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再生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27
1
作者 肖建庄 李标 +2 位作者 张凯建 苏亚武 潘玉珀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39,共10页
基于新提出的纳米二氧化硅水泥净浆二次改性再生骨料方法,通过混凝土单轴受压动态力学试验,获得了不同应变率(10^-5s^-1、10^-3s^-1、10^-1s^-1)、不同改性方法(纳米二氧化硅水泥净浆二次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粉煤灰复合改性、纳米二氧化... 基于新提出的纳米二氧化硅水泥净浆二次改性再生骨料方法,通过混凝土单轴受压动态力学试验,获得了不同应变率(10^-5s^-1、10^-3s^-1、10^-1s^-1)、不同改性方法(纳米二氧化硅水泥净浆二次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粉煤灰复合改性、纳米二氧化硅预浸泡)的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对比了改性前后应力-应变曲线特征。结果表明,新的改性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准静态下峰值应力提升25.1%,弹性模量增加85.8%。改性后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动态增长因子降低,而峰值应变动态增长因子提高。最后,提出了改性后再生混凝土动态应力-应变本构模型,对比结果显示,模型预测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能为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RAC)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 应力-应变曲线 动态增长因子 动态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速率对炭黑填充丁苯硫化胶应力-应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朱连超 史文仓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9-965,共7页
橡胶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是决定其应用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不同使用条件特别是应变速率对橡胶材料的性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炭黑补强橡胶的角度出发,系统研究N330、N660和N774这3种炭黑填充丁苯硫化胶的应力-应变行为随应变速率的变... 橡胶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是决定其应用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不同使用条件特别是应变速率对橡胶材料的性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炭黑补强橡胶的角度出发,系统研究N330、N660和N774这3种炭黑填充丁苯硫化胶的应力-应变行为随应变速率的变化情况。实验发现,丁苯硫化胶的定伸应力均随应变速率增加而增加,且炭黑的补强性能越高定伸应力的增加幅度越大;对任一硫化胶,定伸应力的增长幅度均随应变的增加而减小;当应变达到某一临界值(如300%)时,应变速率对定伸应力增长幅度的影响趋于一致,与是否填充炭黑及炭黑的补强性能无关。在准静态的拉伸测试中,炭黑在橡胶基体中形成的网络化结构将随应变的增加而逐渐破坏,但破坏程度主要与应变大小有关而与应变速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硫化胶 炭黑 应力-应变行为 表面活性 填料网络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SiO_2-g-PS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 被引量:1
3
作者 严满清 唐龙祥 范保林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6,20,共4页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纳米SiO_2粒子表面上接枝了聚苯乙烯(PS)(SiO_2-g-PS),并研究其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应力-应变行为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SiO_2-g-PS复合粒子在HDPE中分散均匀;HDPE/SiO...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纳米SiO_2粒子表面上接枝了聚苯乙烯(PS)(SiO_2-g-PS),并研究其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应力-应变行为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SiO_2-g-PS复合粒子在HDPE中分散均匀;HDPE/SiO_2-g-PS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应变及断裂能均明显高于纯HDPE及HDPE/SiO_2复合材料;加入相容剂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后,纳米SiO_2-g-PS复合粒子在HDPE中分散更均匀,HDPE/SiO_2-g-PS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应变及断裂能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表面接枝 纳米二氧化硅应力-应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中纤维纳米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16
4
作者 高丹盈 赵亮平 陈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6-58,共13页
通过纤维纳米混凝土棱柱体试件在25~800℃高温中的单轴受压试验,研究了温度、钢纤维体积率、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碳酸钙掺量对纤维纳米混凝土高温中轴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纤维纳米混凝土峰值应力和初始弹性模量显著降低,... 通过纤维纳米混凝土棱柱体试件在25~800℃高温中的单轴受压试验,研究了温度、钢纤维体积率、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碳酸钙掺量对纤维纳米混凝土高温中轴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纤维纳米混凝土峰值应力和初始弹性模量显著降低,峰值应变明显增大;随钢纤维体积率增大,高温中纤维纳米混凝土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不断提高,初始弹性模量有所下降;随纳米材料掺量增加,高温中纤维纳米混凝土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初始弹性模量均呈增大的趋势,纳米二氧化硅的效果好于纳米碳酸钙。在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温度、纤维和纳米材料影响的高温中纤维纳米混凝土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初始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以及高温中纤维纳米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纳米材料 混凝土 高温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纤维纳米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11
5
作者 高丹盈 李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20,共11页
通过306个150mm×150mm×300mm纤维纳米混凝土棱柱体试块在25—800℃后的单轴受压试验,探讨钢纤维体积率、纳米材料掺量和高温对纤维纳米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纳米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弹... 通过306个150mm×150mm×300mm纤维纳米混凝土棱柱体试块在25—800℃后的单轴受压试验,探讨钢纤维体积率、纳米材料掺量和高温对纤维纳米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纳米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弹性阶段、裂缝稳定发展阶段、裂缝失稳扩展阶段和破坏阶段;随钢纤维体积率和纳米材料掺量的增大,应力-应变曲线逐渐饱满,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曲线下包面积逐渐增大;随温度升高,应力-应变曲线趋于扁平,弹性段逐渐变短,峰值应力显著降低,峰值应变增大,应力-应变曲线下包面积减小。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综合分析,建立了考虑纤维、纳米材料和温度影响的纤维纳米混凝土轴压应力-应变曲线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纤维 混凝土 高温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和2.5D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加载速率效应和应力-应变行为模拟 被引量:5
6
作者 陶永强 矫桂琼 +1 位作者 王波 常岩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6,共5页
对A、B、C三种工艺制备的2D和2.5D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进行了准静态拉伸试验,试验采用的加载速率分别为0.02mm/min、0.2mm/min、1mm/min、5mm/min、25mm/min、125mm/min。获得了不同加载速率下,2D和2.5D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曲... 对A、B、C三种工艺制备的2D和2.5D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进行了准静态拉伸试验,试验采用的加载速率分别为0.02mm/min、0.2mm/min、1mm/min、5mm/min、25mm/min、125mm/min。获得了不同加载速率下,2D和2.5D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基于所获得试验结果,讨论了加载速率对2D和2.5D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产生影响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A、B工艺的2.5D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对加载速率的变化不敏感;C工艺的2D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对加载速率变化不敏感,而A工艺的2D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对加载速率变化较为敏感,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材料的初始弹性模量有较大程度的增大,破坏应变有所减小。基于基体强度分布理论,模拟了对加载速率不敏感的2D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在拉伸载荷下的应力-应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加载速率 2D 2.5D 应力-应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PP料的应力-应变行为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鸣波 杨伟 +1 位作者 李忠明 冯建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53-155,共3页
通过对 BOPP进口料与国产料应力 -应变行为的比较 ,得到了各种原料的屈服应力 (σy)、屈服应变(εy)、断裂应力 (σb)、断裂应变 (εb)及模量 (E)等随拉伸速率的变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 ,各种原料在生产中表现出的不同的加工特点是由其... 通过对 BOPP进口料与国产料应力 -应变行为的比较 ,得到了各种原料的屈服应力 (σy)、屈服应变(εy)、断裂应力 (σb)、断裂应变 (εb)及模量 (E)等随拉伸速率的变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 ,各种原料在生产中表现出的不同的加工特点是由其不同的应力 -应变行为引起的 ;进口料的应力 -应变性能波动较小 ,可能有助于材料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的稳定 ;各种原料的应力 -应变性能在拉伸速率为 10 0 mm/ min时较好 ,这可能有助于寻找 BOPP最佳的加工窗口。通过本研究及其后续工作 ,可望能对国产 PP的加工和应用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应变行为 双轴拉伸 聚丙烯 成型加工 BO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卸荷速率的K_0固结膨胀土应力-应变行为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新明 孔令伟 郭爱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99-1306,共8页
通过GDS三轴试验系统对K_0固结原状南阳膨胀土原状样进行了不同卸荷速率和卸荷路径下的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在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K_0固结膨胀土的初始切线模量E_i和极限偏应力q_(ult)与固结应力及卸荷速率的关系式。发现,K_0固结... 通过GDS三轴试验系统对K_0固结原状南阳膨胀土原状样进行了不同卸荷速率和卸荷路径下的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在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K_0固结膨胀土的初始切线模量E_i和极限偏应力q_(ult)与固结应力及卸荷速率的关系式。发现,K_0固结膨胀土在卸荷剪切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呈典型双曲线特征;膨胀土的不排水剪切强度随轴向固结应力及卸荷速率的增加而单调增加;E_i及q_(ult)随固结应力及卸荷速率的变化规律与强度基本类似,但E_i随固结应力的增加呈指数增加,而q_(ult)则表现为线性增加。通过改进邓肯-张双曲线表达式,建立了K_0固结膨胀土下不同卸荷速率时应力-应变关系的预测公式,并进行了模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0固结 膨胀土 卸荷速率 应力-应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基于强度参数演化行为的岩石峰后应力-应变关系研究”的讨论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琦 朱建明 王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33-2734,共2页
笔者拜读了发表在《岩土力学》2013年第34卷第2期上的论文“基于强度参数演化行为的岩石峰后应力-应变关系研究”(以下简称原文),现有以下3点望与原文作者商榷:(1)原文给出的模型能否正确反映残余应力?
关键词 应力-应变关系 强度参数 峰后 岩石 行为 演化 《岩土力学》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硅和钢纤维增强再生混凝土损伤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永贵 黄旭阳 +1 位作者 李帅鹏 范玉辉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29-5037,共9页
以纳米氧化硅和钢纤维为外加材料对再生混凝土进行改良,选定取代率、钢纤维掺量和纳米氧化硅掺量为配合比控制参数,共设计18种工况的再生混凝土。通过棱柱体受压试验分析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变化特征,建立其损伤本构模型,分析其损... 以纳米氧化硅和钢纤维为外加材料对再生混凝土进行改良,选定取代率、钢纤维掺量和纳米氧化硅掺量为配合比控制参数,共设计18种工况的再生混凝土。通过棱柱体受压试验分析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变化特征,建立其损伤本构模型,分析其损伤演化机理。研究表明,随纳米氧化硅掺量增加,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段陡峭,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加,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更加饱满,分段表达式可较好表述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单掺钢纤维或氧化硅时,随着氧化硅掺量增加,峰值应力增大、峰值应变降低,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大,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均增大;复合添加钢纤维和氧化硅时,氧化硅掺量一定时随钢纤维掺量增加,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均增大,随氧化硅掺量增加,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不具有明显规律性;建立的损伤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满足再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损伤变量随应变增加呈S型增长,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再生混凝土某一时段损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钢纤维 纳米氧化硅 应力-应变曲线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材在压缩大变形下的力学行为Ⅰ. 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22
11
作者 邵卓平 《木材工业》 2003年第2期12-14,32,共4页
 以毛竹为对象,研究了竹材在不同温度及约束条件下沿径向、弦向和轴向压缩大变形下的力学行为,建立了描述竹材在压缩大变形下的应力-应变关系。试验表明,竹材在径向施压和弦向施压下具有相同的力学行为,其整个大变形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以毛竹为对象,研究了竹材在不同温度及约束条件下沿径向、弦向和轴向压缩大变形下的力学行为,建立了描述竹材在压缩大变形下的应力-应变关系。试验表明,竹材在径向施压和弦向施压下具有相同的力学行为,其整个大变形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线弹性阶段、屈服后弱线性强化阶段和幂强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力学行为 毛竹 压缩大变形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应力和湿化路径下膨胀土的力学行为与本构模拟
12
作者 周葆春 江星澐 +5 位作者 马全国 单丽霞 王江伟 李颖 易先达 孔令伟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5-704,共10页
膨胀土典型变形与破坏现象通常发生在低应力和湿化路径共同作用下,有必要深入研究从非饱和到饱和、从湿化到破坏的膨胀土力学行为及其湿载耦合效应规律。为此,以双压力室非饱和土三轴试验系统、Fredlund土水特征曲线仪为主要平台,开展... 膨胀土典型变形与破坏现象通常发生在低应力和湿化路径共同作用下,有必要深入研究从非饱和到饱和、从湿化到破坏的膨胀土力学行为及其湿载耦合效应规律。为此,以双压力室非饱和土三轴试验系统、Fredlund土水特征曲线仪为主要平台,开展系统的控制吸力的湿载耦合试验,历时近800 d,获得了低应力和湿化路径下荆门黄褐色中膨胀土持水、变形、破坏等力学行为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Barcelona basic model描述其湿载共同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强度行为,采用van Genuchten模型描述其非饱和渗流行为。结合10 a来该土样的其它试验结果,标定了低应力和湿化路径下荆门黄褐色中膨胀土完整的13个BBM参数以及VG模型参数。本构模拟结果表明上述模型与参数能够较好再现低应力和湿化路径下该膨胀土的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湿载耦合 非饱和应力-应变-强度行为 非饱和渗流 Barcelona模型 van Genuchte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延聚丙烯的高温应力-应变行为
13
作者 于庆顺 杨伟 +3 位作者 李忠明 谢邦互 冯建民 杨鸣波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37-39,共3页
研究了流延聚丙烯高温下的应力-应变行为,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捕捉到了应力波动,即应力随应变的增大而发生复杂波动的现象。通过试样拉伸前后结构的DSC和WAXD表征,发现拉伸后试样的熔融行为和结晶结构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认为应为波动... 研究了流延聚丙烯高温下的应力-应变行为,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捕捉到了应力波动,即应力随应变的增大而发生复杂波动的现象。通过试样拉伸前后结构的DSC和WAXD表征,发现拉伸后试样的熔融行为和结晶结构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认为应为波动主要与高温条件下拉伸过程引起的试样的应力诱导结晶有关。为了避免应力波动,提高拉伸速率时,应使共聚物的序列分布均匀,即乙烯链能均匀地插入丙烯主链中,打乱丙烯链段的连续性,以降低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实现高速稳态拉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波动 挤出成型 流延聚丙烯 高温应力-应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基于强度参数演化行为的岩石峰后应力-应变关系研究”的讨论答复
14
作者 韩建新 汪雷 杨为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35-2736,共2页
1引言 笔者撰写的论文“基于强度参数演化行为的岩石峰后应力一应变关系研究”(以下简称“原文”)在《岩土力学》2013年第34卷第2期发表后,受到一些读者的关注,赵琦硕士等还针对原文提出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有益探讨(以下简... 1引言 笔者撰写的论文“基于强度参数演化行为的岩石峰后应力一应变关系研究”(以下简称“原文”)在《岩土力学》2013年第34卷第2期发表后,受到一些读者的关注,赵琦硕士等还针对原文提出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有益探讨(以下简称“讨论稿”)。在此对他们的关注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对《岩土力学》编辑部给笔者提供这样一个交流渠道表示诚挚的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应变关系 强度参数 峰后 岩石 行为 演化 《岩土力学》 答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等轴拉伸载荷下二维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预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陶永强 李晶 +1 位作者 矫桂琼 王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79,67,共6页
将二维编织结构简化为(0°/90°)s正交铺层结构。采用含损伤变量的剪滞分析理论,解得双向等轴拉伸载荷下,0°层和90°层开裂后各层的应力分布;基于随机基体裂纹演化理论,随机纤维损伤和最终失效理论,确定了0°层和9... 将二维编织结构简化为(0°/90°)s正交铺层结构。采用含损伤变量的剪滞分析理论,解得双向等轴拉伸载荷下,0°层和90°层开裂后各层的应力分布;基于随机基体裂纹演化理论,随机纤维损伤和最终失效理论,确定了0°层和90°层沿纤维方向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切线拉伸模量与施加载荷之间的关系;然后,将切线拉伸模量代入正交铺层结构的剪滞分析中,进而预测出二维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在双向等轴拉伸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关系。预测结果表明:在双向等轴拉伸载荷下,二维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横向和纵向应力-应变曲线基本相同,与单向加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二维 双向拉伸 应力-应变行为 剪滞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醚酯的合成及纤维应力──应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俊富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27,共5页
合成了不同嵌段长度的无规多嵌段PBT-PEG共聚醚酯,初步考查了其成纤能力,并从结构上讨论了纤维的应力—应变行为.
关键词 共聚醚酯 应力-应变行为 合成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喷涂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纳米SiO_2涂层的热行为
17
作者 李亚东 强克刚 +1 位作者 刘志 张治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8-52,共5页
采用火焰喷涂法制备了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纳米SiO2复合涂层,采用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复合涂层的结构、非等温结晶过程、熔融行为进行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表明,ETFE及ETFE/纳米SiO2粉末在火焰喷涂过程中没有发生氧... 采用火焰喷涂法制备了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纳米SiO2复合涂层,采用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复合涂层的结构、非等温结晶过程、熔融行为进行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表明,ETFE及ETFE/纳米SiO2粉末在火焰喷涂过程中没有发生氧化或降解反应,表明火焰喷涂法适宜制备ETFE及ETFE/纳米SiO2复合涂层;DSC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涂层的结晶速率,结晶温度略有提高,而且使复合涂层的熔融峰温度高于纯ETFE涂层。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具有成核剂的作用,诱导ETFE大分子结晶,使其结晶能力及结晶的完善程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喷涂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纳米二氧化硅 非等温结晶 熔融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K拉伸行为及拉伸过程中的结构演变
18
作者 付琳 薛志荣 +4 位作者 杜广策 孙成 李卫宇 扈健 薛美玲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9,共9页
研究了脂肪族聚酮(POK)在30~200 mm/min拉伸速率下的应力-应变行为。发现POK在不同拉伸速率下均呈现三次屈服、两次冷拉和两次应变硬化的相似力学行为,且拉伸速率越大,相应地屈服、冷拉和应变硬化的出现和结束所对应的形变量越大,显示出... 研究了脂肪族聚酮(POK)在30~200 mm/min拉伸速率下的应力-应变行为。发现POK在不同拉伸速率下均呈现三次屈服、两次冷拉和两次应变硬化的相似力学行为,且拉伸速率越大,相应地屈服、冷拉和应变硬化的出现和结束所对应的形变量越大,显示出POK在外力强迫下强大的结构调整能力。以室温60 mm/min的拉伸过程为例,采用同步辐射广角X射线衍射(WAXD)/小角X射线衍射(SAXD)联用技术实时跟踪了拉伸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发现随着塑性变形的开始,β晶在应力协助下强迫转变为α晶,且该转变在屈服点附近(22%应变左右)达到最大比例,之后α晶含量又随着应变增大而逐渐减少,到150%应变时其衍射信号消失。SAXD结果表明,随着塑性变形的开始,片晶沿子午线方向(拉伸方向)的晶区厚度、非晶区厚度(L_(a))和长周期均随拉伸应变呈线性增大,但L_(a)增大更为显著。应变超过50%时,片晶沿拉伸方向上的“晶层-非晶层”交替结构被破坏,逐渐形成纤维晶。在拉伸初期(10%~30%应变时),片晶周期结构在垂直于拉伸方向(赤道方向)先是快速地发生尺寸膨胀,继而这种膨胀又迅速衰减至消失(30%~50%应变时)。笔者认为垂直于拉伸方向的高次结构变化趋势可能受到拉伸方向片晶堆砌结构协同作用的影响,其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族共聚型聚酮 应力-应变行为 结构演变 广角X射线衍射 小角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炸药材料本构行为的应变率效应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卢芳云 吴会民 +1 位作者 王晓燕 林玉亮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4年第A01期280-285,共6页
对PBX和B炸药两种压装炸药进行了应变率为10^-4—10^s^-1的压缩实验,得到了两种炸药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回收试样的SEM观测,对材料的破坏模式进行了细观考察;初步建立了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本构模型;对两种炸药... 对PBX和B炸药两种压装炸药进行了应变率为10^-4—10^s^-1的压缩实验,得到了两种炸药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回收试样的SEM观测,对材料的破坏模式进行了细观考察;初步建立了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本构模型;对两种炸药力学行为的特征和应变率效应得到了较系统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炸药 药力 应变率效应 应力-应变曲线 力学行为 SEM 试样 本构行为 特征和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C/SiC复合材料偏轴拉伸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波 吴亚波 +2 位作者 郭洪宝 贾普荣 李俊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1-96,共6页
通过对2D-C/SiC复合材料试件进行不同偏轴角度的拉伸实验,研究了偏轴角度对材料拉伸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应变片分别测得了材料加载方向和纤维束方向上的应力-应变行为,对比分析了偏轴角度对上述应力-应变行为的影响;并结合试件断口扫... 通过对2D-C/SiC复合材料试件进行不同偏轴角度的拉伸实验,研究了偏轴角度对材料拉伸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应变片分别测得了材料加载方向和纤维束方向上的应力-应变行为,对比分析了偏轴角度对上述应力-应变行为的影响;并结合试件断口扫描电镜照片,阐释了纤维束方向上拉伸和剪切损伤间的相互耦合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材料的拉伸模量和强度随偏轴角度的增大出现明显下降;材料纤维束方向上的拉伸损伤和剪切损伤具有显著的相互促进作用。最后,以材料0°拉伸和45°拉伸实验数据为基础,建立了材料的偏轴拉伸应力-应变行为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C/SIC复合材料 偏轴拉伸 应力-应变行为 损伤耦合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