鮈鲫幼体生长的影响
18
作者 吴声敢 吕露 +4 位作者 安雪花 陈丽萍 柳新菊 关文碧 赵学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1865-1867,共3页
通过纳米二氧化钛(nTiO_2)对稀有鮈鲫幼体生长试验,研究nTiO_228 d暴露对鱼类幼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TiO_2浓度未对稀有鮈鲫幼体生长产生致死效应,但对稀有鮈鲫生长率有影响,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为4.00 mg·L^(-1),无可观... 通过纳米二氧化钛(nTiO_2)对稀有鮈鲫幼体生长试验,研究nTiO_228 d暴露对鱼类幼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TiO_2浓度未对稀有鮈鲫幼体生长产生致死效应,但对稀有鮈鲫生长率有影响,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为4.00 mg·L^(-1),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为2.00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ntio2) 稀有鮈鲫 生长率 慢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绢云母复合材料紫外屏蔽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19
作者 韩利雄 严春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7期2457-2459,共3页
通过液相沉积法将TiCl4水解沉淀到绢云母表面,制备得到纳米TiO2/绢云母复合材料,并用XRD、SEM和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的研究。研究表明,纳米TiO2/绢云母复合材料的紫外屏蔽性能明显好于白云母,也优于纯绢云母粉;同时... 通过液相沉积法将TiCl4水解沉淀到绢云母表面,制备得到纳米TiO2/绢云母复合材料,并用XRD、SEM和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的研究。研究表明,纳米TiO2/绢云母复合材料的紫外屏蔽性能明显好于白云母,也优于纯绢云母粉;同时它还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性能,在弱紫外光(20W)下,其对次甲基蓝(20mg/L)的降解率4h达到了96.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云母 纳米二氧化钛(TiO2) 制备 紫外屏蔽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对小鼠心肌细胞DNA的损伤及叔丁基对苯二酚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文博 刘诣 +5 位作者 朱越 于江帆 李杰 胡金凤 张荣 郭会彩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9-354,共6页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钛(nano-titanium dioxide,Nano-TiO2)对小鼠心肌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并进一步研究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诱导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是否可...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钛(nano-titanium dioxide,Nano-TiO2)对小鼠心肌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并进一步研究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诱导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是否可降低此种损伤。方法 3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Nano-TiO2低(0.5g/kg)、中(1g/kg)、高(2g/kg)剂量组,tBHQ组,tBHQ+Nano-TiO2组。Nano-TiO2灌胃给予,tBHQ腹腔注射,均1次/天,连续7天。末次染毒后24h处死小鼠,取新鲜心脏组织,胰酶消化法制备心肌细胞悬液,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心肌细胞DNA损伤程度。结果 (1)对照组心肌细胞核呈圆形荧光团,强度均匀,大小较一致,无明显拖尾。不同剂量Nano-TiO2染毒后,各组均存在不同数量的DNA受损心肌细胞,出现彗星拖尾现象,且其尾部的拖尾程度及荧光强度随Nano-TiO2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经CASP软件分析,低、中、高剂量Nano-TiO2组尾部DNA含量(tail DNA percent,TD)分别为28.45±1.70、35.08±0.81、39.94±4.46,明显高于对照组(23.96±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r=0.9947)。低、中、高剂量Nano-TiO2组彗星尾矩(olive tail moment,OTM)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r=0.9886)。(2)tBHQ组心肌细胞细胞核呈圆形,无拖尾;Nano-TiO2中剂量(1g/kg)组细胞拖尾明显,但给予tBHQ可明显降低Nano-TiO2所致的细胞核拖尾程度;与Nano-TiO2组相比,tBHQ+Nano-TiO2组两项指标TD及OTM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no-TiO2可剂量依赖性地引起心肌细胞DNA损伤,而Nrf2诱导剂tBHQ可拮抗Nano-TiO2所致心肌细胞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叔丁基对苯二酚 彗星实验 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