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9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纳米铝和沉淀法制备纳米α-Al_2O_3粉体 被引量:3
1
作者 卢红霞 毛爱霞 +2 位作者 郝好山 杨会智 王海龙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83-85,共3页
以Al(NO3)3·9H2O、氨水和纳米铝粉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出Al(OH)3溶胶,经过真空抽滤和高温煅烧获得了纳米α-Al2O3粉体.研究了反应体系pH值、纳米铝粉添加和煅烧温度对Al(OH)3溶胶质量以及Al2O3晶型转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Al(NO3)3·9H2O、氨水和纳米铝粉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出Al(OH)3溶胶,经过真空抽滤和高温煅烧获得了纳米α-Al2O3粉体.研究了反应体系pH值、纳米铝粉添加和煅烧温度对Al(OH)3溶胶质量以及Al2O3晶型转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pH值为9时可以获得团聚少、分散性好的Al(OH)3溶胶,添加摩尔分数为3%的纳米铝粉作为籽晶可以使α-Al2O3的转变温度降至1000°C左右.实验获得的纳米α-Al2O3粉体粒度分布均匀,无明显团聚,近似球形,平均粒径约为2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铝粉 Α-al2o3 粉体 溶胶 AL(oH)3 高温煅烧 制备 近似 转化温度 反应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制备纳米α-Al_2O_3粉体 被引量:5
2
作者 杜艳君 王利娟 +6 位作者 王茂生 董丽新 高慧颖 崔永涛 秦磊 侯婧 杜宝安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5-117,共3页
用硫酸铝铵为原料,以可溶性淀粉为分散剂,利用固相法制备了纳米α-Al2O3粉体。X-射线衍射实验证明,产品为α相,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得粉体粒径为30~40nm,粉体呈球形。实验过程中,利用了大分子链的空间位阻效应,高分子网络的阻隔作... 用硫酸铝铵为原料,以可溶性淀粉为分散剂,利用固相法制备了纳米α-Al2O3粉体。X-射线衍射实验证明,产品为α相,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得粉体粒径为30~40nm,粉体呈球形。实验过程中,利用了大分子链的空间位阻效应,高分子网络的阻隔作用,以及固体分散剂的物理分散作用,有效地克服了粉末的粘连与团聚。此工艺在国内尚鲜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Α-al2o3 固相法 制备 分散剂 Α相 空间位阻效应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铜法制备纳米Cu-Al_2O_3复合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范启义 凌国平 郦剑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57-361,共5页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超声波辐照下对10~20nm的Al2O3粉末进行化学镀铜,并探讨了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对纳米Al2O3粉末化学镀铜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判断其成分组成,用TEM观察镀覆结果.结果表明:引入超声波并调整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可以实现...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超声波辐照下对10~20nm的Al2O3粉末进行化学镀铜,并探讨了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对纳米Al2O3粉末化学镀铜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判断其成分组成,用TEM观察镀覆结果.结果表明:引入超声波并调整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可以实现室温的纳米Al2O3粉末化学镀铜,使化学镀铜在低温下保持了镀液的稳定性,同时对纳米粉末进行有效的分散;以EDTA-2Na为络合剂,并加入亚铁氰化钾和2-2'联吡碇作为稳定剂,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少复合粉末中的Cu2O.通过改变低温超声波化学镀铜时的镀液组成和装载量,可以一次镀覆得到铜含量为5%~90%的Cu-Al2O3复合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铜法 制备 纳米复合粉末 CU AL2o3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轰法合成纳米α-Al_2O_3粉体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晓杰 李瑞勇 +2 位作者 曲艳东 谢兴华 陈涛 《工程爆破》 2006年第1期19-21,共3页
利用硝酸铝、尿素和炸药为原料,通过研究配比出一种类似塑性炸药的混合炸药,引爆此混合炸药,爆轰完毕得到了纳米-αAl2O3粉体。对收集到的实验粉体分别进行了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分析、衍射分析和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用此法所得到的纳米-... 利用硝酸铝、尿素和炸药为原料,通过研究配比出一种类似塑性炸药的混合炸药,引爆此混合炸药,爆轰完毕得到了纳米-αAl2O3粉体。对收集到的实验粉体分别进行了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分析、衍射分析和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用此法所得到的纳米-αAl2O3呈球形,颗粒尺寸分布非常均匀,每个颗粒的大小为35nm左右,晶型为单一的α型。爆轰法合成纳米-αAl2O3具有合成反应速度快、设备简单和易放大产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炸药 爆轰 合成 纳米Α-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对纳米α-Al_2O_3/Ni粉体中α相转变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晏泓 张猛 +1 位作者 陆路 许并社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8-280,共3页
以Al(NO3)3·9H2O和(NH4)2CO3溶液为原料,将实验室自制的纳米镍粉加入其中,利用非均相沉淀法制备出粒径<50nm的纳米α-Al2O3/Ni复合粉体,并用XRD、TEM等手段对纳米复合粉体进行了物相分析及形貌观察.讨论了复合粉体中镍对α-Al2O... 以Al(NO3)3·9H2O和(NH4)2CO3溶液为原料,将实验室自制的纳米镍粉加入其中,利用非均相沉淀法制备出粒径<50nm的纳米α-Al2O3/Ni复合粉体,并用XRD、TEM等手段对纳米复合粉体进行了物相分析及形貌观察.讨论了复合粉体中镍对α-Al2O3相转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镍的存在可降低过渡型氧化铝向α型氧化铝转变的相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Α-al2o3 相转变温度 NI 非均相沉淀法 纳米复合粉体 纳米镍粉 相变温度 形貌观察 物相分析 氧化铝 实验室 XRD 过渡型 TEM 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α-Al_2O_3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6
作者 杜宝安 高慧颖 +5 位作者 董丽新 杜艳君 王利娟 崔永涛 秦磊 侯婧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1-774,共4页
以硫酸铝铵为原料,可溶性淀粉为分散剂,分别利用固相法和湿化学法制备了纳米α Al2O3粉体。产品经超声波处理后,X 射线衍射实验证明为α相,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得粉体呈球形,粒径为20nm~30nm。利用大分子链的空间位阻效应,高分子... 以硫酸铝铵为原料,可溶性淀粉为分散剂,分别利用固相法和湿化学法制备了纳米α Al2O3粉体。产品经超声波处理后,X 射线衍射实验证明为α相,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得粉体呈球形,粒径为20nm~30nm。利用大分子链的空间位阻效应,高分子网络的阻融作用,以及固体分散剂的物理分散作用,克服了粉末的粘连与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法 湿化学法 制备 纳米Α-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α-Al_2O_3粉体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翟庆洲 赖曦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58-1461,共4页
利用硫酸铝铵为原料,以可溶性淀粉作分散剂,用固相法制备纳米-αA12O3粉体。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透射电镜(TEM)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粉末XRD结果表明,产品为-αA12O3,粉体粒径为50 nm;FTIR研究结果表... 利用硫酸铝铵为原料,以可溶性淀粉作分散剂,用固相法制备纳米-αA12O3粉体。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透射电镜(TEM)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粉末XRD结果表明,产品为-αA12O3,粉体粒径为50 nm;FTIR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所得的样品在波数574 cm-1有一较强的吸收带,对应Al—O键的振动吸收,这是纳米Al2O3的特征吸收带;由热分析曲线判断出反应物热分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纳米α-al2o3粉体 硫酸铝铵 固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包覆纳米α-Al_2O_3复合粉体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彩凤 陈志刚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37,共4页
为使α-Al2O3纳米粉能均匀分布于镍基涂层中以达到弥散强化的目的,采用包覆沉淀法预先在纳米α-Al2O3粒子上包覆镍。并利用XRD、SEM、EDS和TEM测试手段,分析了包覆粉的物相和形貌,研究了沉淀剂的加入方式、表面活性剂等反应条件对包覆... 为使α-Al2O3纳米粉能均匀分布于镍基涂层中以达到弥散强化的目的,采用包覆沉淀法预先在纳米α-Al2O3粒子上包覆镍。并利用XRD、SEM、EDS和TEM测试手段,分析了包覆粉的物相和形貌,研究了沉淀剂的加入方式、表面活性剂等反应条件对包覆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PEG2000能有效改善Al2O3粒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分散性;沉淀剂以雾化的方式加入可以使Ni盐优先在Al2O3颗粒上形核,减少其自发形核,制备出包覆效果较好的包覆复合粉。该复合粉可改善纳米α-Al2O3与镍基涂层的相容性,提高涂层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复合粉体 包覆 镍沉积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机械球磨法制备纳米α-Al_2O_3/Ni复合粉体
9
作者 郭铁明 王海龙 +2 位作者 贾建刚 吉瑞芳 金硕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7,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机械球磨法制备了纳米α-Al_2O_3/Ni复合粉体,研究了α-Al_2O_3/Ni复合粉体的微观结构及其在球磨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和形貌演变,探讨了复合粉体的球磨细化机理.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复合胶体经1 200℃煅烧2h后可... 采用溶胶-凝胶+机械球磨法制备了纳米α-Al_2O_3/Ni复合粉体,研究了α-Al_2O_3/Ni复合粉体的微观结构及其在球磨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和形貌演变,探讨了复合粉体的球磨细化机理.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复合胶体经1 200℃煅烧2h后可获得晶体结构完整的α-Al_2O_3/Ni复合粉体,粉体微观结构为脆性α-Al_2O_3纳米颗粒包覆于Ni颗粒表面的壳核型球形结构.在机械球磨过程中,α-Al_2O_3/Ni复合粉体的颗粒形貌经历了由球状到层片状再到类球状的变化,球磨20h时复合粉体的细化效果最佳.2种物相的晶粒尺寸在球磨初期细化速率很快,纳米晶α-Al_2O_3在球磨5h时平均晶粒尺寸迅速减小为27nm,球磨20h后出现部分非晶化;Ni晶粒尺寸则在5、10h时减小至22、17nm,球磨10h以后晶粒尺寸趋于稳定.复合粉体经球磨20h后可获得α-Al_2O_3弥散分布于Ni颗粒中的超级分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机械球磨 α-al2o3/Ni复合粉体 晶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α-Al_2O_3粉体的低温燃烧合成与表征
10
作者 金华峰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96-398,435,共4页
以硝酸铝-尿素为反应体系,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了α-Al2O3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检测,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硝酸铝和尿素的摩尔比为1∶2.5,加热至450℃可发生燃烧合成反应,此温度下保温煅烧5mi... 以硝酸铝-尿素为反应体系,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了α-Al2O3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检测,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硝酸铝和尿素的摩尔比为1∶2.5,加热至450℃可发生燃烧合成反应,此温度下保温煅烧5min后可得到纳米α-Al2O3粉体,反应产物颗粒边缘光滑,粒度分布均匀,呈白色。XRD结果表明有机物已完全分解,经XRD计算、TEM及纳米粒子分析测定,晶粒尺寸在20~60n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 纳米粉体 低温燃烧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铝铵热分解法制备α-Al_2O_3纳米粉体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召杰 张兆玉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5年第4期19-23,共5页
为了获得更好的α-Al2O3纳米粉体,以硫酸铝铵和碳酸氢铵合成的碳酸铝铵为原料,经过不同的加热升温方式,研究了碳酸铝铵热分解过程中不同的Al2O3相转变历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低温段的升温速度来加快碳酸铝铵的热分解速率,会使各Al... 为了获得更好的α-Al2O3纳米粉体,以硫酸铝铵和碳酸氢铵合成的碳酸铝铵为原料,经过不同的加热升温方式,研究了碳酸铝铵热分解过程中不同的Al2O3相转变历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低温段的升温速度来加快碳酸铝铵的热分解速率,会使各Al2O3相的转化速度明显增大,相转化温度明显降低,对α-Al2O3的生成产生有利的影响。最终在较碳酸铝铵常规热分解更低的温度、更短的保温时间,获得晶粒尺寸更小、分散性更好的单相α-Al2O3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铝铵 热分解 纳米粉体 Α-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沉淀法制备纳米α-Al_2O_3粉体
12
作者 齐海涛 潘军杰 +1 位作者 张景林 王瑞浩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6-88,共3页
以NH3·H2O和Al2(SO4),为原料,通过喷射沉淀法制备了Al2O3前驱体——水合氧化铝(AlOOH),将该前驱体洗涤、干燥、煅烧,获得了窄分布的纳米α-AlOOH3粉体。采用XRD、红外光谱和激光粒度分析等测试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 以NH3·H2O和Al2(SO4),为原料,通过喷射沉淀法制备了Al2O3前驱体——水合氧化铝(AlOOH),将该前驱体洗涤、干燥、煅烧,获得了窄分布的纳米α-AlOOH3粉体。采用XRD、红外光谱和激光粒度分析等测试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后得到目标产物为α-AlOOH3,平均粒径为30.9nm,粒径范围30.1~32.3nm。通过喷射沉淀法,采用高速剪切分散加强湍流搅拌作用的特殊沉淀机理,大幅度降低了α-AlOOH3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纳米粉体 喷射沉淀法 Α-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合成技术制备α-Al_2O_3纳米粉 被引量:13
13
作者 翟秀静 符岩 +1 位作者 暴永生 刘忠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51-853,共3页
研究了燃烧合成技术制备纳米粉Al2 O3 ·铝的硝酸盐和有机物为前驱体 ,一次反应即合成α Al2 O3 产物·实验考查了合成条件 ,最佳反应温度为 65 0~ 75 0℃·采用XRD和红外光谱分析了纳米粉的结构 ,电子透射电镜研究了Al2 ... 研究了燃烧合成技术制备纳米粉Al2 O3 ·铝的硝酸盐和有机物为前驱体 ,一次反应即合成α Al2 O3 产物·实验考查了合成条件 ,最佳反应温度为 65 0~ 75 0℃·采用XRD和红外光谱分析了纳米粉的结构 ,电子透射电镜研究了Al2 O3 粉的粒度与形貌 ,研究结果表明 ,Al2 O3 粉体为α型 ,粒度在 60~ 80nm之间 ,球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 纳米 燃烧合成 低温自蔓延 纳米氧化铝 纳米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80 nm LD激发下Yb^(3+),Er^(3+)∶Y_2O_3纳米晶粉体的上转换发光 被引量:15
14
作者 章健 王士维 +2 位作者 安丽琼 刘敏 陈立东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9-793,共5页
用共沉淀法合成出Yb3+,Er3+离子双掺杂的Y2O3粉体,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所制备粉体为立方Y2O3结构。场发射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其颗粒形状为球形,粒径为60~80 nm;该粉体在波长为980 nm的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发射出中心波长为562 nm的绿色和660... 用共沉淀法合成出Yb3+,Er3+离子双掺杂的Y2O3粉体,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所制备粉体为立方Y2O3结构。场发射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其颗粒形状为球形,粒径为60~80 nm;该粉体在波长为980 nm的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发射出中心波长为562 nm的绿色和660 nm的红色上转换荧光,分别对应于Er3+离子的4S3/2/2H11/2→4I15/2跃迁和4F9/2→4I15/2跃迁。发光强度和激发功率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均为双光子过程,能量传递和激发态吸收是上转换发光的主要机制。由于其高效的上转换发光性能,这种材料有可能应用于荧光标记和红外探测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纳米粉体 上转换发光 激发态吸收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α-Al_2O_3在水相介质中的分散性能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玉利 左敦稳 +2 位作者 朱永伟 王宏宇 卢文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2-706,共5页
在对纳米α-Al2O3粉体的Zeta电位进行测量的基础上,采用无机电解质类分散剂(SHP),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油酸,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以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异丙醇胺(DIPA)对纳米α-Al2O3粉体进行了分散实验,系统... 在对纳米α-Al2O3粉体的Zeta电位进行测量的基础上,采用无机电解质类分散剂(SHP),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油酸,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以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异丙醇胺(DIPA)对纳米α-Al2O3粉体进行了分散实验,系统研究了超声分散时间、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对纳米α-Al2O3粉体在水相介质中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超声时间的延长和分散剂浓度的增加,纳米α-Al2O3粉体的分散性均出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对于每一种分散剂均存在最佳超声时间和最佳浓度。纳米α-Al2O3粉体在水相介质中的最佳分散工艺为:超声时间40 min,浓度为1.5%的CT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α-al2o3粉体 分散性 水相介质 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α-Al_2O_3纳米材料团聚控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0
16
作者 唐浩林 潘牧 赵修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9期44-45,共2页
从溶胶制备、凝胶干燥和粉末培烧三个方面综述了纳米α-Al_2O_3制备过程中团聚的机理和控制措施。表明制备溶胶时选用合适的pH值、加入高分子分散剂,溶胶干燥时采用低表面张力的有机溶剂,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培烧时加入晶种有助于制备... 从溶胶制备、凝胶干燥和粉末培烧三个方面综述了纳米α-Al_2O_3制备过程中团聚的机理和控制措施。表明制备溶胶时选用合适的pH值、加入高分子分散剂,溶胶干燥时采用低表面张力的有机溶剂,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培烧时加入晶种有助于制备小粒径的α-Al_2O_3纳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Α-al2o3 纳米材料 溶胶凝胶法 团聚控制 氧化铝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ZrO_2复合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国清 张凯锋 +1 位作者 王国峰 张蕾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0-23,28,共5页
高性能的复合粉体是制备纳米复相陶瓷材料的关键.采用醇-水溶液加热法结合共沉淀过程制备纳米Al2O3/ZrO2复合粉体,研究了不同沉淀剂对粉体团聚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热重-差热分析、比表面积测定等技术对获得的纳米复合粉体... 高性能的复合粉体是制备纳米复相陶瓷材料的关键.采用醇-水溶液加热法结合共沉淀过程制备纳米Al2O3/ZrO2复合粉体,研究了不同沉淀剂对粉体团聚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热重-差热分析、比表面积测定等技术对获得的纳米复合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NH4HCO3作为沉淀剂可以得到几乎无团聚的碱式碳酸盐前驱物,该前驱物在煅烧过程中的物相变化显示四方相氧化锆(t ZrO2)的形成温度大幅度地提高,同时在较低温度下生成了α Al2O3,在1100℃转变为t ZrO2相和α Al2O3相;粉体中两相颗粒分散良好、粒径一致、无硬团聚,其平均粒径为15~20nm,比表面积为69 5m2·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Zro2复合粉体 制备工艺 沉淀剂 氧化锆 氧化铝 陶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γ-Al_2O_3的制备及其对铅(Ⅱ)镉(Ⅱ)铬(Ⅵ)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郝存江 冯青琴 +1 位作者 元炯亮 韩玉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58-961,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纳米γ Al2 O3 ,以透射电镜 (TEM )、X射线衍射 (XRD)、比表面积测定 (BET)等技术对所得的纳米γ Al2 O3 进行了表征。表明纳米粒子的直径在 30 70nm ,并利用Zetaplus电位仪测定了其等电点。考察了纳米γ Al2 O3 ... 采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纳米γ Al2 O3 ,以透射电镜 (TEM )、X射线衍射 (XRD)、比表面积测定 (BET)等技术对所得的纳米γ Al2 O3 进行了表征。表明纳米粒子的直径在 30 70nm ,并利用Zetaplus电位仪测定了其等电点。考察了纳米γ Al2 O3 材料在静态吸附条件下对Pb(Ⅱ )、Cd (Ⅱ )、Cr(Ⅵ )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 ,在 pH值为 6 7条件下 ,对金属离子Pb(Ⅱ )、Cd (Ⅱ )、Cr(Ⅵ )有强烈的吸附能力 ,且符合Freundlich吸附方程。吸附于纳米γ Al2 O3 上的金属离子可用 0 1mol/LHCl溶液进行解脱 ,再生后的纳米γ Al2 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γ-al2o3 溶胶-凝胶法 吸附 Pb(Ⅱ) Cd(Ⅱ) Cr(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纳米α-Fe_2O_3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阳征会 龚竹青 +2 位作者 马玉天 杨余芳 李宏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7-492,共6页
以黄钠铁矶渣制取的硫酸亚铁溶液为原料,经过净化后采用沉淀法制备α-Fe2O3微粉。通过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光谱分析等测试手段,对α-Fe2O3微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前驱体FeCO3在600800℃热处理2h的产物是... 以黄钠铁矶渣制取的硫酸亚铁溶液为原料,经过净化后采用沉淀法制备α-Fe2O3微粉。通过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光谱分析等测试手段,对α-Fe2O3微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前驱体FeCO3在600800℃热处理2h的产物是α-Fe2O3,晶核生长活化能为12.4kJ/mol,颗粒均匀呈球形,粒径小于100nm,杂质含量低纯度高;在沉淀过程中加入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抑制了前驱体FeCO3颗粒的长大和团聚,制备的α-Fe2O3粒径小,粒径分布范围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粉体 沉淀法 表面活性剂 高纯α-Fe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γ-Al_2O_3吸附Ge(Ⅳ)的机理及性能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蕾 李红梅 +1 位作者 韩光喜 康平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5-140,共6页
研究了纳米γ-Al2O3吸附剂对Ge(Ⅳ)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吸附平衡时间、温度和溶液的pH值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Al2O3对Ge(Ⅳ)的吸附在2min时基本达到平衡,在pH=4~11范围内,Ge(Ⅳ)可以被纳米Al2O3定量富集,吸附率大于95%;... 研究了纳米γ-Al2O3吸附剂对Ge(Ⅳ)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吸附平衡时间、温度和溶液的pH值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Al2O3对Ge(Ⅳ)的吸附在2min时基本达到平衡,在pH=4~11范围内,Ge(Ⅳ)可以被纳米Al2O3定量富集,吸附率大于95%;吸附于纳米Al2O3上的Ge(Ⅳ)可以用0.3mol/LK3PO4和1mol/LH2SO4混合溶液洗脱,5min后基本达到解析平衡,解析率能达到97%;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速率常数,并求得纳米Al2O3对Ge(Ⅳ)的吸附活化能(Ea)为11.63kJ/mol;该体系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由D-R等温式求得常温下纳米Al2O3对Ge(Ⅳ)的平均吸附能为10.87kJ/mol.Ge(Ⅳ)吸附反应的ΔG0为负值,焓变ΔH0为正值,说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Ⅳ) 纳米γ-al2o3吸附 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